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鬃狮蜥

鬃狮蜥

鬃狮蜥(拉丁学名:Pogona vitticeps),别名维塔图斯棘刺喉咙蜥、中部蜥,为鬣蜥科鬃狮蜥属爬行纲

鬃狮蜥体长40-50厘米,尾长是头体长的2倍以上,体重200-500克,野外寿命5-10年。鬃狮蜥身体主要为浅灰色、浅黄褐色至红褐色,有褐色或黑色的喉部。体型粗壮,骨架坚实,四肢强大。头部为楔形,雄性的头部比雌性大,髯也更发达。鬃狮蜥眼眶很大。体侧、背部及后颈上覆有棘状鳞。当遭受威胁时会张开嘴并将带刺的咽喉膨大以示威。

鬃狮蜥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见于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鬃狮蜥的栖息地范围很广,荒漠、森林和灌木丛均可见,营半树栖生活。鬃狮蜥以植物、可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鬃狮蜥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鬃狮蜥可作为宠物,也用于科学研究。

形态特征

鬃狮蜥体重200-500克,体长40-50厘米,尾长是头体长的2倍以上。性成熟时雌性鬃狮蜥与雄性个体体型大小差异不明显;但在成年时,雄性鬃狮蜥的体型要比雌性鬃狮蜥小得多。鬃狮蜥身体主要为浅灰色、浅黄褐色至红褐色,有褐色或黑色的喉部。体型粗壮,骨架坚实,四肢强大,配以许多能动的骨骼,正适合四足步行的步法。头部为楔形,雄性的头部比雌性大,髯也更发达。鬃狮蜥眼眶很大。体侧的棘状鳞生长方位均不尽相同,背部及后颈上也覆有棘状鳞。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鬃狮蜥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见于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

栖息环境

鬃狮蜥的栖息地范围很广,荒漠、森林和灌木丛均可见,营半树栖生活,善于攀爬,常于树枝上、倒木下、栅栏柱和野餐桌等处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鬃狮蜥为杂食性动物,因其栖息环境食物不易获得,所以鬃狮蜥不挑食,以植物为食,包括野外的水果和树叶,也以可捕获的任何无脊椎动物(包括蚂蚁和甲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如蜥蜴)为食。鬃狮蜥的胃很大,可以容纳大量的食物。

当鬃狮蜥找到猎物或可食用的植物时,嘴巴会迅速张开,舌头向前伸出,将食物吸入口中,并由牙齿和强壮的下颚肌肉咬住,然后迅速杀死或分解后吞食。圈养鬃狮蜥会喝自来水;野外下小雨时,鬃狮蜥用后肢站立,头和尾巴向下倾斜,当水从尾端向头部方向流时,鬃狮蜥会舔水喝,这个姿势可保持20-30分钟。

节律行为

鬃狮蜥主要在白天活动,有时会在天黑后活动,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在澳大利亚晚春时节(11月),雄性鬃狮蜥比雌性鬃狮蜥更常见,冬季通常只在清晨和傍晚活动。

适应性行为

当鬃狮蜥的体温上升到相对较高且可能危险的水平时,它们会不同程度地张开嘴巴,可能是为了通过从口腔粘膜表面蒸发散热以降温。在极热时期,鬃狮蜥可能会长时间栖息在地面上。

防御行为

鬃狮蜥通常停驻在高处,可在沐浴阳光的同时留意潜在的捕食者、猎物、对手和配偶。

当遭受威胁时,鬃狮蜥会张开嘴并将带刺的咽喉充气膨大以示威。

鬃狮蜥可以快速的改变身体颜色。例如,一只鬃狮蜥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可将身体颜色从全黄色调变为几乎完全黑色;成年雄性鬃狮蜥通常会将咽喉上刺的颜色变为黑色,当咽喉膨胀呈防御姿势时,颚须会显得更加醒目。

鬃狮蜥一般不会发出声音,仅在受到威胁时会发出低沉的嘶嘶声。

交流行为

鬃狮蜥的沟通是通过姿势、身体颜色变化、头部摆动和手臂挥动来实现的。鬃狮蜥会用两条后肢和一条前肢站立,挥舞另一条前肢,像“挥手”一样。

鬃狮蜥通常独居,但当它们聚集在最佳晒太阳地点和食物丰富地点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等级制度;当受到挑战时,处于统治地位的鬃狮蜥会摇头并鼓起咽喉作为健康的标志,若发起挑战的鬃狮蜥挥动前臂则表示屈服,可缓和对抗,但如果其始终不让步,鬃狮蜥们就会围成一圈,发生对峙或打斗。

不同性别的鬃狮蜥摇头传达不同的信息:成年雌性鬃狮蜥通常用缓慢的弯腰来表示对雄性鬃狮蜥的服从,用挥动手臂并结合缓慢的头部摆动表示对雄性鬃狮蜥的回应;雄性鬃狮蜥用快速弯腰和咽喉膨胀、颚须变黑来表示统治地位,用挥手表示对占统治地位的雄性鬃狮蜥的服从,在交配前会浑身摆动。

生长繁殖

交配

在冬季寒冷期过后,雄性鬃狮蜥会进行包括鼓胀颚须、发出信号、盘旋和咬尾巴在内的战斗,以确立交配权;在春季进行交配,雄性鬃狮蜥用下颚抓住雌性鬃狮蜥,并在交配前用颈部的皮肤褶皱抓住雌性鬃狮蜥。

产卵及孵化

鬃狮蜥是产卵动物。澳大利亚仲春时节(11月左右),雌性鬃狮蜥会在地面上遮蔽的处所掘洞产卵,每次可产下10-30枚卵,大约26℃下孵育需要78-85天。研究发现雌性鬃狮蜥在一次交配后可产下两窝幼仔,表明雌性可以储存精子。在圈养环境中,雌性鬃狮蜥在一个繁殖周期(如10月15日-6月17日)内可产下多达四窝幼仔,每窝间隔时间短至13天。新生卵(23-29)×(17-18)毫米不等。新生鬃狮蜥体长39-42毫米,平均38毫米。

生长

鬃狮蜥的野外寿命为5-10年,2014年报道,圈养最长寿命19年零5月。

性别决定

鬃狮蜥的性别表型可能与卵的孵育温度有关:在 20-32 ℃孵化时,卵的孵化温度不会对性别产生影响,幼仔的性别表型具有遗传依赖型性别决定(GSD);在较高的孵育温度下(如34-37°C),具有雄性基因型(ZZ)的鬃狮蜥反转为雌性表型(雌性异种性(female heterogamety)),表现为孵育出雌性幼仔。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至2018年,鬃狮蜥很常见,具体种群数量未知。

致危因素

鬃狮蜥会被引进的狐属和野猫捕食,但据认为对该物种没有重大威胁。

保护措施

鬃狮蜥在澳大利亚受到保护,不能从野外采集,大多数地区都需要许可证才能圈养。

保护级别

鬃狮蜥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鬃狮蜥可作为宠物,也用于科学研究。鬃狮蜥体型较小,性情温和,易于饲养,成为最受欢迎的爬行纲宠物;另一方面,鬃狮蜥凭借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和好奇的天性能很快博得饲养者喜爱。

物种危害

人被鬃狮蜥咬一口会引起疼痛、破皮并留下伤,应使用温和的消毒剂清洁咬伤部位。

种间关系

捕食

鬃狮蜥的捕食者包括鸥嘴噪鸥古巨蜥黑头盾蟒澳洲野犬猛禽狐属

寄生

鬃狮蜥是原生动物、线虫原虫蛔虫病吸虫等寄生虫的宿主。

人工养殖

鬃狮蜥是比较适合家庭饲养的中型蜥蜴,大部分个体都相对温顺,易与人亲近,且饲养空间需求不大,外形独特,饲养和繁殖的难度较低。人工养殖鬃狮蜥的体色变化很大,2011年中国人工养殖的鬃狮蜥主流色系有普通、金黄、金橙、柠檬黄、暗红、火红、白色等,体表颜色较纯和基因较纯的个体繁殖难度相对较大。

饲养管理

挑选鬃狮蜥时,可以按以下特征选择:行动迅速,较活跃,爬行时四肢有力并高高撑起,尾巴和身体为水平一线;眼睛明亮无浑浊;嘴巴平滑且紧闭,口腔无黏液;尾巴无弯曲。

鬃狮蜥天生好奇但性格较孤立,领地意识较强,常发生打斗事件,一般不建议群养,最好一只箱子养一条或一对。鬃狮蜥是沙漠型蜥蜴,对UVB灯照射需求强烈,平均每天需UVB灯照射8-10小时或室外直晒太阳2-3小时。

幼体鬃狮蜥可适当多喂昆虫纲饲料,成年鬃狮蜥主要投喂蔬果,偶尔投喂少量昆虫饲料即可。

常见问题及处理

鬃狮蜥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缺钙,表现为四肢无力,食欲下降,严重者下颚长于上颚,俗称“地包天”。导致缺钙的原因主要是钙的摄取量不足或UVB灯照射时间不足,通过增加钙的投喂量并检查UVB灯的质量或寿命以保证充足照射时间可改善缺钙问题。

基因组学

鬃狮蜥是基因组10K联盟(Genome 10K consortium)选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之一。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2023-02-23

..2023-02-23

..2023-02-23

..2023-02-23

..2023-02-23

内陆鬃狮蜥.ITIS.2024-08-22

内陆鬃狮蜥.IUCN.2024-08-22

内陆鬃狮蜥.animalia.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