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
葫芦(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属(Lagenaria)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由于栽培历史悠久,产生了很多变种和品种。葫芦喜温喜湿,适应性强,世界范围内热带到温带地区广泛栽培。
葫芦植株表面均有粘质长柔毛。叶柄纤细,叶片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卷须纤细。雌雄同株,花白色或黄色,单生,花萼呈筒漏斗状,裂片呈披针形,花冠裂片呈皱波状。果实起初为绿色,成熟后逐渐变为白色至黄白色,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由于栽培历史悠久,不同品种或变种果形很大,有呈亚铃状、呈扁球状、棒状及构状等。种子白色,呈倒卵形或三角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葫芦的种子及其他残留遗迹。从古至今,葫芦除了食用及药用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如制作成生活用品、乐器、工艺品等。
栽培历史
葫芦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20世纪的考古挖掘发现,在距今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葫芦种籽。在江陵县、广西贵县罗伯湾、江苏连云港市等地,也发现了西汉时期的葫芦种籽。除此之外,在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了许多葫芦形的陶器。安阳市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曾发现形状相似于葫芦的铭文。
葫芦在中国古代就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葫芦除了作为食物、药物外,也被用来制作容器,以及其他生活用具,还可以做成类似于手榴弹的武器等。
食用:《诗经》中出现的与葫芦有关的记载,如“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说明葫芦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就已作为食物使用。东汉《释名》中记载“瓠蓄,皮瓠以为脯,蓄积以待冬月时用之也”,说明汉代时就已经将葫芦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并有了加工方法。
药用:《神农本草》中记载了葫芦可以利尿消肿,《伤寒类要》、《本草纲目》等著作中都有涉及葫芦的相关内容。
生活用具:《论语》中提到“一食一瓢饮”,《逍遥游》中“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中出现的成语“悬壶济世”,以及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了许多葫芦形的陶器,都说明了葫芦在中国古代就被当做容器、水瓢等生活用具。
武器:明代《武备志·火器图说》中记载了有关“火葫芦”的制作方法。
形态特征
茎
枝茎上具有粘质长柔毛,有沟纹。长柔毛老后逐渐脱落。
叶
卷须纤细,分2叉。初时具有微柔毛,后逐渐脱落。
叶柄纤细,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稍浅裂,边缘有不规则的小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先端锐尖,具5-7掌状脉。叶柄和叶片两面均有和茎枝上一样的粘质长柔毛,叶背及叶脉上分布的长柔毛更加密集。
花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
雄花花梗、花萼及花冠上均有微柔毛。花梗细,比雌花花梗稍长。雄花花托漏斗状,花萼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裂片皱波状。雄蕊3枚,药室不规则折曲。
雌花
雄花花梗、花萼及花冠上均有微柔毛。花梗细,比雄花花梗稍短。花萼和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枚,膨大,2裂。
果实和种子
果形因变种、品种间的区别,变化较大:有的呈亚铃状,上下部分膨大,中间缢细,下部大于上部;有的呈扁球形;还有棒状或构状。果实初期为绿色,后变白色至黄白色,成熟后果皮变为木质。
种子白色,长约20毫米,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
物种分布
非洲、北美洲等热带到温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如山东省、湖南省等地。
生长习性
葫芦适应性强,喜温喜湿。对温度具有耐受性,但在20-30摄氏度最适合生长,低于15摄氏度时停止结果,低于10摄氏度时生长受阻。葫芦的根系发达,横向扩大范围较大,需要充足水分的同时也怕涝。喜光照,属于短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土壤的肥沃度、持水性等因素对葫芦的产量有所影响,最适肥沃、酸碱度适中、排水性良好的粘质土壤或砂质土壤。葫芦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各异,幼苗期需肥较少,果实膨大期需肥量较大,尤其是对氮肥吸收急剧增加,钾肥也有相似趋势,磷吸收量相对较少。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葫芦通过种子繁殖,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条件下通过传粉昆虫的进行授粉。
人工繁殖
葫芦在人工繁殖时,由于种皮较厚,一般需要进行催芽。将成熟的葫芦剖开,取出种子,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放在热水中浸泡搅动,然后在温水中浸种,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捞出,再用清洁的湿布包好,上面盖上湿毛巾,进行催芽,约一周左右出芽。
栽培方式
整地施肥
提前选好应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光照性好的地,铺肥深耕。可使用有机肥等进行圈肥。
定植
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环境的品种,对挑选好的种子进行催芽育苗,幼苗长至4-5片叶片后转移至田间。
整枝搭架
支架要确保牢固,同时尽量保证通风透光性。植株甩蔓后引蔓上架,植株上架时要及时绑蔓。并及时清理无效蔓及枯黄老叶,以保证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
水肥管理
除基肥外,还需要追肥灌水,追肥一般少肥多次。开花前一般不浇水施肥,追肥过早,容易使藤蔓生长过旺,不利于坐果。坐果后,要及时追肥浇水,此后在整个坐果期根据苗情适时进行肥水管理,防止葫芦出现裂缝和大裂纹,暴雨后要及时排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定期进行追肥。
中耕除草
幼苗期及结果前、后,需要进行中耕除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以通过覆盖地膜,既有利于早期地温的提高,同时又可抑制禾本科杂草的生长。
适时采收
根据需求及时采摘、加工。一般用作蔬菜的葫芦需要在细嫩时及时收采,以免果皮木质化无法食用,一般在幼瓜绒毛基本脱落时即可收采。用作工艺品的葫芦一般在果实近似白色、变硬,表皮上无毛,在比较沉的时候进行采摘,经过干燥加工等制成工艺品。
病虫害防治
病害
葫芦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葫芦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主要方法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如: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前期发现病毒病植株及早拔除等。化学防治如:白粉病可以用粉必清喷雾或粉锈宁进行防治;病毒病可以用抗毒剂进行防治等。;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白粉虱
虫害
叶甲、地老虎、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是葫芦较为常见的虫害。葫芦虫害和病害相同,也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除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防治方法外,还可用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如:安装杀虫灯、悬挂黄板等。化学防治如:蚜虫和白粉虱可用乐果乳油进行防治等。
葫芦文化
葫芦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了人工种植,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有葫芦及其种籽出土,七千年前的半坡氏族遗址还发现了仿葫芦状陶器。正因为葫芦与百姓生活关系的密切,使葫芦成为一种载体,有了文化上的意义。古人会将葫芦视为人类产生的摇篮,不独少数民族将葫芦尊崇为始祖的地位,闻一多也从多种角度考证,认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就是从葫芦演化而来。葫芦做为一种古时人们生活的必需之器,由于轻便坚固利于携带,因此成为医家、道人的必伴之物,用来装水、救急丹药等,以备不时之需,葫芦也因此成为了医家济世救人的象征,进而演化成镇妖除魔、祛邪驱秽的法器。
葫芦作为古人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相融,成为文化发展中的一部分。在器用的发展中,葫芦衍生出的生育繁衍、济世救人等象征,使葫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蕴。人们因而将葫芦视为吉祥之物,赋予了诸多吉祥的寓意。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葫芦的果实和叶子可以食用。嫩葫芦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葫芦不仅还有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钙、磷、钾、锌、钠等。
药用价值
葫芦的果实、种子、茎、叶、花、须、果壳以及老熟果壳均可入药。葫芦果实中药用成分主要为葫芦苦素类,种子的药用主要成分为胰蛋白酶抑制剂LLDTI系列成分。果实可用于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肿;种子可用于肺炎,肠痈,牙痛;果壳可用于水肿,膨胀;茎、叶、花、须可用于食物、药物中毒,龋病痛,鼠瘘,痢疾。
药用历史
葫芦作为药用的历史悠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苦瓠(葫芦)苦寒有毒,主治痈恶疮。在民间药物和印度草医学中,葫芦也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溃疡、黄疸、神经紊乱、糖尿病、疮疡等。
相关研究
葫芦中除了含有维生素、氨基酸等具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外,还含有萜类化合物、葫芦素、黄酮等物质。因此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实验证明,葫芦的提取物具有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活性、抗应激性等作用。
观赏价值
葫芦的造型独特,又有象征吉祥的寓意,在中国历史早期就有诸多以葫芦为元素的首饰及工艺品。随着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观赏性葫芦也逐渐增多,如手捻葫芦,具有观赏及收藏价值,也被加工制作成各种工艺品。除此之外,现在也仍有很多有关葫芦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如蝈蝈葫芦、兰州刻葫芦等。
其他价值
用葫芦可以制作葫芦笙和葫芦丝,葫芦笙和葫芦丝是中国西南地区传统乐器。
葫芦也可以作为砧木,瓜类蔬菜嫁接在葫芦上,可以有效提高嫁接瓜类抗病性,并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物种对比
由于葫芦的栽培历史悠久,葫芦的变种及品种众多,常见变种如:小葫芦(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microcarpa),小葫芦的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哑铃状,下部大,但比葫芦本种果实较小,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以当成玩具,也常被为制作成工艺品等,种子油可制肥皂,有蝈蝈葫芦、手捻葫芦等。瓠子(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也称为扁蒲,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嫩时柔软多汁,可作为蔬菜食用,常见的品种有早瓠子、孝感瓠子、长乐、福州青口芋瓠等。瓠瓜(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depressa),瓠瓜的果实扁球形,可制作成水瓢和容器,也可制作成葫芦笙、葫芦丝等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