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简称“鲁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最高文学奖项之一,1997年启动首次评奖,1998年首次颁奖。第一至第五届为三年一评,从第六届开始改为四年一评。2022年11月20日晚,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以“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的形式举行。
目前鲁迅文学奖下设置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获奖者将获得奖金、奖牌和证书,每届获奖作品也会被收录进由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选编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中。
中国从1978年《人民文学》成功举办“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开始,全面构建文学奖励的机制和体制。1995年中国作协党组报请中宣部同意,决定设立一个名为“鲁迅文学奖”的相对综合性的文学奖项,三年一评,按文学体裁和样式设七个子项,除接续已停办多年的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还另设了文学理论评论奖和文学翻译奖,原因是鲁迅在这些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
自1998年鲁迅文学奖首届举办成功后,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逐渐形成一套更合理的评奖程序,并从制度的层面形成规范化条例,引导、组织和管理全国的文学创作。成为官方文艺政策统领下的国家最高文学专业奖项。新时期鲁迅文学奖评奖既“向广大热爱文学的人们展现新时代文学的丰硕成果和崭新气象”,也对当下的中国文学作品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但鲁迅文学奖因为评奖程序和评奖规则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不少学者也对其公正性和全面性产生了质疑。
奖项历史
时代背景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给文艺界摆脱“左”的干扰、肃清“左”的流毒,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进程。1979年10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的“祝辞”首次正面传达了“党如何领导文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等新的时期官方文艺政策的根本性问题。“祝辞”中传达的精神,在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中总结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口号成为新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艺界开展工作的总纲领,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有感于“诺贝尔文学奖”等国际文学奖的巨大影响力和创作推动力,中国从1978年《人民文学》成功举办“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开始,全面构建文学奖励的机制和体制,接着《文艺报》准备筹办“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78年至整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领域的自主性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文学人”的知识分子意识也开始逐步觉醒并与此前的“干部身份”逐渐脱离,文学领域变成了独特的“专家系统”(“作家”“评论家”等等),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开始多元,话语空间也较开阔。所以文学专家在文学评奖活动中的自主性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各类文学体裁评奖活动的设立都是顺应了当时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除了茅盾文学奖,大多是由刊物先提议,并经过作协党组的批准之后进行。有些甚至并没有经过“党组”批准而直接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因认为各个杂志社各自颁发奖项,于文学事业的发展不利,便加以规范,改成统一由中国作协主持。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也是开始于“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这次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在全国范围内,依靠广大读者,举行大规模的群众性的评选”,堪为“一个创举”,作为新时期文学制度恢复与重构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设立,其意义在于它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了文学奖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一改极“左”思潮影响下文艺批评以自上而下、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为主的惩罚模式,开启了经性、定期举行的以国家奖励为核心的新机制。新时期伊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以中国作家协会为主导,以作协重要机关报刊为重要依托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茅盾文学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相继设立、如期举行,标志着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或委托《人民文学》《文艺报》《诗刊》等“国刊”承办的,在一定评选范围、评选标准、评选方法基础上展开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初步确立。
奖项设立
鲁迅文学研究学者万安伦指出,“鲁迅文学奖”最早可以上溯到1942年解放区创办的“鲁迅文艺奖金”,活动主办单位是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鲁迅文艺奖金委员会,魏巍长诗《黎明的风景》等获奖。这项活动虽然与此后的“鲁迅文学奖”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同是用鲁迅的名字命名的,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半个世纪后“鲁迅文学奖”的先声或尝试。
1981年在中宣部领导下中国作家协会创设了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和儿童文学五大全国性的文学奖项,基本建立了多种文学体裁的奖励机制和体制。但几年后,除“儿童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外其它文学奖项基本停办。这些奖项的停办不但给文学事业带来损失,而且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文学奖励的体制和机制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文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呼请恢复这些文学奖项。
巴金在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发奖大会上最先提议设立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而设立鲁迅文学奖一事则是李季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中国作家协会筹备组关于作协恢复活动以来的工作情况报告》中就“作协今后两三年内的工作建议”时便有了初步设想——“设立鲁迅文学奖金,表彰卓有成绩的作家、评论家和优秀作品、优秀理论著作。”1981年9月25日,正值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之际,周扬在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讲话时提出趁此时机设立鲁迅文学奖。因此,中国作家协会于1980年将设立鲁迅文学奖的议案呈交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征求意见。
由于此前各奖项水平不一、名目太多给外界参差混乱之感。1995年中国作协党组报请中宣部同意,决定除长篇小说由作协单设“茅盾文学奖”、戏剧文学由文联与剧协单设“曹禺戏剧奖”之外,设立一个名为“鲁迅文学奖”的相对综合性的文学奖项,三年一评,按文学体裁和样式设七个子项,除接续已停办多年的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还另设了文学理论评论奖和文学翻译奖,原因是这七大文学类别鲁迅都有较高的文学成就。该奖1997年启动首届评奖,1998年首次颁奖。至此“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奖”鼎足而立的文学奖励的形式格局基本形成。
“鲁迅文学奖”的创办不仅标志着停办10年的若干单体文学奖的部分功能得到了再接和延续,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国家的文学奖励机制和体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建。
历史演变
奖项类型变化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评选的是1995年—1996年两年间的作品,作品获奖数量庞大(95部),设奖也不规范,散文杂文奖分拆成“荣誉奖”、“散文奖”和“杂文奖”三项,翻译奖也拆分成“彩虹奖荣誉奖”和“彩虹奖”两项;从第二届开始七个子项不再分拆,设奖基本固定下来,评选的篇数也大致固定在每个子项五部(篇)。
周期变化
第一届(1995年—1996年)评选的时间范围为两年;第二届(1997年—2000年),第三届(2001年—2003年),第四届(2004年—2006年),第五届(2007年—2009年),都为三年一评;从2014年开始,鲁迅文学奖为四年一评。
投票方式变化
第六届评选由无记名投票修改为实名投票。
第六届以前的评选是:“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获得不少于终评委总数2/3以上票数的作品,方可入选”;第六届修改为:“各评奖委员会经充分讨论,投票以不少于三分之二票数产生获奖作品。实行实名投票。产生获奖作品的实名投票情况与评奖结果一并公布。产生提名作品和获奖作品的投票由国家法定公证处公证。”
其他细则调整
第六届新增细则:“每个奖项获奖作品不超过五篇(部)”;“各评奖委员会分别举行会议。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经逐轮投票,产生不超过十篇(部)提名作品”。
评奖范围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修改评奖条例,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范围。
奖项概况
奖项定位
鲁迅文学奖为中国最高文学奖项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代表中国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
奖项类型
鲁迅文学奖设置如下奖项: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七大类型。
奖项标准
1997首届鲁迅文学奖评奖通知第一条就是强调鲁迅文学奖评奖的思想标准:“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的推荐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推荐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参评。”
“鲁迅文学奖”的原则性标准是: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
具体评奖标准有三条:一是“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二是“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三是“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评选流程(2022年)
参评范围
1、鲁迅文学奖评选体裁和门类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含小小说)、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传记文学)、诗歌(含旧体诗词、散文诗)、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
(第八届文学翻译奖评选范围限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语译本)
2、参加鲁迅文学奖评选的作品,须于评选年限内首次公开发表或出版,发表或出版方为中国大陆地区经国家批准的报纸、期刊、出版社。
3、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单篇参评;微型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翻译,以成书参评;报告文学、文学理论评论,以成书或单篇参评。
(第八届要求翻译作品以成书参评,另附要求为:中篇小说指版面字数在2.5万字以上、13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指版面字数在2.5万字以下的小说;小小说指版面字数在2千字以下的小说。推荐时须注明字数)
结集作品,出版年月前四年内创作的内容须占全书字数三分之一以上。不接受多人合集、个人多体裁合集、重译作品参评。
4、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以汉语译本参评。
征集方式(第八届)
1、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由中国作家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有关报刊社、出版社、网站推荐。
2、中国作协团体会员单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推荐本地区本系统作家的作品;报刊社、出版社推荐由本社首次发表和出版的作品,不得推荐转载、选载、重版作品。
网站推荐的作品,须由本网站首发,且于评奖年限内在经国家批准的报纸、期刊、出版社首次发表或出版。
3、各单位推荐的作品,每个奖项不得超过五篇(部)。专业性文艺出版社可推荐不超过八部翻译作品。
4、有关推荐须经作者明示同意并获得相关授权。
5、凡涉及党史、军史、党和国家领导人等重大题材的作品,须提供按有关规定报批、报审的批复复印件。
6、符合参评条件的作者可向上述单位提出推荐参评要求。不接受个人申报。
评选机构
1、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领导下进行,按奖项分别设立评奖委员会。
2、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作家、理论评论家、编辑家、翻译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鲁迅文学奖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委员年龄一般不超过七十岁。
3、鲁迅文学奖各奖项评奖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决定。
4、设立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负责评奖的事务性工作。
评选程序
1、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制订评奖工作细则,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后施行。
2、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向中国作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单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及有关报刊社、出版社、网站征集参评作品。
3、申报参评的作品,经评奖办公室审核后公示。发现不符合参评条件的,取消其参评资格。
4、各评奖委员会委员阅读本奖项参评作品。
5、各评奖委员会分别举行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逐轮投票,产生不超过十篇(部)提名作品。
6、提名作品公示,听取社会意见。
7、各评奖委员会经充分讨论,投票以不少于三分之二票数产生获奖作品。
8、实行实名投票。产生提名作品和获奖作品的投票由国家法定公证处公证。
9、评选结果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定后统一发布,举行颁奖典礼,宣布授奖辞,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奖牌和奖金。向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颁发证书。
颁奖典礼
历届颁奖典礼地点
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地点不定。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与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合办,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绍兴市举行;第六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以文学盛典的形式举行,在中国的文学奖项颁奖典礼中具有创新意义。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开始首次尝试将文学颁奖典礼与多种舞台表演形式相结合。为了推动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真正进入人民大众视野范围,表达对文学的敬意、对作家的褒奖、对读者的尊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决定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开始打造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四大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水平的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以直播的形式展开,目标是打造庄重典雅、气氛热烈、形态丰富、传播力强的“茅盾文学奖之夜”“鲁迅文学奖之夜”“骏马奖之夜”“儿童文学奖之夜”。中国作协第十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举办“中国文学盛典”的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优秀的作家作品应该享有的荣誉与尊严,也是文学在新的传播环境和新的传播格局当中彰显价值、树立信心、拓宽道路的尝试和探索。
在2022年11月20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即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央歌剧院举行。晚会将大型文学颁奖典礼与电视台晚会和网络平台直播融合,展示新时代文学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让文学“破圈传播”;环节设计上,晚会舞台上,每一位获奖者从“书签”的幕后走到台前,象征着他们从自己的作品、从思想和探索中走向广大读者和观众;索南才让、董夏青青等有着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的获奖作家,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独特的生命经历与创作历程;晚会还特意安排了“致敬编辑”环节。
相关荣誉和纪念
评选结果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定后统一发布,举行颁奖典礼,宣布授奖辞,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奖牌和奖金。向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颁发证书。
奖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国性文学奖评选中,评奖主办方中国作家协会一改评奖活动经费全由国家拨款的单一形式,在借鉴文学传媒奖吸收多元社会资本注资经验的同时,改由国家拨款及吸收、接纳社会赞助的方式共同解决。
1998年1月7日,中国资产新闻实业有限公司向中国作家协会捐款500万专门用作文学发展的奖励基金。为了对资产新闻实业有限公司的这一“善举”表示感谢,首届鲁迅文学奖以“资产新闻杯”之名成就了这前所未有的一次“冠名”。2010年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赞助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分别获得了来自李嘉诚基金会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奖金由5万增至10万。
奖牌
第七届的奖牌为一块方形的木板,上面刻有鲁迅先生的侧面头像。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奖者李永毅提到“这是今年(2018年)评奖委员会特别找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设计、制作的。因为鲁迅先生也非常喜欢版画。”
证书
获奖作品集
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会被收录进由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选编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中。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文集是由中国作家协会独家授权的、国家高级别文学大奖的权威选本,代表2018—2021年度中国文学成就。作品集共六卷,按照鲁迅文学奖奖项划分,分为中短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合并为一卷)、报告文学卷、诗歌卷、散文杂文卷、文学理论评论卷和文学翻译卷,是此次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精选合辑。有精平两种装帧,旨在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的不同需要。
获奖统计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以作者、译者姓氏笔画为序)
第七届(2014—2017)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以发表或出版时间先后为序)
第六届(2010—2013)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以得票多少为序,得票相同者以发表或出版时间先后为序)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获奖作品名单(按得票多少排序,得票相同者按发表或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获奖作品名单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1—2003)获奖作品名单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7-2000)获奖作品名单(以得票数为序)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资产新闻杯)获奖作品名单(以得票多少为序)
影响
鲁迅文学奖设立的影响
鲁迅文学奖设立后,与茅盾文学奖一起囊括了文学作品的各类体裁,也标志着覆盖文学各体裁的国家级大奖格局的形成。9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官方通过茅盾文学奖的改革和鲁迅文学奖的设立完成了文学专业领域评奖制度的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被纳入国家文艺制度的总体框架之中,被官方赋予了更多的意识形态色彩。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逐渐建立起一套更健全更系统的评奖程序并从制度的层面形成规范化条例,引导、组织和管理全国的文学创作。成为官方文艺政策统领下的既要弘扬文学主旋律又要兼顾文学艺术审美性的国家最高文学专业奖项。
新时代鲁迅文学奖的影响
以国家授权的形式赋予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的同时,也以“象征性资本”为获奖作家在体制内取得话语优势,实现作品经典化,进而引导未来作家创作,巩固自身制度和美学的强势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鲁迅文学奖作为“国家公器的评奖”,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同时,鲁迅文学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对话过程,批评家、作家、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由此可以集中地见出文学体制、文学生活诸因素的关系和变迁,见出其中的结构和动力。文学评奖是推动出作品、出人才、促进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鲁迅文学奖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文学奖项,其获奖作品有力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见证了中国文学与时代、与人民的联系,以及中国作家、评论家和翻译家的创造,是对过往成绩的一次总结和梳理。鲁迅文学奖评选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具有时代感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品质,既“向广大热爱文学的人们展现新时代文学的丰硕成果和崭新气象”,也对当下的中国文学作品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评价和争议
评价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王德领评价道:“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家级文学大奖,鲁迅文学奖看重的是一种刚健、雄浑、质朴的审美风格,推崇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黄钟大吕的声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获奖作品所表现的,一是西部边陲、戈壁、草原、边防线,二是城市。城市与西部,构成了书写的两极。这不仅是文学地理意义上的,也是我们讲述中国故事的出发点。这启示我们的作家,要走出个人的一己之悲欢,摒弃柔靡、苍白、虚伪的文风,响应新时代的召唤,投身于奔腾的祖国建设大潮,深入生活,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研究员艾翔评论道:“作为一项影响力满格的文学奖项,鲁迅文学奖每次发布总能吸引无数人的眼球。作为对此前特定时间段内各类作品的检阅,遴选出的作品除了本身带有的艺术价值或学术价值,还具有很多附加价值。虽然受到获奖数量的限制,一定会有为数不少具备类似价值的‘遗珠’出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进入获奖序列的作品都是划定时段内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而将这些作品挑选出来,从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近期艺术表现和学术热点的走向,能体现时代所需要的是哪一类作品。”
相关争议
学者黄发有在论文中谈论到,鲁迅文学奖之所以没有确立自己的权威性,首先是评奖程序和评奖规则本身就不稳定。在奖项设置上,中国作家协会在设立这一奖项时,其规划包括两年评选一次的单项奖和四年评选一次的“鲁迅文学大奖”,结果“鲁迅文学大奖”不了了之,而第五届又增设青年作家奖;在评奖的时间范围上,第一届为1995年—1996年,第二届为1997年—2000年,第三届为2001年—2003年,第四届为2004年—2006年,评奖年限居然有两年、三年、四年等三种,可谓变动不居;在评奖规则上,第一届各种单项奖实行包干制,分别承包给中国作家协会直属的《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主评报刊对于评奖结果具有操纵作用,加上获奖数量泛滥,仅报告文学就有15篇获奖作品,其公正性很堪忧;回避机制不健全则是争议的焦点,譬如在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审中,铁凝是短篇小说评选的主任,其《永远有多远》却获得中篇小说奖,这篇作品写得比较生动和用心,但就程序合法的角度而言,铁凝应该回避;在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陈超是诗歌奖的评委,却获得优秀理论、评论奖;而2007年举办的第四届评奖更是有四名终评评委最终获奖,虽然获奖评委参评的是其他奖项,但其程序漏洞造成的公正性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问题在于,历次的评奖结果总会有沧海遗珠和鱼目混珠的遗憾,半明半暗的灰色状态就更容易引发舆论的质疑,这样的评奖不可能体现程序公正,而程序的错乱也必然无法实现实质正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商品经济的催生下,大众文化逐渐兴起,读者口味对于文学创作的反制作用越来越大。以文学传媒机构为主导的文学奖能够将着眼点从专家视角平移至读者视角,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文学奖对于读者大众的重视不大,对文学精英话语在文学奖上的绝对地位少有冲击,文学评奖的“自我退守”成为了日益圈子化的、少数人的“狂欢”。因此,这一时期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中出现了一大批脱离群众、读者知之甚少的“黑马”作品,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质疑,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制度困局。新世纪以来,在巨大争议声中力图改革评奖制度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开始效仿“五个一工程”打造“精品工程”“龙头工程”“样板工程”那样,借助“作品发行量”和“影视化改编”作为考量标准,力图在迎合读者大众趣味的同时,选评出受到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受到评论家认可、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优秀作品,以弥合“半官方专家奖”与“读者”“评论家”“市场”之间的矛盾与裂隙。
学者王鹏也提到,在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报告文学作品成为了受制于市场资本话语最为严重的一个门类。一大批获得参评资格的报告文学作品,早已沾染了商品经济的“铜臭”味儿,成为了各大企业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的“文化产品”。
相关轶事
呼吁提高译作质量
2010年9月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办公室在京召开二次新闻发布会,宣布初评委员会通过多轮无记名投票,从1008篇(部)参选作品中,评出125篇(部)备选作品,终评委员按照规定增补了5篇(部)备选作品。同时,评委会对选送上来的文学翻译作品表示不满,认为翻译质量有待提高。此次初评,让人意外的是,文学翻译类作品最少,仅有五部。评委会对选送上来的文学翻译作品表示不满,认为译者的翻译质量不高,是文学翻译作品出版浮躁之风的表现。对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表示,一是因为上报的书目本来就少,加上有些作品的翻译水平太差,错误连连,此外,还有的作品内容不够阳光。
容纳网络文学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范围。中国作家协会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中规定,由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并与作者签订了独家版权合同的网站,均可推荐其网站上在评奖年限内发表的、已完成的文学作品参加评选,每家可推荐五篇。征集的体裁和门类包括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第五届鲁迅文学奖9月14日公示了130部候选作品。这是鲁迅文学奖首次邀请网络文学参加,评委们对各文学网站踊跃送交上来的参赛作品进行了筛选,结果只勉强地找到了一篇可入法眼的作品,名为《网逝》。可是已有读者指出,这小说根本不像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间的鸿沟,看来远不是一下就能弥合的。作协发言人陈崎嵘解释,这是主流文学在向网络文学表示认可、接纳的姿态,是一次破冰之旅。网络文学在表现方法和思想内容上与鲁迅文学奖存在一定的差距,评奖时会适当考虑其特点,但“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不会变,评奖标准仍与以前保持一致。且此次不会为网络文学单独设奖,能有多少网络文学获奖取决于其能否达到“鲁迅文学奖”的要求。
代表授奖词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授奖辞
王松的《红骆驼》蕴藉方正,引领我们仰望奉献与爱的崇高人生。王凯的《荒野步枪手》,以精湛的细节、铿锵的共鸣,刻画新时代军人的勇毅形象。艾伟的《过往》中,人性与人生的幽深缠绕抵达了柳暗花明的宽谅与和解。索南才让的《荒原上》,鼓荡着慷慨凛冽的青春激情,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内在地指引着各民族人民的梦想。葛亮的《飞发》,是中国故事中的香港故事,以雅正的“格物”精神体认历史的流变、文化的根性、人的信念与坚守。
有鉴于此,授予上述作品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参考资料
鲁迅文学奖评价条例.中国作家网.2023-07-17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京隆重举行.中国作家网.2023-07-25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公告.中国作家网.2023-07-17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6卷)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中国作家网.2023-08-02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出版.中国作家网.2023-08-02
鲁迅文学奖、时代主题与中国故事.中国作家网.2023-07-25
茅盾文学奖简史.今日头条-济南时报-新黄河.2023-08-18
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一览.中国作家网.2023-07-17
鲁迅文学奖由每3年评选改为4年 开启实名制投票.中国作家网.2023-07-25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浙江作家网.2023-07-28
鲁迅文学奖评委会开新闻发布会 呼吁提高译作质量.人民网.2023-08-01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大幕开启.人民网.2023-07-27
张志忠:西山林翠 “茅奖”书香——关于“茅奖”的回忆.中国作家网.2023-08-01
多种版本的《白鹿原》.中国作家网.2023-08-01
2005年中国文坛大事记(六月).中国作家网.2023-07-25
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故乡绍兴举行.中国新闻网.2023-07-26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绍兴隆重举行.中国文艺网.2023-07-26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作家网.2023-07-27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在京颁奖.新华网.2023-07-27
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领受荣誉.央视网.2023-08-01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观察:书写时代精神 展现人民情怀.新华网.2023-08-01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颁奖 奖金从5万元增加至10万元.人民网.2023-08-01
重大教授诗人李永毅斩获鲁迅文学奖 称还想再拿一次.上游新闻.2023-08-01
讲好有现实温度的中国故事 ——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谈起.中国作家网.2023-08-01
让文本穿梭于历史、现场和未来 ——第八届“鲁奖”文学理论评论获奖作品观感.中国作家网.2023-08-01
鲁迅文学奖首次邀请网络文学参加引争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23-08-01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辞.中国作家网.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