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喉鞘蕊花
毛喉鞘蕊花(学名:鞘蕊花属 forskohlii (Willd.) Briq.)是唇形科,鞘蕊花属直立或上升草本植物。茎粗壮,高可达40厘米,分枝,被开展的长柔毛,叶片卵圆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具圆齿,近肉质,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轮伞花序,花多数排列;苞片宽卵圆形,膜质,无柄,花萼钟形,萼齿心形,花冠紫蓝色,冠檐二唇形,裂片不相等,下唇延长,花柱超出雄蕊,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圆形,压扁状。9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北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及热带非洲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300米的旷野山坡上。
毛喉鞘蕊花全株均可药用,其叶多含叶绿素和芳香油,具有强心、降压、平喘、抗血栓及降低眼内压等药理学作用。
形态特征
直立或上升草本。茎粗壮,高约40厘米,钝四稜形,具四槽,分枝,被开展的长柔毛,在上部较密。叶卵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骤然渐狭下延至叶柄,边缘具圆齿,近肉质,两面密被绒毛状柔毛,侧脉约4对,与中脉在两面平坦;叶柄长约1.5厘米或更短,腹平背凸,密被绒毛状柔毛。
轮伞花序具6花,多数排列成长达11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先端尾状急尖,膜质,外被疏的腺点及微柔毛,边缘有缘毛,无柄,开花时脱落。花萼钟形,长约6毫米,密被长柔毛,萼齿5,后齿增大,心形,先端短尖,其余4齿钻状披针形,侧齿较短。花冠紫蓝色,长12-15毫米,外被疏腺点,下弯,喉部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4浅裂,裂片不相等,下唇延长,长圆形,凹陷,舟状。雄蕊4,近外伸或内藏,花丝在中部以下合生成鞘。花柱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线形。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圆形,压扁状。花期9月。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2300米的旷野山坡上。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北部(东川区)。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及热带非洲也有分布。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北部(东川)。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及热带非洲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300米的旷野山坡上。
栽培技术
毛喉鞘蕊花为宿根、耐旱能力强的植物(当地民间俗称“死不了”).次年其宿根又可发芽,插枝也极易成活,雨季、光照条件下生长很快。因其产种量大,种子每千粒重(1.52士0.01)克,故最适用于批量生产的繁殖方法是播种移栽,可选择紫黑色、油润饱满的种子,其繁殖系数和发芽率高。本品栽种季节为5月雨季来临前。
选择细松的肥土,下种育苗,15天左右萌发,待幼苗长至10-15厘米高,有3-5对真叶后移栽。一般每平方米种4株,返青后退雨水、阳光迅速生长。此时施用农家肥,长势旺盛,8-9月开白及色花,会吸引大批蜜蜂属采粉,边开花边结籽。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常是下部的花序上种子已成熟,上部还不断开花,花期长,故产种量大,至10月可采收种子。收籽后采收全株,去土,因其根茎肥壮,含水多,极不易晒干,可将其切片晒干,以防霉变。
主要价值
毛喉鞘蕊花全株均可药用,其叶多含叶绿素和芳香油,有效成分少,具有强心、降压、平喘、抗血栓及降低眼内压等药理学作用,使用历史悠久,在印度民间以全草煎服,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及呼吸系统疾病等,疗效显著,古印度称其为“万灵药”。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开始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老年常患疾病等的治疗。
研究进展
中国最早关于毛喉鞘蕊花的记载,是由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1932年在云南省东川发现并记载,1989年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专家王宗玉等在云南再次发现并开始引种及栽培工作,通过与印产毛喉鞘蕊花的形态特征以及化学成分的对比,发现二者并非同种植物,并将云南种定为小江鞘蕊花。1977年收载于《中国植物志》66卷,《云南省药品标准》(1987-1992)对其性状和鉴别项进行了详细记载。中国野生毛喉鞘蕊花国内资源极为稀少,为提高印产毛喉鞘蕊花药用部位质量和产量,对印产毛喉鞘蕊花进行了最佳效益种植法的研究,总结出其分离及栽培技术路线。其分布范围狭窄,主要分布于云、贵地区,但通过努力,已在云南省和湖北栽培成功。生药学研究方面,吴和珍等对毛喉鞘蕊花的性状、组织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毛喉鞘蕊花药材鉴别方法及要点。另外通过对比野生与栽培毛喉鞘蕊花的根茎,发现两种植物组织结构差异明显,野生毛喉鞘蕊花具有较多贮水薄壁组织,根茎有明显膨大;而栽培品种的根茎无此特征。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了参考。为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采用细胞、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出毛喉鞘蕊花活性成分,是植物资源开发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参考资料
毛喉鞘蕊花.中国自然标本馆.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