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苏民
郝苏民,回族,出生于1935年7月15日,宁夏银川人。他是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也是《西北民族研究》的主编。1954年12月毕业于西北民院语文系蒙古语文学专业后,一直从事民俗学、民族学、蒙古文字研究。此外,他还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家,使用过多个笔名,如苏民、赛音·芦笛、索敏高娃、浩思、蒙哥、浩思茫戈、豪斯蒙哥等。
工作历程
1950年参加工作,1955年1月大学毕业任教、助教;从事蒙古文学教学。1960-1963年藏区劳动学习藏语文;1972-1978年,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讲师;1979年-至今西北民院任教。1987年1月评聘为教授。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主席
学术职务
中国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作”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学科组组长,甘肃省民俗学会主席,国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国际蒙古学家协会、亚洲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学会主席,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民族大学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
代表著作
《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译补》、《文化透视:蒙古口 承语言民俗》、《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主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西北组主编、撰稿人)、《东乡族民间故事集》、《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主编)、《甘肃当代文艺50年——民间文艺编》(负责人、撰稿人)、《我不再是羊群的学者——田野随笔》。
著有《金蛋》、《曙光》(蒙古长篇历史小说第二卷)译、《布里亚特蒙古民间故事集》、《东乡族民间故事集》、《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选》、《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西蒙古——卫拉特传说故事集》、《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等。《东乡族民间故事集》、《东乡族保安族裕族民间故事选》、《西蒙古——卫拉特传说故事集》、《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等及其它未列入之著、编、译先后获中原地区文化部、部委、省级等奖。
经历
郝苏民,1935年7月生,现任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西北民族研究》主编。1954年12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蒙古语文学专业。主要从事民俗学、民族学、蒙古古文字研究。1986年由中国社科院、文化部、国家民委等颁发史诗挖掘工作优异成绩荣誉证书。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高教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993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证书。
1950年,郝苏民以新中国首批少先队员、青年团员身份,被保送到筹办中的共和国首所民族高等学府——西北民族大学学习,并在4年后,因成绩优异而被留校作了助教,从事蒙古语文教学工作。其时,他已经开始关注民族口头文学,先后在甘宁等地土改中搜集长工歌谣;他敢为人先,首先把汉族民间笑话译成蒙古文发表于当时的《内蒙古日报》上,又将《蒙古谚语》译成文言文并被邓拓主持的《人民日报》副刊连载,成为当时西北民大首上《人民日报》的作者。正当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满怀抱负,准备在西北民族民间文学领域中大展宏图时,不期而遇的“运动”把他卷入了湍急的暗流里:21岁的他因翻译出版布里亚特民间故事集,成为助教“右派”的代表人物。接连便是,白水山的背矿工、校园土建的砖瓦工、钢板 刻写工、炸山运石工……;3年自然灾害的饥饿岁月,他是在甘南甘加草原与枯草瘦羊为伴的垦荒里度过的:恋人为保团籍被迫弃他另图,寡母因癌症孤灯寒夜中离他而去,剩下的唯一亲人姐姐也于事故中惨死塞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是蘸着血泪镌刻下的记忆。超极限劳动也无法打磨刻骨铭心的无爱无亲的痛苦。如春的年华凋零在了苍茫草原,心灵的纯真诉诸给沉沉长夜。因为从那之后在他面前是一条每站必验的“老运动员”……。
然而,即便这般境遇也没有泯灭他骨子里的那份西北人的执著与坚韧:甘加草原劳动的间隙,他自学藏语,在劳动改造的日子里,他用藏语的戏谑歌谣作为精神食粮;“文革”期间在中蒙苏边境荒漠上,他竟然从老牧民口里挖掘出“苦中作乐”的语言大餐。其间,他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及《民间文学集刊》、《民间文学》等各种报刊杂志上,以各种化名发表民族民间文学作品。1972年,一个极其偶然的机遇,他被抽调到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蒙古语专业教师,双语讲授翻译方法和语言学等课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他便坚守信念,用顽强的毅力和草原的胸怀穿越物质和精神的赤贫苍白以及文化与心灵的荒野沙漠,硬是连爬带滚地穿越这条时光的隧道。他说,分明阴霾中隐现希望之光!
著名格萨尔学泰斗王沂暖教授曾同他在藏区患难与共,感慨于此,1979年赠他古体诗曰:“盐车上坂最辛酸,浪费才华二十年。喜遇明时应纵步,骅何止日三千。”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将民间文学(民俗学)纳入中文系教学之中,授予文学学位。民俗学一直不能独立成院系,处于附属地位。上世纪末,郝苏民在西北民院参与创办“西北民族研究所”。2001年,又创办“社会人类学民俗学所”,继而扩大为系(院),是西北民族院校中第一所教科结合、系所合一的教科与服务实体,也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民俗学系。
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如今的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形成了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的多层次的办学模式,通过教学带动科研,在培养学生和科研实践等方面获取了大丰收。作为一名回族学者,郝苏民深深懂得知识和人才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他从1991年指导硕士生,后加入博士生培养,现已达百余人,遍布国内名校。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及谦逊的品格使学生受益匪浅,其简朴的生活和敬业精神更让学生心悦诚服。郝苏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只有乏术的教师,绝无学不会的学生,只有靠专业知识和崇高师德去悉心培养,才可能教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对学生、学业上的要求十分严格,但绝不“一以灌之”;或以导师意志强加弟子,总是尊重学生的喜好和特长,跟弟子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设计论文方案,通过讨论以及让学生参加实践和理论研究,使他们能在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方面有所收获,在正确引导下、在有趣与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创造、发挥弟子的学术想像。生活中,他又像父亲一样和蔼可亲,每逢节假日,他会亲自为不能回家的学生在家下厨,改善学生伙食,使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忘记异乡求学的孤独感觉。十几年来,他所指导和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大都已成为我国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领域中的骨干。此外,他还坚持为东乡、土、裕固族、保安、锡伯等西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培养了第一代民俗学研究生。他的“爱心教育”主张,因人因实践产生了效应,当他的学生一个个成为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时,他欣然地说:“教师这个职业好,好就好在‘蜡炬成灰泪始干’,传递薪火,燃烧自己。”
探索“非遗”研究
当桃李满天下之后,郝苏民进入了古稀之年。这个年纪,开始安享晚年乃人之常情。而他这匹忠诚的草原老马,拖着疲而不倦的身体,依然跋涉在西北这片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上。200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第一次进入中原地区公众的视野,当时许多人都还不清楚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郝苏民已经开始投入到探索“非遗”学术价值的研究中,思考着如何发挥高校在保护和研究“非遗”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抢救和传承我国(尤其是西部)的“非遗”资源等迫在眉睫的问题。
郝苏民认为,国际上所称的“非物质遗产”对中国而言,即指源远流长的中华民间各类文化,它是原始文明养育起来、扎根于广大民众和族群中的一种母根性文化。其优秀部分主要是那些对人类生存、对社会进步、对文化提升、对科学发展有价值的成分,用一句老话说“有益于世道人心”的那些民间文化。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原地区,正经历着历史上重要转型期,几千年来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面对近年来民族民间文化逐渐衰落与濒危的情景,他感到既痛心疾首又责任在肩。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保护、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挥教育功能,以促成全球化中多元文化互动,遏制文化霸权,是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的、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遗”传承教育也应落实到学科创新、课程与教材改革及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探索中。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他率先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口头理论与口头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等新课程;同时,积极参与费孝通教授指导下的科技部、文化部重大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中“西北民族民俗数据库”部分,团结并指导五省区青年专家完成了近2000万字,2000多张影像的成果。让研究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既及时获取国际“非遗”保护和研究的前沿信息,又要求他们深入民间、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参与“非遗”的考察和保护,为我国的“非遗”保护与研究培养了高级的专门人才。
环县,地处边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地理位置遥远,而皮影戏在那里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为了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能被更多人知道并了解,从而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以获取更有效保护,郝苏民多次赶赴环县,考察皮影戏的生存状况,与政府有关领导商议保护方案、探索科学保护方法等。他还几次赴京,向文化部门汇报环县皮影保护工作状况。就连出国考察讲学,他也不忘带去环县皮影,介绍给国外同行。环县皮影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以郝苏民为主的专家们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初见成效。2006年10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场会”在环县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各省文化厅长、专家、教授等聚集一堂,分析和研究环县皮影保护的经验,并把环县工作作为各省“非遗”保护工作的示范加以推广。郝苏民并没有因这样的突出成绩而止步不前,而是继续为环县皮影保护与研究的发展出谋划策,先后派硕士、博士研究生多次前往环县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记录和专题研究。他及时与博士生共同总结写出《环县的实践带给我们什么信息》的论文。他指出,我们必须开始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可行的保护“非遗”的体制来。
大西北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之一。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质,她既是中华文明整体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精神创造的杰出代表。有许多文化遗产还有待发掘、保护和研究,郝苏民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也恨不得时光能倒回20年,使之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来完成这个事业。但逝去的岁月难以找回,逐渐衰弱的身体也不再强壮,唯有培养出更多的新人,才能把自己的事业继承下去。他经常对学生说:“人生之路原本起伏不平、自然山川沟壑纵横,人生坎坷皆为正常。因而不必为一时的失落而丧气,也无需在喝彩声中忘记北。”平实之语,正是这位永值敬仰的老先生一生的写照。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他跋涉在西北大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和夕阳映照下他那坚挺的背影……。
成绩
获得重生的郝苏民暗下决心,要和时间赛跑,把损失的、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争分夺秒地赶回来。他的作息表里,没有了周末节假日;他的家变成了课堂和研究室。年轻时扎实的知识功底,训练有素的学术悟性,敏锐的洞察能力,再加上孜孜不倦的耕耘,持之以恒的苦读,使之在诸多领域成绩显赫:
蒙古学研究中是他率先提出“卫拉特—西蒙古研究”主张,即在整体中原地区蒙古学中开辟“卫拉特—西蒙古”民间文化研究分支,得到国内外蒙古学界首肯、响应,并在国内得以实践。其论文《卫拉特学:蒙古学中一门综合性分支学科的设想——以Folklore为实例》(1987年)等系列分别提交国际蒙古学研讨会,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和关注。他陆续发表了《蒙古谚语格律的考察研究》、《西蒙古的民间文艺学:构建与开拓》、《西蒙古故事〈骑黑牛的少年传〉与敦煌变文\u003c孔子项托相问书\u003e及其藏文抄本的比较研究》、《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等20余部专著或论文,为该分支学科的建立进行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
蒙古民间文化研究中,他致力于蒙古八思巴文的释译和考辨。1986年,他率先在国内出版国际蒙古学大师尼古拉·鲍培(N.poppe)教授的名著《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的文言文译注补正本,还原八思巴字原形,增补了我国现行蒙古文。该书注补形式客观含纳了我国学者在内的新成果,增加了图版、编译词典等多种资料与文献。出版后,多家报刊发表消息、专访、评论等。词典学专家徐文堪在其时《辞书研究》中评论道,“资料丰富、检索方便,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之大成的重要工具书”;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教授则认为此举是“有功士林”;我国蒙古语文专家、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教授包祥评论说:“这绝非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
在整体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科研中,郝苏民强调民族间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各自变迁、互化的观察与剖析。关于蒙古语族各族群的东乡、保安、裕固族、土族的研究,关于蒙古及藏、维、回、撒拉族及卫拉特、东干人、俄境内的卡尔梅克人、布里亚特人;蒙古国各部族等方面的研究即为此种学术观点的实践过程。他的学术主张,体现中华文化间的亲缘、影响、濡化、渗透与“和而不同”的多元与“中华一体”的辨证关系。在人类学(民族学)领域中,他强调规范民族志式研究,即通过田野考察第一手材料的细描,阐释和比较研究;极力反对仅以语文学文本代替人类学/民间文化学研究的唯一实证,不肯实地考查,玩弄故纸堆的作假。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近年来部分论文
1、《蒙古人与马及其观念的文化阐释》,宣读于第三届亚细亚民俗学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与文化合作,韩国中央大学)
2、《二十一世纪:世变方激——中国回族研究急需社会学/人类学的大视野》,《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3、《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西北地区的一个个案》,宣读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讨论会
4、《文化传统与时代风》,收录于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
5、《一项迫切的伊斯兰文化工作怎样干——为\u003c文明的关键词——伊斯兰文化常用术语疏证\u003e序》,《中国穆斯林》,2002年第2期
6、《仍是机遇:需从澄源正本接力起——关于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课程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与实践》,《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7、《UNESCO的新动议与我国口头/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申报——以西北人口较少无文字的民族遗产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8、《70年前宁夏战地惨景再现》,《宁夏画报》,2003年第4期
9、《十字路口上的困难选择》,宣读于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研讨会,并收录于论文集《民族人类学的中国经验》,2005年10月
10、《觉醒·立法·机制》,《光明日报·文化周刊》2004年4月28日,B1版
11、《回族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及保护》,《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2、《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3、《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收录于王义、刘全宝主编《庆阳民间艺术之魂》,新华出版社,2004年6月
14、《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5、《成达史实 启迪来者》,《中国穆斯林》,2006年第1期
16、《甘青宁三省(区)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考察报告》,《西北人文资源论坛文集》,2006年4月
17、《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与马忠才合作)
18、《真诚做人·执著做学———谷苞先生90华诞学术研讨会献言》,《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9、《回族风俗志》,收录于毛公宁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20、《中国大西北:多民族多元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时代使命》,收录于郝苏民主编《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21、《环县道情皮影保护实践给我们的信息》,收录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王文章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22、《人口较少民族的口承文化遗产保护——难题与启示》,收录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三辑,2007年6月
23、《骑过了很多种牲口,做过了好几个梦》,收录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四辑,2007年10月
24、《中国卫拉特学的“发轫”与“开拓”:卫拉特研究的思考》,载入《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600-605页
25、《心灵在声光影中流动——五彩图像里的山村世界》,《飞天》,2008年第1期
26、《人类学·民俗学及其田野——我们从这条路上这样走来》,《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27、《非遗保护中从“花儿”的田野考察与文化空间引发的思考》,收录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月,441-450页
28、《日本“AINU”人的族群认同与捍卫文化遗产的实践——北海道学术考察印象》,《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1-5页
29、《费孝通的甘肃实践》,收录于马戎、刘世定、邱泽奇、潘乃谷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714-719页
30、《日本爱努人捍卫文化遗产的岁月》刊于《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国际》2009年6月12日,第8版
科研项目(主持)
1、1997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
2、2002-2004香港乐施会项目《中国甘南玛曲藏族牧区社会性别分析调查研究》
3、2000-2004年: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项目《甘宁青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4、2003-2006年:科技部、文化部项目《西北民俗数据库信息采集》
5、2005-2006年:国家民委项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6、2005-2006年:教育部招标课题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西部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与族际交往》
7、2006-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民族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之子课题《保安族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研究》
获奖项目
1、《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民族文字文献》1993年获国家民委哲社成果一等奖
2、《八思巴蒙古语碑铭》1989年获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专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97年获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
4、《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1年获甘肃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