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记
《黄雀记》是作家苏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2013年在《收获》杂志第三期发表,并于同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故事讲述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南方小镇,由一桩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三个青年之间的命运纠缠史。香椿树街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弟柳生强奸了一位名为“仙女”的少女,柳生家人动用了各种关系,让普通少年保润代替其去坐了10年牢,十年后,宝润出狱,柳生成了一个生意人,仙女也回来了,改名白蓁,是一位富商的情人。三个人重逢后,柳生爱上了白蓁,而白蓁却不愿意和其在一起。最后,宝润在柳生的新婚之夜杀死了他,被判处死刑,白蓁再次远走他乡。
《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小说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苏童以不动声色的笔触,细细描绘日常生活细节的真实与残酷,同时也折射出的对现实和人性的关怀与反思。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是苏童创作史上的一个代表作品,更是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一个值得人们不断挖掘,不断探讨的美学标本。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在对悲剧美学的文学创作上主要展现两种面貌,一是以“社会-历史”为主要悲剧形态,二是带有命运悲剧性质或性格悲剧色彩的创作,与“社会-历史”的悲剧形态交织。《黄雀记》虽未完全脱离这种传统的悲剧美学创作模式,但却表现出一定的剥离感和重构性。同时,锐意进取的先锋艺术精神使中国文坛发生了变化。但先锋写作有时候并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会使作品丧失日常性、流行性,但苏童的创作却能同时兼顾日常性和先锋性,使作品更能被大众所理解,《黄雀记》就是苏童将先锋性和写实性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
关于《黄雀记》的灵感来源,主要是作者苏童童年记忆中的两个片段,这也是《黄雀记》中主要角色保润和祖父的形象原型。一个是瘫痪在窗后床上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常会对过路的人微笑,另一个则是卷入街头轮奸案,并因此入狱的腼腆男孩。在创作《黄雀记》的过程中,苏童最开始是想将其命名为“小拉”,“小拉”是八十年代在南京风行的一种拉手贴面舞蹈,因小说中的所有事件都是从“小拉”开始的。但在创作后期,苏童认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更能概括小说中复杂的因果关系,所以最终取名为《黄雀记》。
纵观苏童的创作历程,有很多部的作品都发生在香椿树街,几十年来,作者在孜孜不倦的经营香椿树街小说,创造不同街景。《黄雀记》就是这条街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该系列作品中最成熟、最完整的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情节
《黄雀记》这篇小说一共分为三个章节:“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每到春暖花开之时,保润的祖父都会去拍遗照,但这次,照相馆弄丢了祖父的照片,保润取照片时,发现袋子里装的是一张少女的照片,保润被这个照片上的女孩迷住了。之后,照相馆给祖父补拍了照片,却让祖父丢了“魂”。丢了“魂”的祖父整天奇奇怪怪,引的儿子儿媳嫌弃不已,最终被送进医院,并由少年保润照顾,为了更好地控制住祖父,保润学习了各种捆人技术和绳结。直到有一天,保润撞见了照片中的女孩,一个由医院老花匠收养的女婴,名为“仙女”。保润动了心。仙女喜欢和住在香椿树街家境较为优渥的柳生一起玩。于是保润和柳生达成了一个交易,由保润代替柳生去跟仙女约会,他们一起骑了自行车,看了电影,溜了旱冰,但仙女对保润并无好感,整个约会过程都不甚愉快。之后两人在水塔会面,保润想要和仙女一起跳“小拉”,被拒绝后,保润心有不甘,遂将仙女捆于水塔之上,柳生借此机会将仙女强奸了。柳生犯下错事后,家里人四处找人托关系,最终将强奸罪栽赃到了保润的头上,保润因此入狱十年,仙女也远走他乡。
十年后,保润出狱,柳生成为了一个生意人,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柳生在保润坐牢期间还代替保润照顾其祖父,而仙女则是改名“白蓁”,也回到了香椿街。保润继续纠缠仙女,想要和她一起跳“小拉”,算作对过去的了结。之前作恶的柳生却真正爱上了更漂亮的仙女,开始尽力补偿仙女,但他并没有选择和仙女在一起。仙女在与富商庞老板旅游回来后,意外怀孕,却得不到庞老板的承认,在柳生的帮助下,仙女决定留下待产。仙女在一次外出购物的途中,意外得知了柳生即将结婚的消息,仙女没有去参加柳生的婚礼,保润去了。在柳生与新娘崔小丽的婚礼上,柳生被喝醉酒婚闹的保润给捅死了。保润再次入狱,仙女也在生完一个红脸婴儿后再次离开了。
角色介绍
祖父
保润的祖父,因过往的遭遇患有失魂症和失忆症。祖父中年时曾自杀过数次,但皆以失败告终。但是直到小说结束,他都还活着。祖父是小说出场的第一个人,也是第一个被缚的人。因为想找回自己和祖先的魂,祖父在香椿树街到处挖掘,去寻找藏在手电筒里祖先的两根尸骨。结果,手电筒没有找到,祖父却被儿媳送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他被孙子保润捆了起来,彻底成了一个被缚的人。而且祖父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起着重要作用。
保润
保润生长在一个传统家庭,但母亲极其强势,父亲又无能且懦弱,这种女强男弱的家庭模式,使保润很难感受到家人的爱,他自己也不懂的怎么去表达爱,进而将自己封闭起来,变成一个孤独,不善表达的人。保润喜欢仙女,却用暴力的手段来回击仙女的拒绝,使得自己蒙冤入狱。十年后,保润出狱,也尝试过开始新生活,他执著地纠缠仙女,想要和她跳一次“小拉”当做对过去的终结,但却始终无法释怀,化解自己的怨,最终杀害了柳生。保润身上的原罪和命运对他的惩罚,体现了转型时期国民精神的紊乱,论证了罪与罚的主题思想。
柳生
柳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优渥,受到父母金钱至上的观念和周围人有意无意的讨好巴结影响,柳生形成了一切事物都能被“金钱”衡量的价值观念,同时,他也是懦弱的,不能直面自己的错误,强奸了仙女却将罪过嫁祸给保润,在面对保润时,也不能直言请求他的原谅,最后被积怨已久的保润杀死。在强奸仙女后,柳生就背上了一生的枷锁,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他想要赎罪,替保润照顾祖父,照顾意外怀孕的仙女,但最终也没能化解保润的怨气。在柳生形象的背后,可以看到在金钱至上观念和消费主义思想之下,伦理和道德正在被侵蚀。
仙女
仙女美丽聪慧,却又是孤独的、被缚住的、被命运作弄的。这样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却被送人,成了精神病院井亭医院花匠的孙女。少女时期被强奸只能出走异乡,但最后又回到了香椿树街,少女时代的一切又摆在眼前,一次次拷问每个人的灵魂。如何面对过去成了每一个人最艰难的事情,尤其是曾经的罪与罚,指向他人容易,指向自己则难。仙女任性、对人有天然的敌意,她终被异性不负责任地抛弃,最后不知所踪。仙女身上体现着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过程中消费化、娱乐化的潮流,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映射、社会的缩影。
主题思想
罪与罚
《黄雀记》故事的起源就是“罪”,柳生在水塔里对仙女实施的强奸,这件事发生后,主角们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为之后展开叙述”罚“做了铺垫。小说里描述的诸多惩罚中,保润在柳生婚礼上捅死柳生是最具有冲击力的,这是对柳生嫁祸强奸罪的惩罚。小说中“保润,柳生,仙女”他们之间的伤害是相互的,惩罚也是多元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救赎
在《黄雀记》这个故事中,“保润,柳生,仙女”他们三个人都同时具有被害人和受害人的双重身份。保润将仙女捆于水塔,柳生强奸了仙女,但最后却是保润成为了强奸犯。保润卷入一场牢狱之灾,仙女遭受非议远走他乡,柳生将背负一生的枷锁,他们在被害后都不能走出阴影。只能通过自我的行动或者寻求宗教上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救赎。但最终他们三人的救赎行为都没有成功,保润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怨念杀害了柳生,柳生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对保润和仙女的帮助最后也没能救赎自己,仙女诞下一子后再次失踪也意味着她的救赎失败
逃亡与回归
逃亡与回归的对立统一,在《黄雀记》中得到充分发挥。作者苏童一直认为“逃亡”是个能够包容万象的主题,在逃亡过程中能够展现人生的价值和悲剧性的一面。小说中的主要角色:祖父,仙女,保润和柳生,在面对生存困境,只能选择逃,“逃”成为他们命运变幻莫测的基本形态。逃亡与回归的宿命,凸显的其实是人物的困境。但最终,逃无可逃是他们共同的宿命,小说由此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悲凉和创伤气质。
艺术特色
三段体分合结构
小说《黄雀记》将故事分为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三个部分,来分别讲述不同主人公,这是典型的三段体分合结构。每一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使小说中人物命运能够互相交错,同时又能保持情节紧凑。
隐喻
《黄雀记》中有大量的隐喻,不同的意向隐喻着不一样的内在。对于划分故事部分的三个季节,不同的季节隐喻了不同的角色命运,春天隐喻着青春期保润的懵懂和失落,秋天隐喻着柳生成熟稳重和苦涩,夏天隐喻着仙女张扬骄傲后的无奈与堕落。而其中贯穿全文的“失魂”隐喻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体的思考。关于祖父的“失魂”隐喻了过往历史和时代变革。保润的“失魂”隐喻了青春期少年性欲觉醒后的迷失,柳生的“失魂”隐喻了陷入人性困境中的宿命与偶然带来的悲剧,仙女的“失魂”则隐喻复杂的经济社会里个体被金钱奴役的现象。而黄雀这个意象则隐喻着人物命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你身为螳螂去捉捕蝉时,也要小心即将出现的黄雀。《黄雀记》以隐喻的形式完成了性格悲剧的美学建构。
反讽
《黄雀记》在叙事表象下深藏了反讽性内核,书中三个主要人物“保润”,“柳生”,“仙女”之间的人物关系就犹如螳螂,蝉和黄雀。他们中任意一个的角色都不是一成不变,谁都不会是永远的“黄雀”,这种命运的纠葛构成了对命运荒诞的反讽。书中还有多处都巧妙地运用了反讽。例如,保润在学会了捆绑技术能够控制祖父后,被医院的人称赞夸奖,但之后也是因为施展了捆绑的技能,将仙女捆于水塔,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又如,仙女在与柳生独处了一个晚上后,觉得柳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仙女的这种想法就具有一定的反讽意味,柳生作为一个施暴者现在却受害者仙女当做一个归宿。
作品影响
《黄雀记》是苏童的第五部作品,作为先锋小说作家代表,《黄雀记》给先锋文学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以隐喻切入当下,在写实的基础上营造寓言式的"有意味的形式"。小说在精神的坚守与形式的突围上,找到了先锋与现实对接的可能。《黄雀记》无论在苏童的创作史上,还是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都是一个带有现象意味的存在,是一个值得人们不断挖掘的美学标本。它融纳了多重思想元素,以其强大的个性印记和隐喻性挑战着阅读和研究界的审美习惯。2020年,由蒲华杰(James Trapp)翻译的《黄雀记》英文版也已在海外出版。2015年,苏童凭《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黄雀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作品评价
中国新闻网报道,对于《黄雀记》,苏童本人是很满意的,《黄雀记》在风格上延续了香椿树街系列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其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发生的时间更逼近当下,书中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写作结构上也使用解扣子的方式,让故事在不断解扣中发展。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评价:“《江南三部曲》《黄雀记》《应物兄》等作品显示了作家们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精湛的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对艺术的虔诚,来自扎实的专业训练与持久、勤奋的艺术实践。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望见精神的大地、艺术的大地、生活的大地,这大地辽远阔大,因为承载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而朝气蓬勃。”
苏童学生,青年作家陈崇正说:“《黄雀记》的故事太简单了,简单得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清楚:一个少年因为一桩被栽赃的强奸案铛入狱,出狱之后实施报复杀人的故事。《黄雀记》又是如此复杂,复杂的是故事的枝蔓所支撑起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有流动的空气和并不耀眼的阳光,有历史的隐喻和人性的斑斓。”
参考资料
《黄雀记》:以“隐喻”讲述我们的精神难局.中国作家网.2023-07-02
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3-07-02
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 苏童《黄雀记》获奖 - 青岛新闻网.青岛新闻网.2023-09-04
《收获》刊发《黄雀记》 苏童自删5万字.人民网.2023-07-02
苏童五十,中国当代先锋写作的一条轨迹.中国作家网.2023-07-02
《黄雀记》讲述青少年话题 作者苏童:不会自我推销.中国新闻网.2023-03-14
苏童:永不消逝的香椿树街.人民政协网.2023-07-03
《收获》刊发《黄雀记》 苏童自删5万字_文化新闻·动态_新京报电子报.新京报电子报.2023-09-04
《收获》杂志刊发《黄雀记》 苏童自删5万字-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04
苏童:我只忠实于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中国作家网.2023-07-03
《黄雀记》:作为性格悲剧的美学建构.中国作家网.2023-03-08
论苏童小说的季节美学.中国作家网.2023-07-02
“男神”苏童:不止是“先锋” ,还让先锋文学落地.中国作家网.2023-09-05
从先锋到后先锋: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三十年.中国作家网.2023-09-06
先锋探索与传统回归.中国作家网.2023-07-02
巩俐和章子怡演他的作品拿奖,他是中国当代最会写女人的男作家.网易新闻.2023-09-14
苏童:《黄雀记》是礼物 年纪大了有点束手束脚.中国新闻网.2023-03-14
苏童新作《黄雀记》将问世 通过冤案拷问人性心灵.中国新闻网.2023-07-04
黄雀记(故事梗概).中国作家网.2023-09-06
香椿树街上的怀旧气息.洛阳晚报.2023-07-03
河水与招魂:从《河岸》到《黄雀记》.中国作家网.2023-07-02
经验、视角和长篇小说的结构与叙事.中国作家网.2023-07-03
新时代文艺:大有可为,天高地阔.中国作家网.2023-03-09
苏童越洋连线英国汉学家,畅聊写作与文学海外传播.齐鲁壹点.2023-09-05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中国作家网.2023-03-08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出版发行.新华网.2023-07-03
铁凝:大地上的足迹.中国作家网.2023-07-03
陈崇正:如何阅读苏童.中国作家网.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