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狼
鬃狼(拉丁学名:Chrysocyon brachyurus),又称巴西狼、南美狼,是鬃狼属下的唯一物种也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犬科。成体体长1.2~1.3米,尾长28~45厘米,肩高约1米,体重20~23千克。鬃狼身型窄长,头部较小,吻部前突呈黑色,耳朵大而竖直,尾巴较长并垂悬于臀后,四肢漆黑且尤为纤长。鬃狼全身生有金红色的长毛,内耳廓、下巴至咽喉部、腹部及尾部末梢为雪白色。其背部与后脖颈连接处长有可直立的黑褐色长硬鬃毛。
鬃狼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巴拉圭以及安第斯山脉东侧的玻利维亚境内;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干燥的灌木丛、湿地、长廊森林以及河流附近。鬃狼是杂食性动物,但以素食为主。鬃狼1岁时达性成熟阶段,寿命为12~15年。
受栖息地破坏及人为猎杀等因素影响,鬃狼种群现状堪忧。截至2018年,鬃狼的全球种群数量仅为700余只。该物种于2015年8月13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且已被列入2023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形态特征
外部特征
鬃狼成体体长1.2~1.3米,尾长28~45厘米,肩高约1米,体重20~23千克,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犬科。鬃狼身型窄长,头部较小,吻部前突呈黑色,耳朵大而竖直,几乎占据头顶的全部位置,尾巴较长并垂悬于臀后,四肢漆黑且尤为纤长,行走时,同侧的两条腿一起移动。鬃狼的第三与第四趾垫的近端贴合,因此鬃狼留下的足迹可与其他南美洲的犬科动物相区分。鬃狼全身生有金红色的长毛,体侧毛发呈红褐色,内耳廓、下巴至咽喉部、腹部及尾部末梢为雪白色。其背部与后脖颈连接处长有可直立的黑褐色长硬鬃毛,这正是鬃狼得名的原因。
生理构造
鬃狼的矢状嵴发育显著突出,额骨宽而扁平;眼眶的前端与第一上臼齿的后部边界持平,眶后骨的宽度等于或超过颅骨的宽度;鼻端凸出,鼻腔延伸至上唇部;喙及腭骨狭窄。鬃狼上裂齿的长度小于两颗上臼齿的总长度;上门齿较弱,犬齿细长;双耳分布有密集的血管,故而其听觉十分敏锐;阴茎骨较长,并长有一个较宽的下沟,但不延申至远端;关节滑囊发达。大多数犬科动物的盲肠是卷曲的,而鬃狼的盲肠是短而圆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鬃狼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巴拉圭以及安第斯山脉东侧的玻利维亚境内,具体分布自巴西东北部的帕纳伊巴河,向西到秘鲁的潘帕斯平原,向南穿过巴拉圭的查科地区到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鬃狼在世界国家范围的分布区还包括阿根廷和秘鲁,在乌拉圭及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以南也曾有分布记录,但该物种已于19世纪在乌拉圭境内灭绝。
栖息环境
鬃狼主要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干燥的灌木丛、湿地、长廊森林以及河流附近,还会进入耕地和牧场猎取食物。在高海拔地区(海拔1000~2000米),岩田也是该物种重要的栖息地之一。在阿根廷东北部、巴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巴拉圭东南部,鬃狼也被发现出没于桉树、松树、大豆和向日葵的种植园以及残存的大西洋森林中。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鬃狼是杂食性动物,既取食各种营养丰富的果实(如香蕉、番石榴等)和饱含水分、糖分的植物根状茎,又猎食犰狳(Priodontes maximus)、兔子(兔科)和其他小型哺乳类动物以及啮齿目动物、陆生软体动物门等,还会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进入农田和牧场窃猎家禽和小型家畜。但鬃狼以素食为主,雨季主食番茄的枝叶和仙人掌科,旱季则主食一种特殊的果实。这种果实的植株多生长于巴西东南部和中西部的热带草原,果实富含蛋白质和糖类,既能帮助鬃狼防治感染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 renale),还能够为鬃狼提供其额外所需的氮和能量,因受鬃狼喜食而得名“巴西狼果”。
活动特点
鬃狼是夜行性动物,且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并会受温度和季节的影响。鬃狼通常于夜间外出觅食狩猎,最长可连续觅食8小时。凌晨3时至清晨6时为其活动的高峰期,日出之后则返回植被茂密的领地休息,鲜少活动,偶尔会于午后取食植物根状茎及果实。当环境温度较低时(21~28°C),鬃狼倾向于远距离觅食;随着温度上升(>28°C),鬃狼的活动水平会显著下降。在旱季,鬃狼几乎只于夜间活动,而在雨季的白昼活动时长会增加。
与其他大型犬科动物(如狼、豺、非洲猎犬)不同的是,鬃狼并不成群行动,也不猎杀大型动物,且很少袭击人类。它们通常单独活动和休息,只是偶尔会碰巧聚集在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攻击和防御行为
鬃狼会以先跟踪后高跳突袭的方式攻击猎物,还会腾空跃起捕捉飞鸟和昆虫。在遭遇危险或准备进攻时,鬃狼会竖起背部与后脖颈连接处的黑褐色鬃毛,以此扩大身体的轮廓,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鬃狼具有强烈的领地边界意识,配对的雄性与雌性鬃狼会共同守卫一片领地,并通过一种气味特别浓烈的尿液对领地进行标记。鬃狼时常会为争夺领地而激烈打斗。没有领地的鬃狼会游走在其他鬃狼的领地边界,当占据领地的鬃狼死亡时,其他同性的鬃狼很快便会取而代之。
鬃狼能够发出三种类型的叫声。一种是经常在黄昏时发出的深沉吠叫,另一种是高亢的呜叫,还有一种是在打斗中发出的咆哮声。这些叫声通常是为了警告入侵者或者与同伴保持听觉上的联系。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初生的幼狼体重340~430克,双眼紧闭。大约9天后睁开眼睛,4周大时耳廓直立并开始食用母狼反的固体食物,10周后毛发由黑色逐渐变成水红色,15周左右完全断奶,1岁即成年,达到性成熟阶段,四肢发育至成狼比例并长出完整的金红色毛发。成年后的幼狼会离开巢穴独立生活,于第二年开始繁殖。寿命为12~15年。
发情交配
鬃狼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光周期现象,南美洲的鬃狼繁殖期在8~10月,而北半球饲养的鬃狼繁殖期则在10~次年2月。雄性鬃狼与雌性鬃狼会形成单配制的一对,且配偶关系固定,并共享一片面积大约为27平方千米的领地,但它们只有在交配期才会密切联系。处于交配期的一对鬃狼会共同觅食,只要一方离开视线,另一方就会不断发出叫声。鬃狼在交配前会频繁地接近对方,相互闻嗅肛门,以及玩耍互动。交配时长约为14分钟。鬃狼的交配期仅持续1~4天,交配结束后,配对的雄性与雌性鬃狼又会各自开始独立生活。
产仔育幼
雌性鬃狼的妊娠期约为65天,通常在灌木树冠、岩石缝隙、沟壑和沼泽地、高草区的干燥土丘处利用植被遮挡,建巢产仔,每胎可产1~5只幼仔,最高记录是7只。配对的雄性与雌性鬃狼会共同育幼,育幼期长达1年。圈养的雌性鬃狼在产前1周和产后几个月会对人类有攻击性。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鬃狼是犬科鬃狼属的珍稀物种,仅在巴西南部、巴拉圭及安第斯山脉以东的玻利维亚境内有分布,且其在整个分布区的种群密度很低。即使在巴西的保护区内,鬃狼的种群密度也仅为0.01~0.05只/平方千米。据2005年举行的“种群数量与栖息地可行性评估”研讨会(PHVA)估计,鬃狼的种群数量约为23600只。如果只考虑成熟的个体(≥2岁),该种群规模估计为17000只。2009年鬃狼的成熟个体数量减少至13000只左右。截至2018年,鬃狼的全球种群数量仅为700余只。
致危因素
人类社会的发展致使鬃狼的栖息地不断受到破坏,其活动范围也一直在缩小。巴西的热带稀树草原因农业改造,面积已经减少到原来的20%。随着森林砍伐活动的进行,鬃狼面临着每年1.0~1.5%的生境损失,其种群数量也因此不断下降。
由于农业转化,鬃狼的栖息地与农田和牧场出现交错,使得鬃狼与当地居民饲养的家犬接触增加,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多种病原体传播。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地的农村家犬种群中,细小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等病原体的流行率非常高,这些病原体对鬃狼存在高水平的潜在致命性。
栖息地的破碎化加上极端的气候条件(如自然火灾和干旱)使得鬃狼因生存资源稀缺,不得不远徒以获得食物,这也增加了鬃狼途径公路而遭车辆碰撞的几率。据统计,2000~2005年间,有21只鬃狼在阿根廷34号国道沿线遭车辆碰撞致死。在巴西中部地区,每年约有4~10只鬃狼因车辆碰撞死亡。
随着鬃狼的生境被密集地转化为作物田和牧场,该物种与人类的冲突也不断增加。在食物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鬃狼会进入农田与牧场觅食,使得当地居民经常因鬃狼袭击家禽与家畜而对其进行猎杀。此外,在阿根廷的部分地区,鬃狼被大量诱捕和射击。2003~2013年间,仅在阿根廷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的东南部地区,就有30只鬃狼被诱捕并售卖给了狩猎场。
保护举措
该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的许多地区都受到法律的保护。鬃狼在阿根廷和巴西分别被列为濒危物种和易危物种进行保护,并在阿根廷的圣菲省、科连特斯省和查科省被定为省级自然纪念物。此外,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和阿根廷都禁止对鬃狼进行狩猎。
出于保育和延续物种的目的,南美洲的一些国家陆续建立了饲养鬃狼的动物园。截至2012年1月,已有150个机构共圈养鬃狼394只。
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和秘鲁就地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对鬃狼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和管理。
阿根廷成立了GAAG(Grupo Argentino Aguará Guazú)行动小组,该小组由16个机构成员组成,其中包括国家和省级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动物园以及来自大学和博物馆的研究小组,旨在制定和执行鬃狼保护行动计划,为自然栖息地中的鬃狼提供保护,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鬃狼的消极态度。
在巴西,已连续多年在与鬃狼种群交界或重叠的地区为家犬接种疫苗,以防治病原体感染。
保护级别
种间关系
鬃狼与巴西狼果和切叶蚁形成了互利的共生关系,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巴西狼果能帮助鬃狼防治感染肾膨结线虫,并为鬃狼提供其额外所需的氮和能量。而鬃狼一般会在切叶蚁的巢穴附近排泄,其排泄物中经常含有巴西狼果的种子。切叶蚁将鬃狼的排泄物当作肥料搬入蚁巢,用以培养可以食用的真菌,而后会把其中不需要的成分搬运至巢穴之外,如各种植物(包括巴西狼果)的种子。如此一来会大大提高巴西狼果种子的萌发率,鬃狼的排泄物也成为了有助于巴西狼果植株生长的化肥。而生长良好的巴西狼果植株也将继续为鬃狼供应充足的果实。
相关知识
物种研究
2005年,学术界发表的一篇有关鬃狼亲缘关系的论文称,基于6个基因位点的系统学研究,世界上与鬃狼血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同样生活在南美洲的薮犬(Speothos venaticus),紧随其后的是南美洲的少数犬科,比如狐属。至于包括狼和狗在内的其他犬科动物与鬃狼则是远亲。由此看来,把鬃狼划分为犬科动物是没有问题的。但电泳研究并没有能够建立起鬃狼与任何其他犬科动物的紧密联系,并且已在巴西中央高地的全新世和晚更新世地层发现了鬃狼的化石,这意味着鬃狼是更新世晚期大灭绝中的南美大型犬科动物的唯一幸存者,有必要对该物种进行大力保护。
特殊记录
巴西兽医拉斐尔·博诺里诺于2011年1月利用干细胞成功救治了一只受伤的雌性鬃狼,并已将其放归野外。这只雌性鬃狼也成为了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只接受干细胞疗法的野生动物。
据巴西媒体的报导,此前这只雌性鬃狼遭到了卡车的撞击,除了骨折之外还有多处损伤,一度有生命危险,当它被送至巴西国家动物园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兽医拉斐尔·博诺里诺在这只雌性鬃狼的骨折部位附近植入了干细胞,仅三周后它便完全康复。兽医透露,新疗法的治疗周期比同等级伤害采用普通疗法的治疗周期短了整整一倍。
参考资料
Chrysocyon brachyurus.COL.2024-09-08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4-09-08
Chrysocyon brachyurus.inaturalist.2023-01-13
[自然的运作] 第二集 草原 鬃狼的营养补充品.央视网.2023-01-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3-01-13
[自然的运作] 第二集 草原 切叶蚁搭档鬃狼来种植.央视网.2023-01-13
巴西鬃狼成世界上首例接受干细胞治疗的野生动物.中国日报网.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