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英语:Aftershock)是2010年冯小刚执导的中国剧情,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由徐帆张静初陈道明李晨张子枫张家骏张国强陈瑾等联袂出演,讲述了1976年中国唐山的一个家庭因一场7.8级大地震而支离破碎,幸存的母子和女儿从此天各一方,各自在惦念中踏上不同生命轨迹的故事,呈现了唐山地震5·12汶川地震这两次历史巨灾带来的深刻创伤及家庭伦理的复杂性。

影片于2010年7月12日在中国唐山市首映,同年7月22日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正式上映,是中国的第一部IMAX电影。2010年该片获得第5届亚太电影大奖的最佳影片奖,2011年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亚洲电影提名等,2012年斩获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

影片在中国票房大获成功,中国内地首日票房达3620万人民币,在上映25天后突破6亿人民币,最终至2011年1月07日以6.73亿人民币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该片后来在全球多个地区公映,在中国台湾票房1800万新台币,中国香港票房1500万港元,北美票房6.29万美元。

影片剧情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正在卡车里亲热的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赶忙跑回家去救被困在楼房里的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危及时刻方大强推开妻子独自冲入楼里解救儿女,不幸被塌的大楼掩埋身亡。李元妮独自一人找到一对儿女,但是二人被同时压在水泥板的两边,由于撬开一端就会压住另一个,只能先救一个,无奈之下李元妮选择了救弟弟,压在水泥下的姐姐方登在听到妈妈的话后非常绝望。方达获救后由李元妮带着前往医疗队进行救治,而方登在被摆放的尸体中醒来,被没有孩子的解放军夫妇王德清和董桂兰收养,夫妇二人对她十分疼爱,给她取了小名丫丫。

灾后重建阶段,方达的奶奶和大姑来到唐山,想要带走方达,但由于心疼李元妮,最终还是将方达留给了她。而方登来到新家庭后还没有从地震的伤痛和母亲放弃自己的失望中缓过来,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

1986年,成人的方达放弃了高考选择去杭州市打工。方登没有遵从养母想让她留在本地读书的期望,选择了去外地学医,并认识了研究生男朋友杨志。在杭州上大学之后,养父来学校探望并带来了养母住院的消息,方登跟回家探望养母,不久养母病重,去世前和方登表露了内心的真实感受。方登回学校后发现自己怀孕,男友杨志以“耽误青春”为由劝她打掉孩子。方登拒绝了男友的要求并就此退学失踪,到学校寻找女儿下落的王德清在得知实情后对杨志大打出手。

1995年,事业有成的方达带着女友小河回唐山看望母亲,方达希望母亲能过更好的生活,而李元妮坚持要留在唐山守着丈夫和女儿的家。过年王德清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时,方登带着女儿来探望他,几个人一起欢度春节

2008年汶川地震,在公司的方达和在加拿大生活的方登都去了汶川援助,方达加入了唐山救援队,方登加入了医疗队。救援时方登目睹了一位母亲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和及时救出女儿决定给女儿锯腿,心有所感。晚上休息时,方登听到方达和别人聊天,二人相认,方登跟着方达回家探望李元妮。

方登回到震后重建的唐山,回到家后看到了挂在墙上的父亲和自己的遗照,桌上摆着洗好的西红柿。母亲李元妮给方登下跪道歉,方登也跪了下来,所有人都很难过。晚上方登给母亲看照片,向她分享彼此错过了32年的生活。后来方登跟随母亲扫墓,看到了自己拆了的墓地里装着满满的书,弟弟方达说所有的东西母亲都给她留了一份,方登理解了母亲多年来的心碎与煎熬,不停地向母亲道歉,二人之间的隔阂在此刻得以消解。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幕后故事

2007年末,河北省唐山市委书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部门找到冯小刚,希望其根据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地震这一历史事件拍摄相关题材影片。市委书记对这部电影表达了两个诉求:一来希望能反映唐山大地震带来的苦难,二来希望能体现苦难过后唐山人民重建生活的历程。冯小刚收到邀请,想到了他以前读过一本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的小说,叫《余震》。在经过广电总局领导和市委书记同意后,冯小刚开始根据该小说进行改编创作。2008年5月12日,在剧本讨论期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影片拍摄被迫推延,而这一历史巨灾后来也加入到了影片中。

导演冯小刚说,让观众流泪并不是他执导《唐山大地震》的成就感所在。他觉得电影传达的是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和对家庭的挂念。不过,该片也有多处让冯小刚感到心碎。比如影片结尾时徐帆的那句“你是从哪冒出来的”,冯小刚每次播到这一段都会出去,拒绝观看。其实这一段在拍摄的时候冯小刚也难以平静——当时剧组等着他说此条能否过,冯小刚其实很满意,但他因情绪太激动而无法应答。

拍唐山地震十年后大街小巷为逝者烧纸那场戏时,很多群众演员正是剧组从唐山请来的。当时整条巷子里哭声一片,拍完后冯小刚叫停,唐山的群众却依然深陷于那场天灾的痛楚以及对同胞的共鸣之中。他们说:“我们停不下来。”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严重地震,当时《唐山大地震》正准备于同年3月26日开始在日本上映。影片发行方松竹于是表示从3月12日起在日本各大影院设爱心募款箱并通过日本红十字基金会将《唐山大地震》的部分收入给新西兰的灾民无偿捐赠。但是未等爱心计划得以实施,同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遭遇了9.1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影片因而未能上映,直到4年后的2015年3月才登陆日本。

制作花絮

该片是中国的第一部IMAX电影。

该片在特效上费了不少功夫,片中震前的搭景花了2000万,不足4分钟的地震特效却花了3000万。地震的场景并不需要下雨,但拍摄此戏的那几天偏偏经常下雨,最后耽搁了将近6天,而这6天使剧组白白耗费了20多万元——当时剧组为了拍摄租了一台“摄影机运动控制”的英国仪器,一天的租金就达3万多元,而随之而来的两名英国助手一天的薪资就要1000美元。

地震的场面拍了一个多星期后,冯小刚看到样片认为画面效果和预期差距太大,整个剧组被迫停工。冯小刚感叹说,虽然拍摄前期设想了很多,但一旦开拍就会遇到种种钱的顾虑,“老是觉得钱不够”。不过他认为只有地震的戏拍得像故事才能成立,因而常常跟技术人员说不要拍成《2012》里那种让观众一看就是电脑制作的效果。剧组最后邀请了曾负责《指环王》特效的新西兰工作室花了十个月的时间为街道盖出1:12的模型,邀请了韩国的团队负责地裂的效果,还叫来英国的MPC公司以及军用设备,通过对楼宇的三维透视扫描来计算楼房坍塌的趋势,又租来MCC运动控制摄影装置,通过多次拍摄合成单个镜头来确保长镜头的连贯性与现实性。这场短暂的地震戏连特效带人工团队和道具一共花掉了影片总预算的三分之二。

片场搭的实景也煞费苦心。投资方为了追求真实盖了十多栋楼房在街道两旁,但由于搭建完整的房子成本太大,所以那些房子只是半实景、半布景,连地基都没挖,还没有浇筑。这使得拍摄过程充满风险,因为当时有上百名演职人员连同设备需要在楼房上面拍摄,且秋天还多雨,楼房有很大的坍塌风险。另外,根据华谊兄弟的负责人王中磊所说,剧组是在一个垃圾场上还原了老唐山的片场,一共耗费了3个月半。

为了在其他方面节省些成本,冯小刚迫不得已,只好大大缩减演员的片酬。本来章子怡想来参演,但身为国际巨星的她在酬薪方面讲究一定行情。虽然很多演员愿意为了成就好的作品而自减片酬,但冯小刚认为这样非常不好意思。据冯小刚所说,陆毅张国强两个人是“哥们来帮忙的”,陈道明也只要了很少的片酬。至于冯小刚的妻子徐帆的钱,冯小刚表示也“早已贡献出来了”。

影片植入了一些广告,比如李元妮在片中三十多年来都在喝同一品牌的白酒,片中还多次给到了酒瓶商标的正特写;方凳养母临终时递给养女的存折上写着的“中国xx银行”也给到了特写;连台词中也夹杂广告,比如方达被问到给客人买哪个保险时说的“咱一直买的是xx人寿,踏实”。

主题与亮点

主题

该片背负着重大历史事件和沉重的灾难题材,但它没有像多数灾难电影那样站在宏观的角度把重点放在天灾本身,而是站在更窄小、微观的立足点上,聚焦灾难发生后对个体心灵的影响以及具体家庭内亲情的悲欢离合,体现了多层面的人文主题。

影片着重刻画了地震对被分割的母女李云妮和方登的创伤,其影响之一为地震带给她们的对生命与死亡的探寻意识。比如,从方登大学选择学医,到后来宁愿放弃学业也不肯打胎扼杀一个生命,都能体现地震对方登心理上的巨大震撼。李云妮在地震那天作出的痛苦选择也成为了她32年的心结,她多年来一直在破旧的房子里守家安魂。片中人物对命运的困惑,对亲情的疑虑,对良心的自我拷问,都是以个体为例反映地震使灾民遭受的充满痛苦的精神重建,勾画出了这一群体在绝望与对救赎的渴望中挣扎的生命动态。

影片的主题还包括灾后人们对生命的沉痛敬畏以及这个群体顽强生存、追求尊严的精神。影片中呈现了幸存家属在大街小巷为逝者烧纸的民俗细节,体现了灾民与亡灵进行对话的郑重仪式。地震还难以避免地使生命变得愈发顽固要强,如方登大学未毕业就退学与养父断联,自己生孩子并独立谋生;方达一路打拼成立一小番事业,想着给母亲过好日子;母亲李云妮则坚持守家,不肯换房子;影片最后,方登自告奋勇从加拿大飞到5·12汶川地震现场援助救灾。这些细节体现了天灾给人留下的创伤,而人背负创伤顽固地继续活着,或许是对逝者最好的守护与惦念。

影片还有不少中国主流价值的痕迹,在故事32年的时间跨度里也体现了中国的社会历史变迁与伦理文化变迁。比如,影片处处可见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以及家庭中孝文化的“常理”,比如方达创业成功第一时间就想接走母亲,方登则听到养母患病后立即请假回去服侍。随着片中时代推进,逐渐出现了方达离开家乡到深圳创业、方登嫁给外国人并定居加拿大等中国伦理文化的变迁。毛主席逝世、改革开放、私营经济等历史事件也在影片有所展现。

总之,影片中的普通百姓面对灾难不再一如既往地作为难民被剥夺话语权,而是在地震之后呈现出了生命复杂的形态,无论是个体顽强的抗争还是死亡留下的创痛,影片塑造了真实而立体的人物群像,呈现给观众的不止外在的地震之灾,更是人内在的灾难。

叙事

影片虽承担着灾难片题材在地震的场景上大费周章,但最后地震场面的时间在139分钟的影片里仅占三四分钟的时间,这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电影中只有极少的篇幅刻画了废墟里的瓦砾、紧张的救援和血泊旁的哭泣,而是赋予了这个故事震后平常家庭伦理的框架。惊心动魄的视觉刺激不是这部灾难片的看点,而是影片采用的由天灾奇观转换到寻常叙事的新颖策略,将叙事的中心及时落到亲情上。这个聚焦家庭命运变迁的故事横跨32年,这么大的时间跨度给叙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冯小刚将影片情节处理得详略得当,跳跃性地用局部的历史细节去讲述了整体的宏观历史事件,是一种注重个体精神的叙事策略。影片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将人物灾后生活的片段拼凑衔接,很多似乎重要的事件在影片中都没有完整呈现,比如云妮是如何抚养残疾的小方达长大成人、方登如何嫁给了外国的丈夫、甚至姐弟多年后终于相认的情境等都没有交代,方登做家教一个人抚养女儿的经历也只是从女儿被冤打碎主人家花瓶这一件事体现。

画面

虽然地震的画面只有三四分钟,但相对于23秒的实际地震时间,这种设计也算是延长画面时间的手法,地震后的惨烈景象也多用长镜头宽幅呈现。这种拍摄手法使地震的毁灭性更为震撼,不仅使片中人物多年的创伤更有说服力,也引发了观众更强烈的共鸣。从楼房电线起火、地面开裂、楼宇崩塌等多个角度还原地震场面,不仅成就了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更是揭示了人类在天灾面前的渺小无力。

该片还用了画面切分的手法来加强地震事件的沉痛性。比如李元妮在向周围人求救挖出孩子时,画面在小方登和小方达的面孔上来回切换,带来的不仅是使观众的紧张情绪,更不安地预示着这个生死抉择即将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悲苦与悔恨。

整部影片以冷色调为主,奠定了故事的悲恸基调,以色彩加成了人物生命境况的沉闷与阴郁。

音乐

影片中用三十多段的音乐传颂着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重建生活的坚韧。在地震的大戏里,所有声音全部休止只留下音乐,双簧管圆号交替演奏,之后涌入了非常有力的圆号,用来表达人们对于命运的不满,质问与反抗,以及努力生存的力量。震后重建阶段,少年方达从车上下来奔向母亲时,配乐使用了大调式的音乐旋法来突出母子之间强韧美好彼此牵挂的感情。在养父得知方登怀孕时,配乐使用三十多秒的以钢琴和弦乐搭配的音乐片段来体现养父沉重且复杂的牵挂心情。在养母和方登生离死别时,配乐使用了在弱拍上起伏的口琴独奏来烘托情感。此外,在影片方登和母亲重遇后表达抱歉的片段中,配乐反传统地没有进入,在这个片段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音乐才慢慢响起,淡淡地进入到整个交响乐队铺开,凝结了整部影片的情绪。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创作者选用了几首音乐歌曲作为电影的音乐背景。20世纪70年代的革命歌曲《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电影《英雄儿女》中包含了失去与团圆等多个主题。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这首革命歌曲出现在部队与灾区人民观影的情节中,激发人们灾后重建的英雄热情。王德清夫妇也是在音乐流淌中决定收养方登,同时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的他们也呼应了“英雄”这一意象。

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出现在方登参加高考前夕,体现了奋发向上的内心情感,而方登拒绝了养父“到唐山走走”的提议,依然回避着伤心旧地,也呼应了歌词中的“几度风雨”。另一首红色歌曲《走进新时代》,正是养父在部队里为迎接春节而排练的歌曲,展现了人们庆祝春节时喜气洋洋的氛围,也暗示了我国在经历了灾难后必将崛起,进入美好的新时代。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片尾曲《心经》最具特殊意义,导演冯小刚在拍完这部电影后,恰好听到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决定把《心经》作为片尾曲。电影《唐山大地震》把视角投向了对人性的关怀,用《心经》这首歌表达了人们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从心灵出发,面对生命中的磨难,消解烦恼,并求得内心的解放的期望。这首歌表达了对遇难者的超度,还激励着人们在灾难之后重建外界与自己内心的废墟,感受生活中的真情和领略生命的价值,最终获得重生。

美术

在美术上,影片可谓细致入微。该片追溯到1976年,横跨32年进展到2008年,这期间的时代变迁需要通过场景与服饰的细节变化来体现,各个场景都需要考虑它的时代特点,大到考察当时的图书馆外观和大学生的活动特征,小到宿舍号码牌的材质和字体以及当时的代表性服装海魂衫——但这些大费周章表现出的细节在影片中可能只会出现短短几秒。

荣誉奖项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0月20日

制作与发行

其他海报

*以上图片符合合理使用

上映信息

上映地区

票房信息

2010年7月12日,该片在中国唐山市首映,同年7月22日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正式上映,随后陆续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公映。该片票房成绩一鸣惊人,在国内的零点点映票房达300万人民币,首日票房达3620万人民币,后单日最高票房达5250万人民币,在当年陆续创下了十余项中国票房记录。至2011年1月07日,影片最终以6.73亿人民币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该片在其他地区也成绩可观,其中中国台湾票房1800万新台币,中国香港票房1500万港元,北美票房62,962万美元,新加坡票房598,718美元,韩国票房323,022美元。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0月20日

技术参数

反响与评价

惊艳之作

“这部极有希望刷新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中国式灾难片,并非是《2012》和《阿凡达》式的特效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价值和技术体现在对特殊年代背景的情怀抒发,对家庭伦理、人物情感的细腻解析。通过讲述一个在地震后破碎支离的家庭花费32年的时间抚平伤痕的心路历程,冯小刚继《集结号》之后,再度证明自己除了轻松和幽默,还有卓尔不群的“催泪”和“止痛”能力…以小说《余震》为基础改编的《大地震》也是改编电影的典范之作,人物、故事基本保持原貌,而且主线更加清晰,情感的表达也非常得体。不仅仅是23秒的浩劫,而是聚焦在32年人们心中留下的伤痕,虽然只是娓娓道来,却更加值得观众去久久回味。”——杜思梦,《新京报

“我对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感受和评价,可以用“震撼、感动和兴奋”三个词来概括。首先是震撼,影片开头数字技术所制造的逼真惨烈的大地震画面不亚于好莱坞灾难大片,而后半段近两小时里朴实无华地再现灾后唐山人民的生活状态给我们更强烈的震撼…其次是感动,不仅在于亲情,影片也给予我们另一种对崇高精神的感动…第三是兴奋,近年来国产大片重商业轻艺术、重形式轻内容,《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现实主义电影经过与时俱进的创新和转型日臻成功、成熟并达到一个新的创作高度,我为此而兴奋。”——张建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电影》主编

“《唐山大地震》作为一部有着平民史诗风范的主流电影力作,坚持社会责任与主流情感相统一,坚持本土化的故事元素,富于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是中国电影实践“三贴近”创作原则的一个重要收获。”——董阳,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动人心弦,表演出彩。”——加里·格德斯坦,《洛杉矶时报

差强人意

“这是一部能让观众哭声一片的电影。看到影片开头和结尾的感人段落,影院内抽泣声早已此起彼伏。不过,冯小刚显然用了收敛的手段来煽情,而不像某些苦情电视剧那样没有节制…影片如果将地震前主角们的幸福生活铺垫的时间再长一些,那么前后对比的悲情力度会更大。此外,影片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和孩子失散后的生活交代略显琐碎和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全片的悲剧氛围。”——胡建礼,《京华时报

“作为一部被交口称颂为“民族心灵史”的电影作品,《唐山大地震》中的男权意识被解读为人性光辉,男性沙文主义也被等同于民族主义,男权社会终于“以民族的名义要求妇女保卫或回归了传统并完成了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全面扼杀。”——朱庆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毫无疑问,这部影片恬不知廉耻地叫你痛心切骨、涕泪交集,但它确实很有冲击力,而且影片开头唐山崩塌时的特效很出色,非常吓人。”——彼得·布拉德肖,《卫报

“这部影片也许用力过猛了,但它确实格外伤感…时不时地还是能打动你的。”——迈克·黑尔,《纽约时报

广告植入

有报道表示该片的几处广告植入与电影基调有失和谐;清华大学新传学院副院长尹鸿也提出,虽然广告植入在电影界是正常现象,但在背负沉重历史感的《唐山大地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

网站评分

*烂番茄网评分标准:百分比越大评价越好;烂番茄指数为影评人打分,爆米花指数为普通群众打分。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10月20日

参考资料

唐山大地震 (2010).豆瓣电影.2022-11-24

唐山大地震 (2010).豆瓣电影.2022-11-24

唐山大地震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2-11-24

唐山大地震票房.娱乐广播网.2022-11-24

电影局肯定《唐山大地震》成绩 6.73亿元创纪录.搜狐新闻.2022-11-24

..2023-03-14

..2022-11-24

..2023-03-14

《唐山大地震》(2010).幕后花絮.更多资料.1905电影网.2022-11-24

《唐山大地震》成首部国产IMAX大片.新浪娱乐.2022-11-24

..2023-03-14

《唐山大地震》开机 冯小刚称缺钱不敢请章子怡.双鸭山新闻.2022-11-24

《唐山大地震》首映获好评 观众狂哭120分钟.新浪娱乐.2022-11-2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唐山大地震》(2010).更多资料.时光网.2022-11-24

水准推荐.新京报.2022-11-24

..2023-03-17

..2022-11-24

京华时报:《唐山大地震》心灵大地震.新浪娱乐.2022-11-24

..2023-03-14

..2022-11-24

《唐山大地震》.猫眼电影.2022-11-24

唐山大地震 (2010).1905电影网.2022-11-24

唐山大地震 ( 2010 ).时光网.2022-11-24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