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草珊瑚

草珊瑚

草珊瑚(学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别名接骨金粟兰、肿节风、九节风、接骨木、见肿消等,是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草珊瑚属(Sarcandra)常绿半灌木。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海南省。生于山坡、沟谷林下荫湿处,海拔420-1500米。

草珊瑚高50-120厘米;茎与枝均有膨大的节。叶革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叶柄基部合生成鞘状;托叶钻形。穗状花序顶生,通常分枝,多少成复总状花序状;苞片三角形;花黄绿色;雄蕊1枚,肉质,棒状至圆柱状,花药2室,生于药隔上部两侧;子房球形或卵形,无花柱,柱头近头状。核果球形,熟时亮红色。

草珊瑚全株可入药,具有祛风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广泛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和日用化工等行业。草珊瑚观赏价值较高,可用于园林、庭院的绿化以及制作盆栽。

本草考证

草珊瑚又名肿节风、九节风、观音茶、接骨木、肿节风等。最早以“接骨草”之名始见于唐《本草拾遗》。明《汝南圃史》中首次出现“九节茶”一名,以九节茶之名作药用记载首见于清《生草药性备要》;“九节风”载于《分类草药性·上卷·风类》中。清《植物名实图考》载有两种接骨木,其卷三十八接骨木条云:“江西广信有之,绿茎圆节,颇似牛膝。叶生节间,长几二寸,圆齿稀纹,有接骨之效,故名。”参考其附图,形态特征与草珊瑚相符。《生草药性备要》中写到“观音茶”的叶和梗似鸡爪兰,果实熟透后呈红色,其描述的形状与草珊瑚基本一致。“草珊瑚”一词则出现于现代著作《云南植物志》中。

命名由来

最早英国学者Thunberg于1794年发表新种Bladhia glabra Thunberg;1846年,Gradner亦发表新种Sarcandra chloranthoides Gradner;但1930年日本学者Nakai研究认为这两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基本相似,建议将它们组合为一个种,并将Bladhia glabra的种名与Sarcandra chloranthoides的属名组合为Sarcandra glabra作为该种的学名。但该建议没有被裴鉴(中国分类学家、药用植物学家)接受,仍定草珊瑚为金粟兰属 glabra (Thunberg)Makino. 后Swamy等对中国产草珊瑚进行了部分器官的解剖学研究,以木部无导管和单一雄蕊两个特征为依据将它从金粟兰属(Chloranthus)中移出,独立成草珊瑚属(Sarcandra),重新定名为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形态特征

草珊瑚为常绿半灌木,高50-120厘米;茎直立,绿色;茎与枝均有膨大的节。

单叶对生;叶革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7厘米,宽2-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尖或楔形,边缘具粗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均无毛;叶柄长0.5-1.5厘米,基部合生成鞘状;托叶钻形。

穗状花序顶生,通常分枝,多少成圆锥花序状,连总花梗长1.5-4厘米;苞片三角形;花黄绿色;雄蕊1枚,肉质,棒状至圆柱状,花药2室,生于药隔上部之两侧,侧向或有时内向;子房球形或卵形,无花柱,柱头近头状。雌蕊在子房下位。

果实

核果球形,直径3-4毫米,熟时亮红色。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草珊瑚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

中国分布

草珊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生长习性

草珊瑚生长在海拔420-1500米的山坡或沟谷林下荫湿处,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和荫凉环境,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根部萌蘖能力强,喜腐殖质深厚、疏松肥沃和微酸性的砂壤土,忌贫瘠、板结、易积水的黏重土壤。花期6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草珊瑚是生理后熟植物,果实成熟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芽,可通过沙藏催芽。适当的浸种也可提高草珊瑚种子发芽率,浸种时间以24小时为宜。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的上旬和中旬。播种时先在带内挖播种沟,然后将种子以一定点距进行点播,边播边覆土,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扦插繁殖

草珊瑚可采用插繁殖,每年3-4月选择1-2年生枝条,剪成一定长度后插入土中。要求荫棚保护,当年11-12月可起苗移栽定植。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栽培草珊瑚的林地宜选肥沃的山沟谷地,以阴坡为佳;树龄6-20年,人工纯林;郁闭度宜在0.5-0.8之间。如果是茶园或果园,宜选湿度相对较大的阴坡地段。大田种植以中性或微酸性的便于灌溉的山塘田为宜。林地选定后,先把杂灌砍倒并清理掉;然后沿等高线挖水平条带,带面做成反坡状并把带面土耙碎。

田间管理

林下阴湿环境较适宜草珊瑚生长,利用林地种植草珊瑚须加强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保湿、疏松土壤,使根部萌条露出地面,促使萌芽长梢。一年至少锄土两次。中耕时视草珊瑚的生长和林地草杂情况而定。施肥以氮磷肥为主。

病虫害防治

草珊瑚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尚未发现为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如果田间遮荫条件差,在阳光强烈的夏季,会出现叶片灼伤现象,叶尖或叶绿出现斑枯,严重的全叶枯焦。可通过灌水降温、改善遮荫条件等措施,减轻为害。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草珊瑚全株或根可入药,味辛、苦,性平。具有祛风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经痛,产后滞腹痛,流感,肺炎急性阑尾炎细菌性痢疾,脓肿。

经济价值

草珊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已开发出复方草珊瑚含片草珊瑚牙膏、草珊瑚口香糖、草珊瑚注射液、血康口服液肿节风片剂/针剂、草珊瑚袋泡茶、草珊瑚止痒膏、草珊瑚口腔膏等产品。

观赏价值

草珊瑚具有四季常绿、叶面光泽度好、株型紧凑等良好的观叶性,果实成熟后,颜色鲜艳;具有芬芳气味和空气净化功能,可吸附空气中大多数有害气体,可应用于园林、庭院的绿化点缀;也可制作盆栽,置于室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草珊瑚全草含黄酮香豆素内酯芳香油有机酸及酚类、单宁等。黄类为主要有效成分;有机酸类含反丁烯二酸琥珀酸软脂酸等;草珊瑚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铁、锌、锰、镁、铜等15种微量元素,以及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等16种氨基酸。此外,还分离到了木脂素类化合物、单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

抗菌作用

草珊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痢疾杆菌、肠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草珊瑚中的有机酸类如丁二烯酸和反丁二烯酸等是其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抗炎作用

草珊瑚中的香豆素酚酸黄酮和倍半萜类等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口腔炎、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草珊瑚水提液对巨噬细胞系统,‚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草珊瑚浸膏及其总黄酮对动物的细胞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草珊瑚小剂量使动物机体免疫亢进‚,大剂量则免疫下降。草珊瑚还能延长动物游泳时间,‚对切除双侧肾上腺的正常动物有抗寒作用。

参考资料

草珊瑚 Sarcandra glabra.植物智.2023-02-08

..2023-02-10

..2023-02-10

草珊瑚.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08

..2023-02-24

..2023-02-24

..2023-03-01

..2023-02-10

草珊瑚 草珊瑚百科.说植物网.2024-01-08

..2023-02-09

..2023-02-09

..2023-02-24

..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