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地胆草

地胆草

地胆草(学名:地胆草属 scaber L.),又名苦地胆、地胆头、鹿耳草,为菊科(Asteraceae)地胆草属(Elephantopus)多年生草本植物;地胆草对光照适应能力较强,偏喜阳,常生于开旷山坡、山谷林缘、疏林地林下、河湖滩地、路旁、草甸等海拔400~1700米,具有一定植被覆盖的潮润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非洲各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产于浙江省、台湾、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省区。

地胆草高20~60厘米,根状茎平卧或斜升;茎直立,粗壮;茎叶少,向上渐小,呈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在枝端束生成球状复头状花序,全为两性花,花粉红色或淡紫色;瘦果长圆状线形,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基部宽且扁,花期为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地胆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等症状;同时其根系香味独特,且兼具药用功效,在中国南方地区多被用作食材。地胆草还可以在橡胶林和柑橘地中套种栽培,提高种植园的经济效益。

药用历史记载

地胆草最早记载于北宋政和年间《圣济总录》卷二十三之“必效散”,后又载于南宋的《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涣方之“二肝丹”。

地胆草以“苦地胆”作为药用之名,始载于清代《生草药性备用》;后《滇南本草》《岭南采药录》《浙江药用植物志》等均有收录。地胆草作为中国岭南地区的惯用民间草药,至少有500年的药用历史,197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曾收载本种为中药地胆草的法定植物来源。

地胆草不仅作为中国岭南的常用草药,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尼日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等地的土著人也常将它作为中药使用。

形态特征

茎、叶

根状茎平卧或斜升,具多数纤维状根。茎粗壮,直立,高20~60厘米,基部径0.2~0.4厘米,密被白色贴生长硬毛;]叶为单叶,大多为基生,基部叶花期生存,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基部渐狭成宽短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茎叶少而小,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叶上面被疏长糙毛,下面密被长硬毛和腺点。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或枝端束生的团球状的复头状花序,基部被3个叶状苞片所包围;苞片绿色,草质,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顶端渐尖,具明显凸起的脉,被长糙毛和腺点;总苞狭窄;总苞片绿色或上端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而具刺尖,具1脉或3脉,被短糙毛和腺点;花4个,全为两性花,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冠长7-9毫米,管部长4-5毫米。

果实为瘦长圆状线形,具棱,顶端截形,基部缩小,被短柔毛,长0.4厘米左右;冠毛污白色,基部扁且宽,长0.4~0.5厘米。

物种分布

地胆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非洲各热带地区。

在中国产于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等省区。

生长习性

地胆草具有适生性;对光照适应能力较强,偏喜阳,但可耐较大程度荫蔽,常生于开旷山坡、山谷林缘、疏林地林下、河湖滩地、路旁、草甸等海拔400~1700米,具有一定植被覆盖的潮润地区。其花期为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采用播种繁殖方式需提前于上年10月至当年2月之间收集好地胆草种子。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根据地形走向和地块形状制作垄,后按一定行株距开穴播种,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苗长后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后注意种苗生长情况,促进种苗生长。

分根繁殖

秋季可进行分根繁殖,挖取地胆草根状茎,剪成带有多个萌芽的茎段,埋入苗床或者种植穴中,埋栽成功后注意加强穗苗管理。

扦插繁殖

每年的6~7月可进行插。在植株花芽分化前,剪取健壮植株的的枝条,去除顶端幼嫩部分作插穗,将插穗下端浸蘸生根液后,按一定的行株距扦插于苗床上。扦插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培育至次年萌发出叶后,即可视情况起苗移栽。

栽培管理

种植地选择

地胆草人工栽培的种植地可选择管理容易、排水灌溉方便、较为湿润的壤质土田块。在林地栽培,譬如和橡胶树套种等,需注意选择荫蔽度不超过80%的林地,荫蔽度太大会导致地胆草产量降低。若是作为药用栽培,种植地应选择区域内植被保护良好,土壤、空气、水源不受污染的地块。

育苗移栽

选择合适的地块作为育苗苗床,每年4月下旬进行播种,育苗期间注意做好抗旱和除草等工作;苗长3叶后可间苗,苗长5叶后可将壮苗进行移栽,起苗移栽前注意浇湿苗床,幼苗移栽时根系带土能促进幼苗成活。

摘蕾除草

每年8月地胆草生蕾后,对于不是作为留作种用的植株应摘除其花蕾,减少养分消耗,集中养分供养根状茎,提高根茎产量。

地胆草小苗萌发初期,需及时除草,待小苗长出叶以后,地胆草的生长能力加强,此后除草可视情况而定,除草时不要伤及地胆草根系。

病虫害防治

野生的地胆草一般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地胆草偶见发生的病虫害有褐斑病、白绢病、蝼蛄、蚜虫等。病害发生初期和害虫低龄阶段可选用阿维菌素芽孢杆菌波尔多液石灰硫黄合剂、茶子饼或烟茎浸出液等进行防治。而作为药材使用的地胆草主要通过发挥天敌的自然调控作用、合理肥水和注意园地卫生等方式控制病虫害。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地胆草味苦、辛,性冷;归人热经。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感冒、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眼结合膜炎、黄疸、白带、湿疹、虫蛇咬伤等症状。

地胆草是中成药尿清舒颗粒山地岗感冒颗粒复方马缨丹片等制剂的重要原料。地胆草在中国岭南地区常被当成蒲公英入药,地胆草与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功效,但功效各有偏重,在临床使用上应严格明确区分。

经济价值

地胆草并非喜阴植物,但在荫蔽较大时也可正常生长,故可在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也可在柑橘地套种地胆草。该方式既能有效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增加间种园林的经济效益,又能有效保护和开发地胆草资源;还能有效缓解林下的水土流失,一举多得。

食用价值

地胆草根系香味独特,且兼具药用功效,在中国南方地区多被用作食材,尤其是在中国两广地区被作为煲汤原料广泛食用。

物种区别

白花地胆草地胆草属 tomentosus L.)和地胆草同属地胆草属植物,二者容易混淆,主要区别点在于:白花地胆草茎多分枝,直立,被开展长柔毛;高0.8~1米,或更高,草茎高于地胆草;叶散生于茎上,基部花期常凋萎,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10

Elephantopus scaber.植物智.2023-02-10

地胆草.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2-10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10

白花地胆草 (bái huā dì dǎn cǎo).植物智.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