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藏狐

藏狐

藏狐(拉丁学名:Vulpes ferrilata),又名西沙狐、藏沙狐、Tibetan Fox、Tibetan Sand Fox。藏狐为高原、高山区的中型食肉兽。其体长97.5~117.5厘米,体重3~4千克。藏狐吻部狭长,耳较短,尾粗短,被毛厚密,背部毛稍卷曲,其中央部披毛棕黄色,有些针毛的末端或次末端黑色,体侧毛银灰色,腹毛棕白色,尾深灰色并现花白,末端接近棕白色。其相对于大多数狐狸而言,口吻细长,牙齿发育良好,有着超长的犬齿和狭窄的上颌骨。

藏狐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及印度北部。在中国,其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和四川省。藏狐是典型的高原动物,多栖居于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原草原、灌丛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草地。

其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狐主要捕食高原鼠兔和草原啮齿类动物,其在控制草原鼠害、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形态特征

藏狐为高原、高山区的中型食肉兽。其体长97.5~117.5厘米,体重3~4千克。尾长40~47.5厘米。藏狐吻部狭长,耳较短,不及后足长之半。尾粗短,尾长不及体长的一半。被毛厚密,背部毛稍卷曲,其中央部披毛棕黄色,有些针毛的末端或次末端黑色,故掺有灰黑色调。体侧毛银灰色,腹毛棕白色,尾深灰色并现花白,末端接近棕白色。其相对于大多数狐狸而言,口吻细长,牙齿发育良好,有着超长的犬齿和狭窄的上颌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藏狐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及印度北部。

中国分布

藏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四川省。在西藏自治区境内,藏狐的分布相当广泛,除了藏东南茂密的森林地带外,几乎遍及了整个青藏高原各种不同生境。

栖息环境

藏狐是典型的高原动物,多栖居于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原草原、灌丛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其垂直活动范围为海拔2500~5300米。且藏狐多在开阔的山间缓坡及盆地四周活动,一般远离灌丛生境。此外,山谷是藏狐活动和栖息的隐蔽场所,而河流则是藏狐捕食和维持生存的必需资源。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成年藏狐主要在晨昏时段活动。在温暖季节,藏狐的活动指数高于寒冷季节。中午时成年藏狐的活动指数最低,基本为休息行为,下午其行为活动指数稍有提高。此外,藏狐的活动指数与地形、坡度、海拔和高原鼠兔密度因素有关,如藏狐在高原鼠兔密度较高的地方其活动指数也较高。

幼龄藏狐与成年藏狐一样,主要在晨昏时间活动。其主要行为包括奔跑、捕食、休息、嬉戏、亲昵以及其它(注:其它包括舔毛、挠痒、警戒、贮食、吠叫等行为),其中休息时间占比最高。早上和下午,以捕食和嬉戏为主,其他时段多以休息为主。当成年藏狐出现时,幼龄藏狐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活跃性,其嬉戏和奔跑行为频繁出现,同时不断与成年藏狐接近并表现出亲昵行为。在成年藏狐出现后,幼龄藏狐的休息行为降到最低,并不断跟随跑动,或围绕嬉戏,直至成年藏狐离开。

觅食习性

食性

藏狐多单独行动,其食物的主要组成为鼠兔和小型啮齿动物,如藏羚草原旱獭岩羊、家畜、鸟类、四脚蛇、少量昆虫等。

觅食行为

幼龄藏狐通常发现猎物后匍匐接近猎物,再突然跳起捕捉,同时伴随有挖掘鼠兔洞的行为。1998年在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的研究显示,藏狐昼间活动以捕食为主,而幼龄藏狐行为组成中捕食行为所占比例约为20%,幼龄藏狐捕食成功率很低,其主要食物供给来源于成年藏狐捕捉及猎物的贮藏。

防御行为

藏狐行动敏捷,性机警,逃跑时有回头张望的习性。当受到威胁时,藏狐会撤回巢穴。如幼龄藏狐的警戒行为(以观望为主)贯穿在所有行为之中,其活动范围在洞穴附近,发现危险(猛禽、人类活动等)会迅速跑进洞口。

交流行为

截至1991年的研究显示,藏狐可通过声音和气味进行交流。它们可以通过叫声进行短距离交流,由于雌雄藏狐常共同活动,暂不清楚其是否存在或需要长距离交流。它们会用气味来标记领地,但暂无研究显示它们有显著的守护领域的行为。

生长繁殖

繁殖

藏狐是一雄一雌制的动物,配偶终生在一起,共同生活、狩猎并哺育幼崽。藏狐组建家庭之后,会在每年春季开始交配(即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左右交配),其孕期为50~60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仔,产仔数为2~5只。

生长

幼仔出生后数周内不会从洞穴中出来,但会迅速发育,在8~10个月内就达到性成熟,即可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藏狐在理想情况下寿命为8~1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藏狐栖息于高原极端生境,行动敏捷,警惕性高,在野外很难发现,同狐属(Vulpes)的其他物种相比,藏狐的生物学信息比较匮乏。一般情况下,藏狐的密度很低。而藏狐的丰富度一部分取决于猎物的可获得性,另一部分则取决于人类的狩猎程度。2007年对标记动物的研究表明,在偏好猎物丰富且人类狩猎压力较低的地方,藏狐可以达到相对较高的密度,其密度可能为2~4/km²。1989年有人对藏族自治区藏狐的种群密度进行了非常粗略和不可靠的估计,其估计藏狐数量为37000只。

致危因素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确定藏狐的濒危程度时将其归为无危物种。且至今为止,藏狐并没有受到重大威胁。

人类活动

藏狐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毛皮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期处于过度的捕杀压力下。在青藏高原西部的四川省石渠县,2004年据当地居民提供信息,90年代以后每年有超过300只的藏狐被猎杀,据报道在1999~2000年间调查发现藏狐皮张342张。再加上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政府资助的项目涉及藏狐的主要猎物——即毒杀鼠兔(其曾被认为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害鼠,数量高的年份不但啃食大量优质牧草,而且常有大片植被因地下茎和根被刨食而枯死,在牧场上形成无草的黑色裸地,后被证实是人类长期不合理地利用草地所导致的恶果),其对藏狐的生存构成了主要威胁,可能会使藏狐发生二次中毒,但似乎并不常见。然而,主要猎物的减少,必然会影响藏狐的种群数量。此外,家养狗可以杀死藏狐,这可能是某些地区藏狐的主要死因。

疾病威胁

在青藏高原地区,藏狐是棘球属绦虫野外传播途径的重要的终末宿主。棘球属虫通常以成体形式存在于食肉动物中,以幼体(即后绦幼虫)形式存在于食肉动物的猎物中,并通过食物链完成生活史。其某些物种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者可能造成藏狐等生物体或人类的死亡。

保护举措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起禁止收购藏狐的毛皮,一些地方性的藏狐种群的保护政策也已经实施,如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藏狐是受保护物种,四川省于1990年将藏狐列为保护动物,在青海藏狐为省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藏狐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2021年,则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生态价值

藏狐主要捕食高原鼠兔和草原啮齿动物,其在控制草原鼠害、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相关文化

《藏狐的故事》

《藏狐的故事》讲述的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对藏狐兄妹桑吉和索娜,原本它们和藏狐妈妈相依为命,一次意外使得藏狐妈妈不知所踪。为了找到藏狐妈妈,这对藏狐兄妹就此踏上了寻找妈妈的旅程,一路上它们遇见了凶猛的喜马拉雅旱獭和凶狠的野狗……

《“第三极”的原住民——藏狐》

《“第三极”的原住民——藏狐》详细介绍了藏狐的分布、栖息地特征、活动节律、捕食行为、家域、洞穴结构、繁殖、保护及棘球绦虫传播机制等内容。

物种对比

中国境内分布着3种狐属动物,即藏狐、赤狐(即红狐)和沙狐。藏狐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犬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等高海拔地区。藏狐主要栖息于海拔范围为2500~5300米的高原草原带、灌丛草原带和高寒草甸草原带。赤狐是最大的狐狸,可生活在沙漠、森林、都市地区,喜欢灌木丛生的栖息地,遍布中国。沙狐比赤狐小,主要栖息于草原、半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以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鸟类和昆虫次之。

参考资料

藏狐物种信息.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2-06

..2024-09-02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2-12-06

Vulpes ferrilata.adw.2024-09-02

藏狐 Vulpes ferrilata Hodgson, 1842.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2-06

..2022-12-06

藏狐 Vulpes ferrilata Hodgson.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2-06

..2022-12-06

..2022-12-06

..2022-12-06

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2-06

..2022-12-06

..2022-12-06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