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行书,麻纸本,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书写的行书文稿,纵29.2公分,横59.6公分,原稿共计23行,235字,涂抹34字,共计269字,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隆基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联合堂兄颜杲卿抗击叛军,之后城破,颜卿与其子颜季明被害,对此等悲惨壮举,外戚当政的唐王朝无动于衷。三年后,颜真卿在李亨面前哭诉,才得以旌表,含着悲壮激越的感情撰写下此祭文。《祭侄文稿》中追叙了颜杲卿父子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杀身成仁的事迹。作品中有多处圈点勾划、涂抹,超越了平常的行书范式,它是作者颜真卿以真实情感主观运用笔墨,不计工拙,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创作而成的作品。该卷上有名人题跋和几个世纪以来的藏家鉴藏印数十方。在《祭侄文稿》原卷上有九则题跋,时间跨度从元代(1279-1368年)到18世纪。
《祭侄文稿》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自唐朝保存至今书法真迹稀少,并且该帖是没有誊写以前的草稿,是颜真卿的悲愤之作,保留着真实的历史痕迹,而单就书法层面而言,《祭侄文稿》全篇章法精妙,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临沂市)。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造诣很高,自成一家,称为“颜体”,有《多宝塔碑》和《祭侄文稿》等优秀书法作品。安史之乱时,率军坚决抵抗叛军,后投奔李豫,被封为鲁郡公,却因不阿权贵而被贬为地方官员。被贬后,其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深得百姓赞誉。淮南西路李希烈反叛时,他被派前往招抚,面对威逼利诱,颜真卿拒不妥协,最终被叛军缢杀。遇害后,朝廷追谥“文忠”。
创作环境
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兵变之前安禄山派部下试探颜真卿对于兵变的态度,交谈中颜真卿察觉兵变的前兆,在底下迅速招兵买马为即将到来的兵变做好准备,并联合堂兄常山知府颜杲卿首举义旗,抗击叛军,并收复要塞土门,但颜杲卿父子收复要塞的功绩被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窃取。之后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被俘虏,颜杲卿一家三十余口人先后遇害。对这样的忠烈悲惨壮举,外戚当政的唐王朝无动于衷。后收复常山,颜真卿多方寻找亲人遗骸,最终只 找到颜杲卿的一只脚,和侄子颜季明的颅骨。 颜真卿悲从中来,在李亨面前哭诉,才得以旌表,撰写祭文。
创作过程
颜真卿在写下这篇祭奠亡侄颜季明悼词的草稿时,饱含着悲壮激越的感情,整篇文稿中存在多处涂改,用笔连绵不绝。第六行“赞善大夫”改为“赠赞善大夫”,颜真卿对于节度使王承业窃取颜杲卿和颜季明父子收复土门的功绩不满,不断上奏此事,终于在公元758年得到认可,因此此处特别强调了赠季明官职的“赠”字。后“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处,“父陷子死”四字下笔狠重,可见其愤恨之情。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市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聂氏宗祠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穀。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
题跋与钤印
钤印
《祭侄文稿》用锦缎装裱,铃有「赵子昂氏」「鲜于枢伯几父」「张宴私印」「句曲外史」「乔成氏」「吴廷」「杨明时印」「陈定平生真赏」「徐干学之印」「王顼龄印」「石渠宝」「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数十方。
题跋
在原卷上现存有五人的九则题跋,时间跨度从元代(1279-1368年)到18世纪。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位是元代鲜于枢,有丙戌(1286年)、戊子(1288年)两段题跋。丙戌题跋如下“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至元壬午春得雨东郓曹大本彦礼,甲申钱塘重装,丙戌六月鲜于枢记”,“天下行书第二”的称号正是源于此处。
第二位是元代人张晏,亦有两段题跋。“此祭侄季明文,今在余家。住京师,尝会诸贤品题,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
第三位是清代重臣徐乾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长跋—“考史传同异,证其文义”。第四位是雍正朝臣王顼龄,他于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同一日书有两段题跋。第五位则是乾隆,其于乾隆五十一年书有一段长跋。此外乾隆还行书御题七言诗一则。
“贼臣不救孤城陷,卵覆巢倾受酷残。承彼国多忠烈士,知他民鲜警耕安。祈天永命奈何忽,制治保邦所以难。独恨尔时作君者,深宫歌舞自寻欢。”
流转历史
《祭侄文稿》自公元758年问世后,几经流转最终才得以安定下来。目前能考查到最早收藏该帖的人为曾任北宋任同州观察使李士衡,而对于李士衡如何收藏到《祭侄文稿》的方式,如今已经不可考。一般认为,唐五代时期,《祭侄文稿》可能是在颜真卿家族内部私下流传。北宋元祐年间,该帖被富有的长安收藏家安师文收藏。再之后,北宋元符三年至靖康二年,该贴被保存在宋徽宗御府。公元1127年,北宋发生了靖康之变,该帖也在这场叛乱中流散。但亦有观点认为,直到蒙古入侵前,《祭侄文稿》该帖可能还一直保存在宫中。依据是元代收藏家张宴所著的《宣和书谱》中记载,在宋徽宗“天水圆印”上面还有两方明显的印,让人猜测是南宋高宗朝女性鉴藏家吴皇后和刘贵妃所留。之后该帖再次有明确记载的是,公元1282年此帖被山东郓城的医家曹大本收藏。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在他家看到此帖后,很是喜欢,便用自己收藏的古书数种与曹大本交换。 后张宴又从鲜于家得此贴。后该帖曾被明代收藏家吴廷和清代学者徐乾学、王鸿绪先后收藏过。直到乾隆朝《祭侄文稿》被送入清宫,珍藏在内府。
1933年1月,日军攻陷山海关,故宫博物院集中文物开始南迁,这批南迁的文物中就有《祭侄文稿》。同年4月,经蔡元培倡议,在南京成立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暂时接管这批文物。1937年7月,日寇南下,这批文物又开始了一次大迁徙。数次辗转,最终落脚四川省。 抗战胜利后,国宝迁回南京。可随即内战爆发,包含《祭侄文稿》在内的2972箱故宫文物由海军“中鼎”轮、“昆仑”舰和招商局的“海沪”轮分别运台,从此故宫文物分隔两岸。这批文物前后转运至台中市,后又向台中雾峰地主租地建屋,直到1965年才被全部运往台北市新建库房,并成立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才得以在岛上有了正式的栖身之所。
艺术鉴赏
颜真卿撰写《祭侄文稿》时,沉浸在对从兄杲卿、从侄季明“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极度悲愤之中,尤其是季明正当英年,横遭杀戮,归葬时已失身躯,仅剩头颅。面对眼前的情景追忆往事,颜真卿疾痛惨,他在撰写该帖时,起初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字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随着感情的起伏,笔墨跳跃跌宕,写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时,颜真卿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一泻千里,终成绝世佳作。黄庭坚《山谷题跋》说:“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书法角度,都是一篇能让人感动的佳作。
笔法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用秃笔写成,通篇用笔遒劲而浑穆,凝重而苍涩,具有古朴的篆气,轻重缓急随文而就。笔法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纯用中锋行笔,一改中侧并用的传统用笔方法和灵巧的笔画,使这篇书法作品与其表现的英雄精神更趋统一。宋末元初诗人陈深称赞:“颜鲁公,唐朝第一等人。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祭侄季明文稿》一纸,详玩此帖: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 或若镌刻,其妙解处,出天造。
该帖书写的快慢变化也十分的明显。甚至在墨干枯了之后,出现了挫、擦、拉、绞等的笔法,通过不同墨法的变化,其用笔也极为丰富。从“史”字开始书写速度加快,等墨干枯了,书写速度重新加快,并且“赠、图、颜、倾”等字写得十分夸张,而“百、上、生、玉”等笔画少的字,都写得特别小,正是这种节奏的变化,体现了颜真卿内心的情绪变化,而情绪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墨色的变化。
结体
《祭侄文稿》的结体大小相间,变化多端。颜真卿在结体上,没有执意于书法,但是能够看出其自身深厚的功底。他在该帖中用了明显的外拓笔法,以弧形行笔,使字形向四面伸展 ,气势雄厚,非常具有张力,例如“开”“国”是比较显眼的,大多都是包围结构或者半包围结构的字。颜真卿在竖画上结构呈现为外弯曲,横画也是一样, 即“外拓”法。这样的用笔会使得结字的内部空间能够得到拓宽, 整个字的字形也会更加雄阔。此帖的结体有的呈横向展势,如“大” 等字;有的呈纵向展势,如“善”等字,使得字形从视觉上呈现出开张多变的效果。
章法
《祭侄文稿》章法灵动,丝毫没有精工雕琢痕迹,更大程度上是依据情感的动力的抒发,在书写过程中他字间行距随心而书,不在乎视觉上的工整呈现。此帖的前七行字迹清晰,情绪平静,以行楷为主,属于楷书范畴。从第七行开始随着情绪的起伏,在用笔上慢慢加速, 线条上也由平稳凝重逐渐走向活泼,用笔上开始趋于豪放,字间行距开始变化,由行楷转化为行草,尤其是第十八行“呜呼哀哉”,四字相连,一泻千里,悲痛之情已然达到极致。第十九行至篇末,涂抹之处逐渐增多,情绪渐次奔放,末行“久客呜呼哀哉”等字,渴笔连绵直下,令人动容。
墨法
《祭侄文稿》墨色忽浓忽淡,忽枯忽润,焦墨、浓墨、重墨、淡墨和清墨五色兼备,再加上多变的墨线节奏,既表达出沉郁、悲愤的情绪,又创造了一种气势雄浑、率真烂漫的书法典型。该帖首行的“尔、父”等字,蘸墨之后,一气呵成,情绪饱满连贯,不在乎笔墨的干湿程度,只沉醉于表现自身的悲痛,没有技巧的艺术才是最朴实的真实。全文有多处涂抹修改,或是用渴笔圈出,或是用浓墨涂去,于是整幅文稿墨色由浓至淡,由润至渴,变化极为丰富
作品评价
《祭侄文稿》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说:“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元代张晏在其题跋中称:“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黄、张二人对该帖有着极高的评价,元代的鲜于枢更是在其题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
明代书法理论家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行草如《争座》《祭侄帖》,又舒和遒劲,丰丽超动,上拟逸少,下追伯施,固出欧、李辈也。”
清代文学家王项龄将其称为“传世之宝”,他在其题跋中称:“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是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当代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则从用笔、气势等方面认为《祭侄文稿》的艺术成就较高,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兰亭序》。
价值与影响
俗话说,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像自唐朝保存至今依旧较好的真迹非常稀少,而《祭侄文稿》自唐代问世以来几经流转,其中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格外厚重。并且该帖是没有誊写以前的草稿,是颜真卿的悲愤之作,保留了涂改墨迹,也保留了真实的历史痕迹。一开始看可能觉得不够工整端正,但却能够从中看到颜真卿第一次书写时的情绪,这样的审美体验,连书法家本人也无法再次重复。笔墨伴随着情感的起伏任意挥洒,一泻千里,将颜真卿作为书法大家的功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整篇文章包涵了行楷、行草、小草、狂草等多种书体,字形变幻莫测,气势连贯,收纵自如,相得益彰。字之间的疏密与开合,笔画之间的留白,无一不在贯通的笔势的运动中展现出来。全篇章法精妙,结构巧妙,跌宕起伏,在书法的创作上树立了典范,因此更加难得可贵。以精湛的技巧服人,真挚的情感感人,这是它的宝贵价值所在。
此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元代鲜于枢誉其为“天下第二行书”。在该帖中颜真卿依据个人的情绪随意挥洒,表情达意,是书法的抒情化,也是唐朝书法的革新,对后代行书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开拓了二王一脉行书笔法之外又一新的艺术系统。在颜真卿之后的中晚唐及五代时期,书法家们受颜体的影响比较直接和具体。他们对颜真卿的笔法和神韵比较容易把握。如晚唐的柳公权和五代十国的杨凝式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书家。两人均是学颜后形成自己风格的。五代之后,许多的书家受颜真卿书法的影响不为法度所束缚,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体系。颜真卿一派书风的影响延续至宋、元、明三代七百余年的历史。
宝物轶闻
2019年1月16日-2月2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将珍贵的《祭侄文稿》送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做展览。由于包括《祭侄文稿》在内的所有展品都是台湾单方面送出的,且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并未对《祭侄文稿》未进行特别保护措施,系列引发了网友热议,让书法与政治看似不太紧密的关系变得突然引人注目起来。
重要展览
参考资料
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南海新闻网.2023-07-10
颜真卿泣血写下的《祭侄文稿》,到底有多珍贵?.人民网.2023-06-16
颜真卿《祭侄文稿》背后的历史与审美.新浪财经.2023-06-16
颜真卿“祭侄文稿”.艺术中国.2023-06-17
谈颜真卿祭侄文稿.豆瓣.2023-06-17
一门忠烈千秋颂——读《祭侄文稿》.光明网.2023-07-24
鲜于枢.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11
286年,明拓《祭侄文稿》的聊城情缘.聊城日报.2023-07-11
徐乾学.故宫博物院.2023-07-11
王鸿绪.故宫博物院.2023-07-11
陈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11
《祭侄文稿》赴日展览,物不平,为何处而鸣.界面新闻.2023-06-16
《祭侄文稿》赴日展出争议背后.南方周末.2023-06-16
《祭侄文稿》在日展出 凛凛正义字字泣血 直面艺术与精神的双重震撼.浙江日报.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