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鲫
黄鲫(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etipinna tenuifilis),别名油扣、刺仔、丝翅鰶,隶属于鲱形目鳀科黄鲫属。黄鲫全身侧扁细窄,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30克。体背青绿色,侧部为银色或白色,背鳍、臀鳍和胸鳍大体为金黄色。尾鳍叉形。分布于孟加拉湾北部、印度洋东部海岸,西太平洋整个黄海和日本南海海域。主要栖息于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海区,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黄鲫的年产量超过10万吨,此外黄鲫还是沿海生态系统中众多捕食者的主要猎物来源,是中国海洋中一种经济和生态上重要的远洋鱼类。
形态特征
黄鲫全身侧扁细窄,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30克,体长形而侧扁,体长为体高3.2~3.5倍。头小,口大,头长为吻长的6.99~9.1倍,口裂窄长,口部倾斜,上颌稍长于下颌,有2块辅上颌骨。头部部分骨和舌头上长有细牙。上颌骨细长,鳃盖骨宽短。鳃孔很大,向下开孔至头腹面的前部,约达于眼的前下方。鳃盖骨薄而光滑,鳃耙细,鳃耙12+14~17条,扁针形。鳃盖膜彼此微连而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2条。背缘中间中间微高,腹缘凸圆形。
鱼体背部为青绿色,侧部为银色或白色,背鳍、臀鳍和胸鳍大体为金黄色。背鳍13~14条,臀鳍50~56条,胸鳍12~13条,腹鳍7条。腹鳍呈白色、其尖端黄色。胸鳍和腹鳍基部有腋鳞。尾鳍金黄色,其后缘黑色。臀鳍条较短,覆盖范围长大约为体长之半。胸鳍上部有一鳍条延长为丝状,背鳍前方有一小刺,腹鳍位于背鳍的前下方,臀鳍长,尾鳍呈叉形,不与臀鳍相连。
分布栖息
分布区域
本物种分布于孟加拉湾北部,印度洋东部海岸,包括缅甸和安达曼群岛。它也分布于西太平洋整个黄海和日本南海海域,从中国香港、台湾,南至菲律宾、沙捞越、西加里曼丹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巴布亚湾也有其分布。具体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缅甸、几内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浅海区。生存水域深度为距水表面0米~50米的水域,适宜生存的水温在15~27.1摄氏度,盐度为28.98~32.14。
生活习性
黄鲫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是一种高度洄游的鱼类。为保证其遗传的稳定性,其所产的卵具备较强的自由扩散能力。伴随着不同季风的作用,可以促进不同生长时期黄鲫个体的扩散。白天会栖息于较深的水层,在夜晚会游动到表层水面。一般不结成大群活动且移动范围不大。
黄鲫为肉食性,食性广泛,幼鱼主要摄食桡脚类、磷虾类和糠虾类,随着幼鱼叉长逐渐增大,其食物组成比例中磷虾类逐渐增大。此外,也可捕食浮游甲壳亚门,箭虫,鱼卵,水母等。
生长繁殖
黄鲫产卵期在5~7月。卵为浮性卵,球形,卵径1.40~1.51毫米,卵膜较薄,卵黄周隙较大,油球呈黄色,一般1~3个,最多可达13~14个,油球径0.3~0.4毫米。产卵量为0.4万~1.4万粒。
黄鲫成鱼季节生长速度与生殖和摄食强度密切相关,在产卵初期,绝大多数个体性腺尚未成熟,群体摄食强度较大,生长较快;当进入产卵盛期时,黄鲫摄食很弱,生长不明显;当进入产卵末期时,绝大多数个体已产卵结束,摄食强度逐渐加强。
黄鲫幼鱼的生长速度随时间呈直线增长关系,一般在6~7月份生长较慢,进入8月尤其到9月开始生长加快。幼鱼的生长速度主要与摄食有关,6~7月黄鲫幼鱼个体小,摄食强度弱,生长较慢。进入8月以后随个体增长,摄食强度加大,生长速度随之加快。黄鲫成鱼在生殖后有明显自然死亡现象。其死亡速度,1龄鱼雌鱼大于雄鱼,2~3龄鱼雄鱼大于雌鱼。
物种保护
黄鲫全年可捕获,春季、秋季产量比较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黄鲫的年产量超过10万吨,并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增加。
致危因素
在过去的30年中,黄鲫的渔业资源经历了严重的波动。黄鲫作为一种小型鳀科鱼类渐渐代替了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maculatus)等传统经济鱼类成为重要的经济种类,因此黄鲫承受着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黄鲫的自然资源量呈现显著性下降。由于人类活动太过频繁且捕捞鱼类的体系不够科学和未能从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一些海域的黄鲫野生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物特征退化,如种群年龄较小和成熟时小型化。
主要价值
黄鲫是沿海生态系统中众多捕食者的主要猎物来源,在能量流动和营养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黄鲫是中国海洋中一种经济和生态上重要的远洋鱼类。同时,该物种通常也出现在印度胡格利河和戈达瓦里河的个体渔业中,通过张网捕捞后作为黄海和东海的一种重要渔业资源。黄鲫也经常作为副渔获物出现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约瑟夫·波拿巴湾的对虾属拖网渔业中。在马来西亚沙捞越,黄鲫是最近一次独立渔业调查中采集的优势物种。
物种区分
黄鲫和沙丁属(Sardines)的标本经常会发现缺少腹鳍,以前通常被认为是发育畸形造成的。但2021年以来,Peng\u0026Zhao归类了一个新的分类——海州拟黄鲫(Pseudosetipinna haizhouensis),该种为拟黄鲫属下唯一一个种级分类,分类依据除了缺乏腹鳍外,没有其他诊断特征。针对一个没有腹鳍的黄鲫标本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和遗传分析后,确定了海州拟黄鲫这一种类。因此随后对于海州拟黄鲫和黄鲫可在形态特征上进行区分,关键区别在于没有腹鳍。
补充信息
Setipina taty和Setipina tenuifilis在中国研究中很容易混淆,中国研究时常以Setipina taty作为黄鲫的拉丁学名,如较多研究者将该物种识别为Setipina taty,但这些与1988年怀特黑德Whitehead等人所研究的Setipina tenuifilis为同一个物种,只是在中国的叫法不一样,国家上通认黄鲫的学名为Setipina tenuifilis。
参考资料
Setipinna tenuifilis (Valenciennes, 1848).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12-27
1.ITIS.2024-09-01
黄鲫 Setipinna gilberti.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2022-12-27
黄鲫 Setipinna tenuifili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