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浩
张存浩(1928年2月23日-2024年7月12日),出生于天津市,籍贯山东滨州,硕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于199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科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存浩是中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研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70年代,开创了中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80年代后,开拓了中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荣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重大科技成果奖,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与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此外,张存浩利用“离子凹陷光谱”测定氨分子预离解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这一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观测到的混合电子态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980年,成功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016年,国家天文台将第19282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张存浩星”。
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张存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人物生平
早年与教育经历
1928年2月23日,张存浩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山东滨州,父亲张铸留美回国后担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母亲龙文云南哈尼族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存浩被父母托付给姑父母抚养,姑父傅鹰身上所表现得品格与精神对张存浩产生了极大地影响,1938年,进入重庆南开中学,两年后,进入福建长汀中学(现长汀县第一中学)。
毕业后,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4年,转入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7年,进入南开大学攻读研究生,1948年,先后进入美国爱阿华州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大学,1950年,获得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系的硕士学位,同年,朝鲜战争爆发,放弃留美攻读博士学位,于10月归国。
工作与科研经历
1951年,进入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20世纪五十年代,为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张存浩接下所长张大煜交下的任务,与同事投身到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了高效熔铁催化剂,1956年,28岁的张浩存获得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20世纪60年,由于国际形势的骤变,张存浩由研究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转向火箭推进剂和燃速理论,研制出了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部件,首次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20世纪70年代,张存浩担任大连化物所化学激光研究室主任,成功研制出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开创了中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后,开拓了中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1980年,张存好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两年后,成功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同时期,张存浩开拓了中国化学激光新体系基础研究,开创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其中利用“离子凹陷光谱”首次测定氨分子预离解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这一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
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张存浩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同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推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奖的设立,1998年,在张存浩的倡议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1999年,荣获陈嘉庚科学奖。2000年,张存浩及其团队首次观测到的混合电子态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与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大连市荣誉优秀专家,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分别在1982年、1993年与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1997年、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6年,国家天文台将第19282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张存浩星”。
人物逝世
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中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波特兰开拓者队张存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20世纪50年代,张存浩在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方面研制出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建立了流化床水煤气合成油工艺体系,解决了流化床传热与返混等问题。
火箭推进剂:20世纪60年代,张存浩及其团队先后研制出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与何国钟等人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烧模型和理论,1968年,成功研制出样机,解决了燃烧过程的关键问题。
高能化学激光领域:20世纪70年代,张存浩带领团队开展了中国首个化学激光体系的研究,解决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20世纪80年代,张存浩与其团队研制波长更短的氧碘化学激光,1985年,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1992年,张存浩领导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
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张存浩及其团队开展了新“泵浦”反应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以此开创了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
学术论著
截至2023年1月15日,张存浩共有111篇学术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总下载量达4863次,综合被引量及期刊水平简列以下15篇学术论文:
荣誉与奖项
家族成员
人才培养
张存浩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己任,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时培养了如何国钟、沙国河、杨柏龄、桑凤亭、杨学明等优秀人才。此外,为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张存浩将2002年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以及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均捐赠给大连化物所;将博士生解金春列为论文第一完成人的论文获得吴建雄物理奖。石文波曾说:“读博时,我的每篇英文文章都由张老师亲自反复修改,甚至细化到英文单词表达。”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张杰回忆说:“张存浩先生对我们的支持,时时激励着我、温暖着我,使我在回国一年多时间内,与同事们一起用国产元件建成了TW级的飞秒激光装置,并利用这台装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1991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次年,在他的倡导下,设立中国首个人才项目“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994年,主持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奖”,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至2014年,已资助3000多名青年科学家,其中近200位当选为两院院士。
轶事
决心归国
1950年,张存浩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感觉到美国将对中国留学生回国进行阻拦,不顾姑母劝阻,放弃留美攻读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到祖国,次年进入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工作。
婉拒署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张存浩为在大连化物所工作的朱清时与李丽等人争取到了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和染料激光器等关键仪器,同时,与他们共同做了激光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但当这两位科学家都要将论文署上张存浩的名字时,他谢绝了。
人物评价
2017年1月25日,白春礼院士看望张存浩,并表达了对他学术成就及学术品德的敬意,对他多年来为国家和中科院做出的突出贡献的感谢,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和中科院发展贡献力量;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卫表示张存浩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面旗帜,对大连化物所的发展和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张存浩的君子风范、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以及爱才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一生去学习;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在“科学巨匠,浩气长存”报告中强调了张存浩院士敢为天下先;杜祥琬院士也评价道:“张存浩为推动我国化学激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张存浩.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1-13
县区概况.滨州市人民政府.2023-01-13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2023-01-13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3-01-13
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存浩逝世.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7-13
张存浩:“追光人”也是发光的人.中国科学院.2023-01-14
简介.中国科学院.2023-01-15
“庆祝张存浩院士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连举行.中国科学院.2023-01-14
张存浩:“追光人”也是发光的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1-14
五位著名科学家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3-01-14
张存浩:为国家需求数次改行的院士.央视网.2023-01-16
张存浩.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1-15
张存浩:别的国家能干的,我们也能.人民网.2023-01-16
监督委员会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01-16
张存浩.中国知网-作者知网节.2023-01-15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简介.发展中国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2023-01-15
张存浩院士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西安交通大学.2023-01-16
傅鹰.中国科学院.2023-01-16
【中国青年报】张存浩:“我的贡献不如年轻人大”.中国科学院.2023-01-16
张杰.中国科学院.2023-01-16
白春礼慰问张存浩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