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猿雕
食猿雕(拉丁学名:Pithecophaga jefferyi),鹰科食猿雕属动物,别名菲律宾鹰,在捕杀猴子的时候,食猿雕是非常凶残的,故有“食猴鹰”之称。食猿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鹰,平均翼展2米。体长为85-95厘米,体重3.6-4.2千克。面部黑色,喙大、高拱且深,呈蓝灰色。双腿粗壮,爪子大而有力。腹部和下翼羽毛白色,上翼羽毛中间深褐色、边缘白色。
食猿雕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雕中之虎”的美誉。是菲律宾热带雨林地区的特有动物,分布比较零散,主要在菲律宾的吕宋、沙马、雷伊泰和民答那峨岛屿。因此也被称为菲律宾鹰,是菲律宾的国鸟。
食猿雕一夫一妻制,寿命一般30-60年,世代长度18.5年。
食猿雕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鹰类之一,也是世界上三种最濒危的鹰种之一。食猿雕于2016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
命名与发现
1894年,英国的一名博物学家在菲律宾萨马岛的热带丛林中进行考察的时候,首度发现了这种性情凶猛且喜欢捕食猴子的鸟类,并且采到了它的标本,经过长时间仔细地研究,将其命名为食猿雕。
在捕杀猴子的时候,食猿雕是非常凶残的,故有“食猴鹰”之称。食猿雕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雕中之虎”的美誉。
食猿雕是菲律宾热带雨林地区的特有动物,因此也被称为菲律宾鹰。
形态特征
食猿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鹰,平均翼展2米。体长为85-95厘米,体重3.6-4.2千克。面部黑色,瞳孔浅灰色,喙大、高拱且深,呈蓝灰色。双腿粗壮,呈黄色,黑色爪子大而有力。雌性和雄性外表相似,但雌鹰个体相对更大。
食猿雕头部后面生有许多长达9厘米的矛状或柳叶状冠羽,当食猿雕发怒的时候,头部冠羽都高高地呈半圆形耸立起来。冠羽中间深棕色,边缘呈奶油白色。食猿雕腹部和下翼羽毛白色,上翼羽毛中间深褐色、边缘白色。幼鸟羽毛与成鸟羽毛形态相似但颜色不同,幼鸟背部、上翼、下翼的羽毛都是白色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食猿雕是菲律宾热带雨林的特有动物,仅分布在菲律宾吕宋岛、沙马岛、莱特岛、棉兰老岛的局部森林地带。
栖息环境
食猿雕栖息在原始龙舌兰树森林残存的局部森林地带地区,也会生活在次生林和海边森林。栖息地海拔上限1800米,海拔下限150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食猿雕的食物因生活的岛屿不同而变化。食猿雕主要以中型哺乳纲为食。最主要的食物为飞狐猴(Cynocephalus volans)和灵猫科(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也会捕杀领地内的各种树栖动物,蝙蝠(翼手目)、蛇类(Serpentiformes)、蜥蜴(姆万扎平头飞龙蜥蜴)、犀鸟科(斑犀鸟属 albirostris)、猕猴(Macaca mulatta)及野兔(Lepus sinensis)等。有时候食猿雕也会在村庄附近捕杀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猪(Sus)等家畜。有时它们还会埋伏在犀鸟的洞穴附近,捕杀为雌犀鸟喂食的雄犀鸟。
食猿雕能灵活地穿行于树枝之间、进行森林捕食。它时而在森林上空盘旋或滑翔,观察并发现猎物进行捕捉;时而停留在树上静候猎物的出现,伺机进行捕捉。
食猿雕狩猎时从山顶的巢穴开始慢慢向山下移动,从一个栖木飞到另一个栖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寻找猎物,到达山底后再飞回山上,这样可以节省体力。食猿雕最擅长低空盘旋猎食,一旦发现猎物,它便会闪电般俯冲下去,首先啄瞎猎物眼睛,随之将其撕成碎块充饥。狩猎猴子时一般成对狩猎,一只食猿雕充当诱饵,吸引猴群的注意力,而另一只食猿雕则从后面捕捉一只猴子。
交流方式
食猿雕声音为响亮、尖锐的口哨声。在交配季节,食猿雕用声音来呼唤伴侣。早成雏和亲鸟也主要通过发声交流,雏鸟会有规律地发出一系列尖锐的叫声来吸引亲鸟注意。
飞行方式
食猿雕短而宽的翅膀能够快速飞行,并突然增加速度,所以食猿雕适合在森林中活动。很多时候,它都是在树冠之中隐蔽地飞行捕食。而当它需要从一个山谷飞往另一个山谷时,它就会在森林树冠的上方采用翱翔的飞行方式。
其他习性
食猿雕在白天很活跃。除了人类会捕杀食猿雕以外,食猿雕没有天敌。
生长繁殖
繁殖
食猿雕雌性在3到5岁时性成熟,雄性在4到7岁时性成熟。食猿雕雄性比雌性的比例在0.45-0.55之间变化。
食猿雕一夫一妻制。但当伴侣去世时,也会寻找新的伴侣。有四种空中求偶行为:共同盘旋滑翔、俯冲追逐、鹰爪捕捉和领地飞行。分别表现为两只鸟一起盘旋滑翔,雄性略高于雌性;雄性尾随在雌性身后,双翼半折垂直俯冲下降;雄性快速将爪子伸向雌性的背部,雌性也可能会翻转身体伸出爪子来展示自己;领地飞行时滑翔飞行,雄性略高于雌性。
食猿雕自然繁殖周期一般是两年。一对伴侣每两年生育一个后代。繁殖季节是10月到12月,以便雏鸟在旱季(2月到5月)孵化。
筑巢
棉兰老岛巢穴平均占地133平方千米,包括平均68平方千米的森林。在棉兰老岛,食猿雕从9月到12月开始筑巢为繁殖做准备,而吕宋岛和棉兰老岛繁殖时间有一些差异。食猿雕常年栖息在同一个巢穴,大多都选择在山谷斜坡上的大树,一般在龙舌兰树的树冠或大型附生蕨类植物上筑巢,用腐烂的小枝条和枯树枝堆积而成,大小一般在1.2×1.2米到1.2×2.7米之间,通常距离地面27到50米。各个食猿雕家庭之间的筑巢地盘较分明。
生长
9月至第二年2月份是食猿雕的育雏期,育雏行为受到当时雨量和猎物数量的制约。雌性孵卵的时间约为三分之二,雄性孵卵的时间为剩下的三分之一。卵一般在60天后孵化。雏鸟由父母双方保护和喂养,在7到8周时长出羽翼,5个月时能够独立生活。但会在原来的巢附近停留约1.5年。寿命一般30-60年。世代长度18.5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食猿雕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鹰类之一,也是世界上三种最濒危的鹰种之一。食猿雕本身数量不多而且在急剧下降,2003棉兰老岛的种群数量估计有82-233对。其他地方的数量很少,萨马岛上可能有6对,莱特岛上有2对,吕宋岛上也很少。总的种群规模大约为90-250对,即180-500只成熟个体,大致相当于250-750只个体。
致危因素
影响食猿雕种群数量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菲律宾许多热带森林被砍伐,用于商业开发和农业种植。其他威胁包括采矿活动、不受管制的狩猎、杀虫剂随着食物链的积累、恶劣的自然环境等。低繁殖率和成熟缓慢也导致食猿雕数量急剧下降。
只有热带雨林才能提供食猿雕所需要的食物和营巢环境,所以随着热带雨林面积的不断缩小,食猿雕野外数量的下降不可避免。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低海拔地区的原始森林都被砍伐尽,其结果将导致食猿雕的濒临灭绝。
除砍伐森林外,人类的狩猎捕杀也是导致食猿雕濒危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食猿雕的繁殖期较长,在巢中逗留的时间也较长,因此能被人轻易捕杀。即使食猿雕在天空中翱翔,但因为飞行速度缓慢也会被射杀。
保护级别
1975年,食猿雕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物种清单附录Ⅰ,该物种的国际贸易和运输受到限制。
2016年,食猿雕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
保护举措
自1970年以来,人们发起了各种活动,包括禁止迫害和保护巢穴的立法、开展调查工作、开展公众宣传活动、圈养繁殖和其他社会经济项目以减轻食猿雕的生存压力,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例如1987年,"菲律宾鹰基金会"发起了拯救食猿雕的行动,同时修复食猿雕赖以生存的森林。基金会的附属机构菲律宾鹰中心,负责相关的研究工作的实施。研究人员还通过人工授精,孵化食猿雕。
菲律宾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食猿雕,1983年菲律宾颁布了严禁射猎食猿雕的法令,违者不但会罚以巨款,还会处1-5年的有期徒刑。还宣布食猿雕为菲律宾保护鸟类,制定食猿雕保护规章,规定建立和管理国家综合保护区。
在吕宋岛的北马德雷山脉自然公园、棉兰老岛的基坦格莱德山和阿波山自然公园等这些保护区存在食猿雕。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食猿雕是其所栖息的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的捕食者,制约低一营养级生物的数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观赏价值
食猿雕具有观赏性,其羽毛特别是其头部后面的矛状或柳叶状冠羽具有观赏性。食猿雕会被人类捕捉当作宠物,还有些食猿雕被捕捉送去动物园以供人类观赏。
相关文化
菲律宾总统菲德尔•雷莫斯(Fidel V. Ramos)将食猿雕定为菲律宾国鸟。
1999年2月24日,菲律宾总统宣布每年的6月4日至10日为“菲律宾鹰活动周”,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菲律宾鹰。
新加坡在1972年发行了印有食猿雕的10元银币3000枚。
食猿雕在《黑猫警长》中也有亮相,在第二集中以大反派的身份出现。
物种对比
食猿雕与美洲角雕同属鹰科,习性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