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尾梢虹雉

白尾梢虹雉

白尾梢虹雉(黑枕黄鹂普通亚种:Lophophorus sclateri),又称雪鹅、捏木捏,是雉科虹雉属动物。其是大型鸡类;雄鸟脸部裸区闪蓝绿色金属光泽;头部为金属绿色,头顶有一簇短且弯曲的铜绿色羽冠,后颈及颈侧赤铜色;肩羽绿紫色,上背灰蓝色,下背至尾上覆羽白色。雌鸟头顶黑褐色;头侧和颈侧暗褐色,杂棕色斑;上背和翅上覆羽黑褐色,具棕白或棕黄色中央纵纹和横斑;下背至尾上覆羽淡棕白,满布褐色横斑。

白尾梢虹雉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省西北的高黎贡山怒山、以及缅甸、印度东北部。栖息于海拔2500~4200米的高山森林、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箭竹林、亚高山针叶林、灌丛和裸岩地带。

白尾梢虹雉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即使在保护区内,它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2021年,白尾梢虹雉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白尾梢虹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白尾梢虹雉色彩绚丽,是著名的珍稀玩赏鸟,但保护动物需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饲养,不可私自饲养。

形态特征

白尾梢虹雉体长56~70厘米,体重2.1~2.8千克,大型鸡类。跗和趾绿褐色;脚具一短距。

雄鸟额基、眼先和脸部裸露,眼周后缘围以黑色绒羽,呈半圆状;鼻孔下缘具黑色短绒簇羽;嘴角褐色;脸部裸区后缘黑色,并闪蓝绿色金属光泽;头部为金属绿色,头顶有一簇短且弯曲的铜绿色羽冠,后颈及颈侧赤铜色;肩羽绿紫色,上背灰蓝色,下背至尾上覆羽白色,较短的尾上覆羽的羽干纹黑褐色,尾羽红棕色具宽阔的白端,羽梢白色;翅上中、小覆羽青铜色闪色金属光泽,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与上背相似,但绿色光泽较著;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黑色,外翔边缘略闪暗绿色光泽;颏、喉、胸和腹部及尾下覆羽纯黑色,稍具紫蓝色光辉。

雌鸟嘴角黄角色;头顶黑褐色具近白色纵纹;头侧和颈侧暗褐色,杂棕色斑;上背和翅上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黑褐色,具棕白或棕黄色中央纵纹和横斑;下背至尾上覆羽淡棕白,满布褐色横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翔边缘略缀棕黄色斑;外侧次级飞羽与初级飞羽相似,但棕黄色斑较多;颏和喉棕白;胸、腹部黄褐色,密布黑褐色虫状细斑;尾下覆羽黑褐色具棕白色横斑;尾羽黑褐,具棕黄色或棕白色横斑,羽梢白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尾梢虹雉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省西北的高黎贡山怒山、以及缅甸、印度东北部。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白尾梢虹雉栖息于海拔2500~4200米的高山森林、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箭竹林、亚高山针叶林、灌丛和裸岩地带。

高山草甸区常与箭竹林或灌丛相间分布或呈大面积开阔型草地,草本种类繁多,为白尾梢虹雉提供多种食物;高山亚高山箭竹林多呈大面积的单优群落出现或作为针叶林下较为密集的下层植被,白尾梢虹雉主要栖息于矩鞘箭竹(Fargesia orbiculata)林和云龙箭竹(F.papyifera)林中。

白尾梢虹雉的夜宿地多位于沟谷两侧地形陡峭的地方,岩石边或低矮的枝条上最为常见,坡度大、郁闭度高为其特征。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尾梢虹雉主要以草本植物根、茎,果实,青苔等为食,如一把伞南星天南星属 consanguineum)、半夏(半夏属 ternate)、食蕨青竿竹等。但偶尔也吃少量植物病原线虫和昆虫等食物。白尾梢虹雉春季的食物包括川贝母(FritiUaria cirrhossa)、多星韭葱属 wallichii)、牛尾独活(芹叶龙眼独活)等;它的春季食谱中至少包含23种植物的不同部位,植物的粗脂肪和钙元素含量与白尾梢虹雉的取食偏好显著正相关。白尾梢虹雉在秋冬季要多进食以补充御寒能量消耗,故它的觅食行为多于春夏季。

晴天白尾梢虹雉取食行为多发生在晨昏,而雨雪天其取食行为发生时间不规律,下雨或下雪时则不取食,雨雪停歇后才有取食行为;觅食方式主要是用其弯曲的喙掘挖食物,在地面上常留下许多小洞;觅食时常结成小群,但群体结构松散,有时数只个体会集中在数百平方米的地域内活动。

在冬季,根和叶是白尾梢虹雉取食植物的主要部位,茎、种子、花等植物部位也有取食,但比例较低。植物根部在白尾梢虹雉食谱中比例较高,与它的取食器官形态及取食行为相关,白尾梢虹雉的喙较其他雉类长且扁平,适于啄食。在冬季草本植物大量枯萎死亡,导致以草本为主要食物的白尾梢虹雉全年中多数月份均有地面食物不足的威胁,促使白尾梢虹雉转而取食植物的地下部位。虽然搜寻和处理地下食物的时间代价增加,但资源量比地上部位要稳定许多,因此以植物根部为食是白尾梢虹雉应对冬季食物资源不足的优先对策。在冬季白尾梢虹雉会向低海拔垂直迁移寻求替代食物是它应对高海拔积雪导致食物资源不足的特殊适应。

其它行为

白尾梢虹雉冬季结群活动;在繁殖季节里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夜晚多独栖,多在低矮的枝条上或岩石边过夜。白尾梢虹雉机警而性胆怯,很难接近;常在林地和竹林间地面上活动。白尾梢虹雉的雄鸟被称为“叫鸡”,平时常发出“aou……”的叫声;受惊飞起时则发出“hu……”的叫声,为阵发性叫声,即3~15个鸣叫音节串成一组,共持续18~77秒,单个鸣叫持续时间为6.16~6.42秒,其间有较长的间隔。白尾梢虹雉鸣叫位置出现于海拔3300~3600米处;下雨和下雪时,听不到鸣叫。

活动特点

随季节变化,日出时间、温度等气象因素的改变,白尾梢虹雉开始活动的时间也随之改变。夏季日出早而日落晚,光照时间长,白尾梢虹雉觉醒时间也就早而夜栖的时间也相应晚;冬季则与夏季相反。在阴雨天温度低,湿度大,光线暗的情况下,白尾梢虹雉的觉醒时间相对晴天要稍延迟,而晚间入睡时间提前,全天活动时间相对减少。

白尾梢虹雉的运动和观望行为在午后有一低谷,而静栖则与之相反,在午后比例较大,是为了避开午后高温的趋势。白尾梢虹雉的身体护理行为同样在午后比例较大,因为它在静栖前后都伴随有理羽、伸展等护理行为发生。

白尾梢虹雉在夏季静栖时间最少,是由于夏季白尾梢虹雉觉醒时间早而夜栖时间晚,日活动时间长,静栖的时间比例相对减少的缘故;冬季则与夏季相反。但在春季4月,雌鸟经常发生类似孵卵的蹲伏行为,它的静栖行为出现峰值。春夏之交时,白尾梢虹雉处于繁殖季节,它的运动、观望和其他行为达到顶峰。6~9月雨水较多,白尾梢虹雉需更多时间来梳理潮湿的羽毛,沙浴频次增加;且它在此期间处于换羽期,故身体护理行为在夏秋之交最多。白尾梢虹雉雄性静栖、觅食、观望、运动的时间比例多于雌性,而雌性身体护理、其他行为则多于雄性。

白尾梢虹雉远距离位置移动主要有飞行和地面行走两种方式。白尾梢虹雉早成雏出雏后可从距地面高的巢岩上跃下,说明白尾梢虹雉的雏鸟在发育早期就具有较强的跳跃和飞行能力。日活动也常常滑翔。滑翔对于白尾梢虹雉的长距离移动是最为节省能量的运动方式。

垂直迁移

由于高山环境长久的低温和积雪覆盖,生活在某些高海拔地区的白尾梢虹雉群体在冬季具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特性。冬季下雪可促使白尾梢虹雉群体向低海拔移动。白尾梢虹雉清晨从夜宿地起飞滑翔至低海拔地带,白日觅食及活动的总体方向朝上;黄昏时一般已经移动到比夜宿地海拔高的地点,回夜宿地也是向下飞行。

生长繁殖

筑巢

白尾梢虹雉会在岩石缝隙、树洞或林中地面的倒木下筑巢。白尾梢虹雉的一个巢会多年利用。

交配产卵

白尾梢虹雉雄鸟在发情时,脸部钴蓝色裸区颜色变深,急促徘徊,短促低呜,并接近雌鸟;若雌鸟不逃避,继而雄鸟从正面强烈炫耀并追逐雌鸟,最终交配。交配时,雄鸟将雌鸟按住,并双足站于雌鸟背上,嘴啄着雌鸟的头羽不放,进行交尾,维持此状态约30秒。

白尾梢虹雉繁殖期4~6月;每窝产卵2~5枚。卵壳较厚;卵表面呈暗黄色,满布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棕褐色斑块,钝端褐斑稍少。卵大小约为63.2x45.4毫米。

孵化育雏

白尾梢虹雉的孵卵期约为28天,5月初出雏。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间雌鸟有翻卵行为。坐巢孵卵的白尾梢虹雉雌鸟每隔2~3天会离巢觅食1次。雌鸟孵卵期间,雄鸟极少在巢边活动,但偶尔会由远处飞到巢附近的突兀岩石或视野开阔的位置上;雄鸟在巢边出现时,在巢雌鸟行为无变化,继续保持坐孵姿势。雄鸟在巢附近出现时,观望是最主要的行为。白尾梢虹雉雄鸟在雌鸟孵卵期间不会对育雏雌鸟喂食,也不会对雌鸟及卵进行保卫;白尾梢虹雉雄鸟在孵卵期间的投入远小于雌性

出雏后,巢中仅余留少量破碎蛋壳和壳膜,巢岩周边未发现散落蛋壳或壳膜,因此估计大部分蛋壳已被孵卵雌鸟啄食。早成雏出壳后24小时开食;雏鸟离巢后,紧随雌鸟觅食,雌鸟有暖雏行为。雏鸟离巢当晚及次日均不见雌鸟和雏鸟返巢夜宿。

生长发育

1日龄的白尾梢虹雉雏鸟头顶棕色,侧顶纹黑色,枕后至尾部沿背中线有一道黑色宽纵纹;背黄褐色;喉污白;胸腹沾黄棕;嘴乌灰;脚淡绿;虹膜黑色。约1周龄的白尾梢虹雉幼鸟,周身灰褐色,翅上可见明显羽片,新出羽片呈棕黑色,羽端具黄色斑纹,飞行距离可达10米。白尾梢虹雉2岁时雄鸟体羽为成鸟样。

人工饲养

饲养管理

白尾梢虹雉不适合家庭饲养,部分动物园和鸟园会饲养展出。白尾梢虹雉的人工饲养环境采用笼舍饲养,笼舍分内舍和外舍,外舍种植灌木,以便它有隐蔽场所。喂食的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保证充足饮水。繁殖为自然交配;可采用人工孵化卵;孵化一段时间以后将卵移出到出雏器中孵化;经常翻卵,孵化中前期孵化器的通风孔半开,后期通风孔全部打开。

病害防治

人工饲养白尾梢虹雉,为预防鸡白痢病,可在早成雏开食后饮用高锰酸钾水溶液,2~6日龄饮用酸水溶液;加上接种新城疫I、Ⅱ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刺种鸡痘疫苗、鸡痘苗,并同时驱除体内外寄生昆虫

物种现状

种群现状

2006年,白尾梢虹雉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即使在保护区内,它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至2016年,它的种群数量为2500~9999只成熟个体。

致危因素

白尾梢虹雉栖息的生境类型局限于高山,面积相对狭小,生产力水平低,动物承载量小,导致它分布局限和数量稀少;白尾梢虹雉每一窝产的卵数量很少、孵化期还长、繁殖雌体比例又小,这也限制了它种群的增长;再加上人类破坏地表植被会对白尾梢虹雉的栖息生境和食物产生一定影响;还有偷猎行为的影响等。

保护等级

2016年,白尾梢虹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等级。

2021年,白尾梢虹雉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白尾梢虹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

保护措施

云南省建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尾梢虹雉;该保护区包括迪邦河谷野生动物保护区、穆灵国家公园和未分类的州立森林,提供了对白尾梢虹雉的进一步保护。

观赏价值

白尾梢虹雉色彩绚丽,是著名的珍稀玩赏鸟,但保护动物需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饲养,不可私自饲养。

种间关系

野生白尾梢虹雉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在高黎贡山高海拔地带属同域分布,都喜成群活动,有混群取食现象。在两种物种的冬季食谱中,有多种植物为两种物种共同取食,其中取食比例较大的有大花毛鳞角、沿阶草粗茎贝母紫花碎米荠青苔等植物。两种物种冬季食谱重叠度较高。茎和叶是血雉冬季取食植物的主要部位,根和种子也有取食,但比例较低。根、茎、叶这3个植物部位被两种物种取食的比例在冬季月间未呈现明显变化趋势,但种子被取食的比例在两种物种均呈下降趋势。

两种物种冬季的食物生态位重叠指数高于春、夏、秋3个季节,重叠种类在各自食谱中的比例也很高,这也是冬季食物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两种物种食谱拓宽的结果,暗示这两种物种在冬季可能存在食物竞争。

食物生态位的分化对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共存至关重要。取食种类的分化与相同植物种类的取食部位不同可以减少种间生态位重叠,是这两种物种在高黎贡山得以长期共存的原因。并且,白尾梢虹雉和血雉集群取食有利于合作预警和提高群体的取食效率。

参考资料

Lophophorus sclateri.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4-11-05

Lophophorus sclateri.iucnredlist.2024-11-05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05-21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3 February 2023.cites.2023-05-30

..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白尾梢虹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04-15

Lophophorus sclateri.gbif.2023-04-15

Lophophorus sclateri orientalis.Avibase.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2023-04-15

白尾梢虹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