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蹄目
南方有蹄目是已灭绝的生活在南美洲的有蹄动物,其历史可追溯至约5700万年前,一直延续至约5000年前。南方有蹄目包括了巨型的箭齿兽等多种形态,有些形态类似于兔子和犀牛。南方有蹄目被隔离在南美洲,因此很多种类沿趋同演化而形成像其他大洲的哺乳纲。南方有蹄目与其他南美洲的有蹄类组成了南蹄目。南方有蹄目是南美洲本土有蹄类中最大的一类,已描述了14个科、150多个属。南方有蹄目的多样性在新近纪后期有所下降,只有大型的毒齿兽一直存活到更新世末期。南方有蹄目与另一类南美洲有蹄类——兽脚目有密切关系,而其最近的现生亲属则是奇蹄目,包括犀牛、和马等。南方有蹄目中的一些类群独立地演化出了类似啮齿类和兔形目的不断生长的牙齿,这在有蹄动物中只有独角犀牛也有。
正文
已绝灭的生活在南美洲的古有蹄类。早在19世纪30年代,查尔斯·达尔文在阿根廷拉泼拉达河边发现过一些重要的化石,使这类动物初为人知,但它一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正式的命名。S.罗思(1903)称之为南方有蹄目,意即南方大陆特有的有蹄动物。由于绝大部分化石见于南美,不少人也就习惯上称它为南美有蹄类。
南方有蹄目的体型大小相差悬殊,可以从兔子那样小到犀牛那样大。它们的身材有的轻巧,有的则很笨重。一般说来,这类动物脑颅较小,总有大的鼓泡和位置多变的后动脉孔。牙齿多数形成连续的齿列;但在进步或晚期的成员中门齿经常扩大成凿形,而前面的前臼齿则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上臼齿一般是三角形或方形;下臼齿双月形,但在后部内侧总有锥-脊形齿尖。脚似中轴型,每脚有5或3趾;有些种类有爪。
南方有蹄目的兴衰已经历了5000多万年的历史。在白垩纪或稍后(距今7000万年前),它们可能已从踝节目(Condylarthra)古老祖先中分化出来,但迄今还无中间环节证实。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南方有蹄目的辐射与分布在新生代各时期有着令人惊奇的变化。最初,距今5500万年前后,大多数成员体形较小,齿冠低结构原始。虽然它们在数量和种类上还不算多,但分布地区极广,如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美国、中国和蒙古都有它们的足迹,一般生活在炎热的半干旱林中空地。到距今500万年前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南方有蹄目的进化达到了顶峰。这时,种类繁多,多数成员结构特化,体形增大,脚趾减少,牙齿一般趋向高冠,并有复杂的纹饰。有趣的是,它们的分布地区却大为缩小,除南美外,其他大陆仅北美有其遗。自中新世以后,它们一蹶不振,种类急剧下降;在濒临绝灭前只残存几属。有人认为,在新生代大部分时间内,南美洲处于隔离状态;只是在第三纪后期,它可能通过博利互尔海沟与北美时而有过联系。而这时,某些凶猛的食肉目和进步的奇蹄目从北方大陆入侵,大大影响了南方有蹄类的生存和发展。
20世纪初在北美发现了北柱兽(Arctostylopus),又在蒙古发现了古柱兽(Palaeostylops)。1966年,中国首次在新疆发现了东方柱兽(Anatolostylops),以后20多年来,陆续在华南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发现了一群原始而古老的似南方有蹄目化石。迄今,中国已发现晚古新世到中始新世,属于北柱兽科(Arctostylopidae)的6属以上化石,它们的形态具有比美洲同期种类更为原始的性质。1989年一些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将它们归入新建立的北柱兽目。
南方有蹄目现有14科120余属化石,一般被分成如下4亚目:①古南方有蹄亚目(Notioprogonia);②型兽亚目(Typotheria);③黑格兽亚目(Hegetotheriidae);④箭齿兽亚目(Toxodontia;见图)。近来有一种观点,主张将南美洲全部6类有蹄类群都归于一大单元,称为南蹄目(Meridiungulata)或超目,但这仍有待于研究和讨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