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草原雕

草原雕

草原雕(学名:Aquila nipalensis)别名大花雕、角鹰,是鹰科、鵰属的一种大型猛禽。由于地区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色变化较大,其中年龄对体色影响最大,体色从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都有。身体上半部为黄褐色,尾上覆羽为白色。虹膜黄褐色和暗褐色;嘴黑褐色,蜡膜暗黄色,趾黄色,爪黑色。尾型平。成鸟与其他全深色的雕易混淆,但颜色较同属其他大型雕类更偏褐色,体重雄性2015~2650g,雌性2150~2900g;体长雄性707~758mm,雌性705~81 mm。

在中国东北西部、西北等地的适宜生境中繁殖,迁徒时经过华北、西南等地区,世界范围繁殖分布区自欧洲东南部开始至西伯利亚地区,在北非、印度次大陆和缅甸越冬

草原雕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白天活动。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和昆虫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觅食方式主要是守候在地上或鼠类洞口等待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有时也通过在空中飞翔来观察和寻觅猎物。为候鸟。

种群数量较少,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1年草原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

分类和演化

演化、系统发育与早期分类

鵰属由大型的食肉猛禽组成,它们表面相似,但实际在遗传和演化上存在明显差异。草原雕、金雕(Aquila chrysaetos)、大斑雕(Clanga clanga)外形相似,但实际上草原雕与金雕的遗传相近,大斑雕在遗传上离二者较远,草原雕在基因上与茶色雕(Aquila rapax)以及白肩雕(Aquila heliaca)也非常接近。

草原雕在过去被认为与茶色雕是同一物种,但在1991年被分离。茶色雕不迁徙,常年居住在非洲和南亚地区,这些地区经常被草原鹰用作越冬地。最终二者由于形态以及颜色的差异和生活史、行为的不同被分离成两个物种。后来遗传上的证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亚种分化

通常认为草原雕有两种亚种,分别为:

草原雕东方亚种 Aquila nipalensis orientalis (Cabanis, 1854)欧洲东南部俄罗斯东至巴尔喀什(东哈萨克斯坦),或可能到天山和阿尔泰,也在土耳其内安纳托利亚有分布。在中东,阿拉伯和非洲东部和南部越冬。

草原雕指名亚种 Aquila nipalensis nipalensis(Hodgson, 1833),阿尔泰山脉和西藏自治区,东至中国东北部。部分与东方亚种共同越冬,有部分在南亚以及东南亚越冬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草原雕实际上是一种单型物种。(Clark, William S.2005,Raptors Conservation 2016)先前所认为的两个亚种在繁殖范围上广泛重叠,并且在哈萨克-俄罗斯的交汇处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即个体的大小和颜色的不同,可以认为是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该理论认为:由于草原雕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其东方亚种和指名亚种的异域性不足,并且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流,因此地理隔离并不足够使其分化为两个亚种。

形态特征

草原雕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重雄性2015~2650g,雌性2150~2900g;体长雄性707~758mm,雌性705~818mm。嘴峰长雄性38~39.5mm,雌性38~42mm;翼长雄性510~553mm,雌性592~620mm;尾长雄性265~280mm,雌性295~340mm;跗雄性87~97mm,雌性97~102mm。

草原雕是一种全深褐色的雕。体色从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均有,体色的色调受个体本身因素以及地区差异影响,其中年龄影响占大部分。虹膜黄褐色和暗褐色,嘴黑褐色,蜡膜暗黄色,趾黄色,爪黑色。尾型平。成鸟与其他全深色的雕易混淆,但颜色较同属其他大型雕类更偏褐色,两翼具深色后缘。有时翼下大覆羽露出浅色的翼斑似幼鸟。飞行时两翼平直,滑翔时两翼略弯曲。飞行时可见翼上有两道明显横斑。

成鸟通体多为土褐色或暗褐色,最长的尾上覆羽棕白色,尾羽黑褐色,具不清晰的淡灰褐色横斑和淡色端斑,飞羽黑褐色,杂有不清晰、隐约可见的淡色横斑,外侧飞羽内基部具褐色和灰白色相间的横斑。

幼鸟体色较淡,通常为棕褐色或灰褐色,初级飞羽黑色,内响基部近白色,大覆羽及次级飞羽暗褐色,具宽阔的棕白色羽端,次级飞羽内基部近白色,亦在翼下形成一条宽阔的白色横带,尾上覆羽棕白色,尾灰褐色,具暗色横带和淡色端斑。

雌鸟与雄鸟羽色近似,呈深褐色,但体型较大。一般雌性体型比雄性大15%,体重也至少重15%。

飞翔时翼展是体长的2.6倍左右,飞行时翅膀会略带弯曲的在体侧伸展,偶尔会缓慢、大幅度的扇动,随后再大幅度的向上伸展。滑翔时会将翅膀拱起。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中国繁殖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喜马拉雅山脉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黑龙江省北部;迁徙或越冬于辽宁省、河北省江苏省湖南省福建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海南岛

世界范围繁殖于亚洲、欧洲东南部,一直到外贝加尔、印度和缅甸;越冬在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越南

栖息环境

草原雕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常栖息于地面、山崖、电线上,或翱翔于草原和荒地上空。繁育地一般在干燥、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例如草原、平原、半沙漠甚至沙漠边缘,并且大多数繁殖区海拔都比较低,一般会避开山区,不过也有一些草原雕会栖息在山地,以及海拔3000m甚至更高的地区。到达越冬地后,非洲地区的草原雕除了在草原地区外也会在干燥的林地越冬。在南亚越冬的草原雕也有部分会偏好有较多树木的栖息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草原雕是机会主义捕食者,主要以黄鼠、跳鼠科、沙土鼠、鼠兔草兔变色沙蜥草蜥、蛇和鸟类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昆虫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觅食方式主要是守候在地上或鼠类洞口等待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有时也通过在空中飞翔来观察和寻觅猎物。它们会在猎物的巢穴洞口边等待猎物,待猎物出现时迅速捕获它们。

草原雕在捕食地松鼠时展现出了较为复杂的捕食策略,当地松鼠巢穴边有其他动物的尸体引来其它猛禽或营腐生的鸟类时,草原雕会以类似“孵化”的姿势趴在地面上隐蔽,待地松鼠的注意转移到巢穴边其它正在争夺尸体的捕食者时,对地松鼠进行袭击,有时袭击不成,草原雕会更换巢穴入口继续伺机捕食。

除了小型哺乳动物外,草原雕也会捕食其他猛禽以及狐属鼬科动物等食肉动物,在一些草原雕的巢穴中曾发现过许多小型猛禽的尸体,如黑耳鸢(Milvus migrans lineat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雕鸮(Bubo Bubo)等。在迁徙过程或缺乏食物时,草原雕也会袭击并捕食其他猛禽,如普通鵟(Buteo buteo),草原雕会飞至较普通鵟迁徙集群更高处,从背部对迁徙中的普通鵟发动袭击,并且吃掉它们。草原雕大多在晨昏进行捕食。

迁徙行为

草原雕为候鸟,均迁徙,多数来自欧洲和西亚的草原雕会迁徙到非洲东部和南部过冬,也有部分在中东地区过冬,如以色列苏伊士等地区均有大群草原鹰过冬的记录,还有一些会在南亚过冬,也有少量在马来半岛以及越南北部越冬的记录。

草原雕的迁徙从每年10月左右开始,迁徙路线覆盖的地区较广,在迁徙过程中也会有在中途停留,甚至停止迁徙的情况,这主要与地区猎物的多少有关,一般草原雕会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停止迁徙。分布区西部的草原雕一般会穿过里海,集中飞越以色列和苏伊士之后,途经红海进入非洲,或者停留在中东。较为年轻的草原雕一般会迁徙至更南部。草原雕一般在1月下旬至5月上旬会进行春季的迁徙,大多数会在2月下旬到4月中旬迁徙。越冬地区在以色列南部的草原雕会迁徙较早,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便开始迁徙。分布区东部草原雕的的迁徙路线不甚清楚,但在尼泊尔的迁徙一般也在从10月开始。分布区东部的草原雕有部分会与分布区西部的草原雕在冬季一起迁徙到非洲,有些则会迁徙到南亚,其中少部分会迁徙到东南亚。

此外,草原鹰种群迁移时的飞行高度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这可能取决于迁徙路线上的天气以及地形。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曾发现,以色列上空90%的迁徙中的草原雕飞行高度低于地面1000m(最高高度约1600m),而另一项研究喜马拉雅山脉附近迁徙的草原雕的研究中发现,迁徙过程需要经过喜马拉雅山脉的草原雕的飞行高度在2745m至3050m之间。它们的越冬地也会因越冬地猎物的数量具有较大波动。草原雕在迁徙时会聚集为松散的群体。

集群行为

草原雕一般单独活动或成对活动,有时会被一片区域内丰富的食物来源或较高的温度所吸引而聚集成小群;在冬季迁徙时也会聚集为大群。

鸣声

草原雕在繁殖季节外一般少有鸣叫。其鸣声类似于茶色雕(Aquila rapax)。但草原雕在空中也会发出响亮的鸣叫,茶色雕则没有相关记录。草原雕鸣声主要是低鸣和类似哇哇(croaking)的声音,在受到惊吓时也会发出高声的尖叫。

种间关系

成年草原雕是顶级掠食者,一般很少会受到其他物种的威胁,相反,它们会捕食狐属鼬科的动物以及其他猛禽,曾被观察到的草原雕的猎物包括黑耳鸢(Milvus migrans lineat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雕鸮(Bubo Bubo)、普通鵟(Buteo buteo)等。

未成年的草原雕以及巢中的早成雏以及卵也会受到其他物种的捕食,如赤狐(Vulpes vulpes),狼(Canis lupus),狗(部分是牧民家养的,部分为野化后的)以及一些猫科会袭击草原雕的巢,并捕食其中的卵和幼鸟。

生长繁殖

筑巢与孵化

草原雕繁殖期4~8月。营集于悬崖岩石上和岩顶与小丘顶部岩石堆中,也营集于地上、土堆上或干草堆和小山坡上。繁殖季节草原雕巢址的密度一般取决于其猎物的密度。巢一般由树枝和包括骨头、羽毛和粪便在内的杂物构成,一般筑于悬崖的凸起区域上。巢呈浅盘状,大小为直径0.5~1.0m。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白色、无斑或具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3~74mmx51~57mm。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由雄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约45天。

育雏

草原雕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经过65-75天的共同生活,雏鸟即羽化离巢。羽化发生在出生后65~75天。雏鸟刚孵化时,身上覆盖着短的灰白色羽绒,大约10天大的雏鸟则覆盖着更长的、雪白的绒羽。一般可以在草原雕的巢中可以观察到雏鸟四种不同的身体姿势,如“躺”、“坐”、“站”和“动”。在它们生长的第一阶段(1-20天),雏鸟比较虚弱,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巢中。大约从第20天开始,雏鸟变得越来越强壮,它们大多数时间时间在“坐”或“站”的姿势,大约60天后,雏鸟一般会在巢中“站”或者“动”。在生长的第一阶段,雏鸟完全依赖父母撕碎食物。在此后的阶段,雏鸟渐渐能用喙撕下肉块。在出生后的第60天,雏鸟能够独立进食。一般在20天左右时,雏鸟才能在巢中四处走动。在能够站立之后,它就可以在翅膀的支撑下四处活动。一般只有在雏鸟40天左右翅膀肌肉发育增强后它们才会活动翅膀。雏鸟活动翅膀的频率和幅度在羽翼羽化时达到最高。

物种保护

致危因素

草原雕目前正受到栖息地的丧失、人为的驱逐和攻击以及触电或电线伤害等多种因素的威胁。矿山勘探、公路的修建和旅游业的不良发展对草原雕的栖息地造成了大规模破坏。除此之外,环境中的化学杀虫剂和农药也导致草原雕难以孕育后代,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成年个体的死亡。在中国的新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由于当地灭鼠工作的开展,使得草原雕出现猎物的短缺,这也进一步使其种群数量下降。而架设的电网也会导致迁徙路程中草原雕的触电身亡。

种群现状

根据2016年的统计,目前全球成熟草原雕数量在50000-75000只,但其数量在1997-2011年和2013-2015年之间下降了58.6%,总体而言,其种群在过去以及现在的三代之内减少了超过50%。据国际鸟盟在2020年的估计,未来42年的时间里,欧洲的草原雕数量将减少80%或更多。

保护措施

收录进《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附录1和2中

收录进《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附录2

阿曼等一些越冬地点实施环志以及后续的跟踪调查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

草原雕.物种2000.2024-08-2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2-22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3 February 2023.cites.2023-05-30

..2023-03-16

..2023-01-20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1-18

..2023-01-18

..2023-03-16

..2023-03-16

..2023-03-16

..2023-01-18

..2023-03-16

..2023-01-18

..2023-03-16

..2023-01-18

..2023-01-20

..2023-03-16

..2023-01-18

..2023-01-18

..2023-01-18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