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生
李济生(1943年5月31日-2019年7月28日),出生于山东济南,196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
李济生从事于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技术的研究,是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75年,提出了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其轨道的摄动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提高了定轨精度,1978年,提出“模块化自动调度”的设计思想,1986年,提出“卫星时”概念,成功建立起“一网管多星测控模式”,1991年,完成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密轨道确定的研究,建立了中国卫星测控精密定轨系统,2019年7月28日因病于北京逝世。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1991年,荣获“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2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授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43年5月31日,李济生出生于山东济南,4岁时,母亲因病去世,12岁时,父亲也因病去世,1961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并考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1963年,姑母、姑父相继去世,李济生依靠助学金生活至大学毕业,1966年,获南京大学天文系学士学位,但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延期毕业。
工作与科研经历
1967年底,主动选择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1968年入伍,2月14日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并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劳动改造,1969年4月,正式参与到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中,5月,接下“东方红一号”卫星精确轨道的计算任务,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李济生因成功完成精轨计算任务被授予三等功。
1971年,李济生建立起新的计算模型,研究出了确定卫星轨道精度的方法,1975年,开发了“以交点周期为步长进行积分的轨道计算方案”,解决了“临界倾角”问题,将定轨精度提升到1公里,同年,发现卫星近地点高度异常升高现象,建立了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的力学模型,将定轨精度提升到500米,1978年,提出“模块化自动调度”的设计思想,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与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合作提出“微分轨道改进和摄动星历表计算”方案,成功将定轨精度提升到200米,同年1月,成功预测苏联核动力卫星“宇宙—1402”陨落的时间和地点,1984年,开发了“东方红二号”卫星自动调度软件和测控计划生成软件,保障了“东方红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测控工程,荣立一等功,此外,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4年,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进修,次年,加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1986年,回国后提出“卫星时”概念,成功建立起“一网管多星测控模式”,1988年至1989年,前往法国马特拉公司合作开发卫星测控软件,1991年,完成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密轨道确定系统”,将定轨精度提升到米级,同年,获荣获“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2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3年,由陈芳允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证,该系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担任西安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1995年,出版了《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同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担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总工程师,2000年,任测控中心总工程师,同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001年,被授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3年,调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军职常任委员。
患病与逝世
2019年7月28日,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于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临界倾角问题:1975年,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前,李济生开发了“以交点周期为步长进行积分的轨道计算方案”,解决了“临界倾角”问题,提高了定轨精度,并于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的力学模型:1975年,发射三颗低轨道卫星后,李济生建立了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的力学模型,解释了卫星近地点高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在得到中国卫星研制部门认可后被采用,提高了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轨道设计精度。
设计思想:1976年,在多次观察后,李济生提出了总联程序软件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的设想,1978年,正式提出了“模块化自动调度”的设计思想,奠定了中国测控应用软件的基础框架。1984年,开发了“东方红二号”卫星自动调度软件和测控计划生成软件,该软件保证了“东方红二号”测控工程的完成,意味着中国掌握了复杂卫星的测控技术。1986年自美国归国后,李济生进一步提出了卫星时概念,建立起了“一网管多星测控模式”,以低耗高效的特点享誉世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管理模式。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密轨道确定系统:1989年,李济生自法国马特拉公司回国,建立起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密轨道确定系统,将定轨精度提升到米级。
学术论著
学术论文
截至2019年7月28日,李济生共有55篇学术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总下载量达12549次,以下是最高被引的10篇学术论文:
出版著作
荣誉与奖项
影响与评价
在“东方红二号”卫星发射前夕,张爱萍将军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视察时,曾说:“在这样落后的机器上,能完成这样大的任务,更了不起。”方国礼在《壮我神州:“两弹一星”诗词集》中为李济生院士写道:“追赶步豪迈,事业始从零。航天测控循序,实践积真经。探索回收技术,确保万无一失,计算总求精。智揭谜团底,跨越负才情。究因果,寻规律,阅奇生。且将软件开发,一网管多星。危急关头何惧,到底消灾驰誉。看淡利和名。甘做扶梯手,伟业更昌明。”李济生的老领导曾评价到:“地上的测控技术,天上的卫星,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只要李济生能把事接下来,我心里就有底儿了。”
个人生活
1971年4月,李济生的家人于素珍和岳母带着刚满月的大女儿从济南市回重庆市,途经渭南市时,刚从“实践一号卫星”任务中返回的李济生疲惫地赶到渭南站,几乎忘记了接站之事。于素珍作为技术骨干,多次为李济生在重庆联系工作,但李济生因热爱自己的事业而未曾调动。大女儿出生时经历了剖腹手术,签字的是于素珍的姐姐。二女儿出生前,于素珍前往李济生的工作地点秦岭山下,而在女儿即将出生之际,李济生虽心系家庭,但仍返回机房继续科学试验卫星的工作。小女儿出生仅40天,于素珍便结束产假,将女儿留给李济生抚养。当时,李济生正忙于返回式卫星轨道计算,白天由岳母照看孩子,晚上则由他亲自照料。李济生对家人关怀备至,每次出差都会为岳母带桃酥,甚至去日本时还特意为她带回一把东洋剪刀,老太太珍藏了十余年。此外,李济生对历史小说情有独钟,购买了不少书籍以备将来闲暇时阅读。
人才培养
李济生甘为人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在西安交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担任教授,编著《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时,吸纳年轻人,帮助他们掌握天体力学理论和卫星精密定轨技术,李济生对待学生十分有耐心,在张荣之将他所编写的新型测控软件弄乱后,李济生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了他。
此外,李济生不看重名利,多次将自己的名字在科研成果中划去,黄福铭在设计一颗返回式卫星时,设计了一套与李济生的方案不同,但结果相同的设计方案,李济生说:“黄福铭是个年轻人,用他的方案对他来说既是个机会,也是个鼓励”,从而采取了黄福铭的方案,在后来成果评奖时,李济生坚持拒绝填报自己的名字。王家松是李济生的助手,在李济生的指导下,运用解析法理论,在过去轨道计算程序上取得突破,获得科技奖。1999年6月12日,李济生培养的一批青年科学家完成了铱星补网发射中的卫星轨道计算。
轶事
潜心研究
1982年,日本专家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观,以没带笔记本为理由拒绝回答李济生的问题,在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之后李济生前往日本时碰到了那个专家,在他向李济生咨询细节时,李济生回答道:“对不起,我的笔记本也没带来,要想了解请到中国来。”
补习功课
李济生是真诚的,常常被人忘记总工程师或院士的身份,有一次,李济生为一名老职工的孩子补习功课整整一下午,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数学,李济生都如数家珍,直到李济生走后,老职工才反应过来李济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
李济生.中国科学院.2023-01-16
李济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1-18
李济生院士生平.中国科学院.2023-01-16
李济生同志逝世 .新华网.2023-01-19
李济生.何梁何利基金.2023-01-19
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人:李济生院士.中国数字科技馆.2023-02-02
“牧星院士”李济生,走了.人民网.2023-01-20
济南三中校史陈列馆落成开馆.济南市教育局.2023-01-20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西安交通大学.2023-01-20
李济生.作者知网节-中国知网.2023-01-19
大事记.中国航天基金会.2023-01-20
中科院院士李济生去世,他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精确到米.上观.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