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
(学名:Silurus asotus),是鲇形目鲇科鲇属鱼类,又称塘虱鱼、土鲇、鲇拐。鲇曾被中国列为天然水体的三大淡水鱼类之一,是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淡水优质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地,主要栖息在水流较缓的江河中下游和水库、湖泊、沼泽的中下底层,属温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23~28℃。
鲇常见个体为0.5~1.0千克,一般体长25~40厘米。在清水中背部灰绿,深水中为油黄色。口阔,下颌突出,有须2对,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在春夏繁殖,水温16~22℃开始产卵,有一年多次产卵的习性,个体怀卵量在1.5万~8.2万粒。卵黏性,绿色。
鲇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经济鱼类。截止2019年,鲇虽然存在被过度捕捞的情况,但是分布广泛,数量稳定。
命名
对于鲇形目鱼类,中国祖先取名时根据鱼的特点,即"鲇"者“黏”也,表示一种体表黏液丰富的鱼类。鲇通常也被写作“”。在过去的分类系统中,鲇形目鱼类曾被称为丝颌类。美国人和英国人叫"catfish—es",意为"猫鱼类",因为它像猫一样,在口的周围有丝状须。最后,为避免混乱,生物学家提出了用拉丁文为生物起名。鲇鱼的学名为鲇属 asofus。
形态特征
幼鱼
刚孵化的胚体长4.3毫米,有3对触须原基。受精后约经6天孵出仔鱼,全长6.3毫米。刚孵出的鲇苗体透明,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孵出后3~4天卵黄囊已近吸收完毕。孵出后7天,仔鱼全长9~10毫米,摄食外界食物。由前仔鱼期过渡到后仔鱼期,此时的仔鱼第3对须消失,变成和成体一样只具有2对须。
成鱼形态
躯干部侧扁,腹部平而柔软,可胀可缩。头部扁平。口阔。口裂浅,亚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及犁骨上有密而骨质的细齿,齿带连成一片。眼小侧生,眼球外无革质膜遮盖。须2对。幼体有颐须1对。尾圆而短,不分叉。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背鳍、腹鳍短。胸鳍有硬棘,前缘有明显锯齿。幼鱼期背部浅灰色,成体背部深灰色,胸部灰白色。在清水中背部灰绿,深水中为油黄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鲇广泛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到珠江,以及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和俄罗斯阿穆尔河流域。其中,在日本,分布于本州岛、四国和九州地区;在朝鲜半岛,分布于除东海岸以外的朝鲜。在中国台湾,主要分布于中央山脉到西部的南部到北部地区。在俄罗斯,分布于汉卡湖、普里莫里耶的乌苏里河和拉斯多尔纳加河以及阿穆尔河流域。
1932年,鲇引入Ivano-Arakhley湖和Khilok湖后,随后进入贝加尔湖盆地湖泊,并在那里广泛扩散。之后,在塞伦加、古辛诺湖、贝加尔湖、安加拉湖和布拉茨克水库都有发现,偶尔在伊凡湖和塔塞湖的勒拿河流域被发现。
栖息水域
鲇主要栖息在江河的中下游和水库、湖泊、沼泽的中下底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尤喜生活于水流较缓的环境,但也能适应流水环境。在冬季,鲇倾向于呆在深水和泥泞的栖息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鲇为底栖肉食性鱼类,以小个体的小型鱼类为食,如鰕虎鱼、黄颡鱼、等。还以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的蜻蜓若虫,以及蜉蝣和蜻蜓稚虫、摇蚊幼虫等为食。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是防止猎物逃跑。吞食下的猎获物一般为其体长的1/2左右。摄食时不集群,隐蔽在水底石隙间窥伺,在较远的距离即能发现和捕获对象。人工养殖通过驯化可以集群上浮抢食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
节律行为
鲇白天在底层水域中的洞穴里休息,晚上出来进食。秋后栖居于深水处或淤泥中越冬,摄食强度减弱。在中国养殖情况下,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
生长繁殖
产卵习性
鲇的产卵时间通常在雨季,依赖于降雨量、浊度、水深和水温,这些行为被认为是鲇对雨季明显的亚洲季风气候的适应。
求偶交配
在生殖过程中,雄性先用头靠近雌性的腹部来追求雌性,然后开始从侧面紧贴雌性的身体,弯曲尾巴或头部紧贴。最后,雄性拥抱雌性的身体,肛门靠近雌性。在某些情况下,两到四只雄性会追逐一只雌性,两只雄性会同时拥抱一只雌性。虽然雄性之间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但总是大的雄性最频繁地接近雌性。
繁殖
鲇形目不同地区性成熟龄不同,黑龙江水系4龄性成熟,海河往南3龄性成熟,长江流域1冬龄达到性成熟。鲇繁殖期在春夏,水温16~22℃开始产卵。具一年多次产卵习性,产卵期间亲鱼集成个群体。个体怀卵量在1.5万~8.2万粒。卵黏性,绿色,卵径为0.14~0.18厘米,卵产出后黏在水草上。雄鱼无保护卵和幼鱼习性。
生长
鲇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水温0~35℃,最适生长温度23~28℃,pH7.0~9.0。孵出的仔鱼常分散活动。鲇生长快,1龄鱼体长达20厘米,体重150克;2龄鱼体长达40厘米,体重达550克。2龄后生长显著变慢,最大个体不超过42厘米。同龄鱼中雌性生长快于雄性。在自然环境中,鲇常见个体为0.5~1.0千克。人工养殖条件下,当年最大规格可达1.5千克。黑龙江地区可达3.0千克—4.0千克。一般体长25~40厘米。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黑龙江中的渔获物中,鲇鱼的年龄在1~8龄之间,主要为3~5龄鱼。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2019年,鲇虽然存在被过度捕捞的情况,但是分布广泛,数量稳定。
保护级别
2020年,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无危物种(LC)。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鲇是鲇属(Silurus)中分布最广泛、种群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它适应性强,生长快。鲇曾被中国列为天然水体的三大淡水鱼类之一,是东北地区、华北和西北重要的淡水优质鱼类。早在2000年以前,鲇就是黑龙江省渔民的主要捕获对象。日本对鲇的人工养殖试验可以追溯到1967年。2019年,韩国鲇的养殖产量达4269吨,成为韩国第二大鱼种。根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全中国鲇的年产量为346852吨,其中,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省、辽宁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食用价值
鲇肉质细嫩、味鲜美、少骨刺、易加工,而且鲇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人工养殖
养殖方式
鲇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主养和混养两种形式。池塘主养时,宜选择排灌方便的池塘,经常加注新水。池塘混养时,鲇形目适宜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亲鱼池中混养。鲇鱼不能与鳜鱼、乌鳢(lǐ)等肉食性鱼类同池混养。在饵料鱼不足的情况下,可在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鲫鱼等。
饲料及投喂
鲇的饲料主要以冰鲜海、淡水杂鱼等为主,也可用鸡肠、螺肉等低价值动物蛋白源。鲇喜欢夜间捕食,投食一般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日常管理
通常可在早中晚巡查鱼的活动、吃食情况、池塘水色变化等,避免发生鱼浮头和泛池事故。
病害防治
常见疾病
鲇是一种抗病力较强的鱼类,但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有细菌引起的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肤霉病等;寄生昆虫引起的疾病,如车轮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等;还有养殖过密、水质恶化、饲料变质等引起的肝胆综合征等。其中,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的赤皮病常年可见,尤其鱼体受伤后最易发生。其症状是: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各鳍基部或全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间组织破坏。由车轮虫寄生引起的车轮虫病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主要寄生在鳃和体表上。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体表会形成一层白色黏液层。
防治措施
预防
1.清理池塘。通常包括修整池塘和药物清理,以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
2.药物预防。对鱼体、食场、工具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
3.加强管理。做到合理混养、随时注意池水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治疗
鲇无鳞,体表黏液丰富,用药时注意药物剂量的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后,如果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加注新水,防止中毒。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redlist.2023-03-20
鲇鱼.Species2000.2023-03-14
鲇.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3-11
Silurus asotus (Amur catfish).cabidigitallibrary.2023-03-24
土鲶.科普中国.2023-03-12
鲇鱼养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