1. 简单百科
  2. 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keta),又名大麻哈鱼,俗称狗鲑、秋鲑。体侧扁,纺锤形,自头后至背鳍基部逐渐隆起,从背鳍至尾部微弯。头部呈侧扁状,眼睛小。吻端突出,形似鸟喙。上下颌各有牙齿一列,牙齿尖锐、略扁。背鳍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的中央。脂鳍很小,位置很靠后。臀鳍位于脂鳍的前下方。平均体长60厘米,最大可达1米,最重超过16千克

大马哈鱼属于溯河洄游的冷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地区,幼鱼在海洋中生活4年达到性成熟后回到江河中产卵繁殖。该鱼于2007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分类和命名

太平洋鲑属鲑科大马哈鱼属(又叫太平洋鲑属)的一种肉食性鱼类。大马哈鱼学名的种加名keta源自俄语的кета ,而俄语称呼则源于满-通古斯语系北支的鄂温克语、埃文语和涅吉达尔语。而汉语称呼“大马哈鱼”很可能源自赫哲语的dawa imaha,赫哲语中的imaha是鱼的意思,imaha的汉语音译为“马哈”,dawa的汉语音译为“大”,连起来就是“大马哈”,再加个鱼字就有了今天大马哈鱼的叫法。

形态特征

大马哈鱼体型长而侧扁,自头后至背鳍基部逐渐隆起,从背鳍至尾部微弯。头部呈侧扁状,眼睛小,距吻端较距鳃孔更近。吻端突出,形似鸟喙,繁殖期雄鱼吻端突出更为明显,上下吻端相向弯曲如钳形。上下颌各有牙齿一列,牙齿尖锐、略扁,顶端微弯。鳞片细小,呈覆瓦状排列。背鳍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的中央,比腹鳍位置稍稍靠前。脂鳍很小,位置很靠后。臀鳍位于脂鳍的前下方。

体长为体高的4.6倍,头长的4.5倍,尾柄长的6.4倍,尾柄高的14.4倍。头长约为吻长的3倍,眼径的8.7倍,眼间距的2.5倍。尾柄长约为尾柄高的2.2倍。雄鱼的头长、吻长、体高及尾柄高与体长的比例大于雌鱼,且比例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眼径的比例则随着体长增大而减小。

生活在海洋中的大马哈鱼体色呈银白色,繁殖期成鱼身体两侧出现10~12条橙红色斑条,雌鱼体色较浓,雄鱼有更大的斑块。此外,繁殖期鱼的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呈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和腹鳍为灰白色。

成年大马哈鱼平均体长约为60厘米,大个体超过90厘米,极少数甚至能达到1米长;一般个体体重4~5千克,国际钓鱼运动协会承认的世界纪录是一条15.87千克的超大个体。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大马哈鱼有着太平洋鲑属中最广的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从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鄂霍次克海,到白令海以东的北美西海岸,包括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亚州沿岸水系,不过如今在加州的洄游种群数量很少。在北冰洋拉普捷夫海和波弗特海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尽管数量十分有限。

在中国,大马哈鱼分布于黑龙江中上游,至最上端的支流呼玛河,此外,还见于乌苏里江松花江牡丹江市绥芬河以及图们江。其中以黑龙江、乌苏里江数量较多,松花江、牡丹江现已罕见。

栖息地

大马哈鱼是对水温较为敏感的冷水性鱼类,生存水温通常4~20℃,适宜水温6~10℃。大马哈鱼在降河期和溯河期对水流速度比较敏感,综合世界的研究来看,它们最喜爱的水流速度为30厘米/秒。在溯河、孵化和降河阶段对水深也有一定要求,最佳水深为20~60厘米。栖息地水体的PH值影响鱼的表皮组织和呼吸系统,大马哈鱼偏好的PH值为6.0~8.0。为了保障鱼卵的成功孵化和鱼苗的存活率,大马哈鱼溯河阶段倾向于选择水质澄清、砂砾或石砾底质的河道或支流。幼鱼降河入海后,先在入海口逗留一段时期,再游往远海栖息生活,它们在开阔海域往往栖息于最上层,很少潜入50米以下深度。

生活习性

洄游习性

大马哈鱼属于溯河洄游性鱼类,生活成长于北纬35°以北的北太平洋远海,进入各淡水流域的都是性成熟回归产卵的亲鱼。大马哈鱼类有两个生态类群,即夏季溯河回归的夏鲑和秋季溯河回归的秋鲑,每年进入东北地区产卵的属于秋鲑。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每年9月上旬出现,群体数量逐日增多,于9月下旬达到最高峰,至10月上旬数量明显减少,直到江面封冻前大马哈鱼的回归才算结束。

觅食行为

大马哈鱼是凶猛的掠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为食。在淡水中孵化后的鱼苗主要摄食水中未成熟的摇蚊幼虫、蜉蝣目、石蛾、积翅目、双翅目、挠足类以及甲壳亚门幼虫,有时也吃死亡的成鱼。成鱼在进入淡水繁殖期间停止进食。

白令海中部的大马哈鱼会随着猎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改变自己的食谱构成。6月底~7月中旬,海洋表层的浮游动物数量丰富,此时各类浮游动物成为大马哈鱼的主食,其中最重要的是磷虾。8月中旬至9月中旬,浮游动物密度降为7月的一半,大马哈鱼的主要猎物开始转向鱼类,如灯笼鱼科黄线狭鳕单鳍多线鱼

生长繁殖

繁殖

大马哈鱼一生只会繁殖一次,性成熟年龄通常为3~5龄,每年溯河繁衍的亲鱼以4龄居多,其次是3龄和5龄个体,由于雄鱼性成熟年龄比雌鱼早,洄游大军中也有少数2龄雄鱼和6龄雌鱼。每年秋季来临,性成熟的大马哈鱼成群结队地从鄂霍次克海洄游进入东北地区境内的江河,来到它们当初出生的地方繁衍下一代,期间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之远。

产卵场为水质澄清、水流较急、底质石砾且有涌泉的河道。产卵时,雌鱼用尾鳍摆动,借着水流冲刷沙石挖出一个直径1米、深约30厘米的椭圆形坑,随后将橙红色、直径5.4~7.4毫米的鱼卵排入坑内。怀卵量随雌鱼体长体重大小而有不同,通常2800~5300粒,平均4000粒左右。同一时间雄鱼也将精子排入坑中,然后亲鱼再次用尾鳍扇动石砾,将受精卵掩埋好。产卵成功后,雌雄亲鱼并不离去,而是在卵坑周围巡游守护,防止捕食者的袭击。大约10天后,精疲力竭的亲鱼相继死亡。

生长发育

产卵期为10~11月,水温4~14℃,孵化期需要100~120天。第二年春天,鱼苗从卵中孵出,待卵黄囊吸收完毕,长到5厘米长的幼鱼顺流而下,开始了降河入海的旅程,沿途摄取无脊椎动物为食,在河口地区稍作停留后,就正式踏上前往远海栖息地的旅途。在海洋中生活3~4年达到性成熟后,大马哈鱼又再次回到出生地产卵,周而复始。

种间关系

大马哈鱼联系着北太平洋海水、海湾和淡水三个生态系统,作为把水、陆、空食物链环节连接起来的重要水生物种,它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在半咸水逗留的鱼苗会被珠星三块鱼家鱼捕食,进入大海更会面临不少海洋捕食者。海雕角嘴海雀黑尾鸥都被认为是大马哈鱼的重要捕食者。长途跋涉溯河迁徙的成鱼是北美沿海棕熊重要的营养来源。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历史上大马哈鱼在中国的产卵地包括黑龙江省乌苏里江绥芬河松花江牡丹江市图们江,其中松花江和牡丹江已多年未见溯河种群。中国的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呈减少趋势,1947~49年平均捕捞量为30.6万尾,1950~69年平均捕捞量为37.2万尾,1970~1979年平均为18.8万尾,1980~89年平均为21.4万尾,1990~99年平均捕捞量下滑到4.5万尾,2000~2004年平均仅收获1.9万尾。图们江的大马哈鱼资源量在历史上非常丰富,后来由于渔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水污染和无序过度捕捞,鱼类资源遭到破坏,大马哈鱼产量暴跌为原来的1/10。2004年,专家对乌苏里江大马哈鱼繁殖群体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数据测定,结果显示该种群个体的体长和体重较历史上明显变小,总计捕捞量只有2.5万尾、7.5吨,在历史上属于低位,种群数量处于濒危状态,需加强保护。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哥伦比亚河下游流域曾经有着数量超过一百万尾的大马哈鱼溯河种群,但由于过度捕捞、支流产卵场和河口觅食栖息地的破坏,种群规模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不断下降,至50年代已经从大多数支流中消失,洄游的种群有时甚至不足百尾。尽管50年代后期已经暂停商业开发,并补充了一些孵化场,但溯河种群仍然只有2500尾,大约为历史上的3%。而美国华盛顿州胡德海峡的夏鲑种群同样因人类活动而数量锐减。北美的这两个种群已被认定为受威胁的进化显著单元。

保护现状

2007年12月12日,中国把大马哈鱼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和华盛顿州胡德海峡的两个种群作为受威胁的进化显著单元列入《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

致危因素

造成大马哈鱼种群危机的主要因素如下:

保护措施

当前主要保护措施包括:

建立人工孵化放流站,坚持开展大马哈鱼增殖放流。

中国早在1956年就曾在乌苏里江饶河县设立人工孵化放流站,进行大马哈鱼增殖放流工作。80年代后期又在黑龙江省抚远、东宁市绥芬河流域、吉林珲春先后建立放流站。三十多年来,抚远市和东宁两处放流站已经累计放流大马哈鱼苗5600万尾。

建立国家级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为更有效地保护大马哈鱼,中国设立了珲春河大马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马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在严格监管非法捕捞行为的同时,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加大渔政执法力度。

延长禁渔期,不断降低捕捞强度,捕捞船的数量也在持续降低,大马哈鱼主产区抚远市的捕捞船数量由2010年的500艘逐年减少到287艘。

开展栖息地调查工作。

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栖息地调查、栖息地现状评估及增殖放流等工作,同时也在进行大马哈鱼产卵场修复研究。

不断完善资源养护制度,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中国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野生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见》《黑龙江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黑龙江省边境水域渔业捕捞生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了保护措施,对大马哈鱼严格执行最低采捕标准,严格控制捕捞强度。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大马哈鱼是名贵的经济鱼类,肉呈红色,脂肪含量丰富,味道鲜美,除了鲜食以外,也可盐渍和熏制。鱼籽营养价值较高,经盐渍的鱼籽富含蛋白质及卵磷脂,对人体神经细胞具有增补作用。

生态价值

大马哈鱼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栖息地连系湿地、山溪、江河湖泊与海洋,洄游通道距离长达数千公里,与超过一百多个物种构成水陆空生态链、食物链。因此可以说大马哈鱼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多个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是高纬度地区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伞护种、指示物种。

参考资料

Oncorhynchus keta.ITIS.2024-09-01

Oncorhynchus keta, Chum salmon : fisheries, aquaculture, gamefish, aquarium.www.fishbase.de.2022-08-31

Salmon, chum (Oncorhynchus keta).International Game Fish Association.2022-08-31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48号.www.moa.gov.cn.2022-08-31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48号.www.moa.gov.cn.2022-08-31

Federal Register / Vol. 64, No. 57 / Thursday, March 25, 1999 / Rules and Regulations 美国《联邦公报》.govinfo.2022-11-09

守护大马哈鱼在行动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www.ce.cn.2022-08-31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