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井
电影《盲井》(英文名:Blind Shaft)是一部由李杨导演的剧情,由李易祥、王宝强和王双宝主演。该片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神木》,该小说曾经获得2002年老舍文学奖。影片于2003年在德国、法国、中国香港等地上映。
影片采用纪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讲述了宋金明和唐朝阳在私人煤矿区制造出假矿难谋财害命的故事,揭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现状和悲惨处境。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现实主义影片,传达出导演李杨反思社会发展、关注人性的主张。
该片于2003年获得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获得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在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评选中,该片获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演员王宝强获得最佳新人奖。
影片剧情
宋金明(李易祥 饰演)和唐朝阳(王双宝 饰演)两人谋财的办法是在私人矿场制造假矿难,随后冒充死者家属拿走抚恤金。这天在一家私人煤矿场,宋金明、唐朝阳带着化名为“唐朝霞”的元清平下井。在元清平不经意之间,两人合手将他砸死,随后将他扔在矿井下伪造成矿难遇害的假象。唐朝阳冒充成元清平的哥哥,宋金明前去找矿主谈判,两人拿到抚恤金后离开了矿场。
唐、宋二人拿到钱后,第一时间给家里人汇款,并嘱咐小孩好好上学。随后两人拿着剩下的钱潇洒了一把,准备寻找下一份“工作”。元凤鸣(王宝强 饰演)是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因外出打工的父亲迟迟未归,于是不得已之下出来打工筹集自己和妹妹的学费。初出社会、单纯天真的元凤鸣对唐、宋二人口中“高工资”的工作心动不已,假扮成宋金明的侄子跟他们着去了私人矿场。元凤鸣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唐朝阳准备下手之时,宋金明却动了恻隐之心。他发现元凤鸣很有可能就是之前杀害的元清平的儿子,而单纯的元凤鸣给“二叔”买鸡补身体、平时会认真读书的举动打动了宋金明。宋金明一再和唐朝阳拖延下手的时间:带元凤鸣去进行特殊的“成人礼”,给元凤鸣准备“送行酒”。最终,在唐朝阳的催促下,宋金明终于下定决心下手。可是令宋金明没想到的是,唐朝阳在井下居然打算将他和元凤鸣一起解决。临死的宋金明用尽最后的力气一锤子砸到了正将魔手伸向元凤鸣的唐朝阳,元凤鸣受到惊吓头也不回地跑出了矿井,唐、宋两人命丧矿井之中。
矿主拿出六万元的抚恤金和元凤鸣“私了”,元凤鸣推辞地说“钱应该由他们家属来领走”,却始终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在矿主不耐烦的催促下,元凤鸣最终拿走了抚恤金,他亲自将唐、宋二人的尸体送进焚尸炉后,独自踏上了不知通往何方的道路等。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电影《盲井》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神木》,小说的原型来源于1998年的一桩案件:潘申宝、余贵银团伙伪造矿难杀人诈赔案,此案共致死52人。
1996年导演李杨在国外硕士毕业,听闻中国当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拍独立电影,当即决定要回国拍摄电影,于是他立刻飞回德国准备赚钱筹备资金。2000年初,李杨通过大学同学的介绍接触到小说《神木》,小说里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对金钱和道德的描写,与李杨想通过电影所表达的东西不谋而合,他随即决定买下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而小说作者刘庆邦向导演透露,在此之前他便有将小说改为电影的想法,李杨向他投出的橄榄枝得到了他的支持和赞赏。
剧本改编
刘庆邦在《神木》这本小说中构建出宋金明和元凤鸣两个人物表达出自己理想中的社会——人心向善,但是这两个代表着作者理想蓝图的人物在电影《盲井》中被李杨一一消解。首先,宋金明在故事最后为保护元凤鸣而杀掉自己的同伴,随后自杀,完成了对自己人性与灵魂的救赎。另外,小说中的元凤鸣也并没有听从宋金明的嘱托拿走抚恤金,而是选择说出了实情。在电影中,宋金明人性复苏的伏笔和情节被全部删除,而元凤鸣隐瞒下矿井下的真相,签字后轻轻松松拿走六万元的抚恤金。影片结尾处,导演留下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镜头:元凤鸣在离开时最后回头瞥了一眼焚尸炉的烟囱,似乎在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他最后是否会摆脱所有的单纯和善良,步入唐、宋二人的后尘。
除人物的改动外,电影《盲井》在叙事节奏上更加紧凑,注重悬念的营造,如在电影中的第一场戏便是元清平在井下被杀,第一时间便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此外,在对社会环境的刻画上,不同于小说《神木》中利用人物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来展现社会面貌,电影《盲井》中加入了电视新闻、矿主台词等元素来侧面展现社会环境。
在主题表现方面,电影《盲井》并没有直接按照小说的思路来进行表达。电影将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人心向善”消解,通过元凤鸣性格的转变来展现出残酷的现实,向观众传达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纵然小说作者刘庆邦对电影的表现方式并不完全认同,但仍然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了这样的改编。
选角与表演
在筹备拍摄《盲井》时,导演打算寻找一位非职业演员来饰演元凤鸣一角。为此,剧组寻找了1000多位北漂的孩子。在观看演员录像时,王宝强的憨厚朴实便打动了导演李杨。除了外形气质条件符合片中角色外,王宝强在武术学校习武,偶尔会去剧组跑龙套和当替身演员的经历也帮助他赢得了导演的青睐。据导演透露,在拍摄过程中,王宝强也非常努力刻苦,剧组经常在几百米深的矿井里工作,许多演员都因无法忍受而中途退出了拍摄,当时仅16岁的王宝强却坚持到了最后。
导演李杨找到主演之一李易祥并邀请他参与拍摄时,只给他看了电影中的10场戏,随后李易祥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为了拍摄电影《盲井》,李易祥推掉好几部其他的戏,投入到该片的拍摄之中。李易祥在电影《盲井》中饰演一个内心矛盾的杀人犯宋金明,在拍摄过程中他借来找当地工人借的破衣服,不洗头不洗澡,努力向片中角色形象靠拢。除此之外,他甚至连神态动作都变了,被身边朋友评价说看起来一点都不像自己了。
拍摄手法
导演李杨在该片的拍摄中大胆地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使得电影《盲井》呈现出比原著小说更加阴暗残酷的氛围。在该片的拍摄中,取景于黄土高原的真实场景,几乎全部采用了手持摄影,并运用了大量的跟拍镜头,营造出晃动、真实的镜头感。为了加强这种浓烈的风格,影片除了采用这些拒绝修饰的拍摄手法,还让演员在镜头内进行生活化的表演,以及使用更贴近于生活的服化道和方言。在环境的布置上,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电影质感,影片采用真实取景和不加修饰的布景等方式,还原了私人矿场的环境和矿工们的生存条件。
主题和风格
主题
影片《盲井》通过讲述唐朝阳、宋金明两人在私人煤矿如何制造出“假矿难”谋财害命的故事,展示出了中国一些农民工的生存境遇。镜头所到之处无不展示着他们生存及生活环境的无序、破败和肮脏,而身处于这样境地唐朝阳、宋金明却又表现着对别人生命的漠视:如在打死元清平后将骨灰盒随手扔在垃圾堆里。这样的设置表达出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命运的象征——活着的时候没有尊严,死后也没有尊严可言。
在电影《盲井》中,宋金明至死仍处于人性的纠结之中,元凤鸣最终也没有说出实情并拿走了四万块钱的抚恤金。电影的结尾预示着一个本性纯洁的少年也有着沉沦和困惑的可能。电影中对人性趋恶的描写,体现着导演李杨对中国社会复杂人性的关注,和处于复杂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
该片选择真实的农村和底层的农民为对象,意图告诉观众真实的乡土(即真实的贫困地区)之中没有美感,只有令人难以面对和承受的生活苦难和人性悲哀。在导演李杨看来,“这部影片讲的是千年也不会过时的人性,并非揭露社会的阴暗,影片想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性是否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叙事
影片《盲井》的叙事并不复杂,原著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一直坚持着对底层人物关怀的表达。关于三个主角的关系构成,影片基本按照简单的时间顺序叙事线索使故事发展成为一条“直线”。影片一开始导演便使用一个直接了当、结构完整且富有刺激性的段落交代了该片的叙事内容、角色的人物背景。由于开篇段落完整的故事结构,观众似乎能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预见接下来的发展。但是影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添加的令人意外的转折如发现元凤鸣的照片、元凤鸣意想不到地跑去给宋金明买鸡等意外事件,令观众的预期受挫,起到了延宕效果。结尾处在元凤鸣含含糊糊接过了抚恤金独自回乡时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导演李杨在以纪实的叙事手法还原出小说中对人性之恶的描写,和对煤矿场罪恶的展现。
在采取简单的叙事线索之外,电影还采用了底层叙事策略。该片选用较少的大牌演员,以社会中的小人物宋金明、唐朝阳和元凤鸣为叙事中心,利用通俗易懂、朴素自然的生活语言在电影中展现出真实存在的私人煤矿现状和农民工这一人群,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对灰暗现实和人性的思索。
画面
该片的画面风格呈现出浓郁的纪实风格。影片中大多数画面的取景地都设置在光线昏暗的井下和荒凉的矿区。在原本光线就差的取景环境中,为了不使用设计感强烈、人为痕迹明显、违反真实环境情况的灯光,又能在这些光照度较低的地方获得清晰的画面,该片采用了感光度较高的胶片进行拍摄。同时在精确控制曝光的配合下,昏暗的矿井环境在画面中被赤裸裸地显示出来,具有粗糙而真实的颗粒感。影片中即使是呈现白天的场景,画面仍然被黑灰色的矿山和煤矿所占据,呈现出冷色调的阴冷与真实。而画面中的演员形象也向环境靠拢,不仅衣着上未经雕饰和布置,还操着一口纯正的方言,使得整个画面得以还原出近乎于原生态的、恶劣的真实环境。
该片的用光也为营造出画面粗糙感而服务。影片对灯光的设计非常简单,极少使用辅助光,并有意使用自然光进行拍摄。如在影片开篇井下杀人的段落,除了微弱的矿灯,整个场景几乎没有任何照明的光源。头顶昏黄的灯光不停地晃动,照亮每个人各怀心事的神色,用灯光和画面营造出阴谋的意味。这种矿井下的场景导演不加任何其他修饰与装扮,便能自然地呈现出来,因此当罪恶在影片中发生时也能显得毫不夸张。除此之外,影片画面在色调上也颇有讲究,基本色调为黑色与灰色,而胶片在经过冲洗后,更使得整个影片的画面呈现出低饱和度的青灰色。尤其是在矿区中,整个画面充满了煤山的黑色、大面积的青灰色的山体、矿工黑色或青色的着装等几乎全是冷或暗的色彩。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发行与票房
影片《盲井》最早于2003年2月12号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随后陆续在法国、中国香港、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地上映。2004年8月17日,《盲井》DVD发售。截至2022年10月7日,该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票房约6.5万美元。
反响与评价
电影《盲井》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豆瓣电影网站上,截至2022年10月7号,约12.8万人对这部电影做出了评分,《盲井》的豆瓣评分为8.9分。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网站上,该片获得了7.5的评分。40位影评人在烂番茄网站上综合给出了95%的新鲜度,1000余名观众中的85%给了这部电影好评。
搜狐娱乐评价该片剧情紧凑,高度集中的戏剧化情节让观众紧张到窒息。影片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冷峻严肃的镜头来表现社会中肮脏的一面,可能会令很多观众排斥观看。但这些被人忽视的不堪通过镜头的力量被展现出来,总比再次成为一个众人漠视的盲点要好得多。
凤凰网评价导演李杨总是将摄影镜头对向社会的最底层。他深入最真实的社会底层,见证矿井中真实发生的草菅人命的事件,如在拍摄现场发生事故造成两死四伤后矿主拿钱与家属私了,与电影中的情节如出一辙。导演李杨将“盲”系列电影进行到底,所发掘的是震人肺腑的人性。
对于有人指责电影《盲井》给罪犯提供犯罪思路以及范例,有评论者表示,《盲井》不过是一个带来坏消息的信使而已。电影中反映的现实,似乎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如是。需要直面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将这些事情根源推给带来消息的信使是愚蠢的。
《文摘报》对《盲井》这部电影这样评价道:李杨的电影往往透露着某种不变的压抑,并不是很讨市场的喜欢。通过这部电影,导演李杨并没有想过要真正传达什么。《盲井》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人们能够因为这个故事而关注到这些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所体现的问题,那这本身就已经是胜利。
系列作品
李杨执导的“盲”系列电影中的第二部《盲山》(英文名:Blind Mountain)在2007年5月20日于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由黄璐、杨幼安、贺运乐等人主演。讲述了一位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被人贩子拐卖到偏僻山村后,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出逃,为自己重拾尊严与自由的故事。
“盲”系列电影中的第三部《盲·道》(英文名:Blind Way)继续由李杨导演,由李杨、杜函梦、于越等人主演。讲述了一名流浪歌手在机缘巧合之下,帮助一个在犯罪团伙控制下乞讨赚钱的盲人女孩寻找父母的故事。电影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电影节首映,2018年2月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参考资料
盲井.时光网..2022-11-23
盲井.获奖情况.时光网..2022-11-23
《盲井》只是带来坏消息的信使.人民政协网..2022-11-23
导演李杨:不想用电影去贩卖黑暗、落后和苦难.北青网.2022-11-23
《盲井》导演透露发掘王宝强 “傻根”不傻.新浪娱乐..2022-11-23
《盲井》导演李杨、主演李易祥讲述拍片历程.新浪娱乐..2022-11-23
盲井.获奖.1905电影网.2022-11-23
《盲井》荣获法国第5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新浪网.2023-05-12
盲井.更多资料.时光网..2022-11-23
盲井.豆瓣电影..2022-11-23
中国近期最好电影《盲井》展示无法直视的真实.搜狐娱乐..2022-11-23
文摘报.李杨:一意孤行者.光明网..2022-11-23
盲山.豆瓣电影..2022-11-23
盲·道.豆瓣电影.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