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
《道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圣人抱一》中的一部分,总计37章。《道德经》为老子所著,最早大约出现在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
《道经》的主要内容是论及至高无上的道、道的基本特性、得道者的表现、求道的途径等命题。“道”字在《道德经》一书中出现过73次,且每一次出现的含义和表达的意思都有所不同:有表示世界本源的“道”;有表示各种规律性的“道”;也有表示社会准则、人生规范的“道”。老子最早提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老子所说的“道”,具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特性;它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混沌混一的原初形态,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自然法则。老子不仅提出“道”的观念,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老子认为,大道无形无名,却蕴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发展的玄机。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老子首先在《道经》中提出和阐释了“道”的理念,以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取代殷周天命神学观念,为中国学术思想突破原始宗教神学的桎梏,上升到哲学层面奠定了理念基础。这不仅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哲学突破,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作者介绍
老子,本名李聃(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初至5世纪初期),姬姓李姓名耳,字伯阳、外字聃,世人尊称为“老子”,华夏族,生于中夏东周末的某诸侯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商朝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
李聃的学说后被庄子、杨朱等人发展,被后人奉为道家学派之开教宗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人物,或与太史儋并列,关于老子的存世时间,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有存世约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的记载。李聃被尊为道教始祖、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简介
《道经》是《道德经·圣人抱一》的一部分,《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一共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经》的主要内容是论及至高无上的道、道的基本特性、得道者的表现、求道的途径等命题。
成书背景
《道经》是《道德经》中的一部分,该书为老子所著,最早大约出现在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
经济
在经济上,在春秋末期,铁制农器和牛耕开始运用于农业生产上,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农业的生产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大面积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从而冲击了集体粗放型的井田制,出现了大量被开垦的私田和大量荒废的公田,这些新变化极大的动摇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奴隶制经济。而春秋时期的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缓解财政压力,纷纷改革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如当时的鲁国实现的“初税亩”,即承认所有土地,包括私田、公田,都按实际土地的收成来收税,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动摇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另外,与农业的发展相适应的是,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如玉器、漆器、金银制品、丝绸等,这些手工制品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质量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一些贵族或诸侯王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为一己之私欲,残酷的掠夺和剥削百姓,再加上战乱不休,当时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老子批判以候王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并提倡无为而治、不扰民的政策。
政治
在政治上,西周初期所建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固然在建国初期为扩大疆域、维护周代的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逐渐成为独立的王国,与周王室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且各个诸侯国为了扩大实力、争夺土地和疆域,纷纷兴起了兼并战争,极大的冲击了周王室所建立的统治秩序,分封制已经名存实亡了。到了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周王室的实力和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经变得名不其实。而逐渐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富国强兵,如齐国齐恒公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任命管仲来实行变法。这些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使得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因此老子正是看到战争对人民百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才警告执政者要清心寡欲、要尽量避免因贪欲而妄动干戈,并提倡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要谦让、不争,老子在《道德经》中更是以文字描绘一幅他所向往的“小国寡民”的图画愿景。
文化
在文化上,在西周建国之初,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建立起一套与分封制相适应的礼仪制度,来维护和加强周代的统治地位,这套礼仪制度就是周礼。周礼所囊括的范围非常广,其规定非常详细,包括祭祀、朝供、丧葬,甚至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都有详细的规定和介绍,周礼在维护周朝统治、维护社会秩序、扩大周王室的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和诸侯国的逐渐强大,再加上分封制瓦解、土地改革等因素,周礼逐渐失去其功能,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到了老子、孔子的年代,各种“违礼”的表现已随处可见,如郑庄公箭射周恒王;齐恒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这些行为和事件都是对传统周礼的一种颠覆。老子正是感于社会的种种乱象,认为礼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成为束缚人心,沦为贵族争权夺利的工具了,因此老子严厉批判那些打着礼的旗号做坏事的人,要求人们静心寡欲、提倡守柔、不争,回归原始、质朴的初心。
作品内容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刘备。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蒋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宫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市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思想与特点
第一,“道”是处于“无”的状态,存在于人的感观之外。这个“无”的内涵包括:无象、无形、无色、无味、无声、无体。第十四章中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捕之不得,名日微”“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甚至连明暗都看不出来。故有“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是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来描述的。第三十五章中有“道之出口,谈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都是从感观触觉方面来讲“道”是“无”的状态。这种“无”状态不是因为“道”本身不存在,而是因为“道隐无形”,也就是说“道”在人的感受域之外,所以不能被人的感观所感知。
第二,“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处,存在于万物之中。“道”为万物所共有,同时又融于成物之中,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和存在方式。在第二十一章中有“窈兮冥兮”,第十五章中有“旷兮其若谷”第三十四章中有“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都是说“道”无处不在分布于各处。因此,文中有“人道”“天道”等词出现。第二十五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法”是规则、法则、规律,是物的一个存在的方式。而“域”中的四大皆取法于“道”。可见“道”中之“法”为万物所共有。“道”是融于万物之中的。
第三,生养万物,收纳万物。“道”生养万物在文中多处谈到。第一章中老子就写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之外始从感观来讲没有成形的具体事物,故为“无名”,天地之初始就是处于这样的一没有成形的具体的事物的状态下,也就是说是存在于人的感观之外的一种状态。“有名万物之母”,而在“无名”的状态下,在我们的感观之外却客观地存在着特殊的“物”,即“道”。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道被称为“有名”。“有名”好比是万物的母亲,万物均由它而生。二者实为一物,也就是指“道”。所以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第三十五章也说到“道”“可以为天地母”第三十四章又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等。收纳万物在第三十四章中是这样说的“万物归焉而不为主”。所以“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生养万物而不为主。
第四,恒久不变。“道”是卫恒久不变的。第三十五章中关于“道”是这样说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见在老子眼中道是恒久不变,无穷尽的运行下去的。第十六章中有言“夫物芸芸,吾以观其复”,“复”这也是“道”在世间恒久运行的结果。所“物”以,第十四章前面谈到方法论时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正是源于道的恒久不变的特性而言的。此外,在第二章中有“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是在说明“道”是永恒存在的。
作品影响
“道”的崇高美
“大”不仅承担了“道”的美学思想,也对“道”的崇高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道”是万物的始基,宇宙的本源。“道”创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抽象的数字阐释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在万物成长生成的过程中,“道”也发生了改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自然万物成长发生于“道”又归宿于“道”,循环往复:在万物生长之中自然而为,起辅助作用。
“道”的崇高具有唯一性。“寂兮廖兮,独立不改。”老子认为“道”是物质性的,是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的,寂静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大”与“不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作为准则。天、地、人的成长变化取法于“道”,天地万物都离不开“道”。“道”的崇高之美,体现在地位的崇高。
“道”的静态美
“道”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在空间中是无边无际的,这也是老子用“大”来论述“道”的原因。除了“大”,老子还引用了“象”与“一”等概念,体现出“道”的美。老子用“象”描述“道”。“道”无形有象,许多学者认为老子的“象”来自《系辞》中。随着《老子》文献的逐一现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老子》成书于春秋末。一些学者在对比《道德经》与《系辞》时,发现《系辞》是对老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象”是老子用来阐释“道”存在的状态。“象”阐释了“道”是不被世间万物所能感知,以“恍惚”形态存在的现实事物。“恍惚”是“无形”与“有形”的统一。“恍惚”又是“众甫之状”,“众甫”指的是“道”,是物之始也,其并非是模糊不清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伟大的美。
“大象无形”是“道”无法感知的特性,是一种审美要求,是“道”的无限大壮美,是静态美。“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象”即是“道”也,只有执守大道,天下人相互交往,不伤害彼此,大家才能和平相处,安宁生活。老子“象”的内涵不断被后世继承与发展,用“象”来论述“道”虚实相结合的美学观,对于中国文艺理论的意象与意境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是对“道”生养世间万物过程的阐释,万事万物生长变化离不开“道”,“一”显示着“道”是独一无二的。老子用“虚”展现“道”静定的状态。“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在万物蓬勃生长中,老子发现了万物往复循环生长的道理“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是万物生长的本根。“归根曰静”,“静”并非是静止不动,而是“静日复命”,不仅是万物的归复,更有“道生万物”的内容。“象”是“道”恍惚之态,“一”是“道”无形之态,“虚”是“道”静态的稳定性。
“道”的运动变化之美
“逝”“反”“远”三词与“大”关系密切,并对“道”运动变化之美进行了阐释,逝”“反”“远”是对“道”的一种形容“大”与其是因果的关系。“逝”是观照“道”的川流不息的运动;“反”是观照“复归”的运动;“远”是远离、离开,对“大”起补充作用。“道”不断运动,有一种变化之美。
以“大”论“道”,“大”不仅能够体现出“道”的崇高,更能够准确地阐释“道”的品性。“大”接近于“道”,并能够与“道”起联合使用。“大”描述“道”的运行状态,表现出宏大壮美的思想;“道”是养育万物不言的精神美。“道”的运动状态与“大的运动状态相联系,有着变化之美。
参考资料
老子 Laozi.豆瓣.2024-11-05
道德经.豆瓣读书.2024-11-18
【弘扬中华文化】老子的智慧.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