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斑玉蕈

斑玉蕈

斑玉(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 (Peck) H.E. Bigelow)又名蟹味菇、玉蕈、真姬菇、海鲜菇、鸿喜菇等,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玉蕈属(Hypsizygus)大型木质腐生真菌。分布于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地区陕西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等地。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群生于壳斗科(Fagaceae)水青冈属(Fagus)等阔叶树枯木或活立木上。

斑玉蕈子实体多丛生,少散生,菌盖灰褐色或白色,半球形至平展,四周色浅,中部色深,表皮有龟裂纹;菌肉白色,受伤后变微橙黄色;菌柄洁白,内实,中生或少数偏生,圆柱状或少数基部膨大;菌褶直生或弯生,近白色,片状,排列密集且不等长。担子呈棒状,上面着生2-4个担孢子,孢子卵圆形,无色,光滑,内含颗粒。孢子印白色。

斑玉蕈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口感细腻,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的美称,同时,斑玉蕈营养丰富,也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健康食品,经济价值较高,已发展为中国工厂化栽培的重要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市场。

历史

1972年,日本宝酒造株式会社首先人工栽培成功斑玉蕈,并取得了专利权。从1973年开始在日本长野县正式进行生产。20世纪末就成为日本的第四大宗食用菌产品,至2002年末成为日本第三大宗食用菌产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斑玉蕈。1986年,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从日本岩答产业株式会社引进菌种试栽,其后日商主要在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等一些地方推广栽培,但由于中国和日本气候等条件不同,沿用日本栽培方法在技术实施上有困难,试栽5年仍没有形成规模商品生产,仅是进行小规模的栽培。后经过中国科研部门的研究,总结出适合中国的斑玉蕈栽培技术,到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发展迅速,在山西、河北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其次是福建、河南,产品以鲜菇和盐渍菇外销为主。

特征

菌丝体

斑玉蕈菌丝生长旺盛,发菌速度快,抵抗杂菌能力强,长势老的菌丝不分泌黄色液滴,不形成菌皮,产生节孢子及厚垣孢子。菌丝体在斜面试管上呈现浓白色,其边缘有绒毛状,成熟时色泽变灰。培养条件适宜,菌丝7-10天就可以长满试管斜面;条件不适宜时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并在远离菌落的地方出现星芒状小菌落。

子实体

斑玉蕈子实体多丛生,少散生,菌盖灰褐色或白色,半球形至平展,中央平坦,四周色浅,中部色深,表皮有龟裂纹,直径3-8厘米;菌肉质密,白色,受伤后变微橙黄色;菌柄洁白,内实,中生或少数偏生,圆柱状或少数基部膨大,长度3-10厘米,直径0.3-0.6厘米;菌褶直生或弯生,近白色,片状,排列密集且不等长,菌褶子实层由担子紧密排列组成。担子呈棒状,担子上着生2-4个担孢子,孢子呈卵圆形,无色,光滑,内含颗粒。孢子印白色。

分布

斑玉蕈分布于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地区陕西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山西省云南省等地。斑玉蕈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生于壳斗科水青冈属等阔叶树枯木或活立木上。

习性

斑玉蕈是一种木生白腐菌,有较强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能力。在自然条件下,其主要营养基质是水青冈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等阔叶树木。斑玉蕈大多在秋末,春初发生,属低温变温型食用菌。菌丝体有较强抵抗力,在5-30°C之间均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18-25°C;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15-18°C,不需温差刺激。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阶段需一定的散射光。斑玉蕈属好气性真菌,喜湿,不同发育阶段对空气湿度要求不同,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为宜。斑玉蕈生长适宜pH值6.5-8.0。

生活史

斑玉蕈的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先萌发形成单核菌丝,再经质配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有横隔及明显的锁状联合结构,达到生理成熟后,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形成原基,最终发育成斑玉蕈子实体。斑玉蕈子实体成熟后弹射出担孢子,开始新一轮的生活史。

在斑玉蕈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特征可分为5个时期,即转色期、菌芽期、钉头期、扁球期和成熟期。转色期是斑玉蕈发育过程中较为特殊时期,此阶段菌丝开始分化,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菌丝由白变灰;菌芽期是菌丝开始扭结形成疣状突起,进而发育成瓦灰色针状菌芽的时期;钉头期时,针头菌芽生长,顶端细胞分裂形成直径1-3毫米针头状白色菌盖;扁球期菌盖逐渐长大,形成扁球状,色泽由白转深,直径1-2厘米,菌盖表面出现网状斑纹,菌柄开始生长、增粗;成熟期菌盖生长速度加快,菌盖逐渐平展,中部增厚,内菌幕破裂,露出片状菌褶,直径2-10厘米,菇柄迅速伸长,基部开始膨大,直径2-5厘米。

栽培

栽培季节

斑玉蕈秋季宜在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接种,盛菇期多发生在10月中旬-11月底出菇结束。春季接种以早为佳,过晚,气温高,易遭杂菌危害。一般在当地气温20℃以下时,提前35-40天接种为宜。

接种及发菌管理

将培养料按配方配制好后灭菌,灭菌后pH以6.5-7.5为宜。待料温降至28°C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将菌袋及时移入干燥、阴凉、避光的室内养菌,保持室温20-25°C,空气相对湿度70%-75%,注意通风。菌丝长满菌袋后,控制室温在20-22°C,空气相对湿度不变,加大通风,经过45-50天后,菌袋内菌丝由稀疏变为浓白,菌丝体粗壮,料面形成白色菌皮,分泌浅黄色或褐黄色色素表明其已达到生理成熟。

出菇管理

将生理成熟的菌袋运至菇房或菇棚内,排放于架床上,解开袋口,搔去料面四周的老菌丝,形成中间略高的馒头状。搔菌后在料面注入清水,2-3小时后将水倒出。搔菌后菌丝由纯白色转至灰色,料面会先出现一层薄瓦灰色或土灰色短绒,这一色变称为转色。当出现原基时,在袋口覆盖报纸并喷水保持潮湿,同时保持室温13-15°C,另给予150勒克斯光线照射。经10-15天,料面出现针头状灰褐色菇蕾。一般5-10天后菇体成熟,注意及时采收。

病虫害防治

斑玉蕈的病害主要由绿霉、曲霉属、细菌类等引起。虫害主要有蛞蝓尖眼菌蚊瘿蚊科等。发病初期应立即清除病菇,也可通过克霉灵、多菌灵敌敌畏除虫菊等药剂进行防治。

栽培品种

斑玉蕈在市面上主要有浅灰色和白色两个品系,其中浅灰色品系称蟹味菇(Xieweigu),白色品系称海鲜菇(Haixiangu)或白玉菇(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蟹味菇菌盖灰色,菌柄较长,菌柄上部灰色,引自日本,在日本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之说,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因此得名蟹味菇。白玉菇被称为斑玉蕈中的“金枝玉叶”,菇体脆嫩鲜滑,清甜可口;海鲜菇菌柄较白玉菇长,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

此外,在日本斑玉蕈有Buna-shimeji 与Bunapi-shimeji 两个变种。Buna-shimeji 最早由日本宝酒造株式会社于1972年申请专利,称为本姬菇(hon-shimeji ),1973年开始在日本生产。Bunapi-shimeji 是在经过紫外线照射的Buna-shimeji 中挑选出来的,该品种被日本北斗株式会社注册为 hokuto shiro #1。

用途

食用价值

斑玉蕈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口感细腻,被誉为食用菌界的“小巧新贵”。斑玉蕈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要求模式较接近。除此之外还含有磷、钾、铁、钙、锌等多种矿物质,是一种营养全面、低热量、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经济价值

斑玉蕈是中国工厂化栽培的重要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市场,年产量仅次于金针菇杏鲍菇。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19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总产量为343.48万吨,比2018年增长15.77万吨,增幅为4.81%,其中斑玉蕈年总产量为34.43万吨,占中国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年度总产量的10.02%。

相关研究

分类研究

斑玉蕈可能与生长在榆树上的榆干玉蕈(Hypsizygus ulmarius)混淆。2015年,Bellanger JM, Moreau PA, Corriol G 等人利用ITS 序列分析,认为玉蕈属(Hypsizygus spp.)所有成员应为同一物种。

鲜味物质

斑玉蕈具有浓郁的海鲜蟹味。研究表明,这种独特的风味主要是由鲜味氨基酸与鲜味核苷酸引起的。新鲜斑玉蕈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含量高达18.31-35.79 mg/g,鲜味核酸含量高达4.56-5.96 mg/g,因此斑玉蕈可作为良好的天然鲜味物质来源。

营养成分的变化

研究表明,斑玉蕈子实体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菌盖中的天门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菌柄,而菌柄中鸟氨酸海藻糖甘露醇含量高于菌盖。此外,斑玉蕈子实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的营养成分含量也不同,例如与子实体的苦味有关的疏水氨基酸在子实体分化后第29天达到最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斑玉蕈子实体的采摘时间来选择子实体的风味。

参考资料

斑玉蕈.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14

..2023-03-25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3-25

..2023-04-14

..2023-04-14

Hypsizigus marmoreus - 長期利用微生物参考データ(食品工業利用微生物).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2023-06-06

Bunashimeji and Bunapi. Hokuto Corporation.2023-06-06

..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