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捷克
艾捷克(维吾尔语:غىجە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弓弦乐器。在清代宫廷回部中被称为“哈尔扎克”。
艾捷克根据形制、流传地域大致可分为多朗艾捷克、改良艾捷克、哈密艾捷克等,其中多朗艾捷克音韵明亮但飘渺,改良艾捷克音域较宽,音高响亮,哈密艾捷克音韵明亮且清晰。
多朗艾捷克多用于演奏多朗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民间麦西热甫以及给维吾尔族达斯坦伴奏;改良艾捷克是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也是维吾尔民族乐队主要的弓弦乐器;哈密艾捷克则多在哈密木卡姆及维吾尔族民俗音乐中演奏。其中“哈密维吾尔族艾捷克艺术”被收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背景和起源
亚洲多地,甚至非洲北部都有形制类似的古乐器,比如广泛分布在西亚的卡曼恰(波斯语:کمانچه;亚美尼亚语:Քամանչա;阿塞拜疆语:kamança)。古波斯音乐中的卡曼恰又叫做艾捷哈克(Ghizhak),和艾捷克名称相近。但和维吾尔族等中国及中亚民族常用的艾捷克相比,除了克什米尔等地的卡曼恰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共鸣弦,只有1到4根主奏弦。
艾捷克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最为主流的观点是源自波斯,因15世纪帖木儿帝国时期绘画中的波斯卡曼恰和如今多朗艾捷克形制非常相似。其他观点有:第一为“艾捷克”一词来自于阿拉伯语的一个词汇,音译为“艾捷姆”,泛指突厥人,故艾捷克即突厥人使用的乐器。其二为起源于印度,用弓摩擦琴弦使乐器鸣响的方法源自印度。其三为源自唐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粟特人之说。其四是中国弓弦乐器自成体系,维吾尔族等民族所用的艾捷克并非其他地区传入。其五是多重影响之说,维吾尔族的艾捷克是受影响自波斯文化、蒙古文化、中原文化的产物。
总之,艾捷克在历史上多与其他乐器一起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逐渐成如今的形制。到清代,其形制基本与现在能见到的艾捷克一致。艾捷克被列为清宫廷回部乐之一,在《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中称其为“哈尔扎克”,《御制五体清文鉴》则称其为“额依艾捷克”。
另外,关于艾捷克的起源有传说一则,一位姑娘收到一位小伙子的礼物,礼物是从波斯带来的琴。为纪念这位小伙子,姑娘把琴命名为艾捷克。
分类
艾捷克根据其形制、流传地域主要分为三种,即多朗(刀郎)艾捷克、改良艾捷克、哈密艾捷克。除此之外,还有热瓦普艾捷克、龟兹艾捷克、安集延艾捷克等已经罕见或消亡的种类。
多朗艾捷克
主条目:多朗艾捷克
多朗艾捷克主要流布于麦盖提县、巴楚县、阿瓦提县、莎车县等多朗人较多的南疆地区,多朗艾捷克既会用于维吾尔族达斯坦的表演,也会与卡龙琴、热瓦普等乐器组成乐队在民间麦西热甫中表演,还是多朗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演奏时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多朗艾捷克长度105厘米左右。琴首造型多样,下半部背面有弦槽,设有左侧1个或左右2个弦(其中之一为主奏弦,另一为装饰)。琴首、琴杆为圆柱状,琴杆两侧为共鸣弦轴,下端套铁。琴箱为钵形或半球形,蒙马皮或驴皮。铁琴脚从箱底传入与琴杆相连。共鸣弦数量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麦盖提县一带的多朗艾捷克有10根共鸣弦,分置琴杆两侧;哈密市一带的多朗艾捷克则有14根共鸣弦,琴杆两侧各7根。多朗艾捷克音韵明亮但飘渺。
除了上述常见的一弦多朗艾捷克外、还有两根主奏弦的两弦多朗艾捷克和三根主奏弦的三弦琴多朗艾捷克。两弦多朗艾捷克另有5根金属共鸣弦,较为罕见。三弦多朗艾捷克则是在两弦多朗艾捷克上改制而成,无共鸣弦。
改良艾捷克
改良艾捷克是从三弦多朗艾捷克改良而来。1953年,当时的南疆文工团演奏员段蔷以多朗艾捷克为基础设计出改良艾捷克,琴匠赛买提·阿不都拉将第一把改良艾捷克制作出来,并于新疆首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会演时推广,其后改良艾捷克便在全疆普及。改良艾捷克出现后在北疆地区,逐步替代斯克里泼卡(一种类似提琴的乐器)成为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也是新疆各专业团体维吾尔民族乐队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
改良艾捷克体型与多朗艾捷克无太大差异,主要是共鸣箱更大。全长约80厘米,琴弦以4根小提琴弦为主,没有设置共鸣弦。琴首左右各置2个弦轴,共鸣箱为半球形,上蒙开有“U”形音孔的木质面板。后壁开有若干圆形音孔。共鸣箱中有皮质共鸣膜,膜面有音柱与共鸣箱相接。改良艾捷克设有指板,琴头左右各两个琴轸。琴底部有呈倒“Y”形可转动支架。演奏时用的琴弓,以小提琴琴弓为主。另外,低音改良艾捷克个体较大。
改良后的艾捷克保留原乐器的声音色彩,扩展了音域,音量也有所增加。演奏声音更加柔和、纯净。改良后的琴弦、琴弓拓展了演奏技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改良艾捷克不仅能演奏民俗音乐小曲,也能参与到独奏曲和协奏曲等具有难度的演奏中。
音域
改良艾捷克设计定音f c1 g1 d1,实用改良艾捷克主奏弦定弦为g d1 a1 e2,各弦之间音高距5度,音域为g~g3或a4,音韵清新;另外也有中音艾捷克,也按5度关系定弦,即c g d1 a1,音域c~c3,音韵明亮;低音艾捷克同样以5度关系定弦,主奏弦定弦G d a e1,音域G~g2,音韵浑厚。
哈密艾捷克
主条目:哈密艾捷克
哈密艾捷克是新疆哈密市独有的古老乐器。虽名为艾捷克,但其形制、历史和其他艾捷克并不相同。哈密艾捷克共鸣箱(琴筒)多为圆筒形且多由金属制作,而非其他艾捷克常见的钵形或半球形的木质共鸣箱。哈密艾捷克的琴、弓位置也与其他艾捷克不同,哈密艾捷克琴弓位于主奏弦之间,其他艾捷克则琴、弓分开。
哈密艾捷克的起源同样说法不一,但在历史发展上相比于波斯等地的卡曼恰,更多的是受到中原包括二胡在内的胡琴影响,所以也有哈密艾捷克、哈密胡琴的称呼。哈密艾捷克定弦因弦数、地区、制作人员不同差异较大。哈密艾捷克音韵明亮且清晰,是演奏哈密木卡姆及《沙地亚》等维吾尔族民俗音乐常用的乐器。
哈密艾捷克是首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的项目,名为“哈密维吾尔族艾捷克艺术”。
已罕见或消亡的艾捷克
热瓦普艾捷克形如热瓦普,即共鸣箱上有一对牛角状耳。热瓦普艾捷克用弓演奏,音色与其他艾捷克相近。曾流行于新疆南疆地区,现已罕见。
龟兹艾捷克在《御制五体清文鉴》中称其为“旧孜艾捷克”。曾流行于今库车市一带,在民间音乐中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消亡。龟兹艾捷克琴体主要由桃木、杏木制作,其琴首扁平。7个弦轴,其中2个位于琴杆左侧,琴杆断面为半圆形。有17品,用丝弦捆扎而成。琴筒是小铎蒙马皮而成。演奏时演奏弦、共鸣弦同时发声,音韵娓娓略闷。
安集延艾捷克曾在维吾尔、乌兹别克斯坦民众聚居的地方广泛流布,用于乐舞及演唱伴奏。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消亡。安集延艾捷克通体以梨木、小叶杨等制作。琴首、琴杆都为圆柱形,有左右各二弦轴。琴杆贯穿琴箱与琴脚套结。半橄榄球形琴箱,蒙驴皮或马皮。演奏方式与多朗艾捷克相似。音韵明快、响亮。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来自南疆的两弦多朗艾捷克。
演奏
多朗艾捷克和改良艾捷克演奏姿势类似,但与哈密艾捷克姿势不同。演奏多朗艾捷克或改良艾捷克时,常为坐姿,胸挺体直。琴一般立于左腿之上,琴体可以自由活动。左手持琴杆,右手执弓;左手指尖轻触琴弦,通过揉、滑、颤、带等技法演奏出四分音和活音,右手可以运用多种弓法。低音改良艾捷克演奏姿势和方法则与大提琴的演奏姿势和方法类似。哈密艾捷克常为跪坐姿,琴筒放在左腿之上,用指第一关节处轻触琴弦演奏。
材料与制作
制作现代形制的艾捷克最常用的木材是杏,杏木质硬,密度高,干燥且共鸣好。不过也有使用枣、桑树、黑胡桃等其他木材制作的艾捷克。制作艾捷克用胶包括皮胶、花胶、塑料胶,现代形制的艾捷克多用适合粘和木材的皮胶。琴弦用钢丝弦代替了马尾、肠弦,使乐器更好的共鸣,音量更大且音韵悦耳。改良艾捷克会使用杏木、梧桐木制作琴码,用松属制作音柱。
传统手工制作艾捷克工艺常用的工具包括锯、斧、刨子、刻刀、等,随着工业的发展,旋切机,切割带、木床等工具会被用在制作艾捷克等民间乐器上。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展,乐器作坊和材料市场形成产业链,制琴师已不再需要亲手制作形制大致相同的部件,这也使得如今市场上艾捷克等乐器的形制相对统一。
制作现代形制的艾捷克工艺,以制作共鸣箱为例,先将木材切割为比预计尺寸稍大的立方体木块,后利用厚纸壳做成的模板标记尺寸,再通过大型削木床将木块削成半球形。其后利用特殊钻头,将半球形木块调整为厚度适当的共鸣箱箱体。在表面涂木器漆后,干燥存放。待艾捷克其他部件制作完成后,组装成完整的乐器。艾捷克的制作也注重装饰,表面装饰的工艺包括镶嵌和雕刻,其中雕刻包括线雕和浮雕。艾捷克装饰材料多选择骆驼骨、牦牛角、黑白塑料等,在艾捷克琴头、琴轴、琴杆、共鸣箱、拉弦板、底柱部分都可以进行装饰。
名师大家
当代艾捷克演奏员名家辈出,如国家一级演奏员、新疆歌舞团民乐队队长艾克热木·吾买尔;青年艾捷克演奏家、中央民族歌舞团艾捷克演奏员阿地力·阿不力孜;师从艾捷克大师西尔艾力、新疆歌舞团首席艾捷克演奏家古丽娜尔·伊明等。
参考资料
关于公布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