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冯骥才(1942年3月25日—),天津人,祖籍浙江慈溪,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出生于天津,家中经商,毕业于天津塘沽中学。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
冯骥才7岁开始学画,师从严仁统(六符)先生和惠均(孝同)先生,20岁时转入天津市书画社,专事绘画。期间冯骥才拜吴玉如(家禄)为师,研习古代诗文。冯骥才从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42部作品集,出版多部大型画集。在1984年,冯骥才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出任《文学自由谈》的主编,并出任《艺术家》杂志主编。
冯骥才用接近20年的时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作,被誉为非遗保护领军人物。他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86年被列入美国玛奎斯《世界名人录》。
冯骥才的作品题材广泛,已出版作品集二百余种,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其中如冯骥才所著的《雕花烟斗》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啊!》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匈牙利自行车》和《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也荣获首届上海文学奖,他的代表作《俗世奇人》也是公认的小小说经典。他还曾获得“2003年度十大杰出文化人物”“2005年度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十大人物”“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08年度文化人物”的荣誉。
人物经历
1942年,冯骥才生于天津市,童年住在天津大理道,后来于天津塘沽中学毕业。冯骥才的外祖父为官宦,与康有为等人来往甚密,故家中藏有康有为数十幅手卷。他母亲是济宁市人,父亲是宁波人,山东人的阳刚和浙江人的细腻,都对他都产生了影响。冯骥才从小就喜欢听姆妈用河北方言讲故事,正是这位姆妈讲述的逸闻趣事在不经意间为年幼的冯骥才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与土地血脉、乡土情怀紧紧相连的民间文化艺术窗口。冯骥才曾非常喜欢一位名叫戈长立的姨母的画,这也是后来推动冯骥才步入绘画领域的关键。不仅如此,在冯骥才未识字之前,他便将心中种种故事画成图像,涂鸦于各处。上学后,他各科作业成绩平平,唯美术课分数始终居全班之首。后来他七岁开始学画,在中学时代还担任学校美术组组长。他在校多画素描、速写、水彩和水粉画,每到寒暑假期间又向两位国画家学习中国画,一位是严仁统(六符)先生,家居津门,是近代教育家严范孙的后裔;另一位是惠均(孝同)先生,人在京都,是冯骥才的远亲。冯骥才从二位老师那里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绘画技巧。高中一年级时,冯骥才还曾因国画《夏天》获奖。此后由于他出众的身高(1.92米)和素质被选入天津市篮球队。
高中毕业后,冯骥才去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初试顺利通过,但因其出身不得复试,这让冯骥才进入高等学府的愿望落空,只能到一家“国画生产组”,以复制古画为生。在他二十岁时,因比赛受伤退出体坛,转入天津书画社,专事绘画,还在报刊发表画作,也写些画评画论和刊行报端。为了通读典籍与识认款题,冯骥才拜吴玉如(家禄)为师,研习古代诗文。在1964年到1966年,冯骥才就自发考察砖刻、木雕、剪纸、年画、泥塑等天津民间艺术,计划编写天津民间美术丛书。之后,1966年“文革”期间,冯骥才因家庭因素受到严重冲击,做过业务推销员、塑料印刷工,画过草帽和玻璃镜片,生计艰辛,饱受磨难。
冯骥才于1974年被调入天津市工艺美术工人大学,教授中国画和美术史。在1977年,冯骥才开始发表作品。一年后,他就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之后,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他还担任《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1979年,冯骥才又发表了《铺花的岐路》《啊!》《雕花烟斗》等作品。冯骥才深知小说叙述方式的奥秘,因此在发表于1982的小说《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中,他巧妙地以裁缝老婆——旁知视点去呈现故事,彰显小说叙述的魅力。以及后来的俗世奇人系列小说,这是冯骥才在致力于文化保护与抢救工作的20余年时间里,以文学形式记录下的一座城市的“集体性格”——“即抢救人在历史所中创造的最深刻的文化形态——“文化性格”。
在1985年8月至10月,冯骥才还应邀赴美参加“依阿华国际写作计划”,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明尼苏达州、芝加哥、印第安纳州等大学做关于中国文学的讲座,一年后又应邀赴西德访问及演讲。1987年3月,赴比利时参加“布鲁塞尔国际书展”,6月,应邀赴新加坡参加“第三届国际华文文艺营”,并担任“《联合早报》金狮奖”评委;8月,应邀赴加拿大访问。
1989年,冯骥才与周巍峙等联名提交《建议尽速开始文艺立法工作》提案,1994年,冯骥才在津参加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座谈会上呼吁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及自然格局。同年年底,冯骥才文化保护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天津旧城文化采风”活动也启动了。1996年,考察敦煌石窟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1988年到1998年10年期间冯骥才也相继发表了《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炮打双灯》。1998年,冯骥才去探访拆迁中的天津老城,与南开区政府一行商议老城博物馆事宜。2000年冯骥才又组织抢救天津估衣街,他召集了天津有志于城市文物保护的志愿者,通过拍照摄像留下音像史料、记录估衣街的口述史,以及搜集相关文物,半个月下来对估衣街的保护工作收效显著,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捐赠博物馆,为天津老城博物馆。同年,他提出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建议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建议。
2000年9月冯骥才发行的《手下留情一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一书,标志着他思想的成熟与深刻。2001年,冯骥才先生受聘于天津大学,正式成立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同年夏,冯骥才又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02年冯骥才提交《关于紧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提案》。在2003年,他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身份向外界宣布该协会将启动一场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而在2004年,他再次提出了建立“文化遗产日”的想法,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2006年提交提案《规划新农村建议要注意古村落保护》。
2008年发行了《俗世奇人》,因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15年发行了《俗世奇人2》。2009年,冯骥才提交《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2012年,冯骥才在北京画院举办了呼吁文化遗产保护的“四驾马车”的展览。他自办的“跳龙门乡土博物馆”用场景复原的方式展示了年画、剪纸、蓝印花布等民间艺术的源流。2017年,“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市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开幕式。2022年1月7日,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在天津召开,冯骥才被聘请为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会长。202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冯骥才用接近20年的时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多次参与政协会议,而且多次提交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
主要作品
小说创作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冯骥才创作出了很多与“伤痕文学”题材有关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名篇《铺花的歧路》是“伤痕文学”中第一批获得收获的篇目。《雕花烟斗》和《啊!》是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部中短篇小说。在《啊!》中,冯骥才用他独特冷静的笔触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和肉体上的“伤痕”。如小说中借助生活中的一件平凡小事——科研人员吴仲义,是一个谨小慎微的知识分子,但他因一封想象中丢失的家信而落入惊恐、怀疑、揭发、认罪的灾难之中,非常真实的重现了“非常时期”的氛围。
冯骥才是新时期“反思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怪世奇谈》系列自成一家,风格独特。他结合历史民俗,运用象征寓意开创了崭新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复式小说之路。还有研究者认为冯骥才的小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是被“符号”化了的。冯骥才由最初的“揭露”走向对“历史”理性的反思,这“反思”就呈现为对《神鞭》《三寸金莲》《感谢生活》《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的创作。如《神鞭》讲的是清朝男人的辫子;《三寸金莲》是写戈香莲这个小脚女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文化反思意识很强的政治小说,评论界把其叫做“文化反思小说”。
冯骥才把天津相声语言的特点融入进了小说。《俗世奇人》记载了流传于市井民间和老天津码头的奇闻异事,形成了18个情节起伏跌宕、地域特色鲜明的短小故事,故事中诙谐嘲讽的风格增添了一层“津味”色彩。
主要小说
参考资料:
绘画创作
参考资料:
散文创作
参考资料:
写作风格
津味地域特色
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一系列小说填补了“津味”的空白,树起了“津味”的旗帜。冯骥才是个把小说写得有点文化味道的小说家,他对自己所熟悉的天津市市井文化风味情有独钟,曾以“怪事奇谈”、“俗世奇人”系列等市井人生小说为代表,创作了一批表现天津地域风情、民间生活及其奇异人事的“津味小说”,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趣味和文学风格,并在这种趣味和风格中,体现出一种来自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传统的“传奇”叙事品格。他的市井人生小说中选取了一些“文化人”,不过他们并不是“有文化的人”,而是具有“特有的文化铸成的特有的文化性格”的人。他笔下的天津人仗义,尚勇斗狠,爱热闹喜滋事,崇绝技以服人。那些武林绝活、缠足之经等津门特产,不奇极怪绝。且在冯骥才作品中,他使用了大量的天津方言,如“中腰”、“中晌”、“耍把”、“言声”、“拣巴”、“老帮”等,这使作品飘出一股浓厚的地方风情,显得诙谐幽默、生动传神。
自信与自省
冯骥才的作品常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口吻,表现了人民积极的精神状况。即使人们在最艰苦的年代,也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他笔下的人物尽管命运如何不幸,但他们世界观的本质是积极的。如在中篇小说《神鞭》结尾处,被子弹打断了辫子的傻二,毅然放弃祖传绝技,改练洋枪,最终成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一句“我把辫剪了,神却留着”,成为民族自信与自省的箴言。
从社会学角度写作
冯骥才笔下的故事人物从未离开过现实主义的土壤,它们真实地体现出普通人的痛苦和希望。痛苦源于强权政治,而希望则来自于人间的真善美。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对生活、对自己民族抱有希望,所以新时期的改革才会成功。冯骥才的作品通过小人物的命运,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动荡的社会史。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可以看出冯骥才是对被采访者叙述的实录,这真实记录了那段历史,没有任何想象和虚构成分。冯骥才小说中人物的很多情趣和艺术主张与本人是一致的。比如小说中写到楚云天对芦花的偏爱,钦佩它无尽的温柔、不为狂风吹折的品质。现实中,冯骥才也对芦花情有独钟,称它为“秋天的礼物”,说“芦花给萧瑟之秋带来一片柔情”,还多次以芦花入画。
绘画方式写作
冯骥才的作品以其清晰的画面和迷人的色调吸引着人们,这得力于他的绘画修养。事实上,在成为一名小说家之前,他有将近二十年画龄。在他的创作中,一再出现以画家生涯为题材的作品,如《雕花烟斗》《感谢生活》《临街的窗》等。这些作品结构单纯精练,冯骥才用几个质朴意深的场面展现了他本人对于绘画艺术的见解,同时可以看出他的小说与绘画融为一体的风格。在《雕花烟斗》中,冯骥才以画家“唐先生”的故事展开,文章开篇即言“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接着运用他的绘画修养具体描写了菊花纵情盛开之貌,“金光灿灿”者,就是指菊花金黄的颜色;而“迷住”者,则是从画家角度侧面描写了菊花之美。
成就
文学成就
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冯骥才作品与同时代的其他“伤痕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新时期“文艺复兴”的成果。《神鞭》(1984年)和《三寸金莲》(1986年)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促使传统小说观念的松动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反省。冯骥才的小说,从《啊!》到《三寸金莲》《阴阳八卦》逐渐形成了一种言语定势,称之为“冯骥才语言模式”。在2018年,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其中《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等篇目还入选了中小学语文课本。
守护文化遗产
冯骥才曾提出过并使用了“文化遗产”概念。伴随《俗世奇人》系列的热销,这让更多读者接纳、认可、喜爱民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推动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0年曾发起对津估衣街的保护,并参与了重要文物的抢救,估衣街的保护工作收效显著,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捐赠博物馆,为天津老城博物馆。在他的带动下,,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定为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仪式,标志着中国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专业和科学的轨道,也标志着非遗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绘画成就
由于对绘画的喜爱,冯骥才不仅在1990年出版了《冯骥才画集》,还于1991-1992年间,在天津、济南市、上海市、宁波市、重庆市和北京举办了六次大型画展。
被选入教材的作品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吉狄马加(诗人)说:“冯骥才是新时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
王蒙(作家)说:“冯骥才不仅个子高,在精神上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人”。
邱华栋(评论家)表示:“冯骥才的作品把文学、传记、新闻类几个点结合到了一起。在冯骥才身上,看到了既磅礴,同时又是微薄的力量,是传承的力量、勇气、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郜元宝(学者)认为:“冯骥才颠覆了《儒林外传》式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写法,匠心独运地将空间压缩到艺术家群体,写出了一群有理想情怀的人们内心的高贵”。
A·H·科罗博娃(俄罗斯学者):“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其他作者不同,冯骥才的重点不是在描写大量的镇压和灾难。他展示了以单个“小人物”的命运为例的民族悲剧。这一点是他创作的一个特点。”
张抗抗(小说家)感慨道:作为“千手观音”的冯骥才,就算面对棘手的事情,也会用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他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
《京郊日报》:“冯骥才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画家,一位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他这样的多重角色,在他的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80岁冯骥才出新作:如果回到60岁,我还会去做文化遗产保护.华西都市报.2023-04-27
冯骥才(1942~) .中国作家网.2023-04-27
俗世奇人彩绘拼音版.中国青年网.2023-04-27
凤凰网举行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礼 多位名家震撼发声.中国日报网中文资讯.2023-04-27
《俗世奇人》 出版手绘珍藏本,冯骥才手稿画稿首次集中亮相.中国青年网.2023-04-27
冯骥才: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文化没神圣感 就完了(5)——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4-27
文化守护者冯骥才:保护传统村落向利益需求宣战.人民网.2023-04-27
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光明网.2023-04-27
好家风传承:冯骥才——优良家教传承文化之风.浙江女性.2023-04-27
冯骥才:人在书斋里 心在大地上.中国文艺网.2023-04-27
冯骥才:一位理想主义者的人生跋涉.中国作家网.2023-04-27
冯骥才 (1942.2.9—).中国作家网.2023-04-27
冯骥才.中国文联出版社.2023-04-27
冯骥才:留住古村落就是留住乡愁.中国乡村发现.2023-04-27
冯骥才回忆拯救天津老街.经济参考网.2023-04-27
冯骥才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中国文艺网.2023-04-27
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召开.中国日报网.2024-12-27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大家手笔).人民网.2023-04-27
冯骥才:他是一个真正的“俗世奇人”.中国作家网.2023-04-27
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手稿、画稿首次集中亮相.人民网.2023-04-27
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手稿、画稿首次集中亮相.正北方网.2023-04-27
冯骥才:热爱非遗才能进入非遗学,有文化责任才能学好非遗学.中国新闻网.2023-04-27
步入“80后” 冯骥才:人生感受才更丰厚.中国新闻网.2023-04-27
天津日报头版:文化中国行│问道田野——冯骥才与非遗保护纪事.天津大学新闻网.2024-12-27
2015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荣誉榜.中国作家网.2023-04-27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揭晓冯骥才、乌丙安获终身成就奖.中国作家网.2023-04-27
八旬冯骥才在上海度过这样的一天.人民网.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