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甘蓝
白花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iflora Kuntze)又名芥兰、芥蓝菜、白花芥蓝等,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属(Brassica)野甘蓝(Brassica oleracea)的栽培蔬菜。起源于中国南部,在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大洋洲有栽培,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白花甘蓝在10~30℃均能正常生长,属长日照植物,喜湿润但不耐涝,土壤适应性较强,耐肥。
白花甘蓝为一或二年生草本,无毛,具粉霜;茎有分枝。基生叶卵形,边缘有微小不整齐裂齿;茎生叶卵形或圆卵形,基部耳状,沿叶柄下延,有少数显著裂片;茎上部叶长圆形,顶端圆钝,不裂,不下延或有显著叶柄。总状花序长,直立;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梗开展或上升;萼片披针形,边缘透明;花瓣长圆形,有显著脉纹。长角果线形,熟时黄褐色。种子红棕色,有微小窝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白花甘蓝为中国名特蔬菜之一,花薹和幼叶可食用,营养丰富、质地脆嫩。据《中华本草》记载,白花甘蓝全株可入药,有解渴利咽,顺气化痰,平喘的功效。
历史
白花甘蓝英名为Chinese Kale,Chinese italica或Kailan,起源于中国,盛产于中国华南地区,中国有关白花甘蓝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1094-1098年间写的《雨后行菜园》记载“芥蓝如菌,翠美牙颊响”。在古时白花甘蓝与擘蓝(芸薹属 oleracea var. gongylodes Linnaeus)有混淆,玄扈先生曰,“芥蓝,芥属也,叶色如蓝,故南人谓之芥蓝,仍可擘取食,故北人谓之擘蓝。”又曰,“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葭、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魁在土上,为异耳。”《农政全书》虽有白花甘蓝的记载,但原植物实为擘蓝。民国《岂宁县志》中称“芥蓝……花有黄白两种”。
分类
分类地位
白花甘蓝的分类地位有两种绝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白花甘蓝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即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 Bailey。原因在于白花甘蓝与甘蓝类蔬菜很容易杂交,对白花甘蓝和甘蓝的染色体、孢粉学研究发现,白花甘蓝与结球甘蓝的染色体相似程度很大,白花甘蓝和甘蓝类其他变种的花粉结构一样。另一种观点认为白花甘蓝是独立于甘蓝的一个种,即应命名为芸薹属 alboglabra Bailey。
根据白花甘蓝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白花甘蓝开白花有别于甘蓝类的其他变种开黄花,把它命名为芸薹属独立的一个种,即并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在地理学上,白花甘蓝原产于中国南方,在中国至少有900余年的栽培历史,而最早引进中国的结球甘蓝和甘蓝类蔬菜只有300余年的历史,并且没有证据表明白花甘蓝与甘蓝类蔬菜在长期的进化中发生过任何关系,所以白花甘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属于不同的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更为支持白花甘蓝是甘蓝的一个变种,APGⅣ分类系统也将白花甘蓝归为甘蓝的一个变种,采用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iflora Kuntze为正式命名,Brassica alboglabra为异名。
栽培品种
白花甘蓝还具有开黄花的类型。裂褶菌类型花薹肥大,以食用花薹为主;黄花类型茎杆肥大,不易抽薹,纤维较粗,食用幼株。黄花类型只有少量裁培,主要在中国福建一带栽培较多,白花类型裁培较多,分布较广,按其熟性不同又可分为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
早熟种
这类品种较耐热,在较高温度下能较快发育,进行花芽分化与形成花薹。基生叶较疏,分枝力强。在中国华南地区宜夏秋栽培,秋冬收获。优良品种有:
早花芥蓝
高33厘米,开展度30厘米;基叶近圆形,长16厘米,宽11厘米,青绿色;薹叶披针形,节间疏。主薹高约21厘米,横径2厘米,重约50克,侧薹萌发力中等,耐热,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
柳叶早芥蓝
株高39厘米,叶长卵形,绿色有蜡粉,薹叶狭卵形;主薹高25~30厘米,横径2~3 厘米,重70~80克。耐热,侧芽萌发力弱,纤维少,品质优。
尖叶夏芥蓝1号及2号
植株直立,基叶长卵圆形,绿色有光泽。薹叶细小,柳叶,节疏,花薹大小适中,无苦味,品质好。耐热、耐湿、抗逆性强,适于5~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种植。
中熟种
这类品种的种性介于早熟种与晚熟种之间,不耐热亦不耐寒。基生叶稍密,分枝力中等。在中国华南地区宜秋冬栽培。优良品种有:
中花芥蓝
株高36厘米,叶近圆形,深绿色,薹叶披针形,主薹高24厘米,横1.8厘米,重55克。长势强,适应性广,侧薹萌发力中等,较耐热,较抗霜霉病,品质优良。
中花13号芥蓝
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株高40厘米,叶卵圆形,深绿色,叶柄短,薹叶披针形,高22~24厘米,横径1.5~1.8厘米,重40~55克。长势强芽萌发力强,耐霜霉病,品质优良。
福建芥蓝
株高30~37厘米,叶长椭圆形,长30~34厘米,宽10~13厘米,暗绿色,表面有蜡粉,叶翼延长至基部,或裂成叶耳,叶柄绿白色,具浅沟,叶缘锯齿状。薹叶狭卵形,菜薹细小,主薹高25~30厘米,横径1.2~1.5厘米,重50~80克,主要食用嫩叶。
荷塘芥蓝
叶片卵圆形,绿色,叶面平滑,蜡粉较少,基部有裂片。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2~2.5厘米,节间疏,薹叶狭卵形,裂褶菌,品质优良,皮薄,纤维少,脆嫩,味甜。主薹重100~150克。侧萌发力中等。
晚熟种
这类品种不耐热。不宜早播,否则叶片多而大植株大,而菜薹品质降低,适于冬、春季栽培,基生叶较密,分枝力较弱。优良品种有:
塘阁迟芥蓝
株高37~39厘米,叶近圆形,深绿色。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薹高31厘米,横径2.5~3.0厘米,主薹重100~150克。长势壮旺,侧薹发力强,耐湿、耐寒性强、质脆嫩、味鲜甜、品质佳。
望岗迟芥蓝
株高60厘米,叶近圆形,深绿色,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薹高35厘米,重100~150克。冬性强,抽薹迟,侧薹萌发力中等,纤维少,品质优。
迟花芥蓝
叶近圆形,浓绿色,叶面平滑,蜡粉少。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3~3.5厘米,花球较大,薹叶卵形和狭卵形,品质好。主薹重150~200克。侧薹萌发力中等。
形态特征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常30-40厘米,无毛,具粉霜。
根茎
根系浅,有主根和须根,主根不发达,须根多,主要根群分布在10~20厘米表土层,容易发生不定根。茎直立,绿色,有分枝。茎节间短,茎端花芽分化后,茎和花茎节间伸长。花茎绿色,初生花茎柔嫩肉质,节间较疏,为食用器官,称为菜薹,为主薹。茎腋芽容易活动,其茎端花芽分化后可发育成柔嫩肉质的侧花茎,称侧薹;侧花茎上的腋芽又可抽生下一级的侧花茎成为下一级的侧薹。
叶
单叶互生,叶绿色或浓绿色,叶柄圆,青绿色。基生叶卵形,长达10厘米,边缘有微小不整齐裂齿,不裂或基部有小裂片,叶柄长3-7厘米。茎生叶卵形或圆卵形,长6-9厘米,边缘波状或有不整齐尖锐齿,基部耳状,沿叶柄下延,有少数显著裂片。茎上部叶长圆形,长8-15厘米,顶端圆钝,不裂,边缘有粗齿,不下延或有显著叶柄。
花
总状花序长,单花,直立;花瓣白色或淡黄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1-2厘米,开展或上升;萼片披针形,长4-5毫米,边缘透明;花瓣4片,长圆形,长2-2.5厘米,有显著脉纹,顶端全缘或微凹,基部成窄爪。雄蕊6枚,4强。雌蕊1,子房上位。
果实和种子
长角果线形,长3-9厘米,顶端骤收缩成长5-10毫米的喙,熟时黄褐色,2室,含种子若干。种子凸球形,直径约2毫米,红棕色,有微小窝点。
物种分布
白花甘蓝起源于中原地区南部,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台湾等省(区)。中国的北京、上海市、南京、杭州市等地作为特色蔬菜栽培。后传入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大洋洲。
生长习性
物候特点
白花甘蓝的生育周期分为5个时期,自播种至子叶展开为发芽期。自第一片真叶显露至第五片真叶展开为幼苗期;适温下,幼苗期即开始花芽分化。第五片真叶展开至植株现蕾为叶丛生长期;叶片迅速生长,茎端发生花芽。植株现蕾至菜薹形成为菜薹形成期;迟心29号(主)采收后,基部可以形成侧薹。花茎不断伸长并分枝,陆续开花,花期1个月左右,初花至种子成熟约需75-90天,为开花结果期;花茎上的花是由上而下陆续开放的,因而角果也是由上而下渐成熟。
适应性
白花甘蓝喜温暖湿润,其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比较广,在气温10~30℃均能生长。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叶片生长适温为20℃左右,而菜薹发育的适宜温度稍低,为15℃左右。开花结籽期需要较高的温度。白花甘蓝的早熟和中熟品种在27-28℃的较高温度下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温度对花芽分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晚熟品种对温度要求则比较严格,在较高温度下虽能花芽分化,但花芽分化延迟,较低温度和延长低温时间能促进花芽分化。
白花甘蓝属长日照植物,但对日照长度需求不严格。白花甘蓝植株鲜重和干物重在叶从生长期以前增加很少,菜薹形成期迅速增长,此期叶丛的干物质因逐渐转向菜薹而减少,采收时菜薹干物质占全株重的65%左右。白花甘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一般的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松软、排灌条件较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为宜,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较好。白花甘蓝耐肥,以氮、钾肥需求较多,钾肥有利菜薹的形成和质量的提高。
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白花甘蓝可直播,也可育苗,进行育苗移植,有利于培育壮苗。育苗地选择沙壤土或壤土,排灌方便,前作不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为了获得嫩壮苗,根据白花甘蓝不同品种的春化要求,即对低温的感应性,播种期采用适温为25~30℃,需保持地湿,施用速效肥两三次。播种后适当间苗,避免幼苗过密而引起徒长。
整地与定植
白花甘蓝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宜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的土壤。整地前深耕晒白,耙细,施腐熟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后,与土壤充分混匀后耙平起。白花甘蓝的定植密度,应根据品种、栽培季节与管理水平而定,迟芥蓝株型较大,密度应低些。
田间管理
遮阳网覆盖
夏秋季栽培白花甘蓝,为避免高温、暴雨对幼苗的伤害,多采用遮阳网覆盖。播种出苗或移植后,在畦面搭小平棚覆盖遮阳网。
水肥管理
施肥应基肥与追肥并重。整地时施入基肥(腐熟有机肥和磷肥)。定植恢复生长后和现蕾时需施用追肥(三元复合肥)。在主薹采收后需追肥两三次或进行培肥,可以增施腐熟猪、牛粪肥或复合肥。定植后必须浇足定根水,促发新根,生长期间经常浇水,保持80%~90%的土壤相对湿度。
病虫害防治
白花甘蓝主要病害有:黑腐病、根朽病、核盘菌、霜霉病、洋葱软腐病、黑斑病和立枯病等。预防方法有选用抗病品种、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发病后可施用白菌清、代森锌等杀菌剂防治。
虫害主要有菜粉蝶、小菜蛾、蚜虫等。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加强栽培管理可有效减少虫源。
采收
白花甘蓝的菜薹达到初花并与基叶等高时为最佳采收时间。因品种与培节而不同,发芽力强的品种能陆续形成侧薹,采收期较长,芽萌发力弱的品种,侧薹少,采收期较短。白花甘蓝适于采收侧薹,为兼顾主薹与侧薹的质量与产量,主薹采收时以在保留基部有三四片鲜叶的节上采收为宜。如季节适合,管理适当,采收侧薹时留一两叶节,还可以再形成次侧薹,可延长采收期和提高产量。
用途
食用营养
白花甘蓝是中国特产蔬菜,以花薹和幼叶为食用器官,质地脆嫩,清甜爽口,营养丰富,每100克产品中,含水93.15克,蛋白质2.37克,还原糖1.09克,粗纤维0.64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炒食为主。
医学药用
据《中华本草》记载,白花甘蓝全株可入药。味甘、辛,性凉。有解渴利咽,顺气化痰,平喘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痛,气喘,并能预防白喉。
相关研究
育种研究是白花甘蓝作为蔬菜种质资源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在白花甘蓝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研究、提纯复壮、杂交选育以及基础性的遗传与生物技术研究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株型改良、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杂交选育、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来开拓育种的前景,培育出更多优质、丰产、多抗、广适性、适应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参考资料
白花甘蓝.自然标本馆.2023-08-27
白花甘蓝.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8-27
白花甘蓝.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