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蝴蝶兰

蝴蝶兰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H. G. Reichenbach),兰科(Orchidaceae)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又名台湾蝶兰、蝶兰、台湾蝴蝶兰等。蝴蝶兰为多年生草本,附生兰。性喜热、耐阴,适于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蝴蝶兰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在中国台湾地区栽培和育种较为成熟。

蝴蝶兰茎很短,叶片呈椭圆形或长圆形,稍肉质,上面绿色,背面紫色,长10-20厘米,具短而宽的叶鞘。花白色,花瓣菱状圆形,美丽,花期长。花序轴紫绿色,常具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中萼片近椭圆形,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唇瓣3裂;蕊柱粗壮,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花期4-6月。

蝴蝶兰是兰花中的佳品,素有“洋兰皇后”的美称,以其优雅高贵、赏花期长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美化房间和花园造景的优良选择。

研究历史

蝴蝶兰分类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形成时期。蝴蝶兰属植物最早由德国植物学家G. E. Rumphius在菲律宾安纹岛首次发现白花蝴蝶兰,1750年将其命名为Angraecum album majus,意为月亮兰。1752年1月19日瑞典植物学家Peter Osbeck自中国去英国途中,经过爪哇西部的一个岛屿,在岸边的树枝上发现了一种形似蝴蝶的白色兰花,采集了一些带回欧洲,交给当时瑞典的植物分类学家卡尔?冯?林奈(Linnaeus)去鉴定,当时林奈将所有的气生兰类,均命名为Epidendrum(树兰),并于1753年刊在《Species plantarum》杂志上,将这种兰花定名为Epidendrum amabilis。1814年,Roxbungh把蝴蝶兰属归类为蕙兰属,名更为Cymbidium。1825年,荷兰植物学家Blume在爪哇热带森林中观察到野生蝴蝶兰真实的生态后,认为属名为Cymbidium及Epidendrum的蝴蝶兰在形态及生态上有别于新发现的该兰花,而另起新的属名为蝴蝶兰Phalaenopsis,由希腊语phala(蛾)和opsis(模样)组成,意为“好像蝴蝶般的兰花”。

二是发展时期。分类学家通过系统性的鉴定方式,对蝴蝶兰属进行分类。1980年,学者Sweet依据其瘤状物及唇瓣,将蝴蝶兰属植物分为Phalaenopsis、Parishianae等九个节,将Phal. amabilis及Phal. aphrodite归在Phalaenopsis节中。2001年,学者Christenson同样依据瘤状物及唇瓣的性状,将蝴蝶兰分为Phalaenopsis、Aphyllae等五个亚属,将原先被定为节的Polychilos,Fuscatae,Amboinenses,Zebrinae移到了Phalaenopsis亚属,又将该亚属分为四个节。Phal. aphrodite归为Phalaenopsis亚属。

形态特征

根为着生根,白色,呈圆柱型,皮层多肉。不定根生于茎基部及植株低节位。

单茎,较短,外有叶鞘。

叶卵圆形、镰刀状长圆形或椭圆型,宽3-6厘米,长10-20厘米。叶片稍肉质,多革质,上面绿色,背面紫色,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有时歪斜或楔形,具短而宽的鞘。常3-4枚或更多,一般50天左右生长一片叶子。

花白色,花期长;花瓣菱状圆形,先端圆形,基部呈短爪;唇瓣3裂;侧裂片直立,倒卵形,先端锐尖或圆形,基部收狭,具细条纹或红色斑点;中裂片似菱形先端渐狭并具2条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具宽的蕊柱足;花序侧生于茎基部,不分枝或有时分枝,长达50厘米;花序轴紫绿色,常具由基部向顶端逐渐开放的花;花序柄绿色,被数枚鳞片状鞘;花苞片卵状三角形;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中萼片近椭圆形,具网状脉,先端钝,基部稍收狭;侧萼片歪卵形,具网状脉,先端钝,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收狭。

果实

蒴果,长卵圆形,具三棱或六棱,内有3枚果瓣。

种子

种子只具有胚和种皮,无胚乳,极微小纤细,呈粉末状。大量的种子着生于侧膜胎座上。

物种分布

蝴蝶兰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如菲律宾、中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恒春半岛台东县兰屿岛)。

生长习性

蝴蝶兰为单茎性气生兰,喜好通风良好、潮湿的空气和湿润温暖的环境。喜好的相对湿度在60%-80%,过高的湿度容易造成病害的流行,过低的湿度不利于蝴蝶兰的生长。蝴蝶兰畏热又畏冷,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不利于其生长,一般较适合的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白天),夜间为24-25摄氏度。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兰科的自然繁殖系统是以异交为主,是典型的虫媒花,雌雄同花。通过其特异的花部构造来适应昆虫传粉:花朵构造复杂,由三枚花瓣化的萼片、两枚花瓣和一枚花朵下部花瓣特化形成的唇瓣构成;花朵中央有进化程度高的合蕊柱,上有粘液,这些构造都有利于昆虫传粉。果荚主要集中在6-10月份成熟,其他月份果荚量少或完全无果荚。蝴蝶兰的种子为不成熟胚,无胚乳,必须吸收充足的养分后才能正常发芽。

人工繁殖

蝴蝶兰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有性繁殖即播种法;无性繁殖主要采用传统的组织培养法。

播种繁殖

蝴蝶兰通过人工授粉,异交后获得种子。一般选择健康且健壮的植株作为亲本,授粉成功后5-6个月种子成熟。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处理后取出种子,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培养基表面进行无菌发芽。培养时给予适当光照,温度保持在20-26℃为宜。在大约10个月左右后成苗,便可移栽到苗床。

组织培养

蝴蝶兰进行组织培养时,外植体一般可以选择幼嫩的叶片或根尖、顶芽、茎段(休眠芽),最常见的是采用蝴蝶兰的花梗。外植体选用花梗不仅不会损伤植株,且容易诱导。然后将外植体移到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分化出不定芽或原球茎状体,温度保持20摄氏度左右。不定芽在添加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继代增殖,进一步培养可生根形成完整小苗。随后可出瓶移栽。

栽培技术

栽培介质

蝴蝶兰的栽培介质宜选择排水性能良好、通气性能好、干净松软的介质。一般选用蛇木屑、水苔、椰壳或树皮等混合使用。小苗阶段主要用蛇木与水苔的混合介质,或椰子壳。台湾东部的蝴蝶兰生产基地采用一种经处理制成小粒状的人造纤维与保利龙碎片相混的“人造土”,栽培效果甚佳。栽培介质pH6.5为宜。

水肥管理

浇水

蝴蝶兰的生长选用pH低于7的酸性水为宜,北方多数地区碱性水质,可用化学方法调配至酸性水。蝴蝶兰根为气生根,每次浇水不能过多,否则根部积水过多易导致烂根。一般春夏季4天左右浇水一次,秋冬季8天左右浇水一次。浇水应当采用叶片喷水的方法。

施肥

蝴蝶兰不喜大肥,移栽后3-5天内不宜施肥。施肥以每15天一次为宜,一年苗一般采用叶面喷即可。两年苗除上述方法外,还应施用肥效为3-6个月的缓效肥。在催花芽阶段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根据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肥量,花期忌施肥,以防烂根。

日常养护

为提高蝴蝶兰观赏性,当植株开花时,可用竹竿或铁丝支撑植株,防止出现花梗顶部下垂的现象,还可以支撑花枝呈一定造型,提高商品价值。栽在地中的蝴蝶兰,应及时清除外围枯叶,以防病菌感染。在花芽全部开花后,及时剪去从花基部的花梗,减少养分消耗。

病虫害防治

蝴蝶兰在生产上较为常见病虫害有煤病、炭疽病、灰葡萄孢蛞蝓、蚱蜢、蓟马、介壳虫等。对于蝴蝶兰的病害管理,预防胜于治疗,如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植株抵抗力;注意栽培环境,增加通风及避免阳光暴晒。在预防基础上合理使用杀虫剂,如:煤病、炭病和灰霉病可用扑灭宁、可湿性粉剂等治疗。蝓、蝗虫、马、介壳虫可分别用蜗克星、免敌克、辛硫磷乳剂氧化乐果等喷杀。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蝴蝶兰花形奇特、花朵艳丽娇俏,赏花期较长,素有“洋兰皇后”的美称。既可摆放在客厅、饭厅和书房作盆栽观赏,也可用于布置兰花专类园,还可作切花、新娘捧花、贵宾胸花、花篮插花的高档素材,是优良的室内观赏花卉和园林造景用花。

相关研究

育种基础研究

蝴蝶兰育种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一是为提高其观赏价值的相关生理学研究,如研究花芽分化机理及花期调控技术,以提高成花品质或为常规杂交育种提供便利;二是通过引种、检测、杂交和选种,来从后代中选育性状的优良新品种,常用的手段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三是利用转基因等生物学技术手段以获取蝴蝶兰本身不具备的形状特征,如创造稀有花色、有香味的品种等。

利用到的育种技术研究主要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各育种手段有不同的优缺点。其中,杂交育种是目前最主要的育种方法。虽然杂交育种周期较长,但是现有品种大多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的;诱变育种可以选育出含有创新突变形状的优良株系,再利用组培技术快速扩繁,但实际生产中可获得的优良变异株系较少,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基因工程育种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手段,育种优势明显,可以精准填补蝴蝶兰花色空缺,提高蝴蝶兰产业价值。如将蓝色、香味等目标性状基因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导入植株中,但是基因工程育种成本较高,影响其规模化生产。

延伸文化

市花

中国台湾省台东市市花——蝴蝶兰。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蝴蝶兰.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