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兜铃

马兜铃

马兜铃(学名: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兜铃属(Aristolochia)草质藤本。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山东省河南省均有分布。马兜铃根呈圆柱形,外皮黄褐色;茎柔弱,无被毛;叶互生,纸质,长圆状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戟形,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呈圆形;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被基部膨大呈球形,与子房连接处具关节,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呈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舌片卵状披针形,向上渐狭,顶端钝;花药卵形;子房圆柱形,具6棱;果为蒴果,近球形,具6棱,成熟时黄绿色,由基部向上沿室间6瓣开裂;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缘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马兜铃喜冷凉、湿润的环境,耐寒冷,耐旱但忌洪涝,忌阳光照射。马兜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药用部位是茎、叶和根,具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的作用。

研究历史

命名考证

马兜铃的名称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古籍——《雷公炮炙论》,在《中华本草》和《药性论》均有所记载,其中《药性论》将马兜铃写作“马篼铃”,后在《开宝本草》中才新添一则“马兜铃”。马兜铃根的药用最早记载于唐朝的《新修本草》,称之为”独行根“;后蜀的《蜀本草》新增“子为马篼铃”的表述;《本草衍义》则曰其名得于“蔓生、附木而上,叶脱时铃尚垂之,其状如马项铃”;在《开宝本草》亦有记载“马篼铃”,但其成书并未引用《蜀本草》、《药性论》及《雷公炮炙论》所述内容;后至宋朝的《嘉补注本草》方才引用了《药性论》;在明代的《本草纲目》之后均写作马兜铃,“篼”为古代写法,“兜”为现代写法。

品种考证

马兜铃在《雷公炮炙论》、《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均有记载,《本草图经》曰其分布及时令变化。根据以上古籍所表述得形态、产地等分析,此应当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者是其近缘植物如北马兜铃。同样,在《植物名实图考》中亦有记载且指出了前代本草对马兜铃花的错误表述。

形态特征

马兜铃根呈圆柱形,直径3~15毫米,表皮黄褐色。

马兜铃属于草质藤本。茎柔弱,无被毛,绿色或暗紫色,具腐肉味。

马兜铃叶互生,纸质,长圆状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戟形,长3~6厘米,基部宽1.5~3.5厘米,上部宽1.5~2.5厘米,顶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呈圆形,下垂或稍扩展,长1~1.5厘米,两面无被毛;基出脉5~7条,邻近中脉的两侧脉平行向上,略开叉,其余向侧边延伸,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1~2厘米,柔弱。

马兜铃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1~1.5厘米,开花后期近顶端常稍弯,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呈三角形,长2~3毫米,易脱落;花被长3~5.5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与子房连接处具关节,直径3~6毫米,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长2~2.5厘米,直径2~3毫米,管口扩大呈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外面无毛,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向上渐狭,长2~3厘米,顶端钝;花药卵形,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单个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10毫米左右,具6棱;合蕊柱顶端6裂,稍具乳头状凸起,裂片顶端钝,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

马兜铃果为蒴果,近球形,顶端圆形而微凹,长约6厘米,直径约4厘米,具6棱,成熟时黄绿色,由基部向上沿室间6瓣开裂;果梗长2.5~5厘米,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形,长宽均约4毫米,边缘具白色膜质宽翅。

物种分布

马兜铃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山东省河南省等地。

生长习性

马兜常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沟边、路旁阴湿处、山谷及山坡灌丛中。马兜铃喜冷凉、湿润的环境,耐寒冷,耐旱但忌洪涝,忌阳光照射。适宜生长于排水性好、湿润、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马兜铃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马兜铃的自然繁殖方式为异花授粉,其虫媒为一种潜叶蝇。马兜铃6月中旬开始进入盛花期,7~8月为盛果期,8月底早期果实成熟;而5月下旬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时,潜叶蝇的活动和繁殖受到限制,因此,马兜铃早期开花时会因潜叶蝇的缺少而坐果率低。此外,马兜铃的种子发芽率较低。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可于秋季或春季3月下旬~4月下旬播种;育苗前,需整地,并按一定间距开条沟或穴于苗床,播后覆土、轻轻压实。

无性繁殖

分根繁殖

马兜铃的分根繁殖通常于4月中上旬进行,选择生长两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取其无病虫害的根,并切成若干小段,稍晾后拌火灰,按一定的株行距开穴,每穴一段,后覆盖土压紧。

组培繁殖

马兜铃的组织培养的方式,通常以其嫩叶为外植体,基础培养基pH应在7.0~8.0之间,同时添加生长激素1-萘乙酸,更好地诱导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产生。

人工种植

栽培管理

水肥管理

在马兜铃幼苗生长期间,待苗高3厘米时,进行松土间苗、带土定苗和补苗处理。水肥管理上,应适当灌水,但不宜过多浇水,以免引起幼苗徒长从而影响其生殖生长过程,花果期则需防止因水分不足造成落花落果,同时,雨季应注意排水,避免积水烂根的现象;施氮肥一次,定植后至开花期,追施氮肥两次,8月中、下旬开花时增施磷、钾肥。此外,马兜铃忌粘重板结土,忌连作。

园艺措施

马兜铃生长过程中,清墩时选留2~3个健壮芽,其余去掉;当其进入生长旺季,且有花蕾出现时,需及时剪去生长过旺且无花芽的枝;果实收获完毕后,则需割除茎蔓,并进行中耕除草。当株高30厘米后应搭架,使植株通风透光而利于其茎蔓攀援生长和促进结实。

采收加工

种子

马兜铃一般于9~10月果实呈黄色时进行可分批采摘、晒干。由于马兜铃种子不耐干藏,采收后用赤霉素浸种处理,后埋于湿沙、阴凉处等地湿藏。

茎叶

马兜铃的茎与叶(天仙藤),一般于生长的第2年或第三年4月前采挖,以秋季为宜,挖后洗净并晒干或烘干。

根部

马兜铃的根部(青木香),通常在果实收获之后,齐地割下其茎蔓,晒干,切段后即可药用。

病虫害防治

病害

马兜铃病害主要是根腐病镰刀菌属 sp.)。植株得病后,根部会腐烂直至枯死,具一定传染性。植株发病前,应注意雨季排水处理;植株发病时,应立即拔出并烧毁病株,在其周围撒石灰粉消毒,同时可进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处理。

虫害

马兜铃主要的虫害是马兜铃凤蝶(Sericinus telamon Donovan)、银纹夜蛾(Prodenia lituru Fabricius)、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 Koch)。丝带凤蝶美国白灯蛾以叶子为食,冬季应及时消灭田园中的越冬蛹;在4~9月凤蝶科发生期,可喷施杀灭菌脂乳油和水稻稻金翅夜蛾菌进行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人工扑杀。针对银纹夜蛾引起的虫害,可进行黑灯光和糖醋盆诱杀成虫的物理防治、喷洒杀送乳油或甲氰菊酯乳油的化学防治,亦可采取生物防治如利用巴氏蚕白僵菌杀死幼虫。针对两种蚜虫引起的虫害,可采用乐果乳油进行喷治。

药用价值

马兜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药用部位是茎、叶和根。马兜铃具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疮疡肿痛、水肿。马兜铃的茎及叶(天仙藤)可治妊娠水肿、胸腹痛、风湿痛等。马兜铃的根(青木香)内服可治疗胃痛、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外用可治牙痛、湿疹、毒蛇咬伤。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马兜铃的化学成分以马兜铃酸类为主,马兜铃酸类成分又可分为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两大类。马兜铃酸是公认的具有肾毒性的化合物,可以显著降低模式生物斑马鱼的KIM-1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是一种灵敏度更高的肾损检测指标,因此,马兜铃酸具有作为标志物分子指标的潜力,以便更灵敏地发现具有轻微肾毒性的药物或剂量,拓展肾损伤疾病的治疗思路。而马兜铃内胺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虫等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疟和杀虫的潜在价值。

减毒研究

由于马兜铃属于含毒性成分的中药,在该类中药使用前,通常需通过炮制过程尽可能达到最大化减毒的目的。马兜铃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类化合物,一般采用碱制、碱制-炒炙、醋炙、碱制-醋制、黑豆煮和甘汁煮等炮制方法降低马兜铃的毒性;有许多学者也致力于研究新的有效地炮制方法,如仿生炮制法、蜜制、真菌发酵技术和双向发酵技术工艺等,这为马兜铃安全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参考资料

马兜铃植物百科.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