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打竿舞、跳竹竿、花山节竿、竹杠舞、砍柴舞等,该舞蹈因人在两竹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而得名。主要流行于中国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贵州省等省份的黎族、德昂族、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各具地域特色。除此之外在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广泛分布。
竹竿舞起初是黎族的一种古老祭祀方式,用来祭祀祖宗和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带有娱乐性和健身性质的运动。该舞蹈道具简单、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较强的娱乐性。舞时,两边各蹲数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按照音乐或鼓点节拍,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有磨刀步、参差步、青蛙步、狗追鹿步、赤麂步、筛米步、猴子偷食步、老鹰步等8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多种表演形式。多在各民族的喜庆、丰收、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或迎接宾客时进行表演,以此传递着各民族豪爽、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人们热爱劳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
2006年,海南省三亚市“黎族打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黎族民间打柴舞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发展
起源
竹竿舞最早起源于海南黎族的打柴舞,而关于打柴舞的起源,学界说法众多,有学者认为起源于海南三亚崖城区域黎族村寨的黎王“作八”学说;有学者认为是起源于海南保亭、陵水区域的情人约会学说;有学者认为是起源于海南白沙、五指山市、 江一带,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发展演变而来的;有学者认为是来源于建造“船型茅屋”学说;也有学者认为是起源于黎族祖先上山砍柴时,为驱赶野兽而发展演变来的,其说法众多,并无定论。
发展
竹竿舞最早起源于海南省黎族集居地区,黎语称“卡咯”,意为夹着东西不放松,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起初,它是一种丧葬舞,人们在举行丧葬活动时,手持木棒竹竿在先人遗体旁挥舞,用来驱赶来分食尸体的飞禽走兽,以此来保护先人的遗体;后来演变成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黎族人民经过一年的辛勤耕作,获得丰收时,村寨里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每家每户都制作新米饭、酿造米酒、宰杀家养禽畜、人们聚集在村寨的空地或草坪上,燃起篝火,打着火把,跳起竹竿舞,通宵达旦,尽兴方归,以此来祭祀祖宗和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宋朝时,流放生活在海南省的文学家苏试,就在诗句中描述过黎族的竹竿舞,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是在清代光绪年间的典籍中。
竹竿舞刚兴起的时候,只有青壮年男子参与,后来逐渐发展为女子击竿男子跳,再后来又演化为男女一起跳;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竿舞在德昂族、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成为一项普遍开展的体育娱乐活动;发展到21世纪,竹竿舞已经不仅限于在传统节日举行,在喜庆日子里也会以此作为娱乐活动。
舞蹈特点
动作特点
竹竿舞表演时舞者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在竹竿一张一合的空隙间,不仅要敏捷地来回跳跃、蹲伏,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以此模仿人类劳动、动物们的动作及声音,大致有8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
磨刀步是持竿者将细竹竿放置在粗竹竿上进行分合击打,舞者在一张一合的空隙间踩踏、跳跃而过;参差步的敲竿方式与磨刀步相同,舞者在一张一合的空隙中双脚交替来回跳跃,每一次都以单脚着地;青蛙步是持竿者将细竹竿交错分合与大竹竿碰击,击奏出如青蛙鸣叫的声音,跳法与磨刀步相同;狗追鹿步是模仿围猎时的情景,持竿者将一根细竹竿举过头顶,来回击打另一根细竹竿,发出带有节奏的碰击声,两个舞者一前一后相互追逐,前者扮演惊慌失措逃窜的鹿,后者则扮演猎狗;黄步的竹竿敲击方式、步伐与狗追鹿步大致相似;筛米步是持竿者将两对细竹竿以“井”字状架放在大竹竿上,由四个人分执两端进行分合击打,舞者列队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井”字形的分合空隙间踩踏、跳跃;猴子偷食步是持竿者先由四人将细竹竿扛在肩上相对站立,在其上方架两根平行的细竹竿摆成“井”字,再由四人执其两端有节奏地分合击打,由一人手执稻草或其他物品在“井”字口上方摆摇进行“引诱”,舞者模仿偷吃谷物的猴子,在一张一合的夹击中上下跳跃,避免被夹击;老鹰步是先将米臼放在两根粗竹竿之间,再把两对细竹竿架在臼口上摆成“井”字口,“井”口上直立着一根细竹竿,并坐数人在细竹竿的端头以稳固米臼。舞时,四人分别用四根细竹竿插在直立木的旁边进行固定,同时推动使其转动,舞者爬上细竹竿的顶端,用腹部顶着,张开四肢,模仿老鹰在空中展翅飞翔,并鸣叫,推木者与围观者也随声附和。
音乐节拍
竹竿舞是按照音乐或鼓点,以并、并、分、分的4/4节拍声音为基本节奏,以此节奏来敲竹竿和跳舞,两根竹竿开击时,用双手打开以细竹竿击打底下的粗竹竿;关击时,双手合拢用细竹竿击打粗竹竿。
表演形式
舞蹈的组织形式简单,选择一块宽阔的场地,先将两根直径约20厘米、长约4米的粗竹竿平行放在地上,在间隔3~4米左右的垂直方向的粗竹竿上放4~10根长的细竹竿,敲击竹竿的人每两人一对,执一对竿,一手握一竿,位于细竿的两端,持竿者的姿势会随着鼓乐的变化而变化,可坐、可蹲、可站,总参与人数3~5对不等;
持竿者按照音乐节拍和鼓点,不断将手中的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随着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打越大;跳杆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依据竹竿的张合调节舞步,同时还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在保证不踩着竹竿和被竹竿夹的前提下,跳到竹竿方阵的另一端为成功,当跳杆者胜出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的声音,气氛豪迈洒脱,热烈欢腾。据说善跳竹竿的小伙大多比较机灵敏捷、应变自如,会受到姑娘的青睐,而动作优美、敏捷大方的姑娘,也会得到众多青年的追求。
竹竿舞的跳法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多种表演形式。单人跳时,舞者在竹竿中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边跳边舞,向前向后循环;双人跳或多人跳时,每2人或多人一组,每组人员的动作要求整齐一致,可纵向排列,或2人、3人、4人等手牵手并排跳跃,按照一对竹竿开与合的节奏,在开合间隙中灵巧地跳动,跳完上个空格后,又重复返回,如此循环,直至尽兴;而竹竿舞有的跳法也较多,有双脚跳、单脚跳,翻跟斗,甚至有踩着高跷做出高难度动作的跳法;按照舞蹈节奏,可将其分为1/2拍跳法、2/3拍跳法、3/4拍跳法等多种跳法。
价值与功能
价值寓意
竹竿舞起初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在人类诞生初期,先民们感知到大自然瞬息万变与神秘莫测,自己是渺小的,因而他们敬畏自然,试图通过祭祀祖宗和神灵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它蕴含了黎族最基本的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念,他们认为在阳间的人与在阴间的灵魂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处在阴间的灵魂会监督着阳间人的行为,所以形成了如今依旧盛行的祖先崇拜、鬼魂崇拜等信仰,因此竹竿舞始终贯穿着保护先人遗体和对死者灵魂的安抚、解除失去亲人的痛苦、缅怀逝者、激励生者的内涵和功利目的,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与情感抒发的表达方式之一。后来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在德昂族、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
社会功能
竹竿舞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他们精神纽带。该舞蹈既具有集体性,又具有个体性,它表演形式简单,通常由多人合作进行,表演时人们将竹竿互相碰击,细竹竿与与垫架之间碰撞,产生带有旋律的节奏,无论老幼皆可参与,不同年龄段选用不同的音乐节奏,其伴奏音乐表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凸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参与者在愉悦轻松的自然环境中拉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也能够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竹竿舞传递着人们豪爽、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人们热爱劳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起到增强人们的体质的功能。
其他民族特色
德昂族
竹竿舞以前是德昂族丧葬舞的一种,主要特点是以马串铃和六根竹竿作为表演道具,表演时,舞者把马串铃缠在腰间,将竹竿放置于地面上敲击来进行舞蹈,其中竹竿象征着马,敲击竹竿发出的声音代表马蹄声,以前在德昂族中只有在年过七旬、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时的前三天,于每天早、中、晚各跳一次,以此来赞颂死者生前的功德,让亡者骑“马”西去,免收奔波之苦。21世纪后,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娱乐健身性舞蹈,不定时的都会举行表演。
壮族
壮族的竹竿舞通常在喜悦氛围的节庆日上举行,表演时壮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精美的民族服饰,两人作为一对,在竹竿一张一合的空隙中,以模仿蚂蚁、豹子、画眉等动物优美的形态起跳,以此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上天的感恩。
苗族
苗族的竹竿舞一般在重大节庆日、迎接贵客时表演,表演时由8对男女青年,男子身着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身着手工大摆裙,在苗族大堂鼓的伴奏下舞动,整支舞分为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主要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同时也孕育着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佤族
佤族的竹竿舞在过去也是一种丧事舞蹈,也是在村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后,人们唱歌跳舞欢送他,表现出佤族人民面对死亡时旷达的生死观。现在发展成一种娱乐性舞蹈,有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的舞蹈动作。
瑶族
瑶族的竹竿舞多在重大的传统节日上举行,届时村民会组织传统的拜王、耍歌堂等活动,其中就包含了竹竿舞。
传承与保护
民间发展
竹竿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竿舞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后来它带有的原始祭祀色彩逐渐消失,成了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逐渐在德昂族、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被称为“东方的健美操”。
在广西壮族聚居地,竹竿舞已经成为具有标志性的壮族民间文化,每年的“上巳节”歌坪,数千名壮家青年男女以跳竹竿舞来庆祝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竹竿舞的壮观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与;在海南黎族聚居地,竹竿舞已经成为青年男女寻常的娱乐活动,每逢“三月三”时,他们身着节日服装,聚在一起跳竹竿舞,寻找“搭档”,架设“鹃桥”,以此来增进交流,加强友谊。并且还被文艺工作者搬上了艺术舞台,成为欢迎外来宾客的一种礼节与仪式;竹竿舞不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性,而且兼具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国内外游人喜爱。1957年,黎族打柴舞首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反响热烈,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表演艺术者走出国门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表演竹竿舞,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扩大了竹竿舞的影响力。
保护措施
2008年,相关部门在拥有打柴舞古俗的三亚市崖州区郎典村建立了“黎族打柴舞传习所”,以此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传承;海南省地区的竹竿舞也走进校园,中小学以及高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部分学校还成功举办过竹竿舞比赛,这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可行的学习途径;竹竿舞还和景区相结合,在海南三亚宋城千古情等景区均有竹竿舞表演,既展示了海南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又让竹竿舞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竹竿舞已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项表演项目。2006年,海南省三亚市“黎族打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家近被指定为国家级相关传承人,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为相关保护单位;2008年,黎族民间打柴舞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此来推动竹竿舞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资料
黎族竹竿舞.五指山市人民政府.2023-02-10
竹竿舞欢 余音犹沓沓.海南省民委.2023-02-11
竹竿舞:充满民族风情的健美操.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02-26
黎族打柴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5-25
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05-25
壮族竹竿舞.南宁地情网.2023-05-25
黎族艺术.五指山市人民政府.2023-02-11
海南省特色民族传统竹竿舞惊艳八方来客.国家体育总局.2023-02-10
海南万人共跳竹竿舞活动在全省19个市县同时举行.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2023-03-14
保亭举办中学生竹竿舞比赛 传承民族文化.海南省民委.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