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羊
北山羊(拉丁学名:盘羊属 sibirica),别名悬羊、野山羊,是偶蹄目洞角科盘羊属哺乳动物。体长85~165厘米,体重30~100千克。北山羊存在雌雄异形现象,雄性角更发达,体型大于雌性;四肢短,蹄狭窄;颏部有胡须;雌雄性均有角。
北山羊主要分布于中亚及周边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常栖息于海拔3000-5000m的高山草原岩石山地地带。野外北山羊的寿命最长为13岁,饲养北山羊寿命可达16岁。
2020年,北山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2021年,中国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北山羊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中,北山羊被确定为近危(NT)物种。
形态特征
北山羊属于高山有蹄动物物种,体型较大,存在雌雄异形现象。成年雄羊体长约为125 ~ 165cm,体重80 ~ 100kg;雌性体型小于雄性,体重30 ~ 56kg。通常雄性北山羊的体型比雌性北山羊大一倍。北山羊的四肢较短,蹄狭窄。
雄性和雌性颏部均有胡须,雌性胡须短于雄性,成年雄羊长须约为15cm。雄性和雌性均有角,雄羊角较发达,可达148cm,随年龄增长向后生长,呈弧形弯曲;雌靴头海果呈拱形弯曲。北山羊毛色随季节变化,且雌性浅于雄性。夏季,雄性背部毛色呈灰色或棕黄色,腹部呈白色,沿脊背中线有黑色纵纹;冬季毛发变长,毛色变浅,为浅黄色,脊背接近尾部处呈现白色。
分布栖息
分布
北山羊主要分布于中亚及周边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此外,也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印度和中国部分地区,但种群密度较低。中国多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青海省、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等地区。
栖息环境
北山羊分布于高山地区,常栖息于海拔3000-5000m的高山草原岩石山地和石砂质地的地带。通常栖息于隐蔽性较好的陡峭乱石悬崖区域,避开地形相对平整的草原和封闭的森林地带。夏季以高山草甸及裸岩区为栖息地,冬春季节迁移至海拔较低的山间地区,多栖息在阳坡。
亚种分化
Fedosenko等依据体型、毛色以及角等特征将北山羊分为4个亚种,分别为分布于蒙古戈壁地区的戈壁亚种C. s. hagenbecki、阿尔泰山的指名亚种C.s. sibirica、天山的天山亚种C. s. alaiana和帕米尔高原周边的C. s. sakeen。也有学者认为,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区的北山羊是一个单独亚种——昆仑山亚种C. s.dementievi,但是并未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同。关于北山羊亚种的划分标准和依据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生活习性
食性觅食
北山羊主要以各类杂草为食,可采食约140种植物,包括26种灌木和乔木;主要食物为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和豆科等多种植物。北山羊的采食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和初夏采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盛夏和初秋还采食蔷薇科、豆科、菊科等植物,冬季采食未被冰雪覆盖的植物。
行为节律
夏季,北山羊的行为主要为采食,其次为移动和站立。冬季,为了寻找优良的采食地,北山羊会进行20 ~ 30 km的迁移活动。北山羊为昼行性动物,多在晨昏活动,呈现为双峰型。白天主要隐蔽在高山裸岩间休息,早晨和傍晚觅食,午间多为卧息或站立。
北山羊雌性和雄性的行为存在着差异。夏季,雌性采食的时间多于雄性,而雄性站立的时间较多;冬季,雌性和雄性的行为相似。雄性的警戒强度高于雌性。
集群习性
北山羊过着群居生活,由强壮的雄性担任群体首领,通常以2 ~ 30只的的规模进行群活动;较大的群体,最多由40只北山羊组成,可以包含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动物。北山羊经常3 ~ 5只成群活动,秋冬季节数十只北山羊结群活动。群体规模通常与种群数量直接相关。一年中群体的性别比例不同。雌性、一岁的和年轻的雄性通常组成群体。在未发情时成年雄性会孤独地生活。
北山羊多选择距离水源地较近的区域活动,以便于饮水。北山羊善于跳跃和攀登,警惕性较高,通常在距离悬崖200 m以内活动,以便发现异常情况时迅速奔向陡峭的岩石来躲避天敌。
交流习性
北山羊视、听、嗅觉非常发达,反应迅速。
北山羊交流通常是为了进行交配、捕食者警报和识别。雌性在幼崽出生后的几天通过气味进行识别,并在此后不久依靠视觉识别;雌性也会为了喂养幼崽而呼喊它们。发情期间的交流通常包括雄性的肉体表演。
种间关系
在北山羊幼崽刚出生的几天,抵御天敌的主要防御策略是隐藏;北山羊的幼崽可能会被金雕捕食,隐藏或靠近成年北山羊是其主要的防御措施。雪豹是北山羊最主要的捕食者,经常捕食成熟的雄性北山羊。猁、棕熊和狼也捕食北山羊。狼通过阻止北山羊到达逃生地来杀死它们。
北山羊拥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体内和体外寄生昆虫。北山羊的体外寄生虫与喜鹊等其他鸟类建立了共生关系。这些鸟类受益于北山羊身体上的食物,而北山羊则受益于鸟类的梳理。北山羊与占据同一山脉的其他有蹄类动物几乎没有竞争,因为并不常有范围的重叠。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北山羊是季节性发情动物,秋季发情,每年11 ~ 12月发情交配。雄性北山羊有争偶现象,为传递更优良的基因,雄性北山羊在发情季节会通过相互决斗来争夺配偶,使用多种攻击性策略,包括通过面对面或并排站立展开角的冲突。通过形成社会等级来组成“一雄多雌”小群,采取跟随策略进行交配。雄性北山羊开始以低伸展的姿势接近雌性。然后雄性嗅和舔雌性,发出低沉的尖叫声,导致雌性逃离雄性,也可能导致雌性用角击打雄性或小便,会激发雄性进行肉体表演。这种求爱行为会持续30分钟左右。秋末冬初交配季节,北山羊的警戒、追逐、打斗和求偶等其他行为显著升高。
妊娠哺育
雌性北山羊的妊娠期通常为150~180天,临产期的雌性北山羊会在隐蔽性高的地方进行分娩。怀孕的雌羊对食物的营养价值要求较高,通常会采食海拔较低的林间植物的嫩枝、花和果实。处于妊娠期或带羔的雌性北山羊警惕性较高,在悬崖活动时间较多,以便迅速摆脱危险。
春季产羔,在5 ~ 6月份生幼崽,通常每次产幼崽数为1~2只,产3只幼崽的情况很少出现。幼羊2岁以前会一直跟随着母羊。
生长发育
雌性北山羊在24个月达到性成熟,雄性北山羊在18个月达到性成熟。北山羊的平均寿命约为7年,野外条件下,北山羊的寿命最多为13岁;室内饲养条件下,北山羊寿命可达16岁。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总体来说,北山羊分布区种群密度均不高。20世纪70年代,由于捕猎偷猎及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导致北山羊的分布区不断缩小,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北山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有了初步恢复。
在巴基斯坦,北山羊是现存数量最多的野生羊亚科物种;2007年,由于偷猎和家畜竞争等原因,巴基斯坦北山羊种群数量减少大约50%。战乱导致阿富汗的北山羊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印度和中国部分地区的北山羊种群密度相对较低,种群数量也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减少。20 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由于人类的捕杀,俄罗斯境内北山羊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1997年以来,蒙古国由于放牧等活动的干扰,北山羊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截至2022年,中国没有开展过对北山羊野生种群的全面普查工作,仅在局部地区做过零星的考察研究,因此缺乏中国境内北山羊种群数量的详细数据。
致危因素
内部因素
疾病是影响北山羊种群数量的因素之一。由于栖息地面积的减小,北山羊个体之间疾病的传播概率显著增大。
外部因素
(1)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影响着北山羊的种群数量。中原地区的昆仑山东段、青海省的祁连山脉地区和甘肃省西部的北山羊已经消失,在其他的分布区也已是“易危”状态。在中国和印度,北山羊栖息地的不断减少主要是由过度放牧造成的。骆驼和其他家畜与北山羊竞争水源等生存资源;分布于北山羊分布区内的骆驼、牛等家畜大量消耗着本就数量较少的植物资源,造成了冬季北山羊的食物来源严重不足,这些均给北山羊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20世纪70年代,阿富汗战争致使北山羊原有的栖息地被侵占,使得中亚地区北山羊种群数量下降。开发矿场和修建道路等活动也是导致北山羊栖息地完整性遭到破坏的原因。
(2) 人类捕猎、偷猎活动给北山羊种群数量造成了威胁。在蒙古、印度和中国新疆山区等地区,北山羊向来是当地牧民的传统肉食之一;而且20世纪6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使得牧民对肉食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尼泊尔出口的羊毛制品是由北山羊的皮毛制作而成的;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经常将北山羊的羊角作为装饰品,这些均造成了人类捕猎北山羊,导致北山羊种群数量减少。因为北山羊是濒危物种,数量十分稀少,导致北山羊被人类捕捉猎杀,种群数量减少。
(3) 执法力量不足。北山羊通常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薄弱,执法力量较弱,制约了北山羊的保护成效。
保护级别
2016年,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北山羊被确定为近危(NT)物种。
2021年,中国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北山羊确定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20年,北山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保护措施
中国政府对北山羊开展了一些保护措施,加强宣传与保护工作。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北山羊比较有效的措施。在中国新疆,至少有8个自然保护区与北山羊的保护相关。1984年在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建立了主要保护北山羊等物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保护区”。20年左右的保护和治理使北山羊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北山羊已经成为了天山部分地区的优势物种。中国现有的北山羊保护区如下:喀纳斯保护区(阿尔泰共和国山)、托木尔峰保护区和博格达峰保护区(天山)、塔什库尔干保护区等。
2009 年,阿富汗国家环境保护局将分布于 Ajar 山谷的北山羊种群列为受法律保护,正式禁止此种群在阿富汗境内的狩猎和交易。北山羊在瓦罕国家公园(2014 年宣布)和巴米扬高原保护区(2019 年宣布)得到保护。
印度实施国家级高海拔地区保护政策——雪豹项目,以减少牲畜放牧和非法狩猎对该地区野生动物的影响。建立了保护北山羊等物种的荷米斯国家公园以及Batkal Thajwas 、Overa Aru、Kanji、Boodkharbu、Tongri、Rangdum、Sechu Tuan Nala和 Chukor 等野生动物保护区。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设立严格的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保护北山羊。保护北山羊的措施还包括扩大以社区为基础的狩猎管理以及提高保护区的有效性,重点在于阻止偷猎、规范牲畜放牧以防止草料竞争和栖息地退化。
在蒙古颁布的《蒙古动物保护法》和《蒙古狩猎法》中,北山羊被列为稀有物种受到法律保护。蒙古不允许一般狩猎,但允许进行有限数量的许可战利品狩猎。北山羊在蒙古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物种。蒙古也设立了Khokh Serkh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北山羊等物种。
巴基斯坦设立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为北山羊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包括Agram-Basti、Goleen Gol、Giddar Baik、Khunjerab、Sherqillah、Chassi-Bowshdar、 Astor等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
参考资料
Capra sibiric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3-28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5
Siberian Ibex.IUCN.2024-08-2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3-31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4-08-25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