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哲敏

郑哲敏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郑哲敏于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8年至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到中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郑哲敏在197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他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和理论,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了力学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应用;开辟了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1979年,郑哲敏担任力学所新组建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室主任,1980年,郑哲敏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1年8月25日,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生平

早年与教育经历

1924年10月2日,郑哲敏出生于山东济南市一个商贾之家,原籍浙江省州(今宁波市鄞州区),1936年在济南读初一,受抗日战争影响学业中断。1937年,郑哲敏先后进成都建国中学、华阳县中学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1938年转赴成都继续就读,194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工程系学习,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北京复学,1947年郑哲敏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学士,留校任钱伟长教授的助教。

1948年4月,郑哲敏在清华大学推荐下,获得奖学金资助,前往加州理工学院留学;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在钱学森的指导下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1952年获得应用力学与数学博士学位,在热弹性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新学科方向上取得重要进展,随后他着手准备归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

1954年美国取消对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的限制,郑哲敏获准回国,他从9月开始,乘船辗转欧洲,于1955年2月回到中国。

工作与科研经历

1955年4月,郑哲敏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钱伟长主持的力学研究室任副研究员,协助钱学森和钱伟长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于1956年1月成为该所第一批科技人员,担任弹性力学组组长。随后作为助手参加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力学部分的编制工作。

1958年起,郑哲敏担任力学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副主任,领导爆炸成形和高压挤压成形的研究。

1960年任力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正式把爆炸力学作为主科方向,研究爆炸成形、突破机理和工艺,并将之列入力学研究所发展规划,开创“爆炸力学”这门学科。1964年郑哲敏任爆炸力学研究室主任,受命研究地下核爆炸力学效应,他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

“文化大革命”期间,郑哲敏的研究被迫中断,他遭受到迫害,被隔离审查和到干校劳动。1971年从干校返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后,郑哲敏继续研究爆炸力学,经过十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改变了中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因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上的贡献,1982年郑哲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77年,郑哲敏参与主持制订中国科学院力学学科发展规划,并成为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主要编制者。

1978年,郑哲敏任《力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从这一年开始,郑哲敏带领团队研究城市改建拆除建筑物的系统爆破方案,并制定规范,经国家相关部门推介后,广泛应用于全国的港口和码头建设、大型建筑体拆除等,既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又显著缩短了建设周期。

1980年12月,郑哲敏任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11月19日,郑哲敏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2月,他接替钱学森出任力学研究所第二任所长,把精力更多用于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的规划工作中,同时对爆炸力学的具体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郑哲敏致力于气相燃烧和爆炸、粉尘燃烧和爆炸的研究,继而投入煤和瓦斯突出、森林火灾防治等课题研究。1982年他发表论文《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接着开展研究和实验,定性揭示突出的主要过程和特征,为一个重要的实用突出判据提供了理论说明。

1986年,郑哲敏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6月,郑哲敏领导创建了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NM),任首任室主任,主要研究探索连续系统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效应,1999年该实验室被科学技术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世纪90年代,郑哲敏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3年,因在爆炸力学理论和应用上的成就,郑哲敏当选为中国第三位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郑哲敏与吴承康等倡导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创建了力学研究所工程科学研究部,主攻海洋、环境、能源中的关键力学问题。2004年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委托的“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咨询项目。

2013年1月18日,郑哲敏获颁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1月4日,郑哲敏获得国际永久性小行星命名,编号第12935号。

不幸逝世

2021年8月25日,郑哲敏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7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爆炸力学研究:郑哲敏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了力学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应用。

地下核爆炸效应研究: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和理论,将爆炸及冲击荷载效应用统一的方程表述,准确预测地下核试验压力衰减规律,为中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做出了贡献。

穿破甲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并建立相关理论,得到了有效的穿甲模型,获得比国际公认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公式,为中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工程建设领域:郑哲敏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开辟了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他针对中国大量存在的海岸软基处理难题,取得了爆炸排淤填实法、爆炸夯实法、爆炸挤淤泥法等系列爆炸处理水下软基新技术,同时在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力学研究:郑哲敏倡导以钱学森“物理力学”的学术思想开展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在他带领和指导下,力学研究所在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12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并以其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

著作论文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郑哲敏共有85篇学术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总下载量26983次。主要论文摘录如下:

学科建设

郑哲敏注重学科建设,一向坚持“科学院不抓基础研究是站不住脚”的观点,把力学的基础研究作为力学研究所的一个主攻方向,正式成立了“非线性连续介质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探索连续系统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效应。他在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倡导、建立和发展了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环境力学、海洋工程力学、灾害力学等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经过研究实践,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为推动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学术贡献。作为中国力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郑哲敏积极参加和组织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显著提高了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人才培养

郑哲敏探索适合科技发展的机制,着力营造适合科技人员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环境,对力学研究所的学科方向和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在科研组织结构和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他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坚持亲自授课,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点和专长,并强调实验—分析—计算相结合。郑哲敏培养了5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白以龙、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尹祥础等,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单位科研骨干。他在中国力学学会任职期间,为了培养优秀的力学人才,在力学学会成立了教育工作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年会,交流力学教学和教改经验,并组织各项力学教育改革研讨活动。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其它信息来源:

科技荣誉

其它信息来源:

社会任职

影响与评价

郑哲敏是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的执委,在中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为褒奖他的突出成就,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郑哲敏于2016年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出席命名仪式时指出,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深入学习他们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作出贡献。

共产党员网》评论指出:“郑哲敏先生心系祖国,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呕心沥血,严谨创新,团结奋进,平易近人,培养了大批力学领域的杰出人才。”

郑哲敏先后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钱伟长称其“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郑哲敏曾说:“我从过去走到现在,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路线。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洪友士缅怀郑哲敏时说:“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是比别人看的更深一些,更远一些。”

参考资料

“驯服”炸药的郑哲敏,走了.光明网.2023-02-08

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2-07

郑哲敏院士逝世.光明网.2023-02-07

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科学技术部.2023-02-08

学部简介.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2-08

【经济日报】郑哲敏:求索爆炸 以力证道----深切缅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08

郑哲敏院士生平.中国科学院.2023-02-07

沉痛悼念郑哲敏先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23-12-28

..2023-02-08

郑哲敏院士 :“给力”中国力学学科 建设与发展.中国科学院.2023-02-08

> 郑哲敏介绍+学术成就.中国科学院.2023-12-28

【中国广播网】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将继续完成中国梦----深切缅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08

历史渊源.宁波市鄞州区政府.2023-02-08

这5位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曾是西南联大里的热血青年.封面新闻.2024-01-10

学校沿革.清华大学.2023-02-07

送别!两院院士郑哲敏逝世.今日头条.2023-02-08

【人民画报】郑哲敏院士:爆炸力学家的家国情怀.中国科学院.2023-02-16

两院院士郑哲敏逝世,享年97岁.新京报.2023-02-08

【学习时报】郑哲敏:力学家的报国之“力”----深切缅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16

【科学时报】86岁郑哲敏:科技界从体制到精神要更深刻变革----深切缅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08

郑哲敏院士简介_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网.2023-02-08

爆炸力学的奠基性贡献.中国科学院.2023-02-08

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科学院.2023-02-17

郑哲敏.科学技术部.2023-02-08

郑哲敏.中国知网.2023-02-17

郑哲敏与我国爆炸力学.搜狐网.2024-05-08

郑哲敏主要学术成就.中国科学院.2024-05-08

【中国青年报】郑哲敏先生“外出”了 留下奋斗一生的爆炸力学----深切缅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08

郑哲敏简介.中国科学院.2023-02-08

李和娣:深切缅怀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08

送别两院院士郑哲敏:他曾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中国科学网.2023-02-16

屠呦呦等五位著名科学家获得小行星永久命名.科学技术部.2023-02-08

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2023-02-07

Becoming a Member.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023-02-07

【科技人科技事】中国爆炸力学的开拓者——郑哲敏.澎湃新闻.2023-12-30

【光明日报】缅怀!郑哲敏院士逝世----深切缅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2023-02-08

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小行星永久命名.光明日报.2023-02-16

刘延东同志简历.中国政府网.2023-02-16

悲痛!郑哲敏院士逝世,他曾先后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获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文汇报.2023-02-09

科研队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23-02-09

洪友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机构知识库.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