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苇鳽
黄苇(黑枕黄鹂普通亚种:Ixobrychus sinensis),别名黄斑苇鳽、黄小鹭、小老等、水骆驼,是一种小型的鹭科苇鳽属鸟类。体长29-40厘米,体重50-103克。雄性成鸟头顶、羽冠、枕部黑色,有少量灰白色纵纹,喙稍长较细,颈部棕黄色且较短;后颈、背部、三级飞羽以及翅上覆羽淡黄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尾羽黑色。下体余部浅黄褐色,胸侧羽缘栗色。两性羽色相似,但雌性成鸟头顶栗褐色,身体有条纹。
黄苇鳽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东南部。在中国分布较广,从东北部至中部再到中国西南部、台湾和海南省等地均有繁殖。主要栖息在平原至低山的湖泊、水塘、灌木丛、淡水沼泽、稻田、田野等地,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也捕食小鱼、甲壳亚门、青蛙、软体动物门、蟋蟀科等。
黄苇鳽于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在国际,黄苇鳽受到《1918年候鸟条约法》(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 of 1918)的保护。
命名与分类历史
黄苇鳽,属于鹈形目鹭科苇鳽属。1789年,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在对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的修订版中,基于英国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的著作《鸟类概论》(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中所收录的“Chinese heron”描述了黄苇鳽,将它归入鹭属属,赋予其二名法“Ardea sinensis”。1828年,瑞典博物学家古斯塔夫·约翰·比尔伯格(Gustaf Johan Billberg)引入Ixobrychus属,属名结合了古希腊语“ixias”和“brukhomai”,“ixias”是一种芦苇状植物,“brukhomai”的意思是“吼叫”。黄苇鳽的亚种分化曾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可分化为5个亚种,也有学者认为该物种为单型种。按照国际鸟类学大会(IOC)最新的世界鸟类名录,黄苇鳽是苇鳽属的9个物种之一,无亚种,黑枕黄鹂普通亚种为“Ixobrychus sinensis”,“sinensis”是现代拉丁语,意思是“中国”。
形态特征
黄苇鳽体长29-40厘米,体重50-103克。雄性成鸟头顶、羽冠、枕部黑色,有少量灰白色纵纹,喙稍长较细,颈部较短,颊及颈侧棕黄色,喉黄白色;后颈、背部与三级飞羽、翅上覆羽淡黄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尾羽黑色。下体余部浅黄褐色,胸侧羽缘栗红色,颈部下方至胸部上方之间有黑褐色块斑。
两性羽色相似,但雌性成鸟头顶栗褐色、颈部有栗褐色条纹;上体淡棕色,有暗褐色纵纹;下体颊喉部中央有黄白色纵纹,颈至胸部有淡褐色纵纹。
幼鸟与雌性成鸟相似,体色较淡,上体有黑褐色纵纹,下体黄白色,有黑褐色纵纹。未褪尽的幼鸟绒毛呈驼色,长颈弯曲,身体憨实,形似骆驼,故名“水骆驼"。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黄苇鳽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东南部。在中国分布较广,从东北部至中部再到中国西南部、台湾和海南等地均有繁殖,除华南地区种群为留鸟,其他地区均为夏候鸟。
栖息环境
黄苇鳽主要栖息在平原至低山的湖泊、水塘、灌木丛、淡水沼泽、稻田、田野等地,喜欢栖息在水域开阔、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湖泊、水塘与沼泽地。在印度,栖息地海拔最高可达900米,在斯里兰卡最高可达1200米,在苏门答腊岛最高可达1500米。在中国部分地区,黄苇鳽栖息在红树林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黄苇鳽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也捕食小鱼、甲壳亚门、青蛙、软体动物门、蟋蟀科等。喜欢且善于攀爬在芦苇等水生植物茎干上伺机捕鱼,会瞬间伸长头颈捕鱼,有时可见其在飞行中捕捉苍蝇。
节律行为
黄苇鳽主要在清晨、黄昏活动,晚间和白天亦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经常沿着沼泽地、芦苇丛飞行,或在浅水区觅食。
防御行为
黄苇鳽性机警,如有动静,会立刻站立不动,并伸长头颈观察四周环境,当有人涉水或船只接近时,黄苇鳽会受惊而起飞逃跑。
迁徙行为
黄苇鳽北部种群(中国南部至中部)会向南迁徙,远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些鸟类会迁徙至华莱士区(Wallacea)和新几内亚岛,通常在9月末10月初迁离繁殖地,4-5月返回繁殖地,10至12月与3至4月期间穿过马来半岛,迁移发生在夜间。包括日本南部、中国华南地区、缅甸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在内的南部种群多为留鸟。印度的种群可能会进行一些与水位相关的定期迁徙行为。塞舌尔与太平洋岛屿的种群会长途迁徙,澳大利亚与圣诞岛(印度洋)的种群偶尔也会远距离迁徙。
生长繁殖
在中国,繁殖期在5-7月;在日本,繁殖期为5-8月;在印度,繁殖期在6-9月,与雨季有关;在马来半岛,繁殖期在7-10月;在所罗门群岛,繁殖期在9月至次年4月。繁殖期间黄苇鳽通常独居,但在条件良好的栖息地会形成小群。
筑巢主要由雌鸟来完成,通常筑巢在浅水处的香蒲茎等植物中上部,既可避免被涨水淹没,也不易被巴西红耳龟、红纹滞卵蛇等敌害发现。巢呈盘状,由苇叶编织而成,外径17-20厘米,内径10-12厘米,结构较疏松,早成雏排出的粪便可随巢缝溜掉,利于保持巢内清洁。
窝卵数3-7枚,1天产1枚卵,卵呈白色、光滑无斑,重8-10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开始孵卵,孵化期20-22天,在此期间主要以小鱼、虾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刚孵出时雏鸟体重仅约7克,除腹部与下颈,全身绒羽金黄色,喙、爪灰白色,雏鸟晚成。第9日,羽毛变长,可站立,受惊时能够爬至巢附近的叶片。第10-12日,背部长出棕黄色正羽,尾羽也出现,能自由地在巢附近的植物丛中活动、观望四周。第13日,幼鸟能够较长距离涉水,陆续离巢。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6年,黄苇鳽全球种群数量估计繁殖对约为10万-100万只。1990年,在中国和婆罗洲岛高地,黄苇鳽受到水稻种植农户的保护,因为它们会吃稻田里的蟋蟀科等害虫,因而被认为是有益的。2009年,在中国,繁殖对预估数量为1万-10万对,迁徙个体约1千-1万只,中国台湾繁殖对预估数量为1万-10万对;在日本,繁殖对预估数量为100-10000对,在俄罗斯繁殖对约为10万对。由于有的地区种群数量减少,有的地区种群数量有增加趋势,因而种群总体趋势不确定。
保护级别
2000年,黄苇鳽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黄苇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在国际,黄苇鳽受到《1918年候鸟条约法》(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 of 1918)的保护。
相关研究
性别鉴定引物
由于世界上大约百分之五十的鸟类,难以通过外形、大小和形态等外部特征来识别其性别,尤其是幼鸟,因此有研究团队设计了新的PCR引物,用于黄苇鳽在内的9种鹭科鸟类的性别鉴定,为野生种群的性别鉴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对于进一步估计野生种群中濒危物种的性别比例、了解种群动态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菲律宾毛细线虫传播研究
有研究团队致力于寻找菲律宾毛细线虫(Capillaria philippinensis)可能的天然宿主,对黄苇鳽在内的几种鸟类进行了实验性传播研究,为寻找菲律宾毛细线虫的天然宿主提供了数据支持。
近种鉴别
黄苇鳽与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同为鹭科苇鳽属鸟类,,形态相似。
参考资料
Ixobrychus sinensis Gmelin, 1789.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17
黄苇鳽.IUCN.2024-08-17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2-01
黄苇鳽 Ixobrychus sinensis Gmelin.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1-31
紫背苇鳽 Ixobrychus eurhythmus Swinhoe.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