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 parotit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国历代医家著作中,根据该病的发病部位、证候特征、流行季节和传染性而有不同的命名。如《黄帝内经》称“颌肿”,《诸病源候论》称“脺肿”,《局方发挥》称“时行腮肿”等,民间称“瘟”,“蛤蟆瘟”亦指该病。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潜伏期8~30天。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C。腮腺肿胀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下及颈前下颌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儿童脑膜炎、脑膜脑炎,青春期后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头痛和腮腺胀痛可应用镇痛药,睾丸胀痛可局部冷敷或用棉花垫和丁字带托起,发病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患者,可应用地塞米松,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疑为颅内高压的患者,可应用甘露醇。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全球性流行的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可通过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2021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为119955例,发病率约为8.5088/10万。
命名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 parotit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冠以“流行性”,是因为其具有传染性。
在中国历代医家著作中,根据该病的发病部位、证候特征、流行季节和传染性而有不同的命名。如《黄帝内经》称“颌肿”,《诸病源候论》称“脺肿”,《局方发挥》称“时行腮肿”等,民间称“鸬鹚瘟”,“蛤蟆瘟”亦指该病。
病因
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MuV),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Paramyxovirus)的单股RNA病毒。呈球形,大小悬殊,直径在85~300nm之间。该病毒抗原结构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依据S抗原基因变异已发现12种基因型。该病毒有6种主要蛋白,即核蛋白(NP)、多聚酶蛋白(P)和L蛋白,均为可溶性抗原,即S抗原。2种包膜糖蛋白,即含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以及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又称V抗原),此外还有基质蛋白(M)在包装病毒中起作用。发病后1周即可出现S抗体,可用补体结合法检测,该抗体无保护作用,但可用于诊断。
无论发病与否,人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V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感染后2~3周才出现,1~2周后达高峰,但其于体内存在时间长,可用补体结合法、血凝抑制法和中和抗体法进行检测,是检测感染后免疫应答的较好指标。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病程早期可自患者的唾液、尿液、血液、并发脑膜炎者的脑脊液等处分离到病毒。在体外实验中,腮腺炎病毒能在许多哺乳类动物细胞和鸡胚中培养生长。腮腺炎病毒抵抗力低,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对甲醛、乙醇敏感,加热至55∼60°C时10~20分钟即可灭活。但耐寒,在4°C时活力能保持2个月,在-70°C可存活数年。
发病机制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时未受累的器官,如颌下腺、舌下腺、睾丸、胰腺等,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一种系统性、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腮腺炎病毒所致脑膜脑炎的发病机制考虑是腮腺炎病毒的血溶-细胞融合糖蛋白所致。动物实验表明应用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预防脑炎和脑细胞坏死的发生。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全球性流行的疾病。由于人们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在19世纪60年代前疫苗未广泛应用,流行性腮腺炎在1岁以上儿童中广泛流行和暴发,甚至在成人中也会流行。一般每2~5年一次,美国1964年报道发病率达250/10万人。减毒疫苗研制成功并广泛使用后,1968年发病率降为7.6/10万人,1978年更降至1.2/10万人。该病毒一次感染后多可获得终身免疫,在已经实施腮腺炎免疫接种的国家,该病的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
中国2008年分离到的MuV毒株序列与WHO MuV基因型参比株测序比对研究确认其属F基因型,但序列相互存在着差异,与1995年的MuV比虽同属F基因型,但前后毒株差异较大,说明中国流行的MuV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是尚未发现有其他基因型在中国流行。流行性腮腺炎在中国列为丙类传染病,2004年实现网报后,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报告数迅速上升,流行和暴发的报道也很常见。2011年中国卫生部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例数高达454385例,比2010年增加51.3%。居11种丙类传染病的第3位。2021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为119955例,发病率约为8.5088/10万。
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流行或散发于小学、幼儿园和其他学校、部队等集体机构,在未开展普遍接种前平均7~8年有一次大流行,疫苗普遍接种后这种周期性大流行情况已不存在。
病理学
1.腮腺和/或颌下腺
呈弥漫性间质水肿和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单核免疫细胞浸润,腮腺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管腔内充塞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细胞残余,腺泡间血管充血。由于分泌液溢流等使腺体细胞受损加重。
2.腮腺炎脑部病变
为脑膜脑炎和脑炎,受感染后脑部血管周围神经元细胞溶解和单核细胞性血管套病变;广泛小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相对减少。
胰腺充血、水肿,胰岛有轻度退化及脂肪性坏死。幼年患者很少发生睾丸炎,病变时睾丸精曲小管的上皮显著充血,有出血点及淋巴细胞浸润,在间质中出现水肿及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
传播机制
传染源
根据血清免疫学试验如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证明30%~50%是隐性感染者,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大后2周时间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此时患者具高度传染性。有脑膜炎表现者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无腮腺肿大的其他器官感染者亦能从唾液和尿中排出病毒。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妊娠早期可经胎盘传至胚胎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由于1岁以内婴儿体内尚有经胎盘获得的抗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特异性抗体,同时成人中约80%曾患显性或隐性感染而在体内存在一定的抗体,故约90%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易在幼儿和小学生(5~9岁)中流行。近年来成人病例趋于增多,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发病者极少见。男女比例男性略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C。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由于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肿痛明显,有轻度触痛及感觉过敏;表面灼热,但多不发红;因唾液腺管的阻塞,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虽然腮腺肿胀最具特异性,但颌下腺或舌下腺可以同时受累,有时是单独受累。颌下腺肿大时颈前下颌处明显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腺体。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下及颈前下颌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有症状的脑膜炎发生在15%的病例,患者出现头痛、嗜睡和脑膜刺激征。一般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4~5天,有的患者脑膜炎先于腮腺炎。一般症状在1周内消失。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在25×10⁶/L左右,主要是淋巴细胞增高。少数患者脑脊液中糖降低。预后一般良好。脑膜脑炎或脑炎患者,常有高热、妄、抽搐、昏迷,重症者可致死亡。可遗留耳聋、视力障碍等后遗症。
整个病程为10~14日。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单纯表现为脑膜脑炎或睾丸炎。也可只有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并发症
该病尽管主要病变在腮腺,但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约75%的腮腺炎患者有并发症。某些并发症可因无腮腺的肿大而误诊,只能以血清学检测确诊。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以及胰腺炎、肾炎等。某些并发症不仅常见,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肿大而单独出现。
神经系统并发症
1.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
儿童多见,男孩较女孩多见,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腮腺炎脑炎的发病率0.3%~8.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可发生于腮腺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2周内,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检查所见和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相仿,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如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该病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多数良好。腮腺炎脑炎病例可无腮腺肿大。
2.耳聋
因听神经损害,可发生短暂性高频耳聋和永久性非对称性耳聋,后者较少(约1/15000)且多为单侧性。耳聋可逐渐或突然发生,通常伴有眩晕但前庭功能正常。
3.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小脑共济失调、面瘫、横贯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及急性神经根脊髓炎等,预后多良好。
生殖系统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好侵犯发育成熟的生殖腺,故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及以后的患者,小儿少见。
1.睾丸附睾炎
睾丸是除唾液腺外最易被波及的腺体。13~14岁后发病明显增多,占成人男性腮腺炎患者的14%~35%。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胀开始消退时患者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睾丸炎多为单侧,约1/3的病例为双侧受累。急性症状持续3~5天,10天内逐渐好转。部分患者睾丸炎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这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睾丸细胞坏死所致,但很少引起不育症。有睾丸炎患者,约85%同时合并附睾炎。
2.卵巢炎
卵巢炎发生于5%的成年妇女,可出现下腹疼痛。右侧卵巢炎患者可酷似阑尾炎。有时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
胰腺炎
儿童少见,成人胰腺炎患者中约占5%。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7日,可有恶心、呕吐和中上腹疼痛和压痛。由于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增高,因此需做脂肪酶检查,若升高则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肾炎
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质,重者临床表现及尿常规改变与肾炎相仿,个别可致急性肾衰竭。大多数预后良好。
心肌炎
多见于病程第5~10日,可与腮腺肿大同时或在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从除极到心室复极的时间(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期前收缩等。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3%-12%)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心包炎。
其他
乳腺炎见于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骨髓炎、肝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眼结膜炎等均属偶见。关节炎发生率约0.44%,主要累及大关节,多发生于腮腺肿胀后1~2周内,可持续2日~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
检查与诊断
检查
1.常规检查
免疫细胞计数和尿常规一般正常,有睾丸炎者白细胞可以增高。有肾脏损伤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
发病早期90%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无腮腺肿大的脑膜炎患者,血和尿中淀粉酶也可升高。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3.脑脊液检查
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约半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且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4.血清学检查
(1)抗体检查
特异性抗体一般要在病程第2周后方可检出。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NP的免疫球蛋白(IgM)抗体可作出近期感染的诊断,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唾液中腮腺炎病毒IgM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很高。
(2)抗原检查
应用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腮腺炎病毒抗原,可作早期诊断。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可明显提高可疑患者的诊断率。
5.病毒分离
应用早期患者的唾液、尿或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接种于原代猴肾、非洲黑脸绿猴肾脏(Vero)细胞或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可分离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3~6天内组织培养细胞可出现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
诊断
主要根据有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胀,结合流行情况和发病前2~3周有接触史,诊断一般不困难。没有腮腺肿大的脑膜脑炎、脑膜炎和睾丸炎等,确诊需依靠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主要是一侧性腮腺肿大,不伴睾丸炎或卵巢炎。挤压腮腺时有脓液自腮腺管口流出。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2.其他病毒性腮腺炎
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病毒属中的柯萨奇A组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均可以引起腮腺炎,需根据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进行鉴别。
3.其他原因的腮腺肿胀
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炎、结节病、营养不良和腮腺导管阻塞等均可引起腮腺肿大,一般不伴急性感染症状,局部也无明显疼痛和压痛。
4.局部慢性淋巴结炎
耳前、耳后、下颌淋巴结炎,多伴局部或口腔、咽部炎症,淋巴结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血免疫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酸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
对症治疗
头痛和腮腺胀痛可应用镇痛药。睾丸胀痛可局部冷敷或用棉花垫和丁字带托起。发热温度较高、患者食欲差时,应补充水、电解质和能量,以减轻症状。
抗病毒治疗
发病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1g/d,儿童15mg/kg静脉滴注,疗程5~7天,但效果有待确定。亦有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成人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能使腮腺炎和睾丸炎症状较快消失。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患者,可应用地塞米松每天5~10mg,静脉滴注,3~5天。
颅内高压处理
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疑为颅内高压的患者,可应用20%甘露醇1~2g/kg静脉推注,隔4~6小时一次,直到症状好转。
预防睾丸炎
男性成人患者,为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早期可应用己烯雌酚每次2~5mg,3次/日口服。
预防
预后
腮腺炎大多预后良好,病死率为0.5%~2.3%。主要死于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听力损害需引起重视,少数可留下耳聋和听力减退等永久性后遗症。
历史
在中国中医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该病的叙述。如《内经·至真要大论》中有“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颌肿”的记载,金朝窦杰的《疮疡经验全书》指出“腮毒在耳根、耳,通于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是风毒证。”指出了该病的确切部位,还分析了病理变化,并首立痄腮之名。
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出并成功感染猴和志愿者。1967年研制成功减毒疫苗并广泛使用。自1996年开始使用鸡胚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小儿预防效果可达97%,成人达93%。
研究进展
2021年,孙欣娜等人通过观察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及淀粉酶的影响。发现采用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可以降低血清SAA和淀粉酶水平,改善腮腺肿痛,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2023年,侯雪雍等人研究发现,流行性腮腺炎与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描述的大头瘟临床表现一致,可归属于“大头瘟”范畴, 参照大头瘟治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可以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2023年,唐伟丽等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秦药”复方双花片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作用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的中药一成分一靶点一通路网络,预测了复方双花片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关键作用靶点,初步明确了其作用机制,从整体层面揭示了复方双花片通过阻止病毒复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即祛邪兼扶正的机制发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作用。
就诊科室
传染科、内科、小儿科。
参考资料
ICD-10 Version:2019.who.2024-01-31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who.2024-01-31
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