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凯伦·白烈森

凯伦·白烈森

凯伦·白列森(1885年4月7日-1962年9月7日)中文译名又为伊萨克·迪内森,原名凯伦·克里斯腾瑟(坦妮)·丁尼森。她曾经使用多个笔名进行写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为Isak Dinesen。出生于丹麦隆斯特德仑庄园,凯伦·白列森为丹麦的著名女作家。在其执笔写作的30年之中其对于丹麦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凯伦·白列森的家族在当地名声显赫,其家族为当时丹麦的大地主家庭。其父亲于1985年在哥本哈根托老所悬梁自尽,这给了年幼的凯伦·白列森第一次人生打击。凯伦·白列森随着两个姐姐一同接受家教,虽然没有像其两位兄弟一样接受学校的教育但是家庭教育俨然给了凯伦·白列森的写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因家庭变故,海伦白列森再次飘零天涯,这种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带给她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亦是为她独特的写作风格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其创作的小说《走出非洲》享誉全球,并且进行了相应的电影改编。凯伦·白列森的写作有着极强的个性并且有着不凡的人生经历,其在经历丧父、爱人去世以及其所经营的咖啡园倒闭之后依旧顽强的回到丹麦重新展开自己的人生,并且开始进行写作,其的作品深染其个人风格与其个人情感,凯伦·白列森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亦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人物生平

童年

凯伦·白列森出生于丹麦隆斯特德伦庄园,其父亲魏尔赫尔姆的家族为当地的大地主,其母亲为丹麦的著名商人之后,良好的出身以及家境给予凯伦·白列森很好的受教育机会,其虽然未与两个弟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她与家中的另外两个女孩与家族中其它亲戚的女孩共同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海伦在十岁出头时侯就已经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凯伦·白列森的父亲在其十岁时悬梁自缢,这对于凯伦·白列森的家庭以及她的童年造成了冲击,在其父亲去世之后,凯伦·白列森整个家庭的收支都依靠其外祖母以及姨母贝丝的补助。随后隆斯特德仑庄园起火,母亲将三个女儿带到瑞士的亲戚家进行暂住,在此期间凯伦在瑞士的学校就读。

青年

1902年凯伦在”麦尔达尔及索德小姐绘画学校“进行绘画学习,其也早早的展现出了在绘画上的艺术天赋。当时的凯伦确定了其要成为艺术家的梦想,在1903年凯伦进入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特设女士学校进行学习。1906年凯伦首次以奥斯塞欧拉为笔名在《旁观者》上发表其中篇小说《独居的人们》,同年十月其又以笔名奥斯塞拉在《盖德氏丹麦杂志》上发表其中篇小说《耕耘者》。

中年与婚姻生活

在与弟弟托马斯游览挪威之后,凯伦·白列森又与与女友德塞·格利文柯普在罗马游历很长一段时间。在经历了两段旅程之后凯伦与布罗尔·冯·布里克森芬尼克订婚,。经由凯伦母亲家的家族投资在东非建立咖啡园,布罗尔前往东非购置了一座咖啡园,同年凯伦亦动身前往非洲。

1914年凯伦发现自己已经感染梅毒,同年世界第一次大战正式开始。1915年,凯伦离开东非,移居隆斯特德仑与母亲同住。在此期间凯伦以其在非洲的独特经历写成《昔日非洲》诗歌,在诗歌中表明了其心中必须离开非洲的决心。

1916年对于内罗毕家族为布罗尔与凯伦进行了投资,为其在内罗毕购置一座规模极大的农庄,同年,布罗尔与凯伦共同返回非洲。但是其中的过程并不顺利,两人的感情与婚姻开始出现裂痕,并且在布罗尔对于咖啡园的经营中也可看出其并无此方面的天赋以及头脑。1918年凯伦与英国贵族兼空军飞行员丹尼斯·芬奇·哈顿相识。同年布罗尔与凯伦返回丹麦,凯伦前往瑞典而布罗尔则返回肯尼亚,二人的婚姻此时濒临破裂。凯伦在隆斯特德仑与母亲同住,同时治疗其血液学

布罗尔在前往肯尼亚之前向凯伦提出离婚被凯伦拒绝,次年,凯伦在弟弟托马斯的陪同之下前往肯尼亚,试图改善当时咖啡园亏损的经营状况。后经凯轮的舅舅决定,成立“凯伦咖啡公司”,并且解除布罗尔的经理职务由凯伦接任,凯伦对于此做法极为不满,并且极力反对但是即使如此,凯伦夫妇依旧决定分居。此时凯伦的梅毒症状虽然已经治愈,但是用药的后遗症依旧会给她的身体与生活带来痛苦,同时她希望怀上丹尼斯孩子的愿望并未能达成,这是对于她与丹尼斯爱情的一大打击。

由于布罗尔再婚,凯伦在英国殖民者中的地位较为尴尬,丹尼斯为帮助海伦巩固名誉,设法使威尔士亲王出席凯伦的咖啡园宴会,但是这一举动依旧未能挽回凯伦的咖啡园生意,1929年,凯伦的咖啡园生意日益下滑,同时与丹尼斯的爱情也产生了裂痕,1931年由于经年负债,凯轮的咖啡园被强制拍卖,而同年丹尼斯的飞机在肯尼亚失事,凯伦深受这两件事的打击,凯伦时年46岁,虽然生活给予了她重重打击,但是凯伦仍然坚持完成其文学上的创作。

文坛初露锋芒

1925年凯伦与布罗尔的离婚协议正式生效,凯伦取道巴黎回到丹麦,同年其作品《昔日非洲》在《旁观者》上发表。凯伦在贝丝姨妈的安排下与丹麦的著名文艺批评家勃兰兑斯会见,以期能够在更多的刊物上发表凯伦的作品。

凯伦的木偶戏《真实的报复》在《旁观者》上发表,可能是由于勃兰兑斯的推荐,其本来商议好的以凯伦笔名进行发表,但是在进行正式的发表时以凯伦的真名进行了发表,这代表了杂志对于凯伦的写作的认可,这也大大的激励了凯伦的写作,同年凯伦草成了《七个奇幻的故事》同时也写作了手稿《狂欢节》。

在咖啡园由于经营不佳而拍卖之后凯伦返回丹麦,即使当时凯伦遭遇了一系列人生的重大挫折,但是其仍然以一种坚持的姿态进行其计划好的对于《九篇故事》的写作。经过贝丝姨妈的帮助,得到美国女作家桃罗塞·康·费歇尔的推荐,桃罗塞向纽约的一位出版商罗伯特·哈斯推荐,但是哈斯因凯伦并未有名气以及凯伦是一个欧洲作家为理由拒绝了出版凯伦的书籍。但经此一事并未动摇凯伦写作的决心。凯伦会见了英国普特曼出版社的人员,但是其并未理睬,甚至拒绝阅读凯伦的书稿。最终纽约出版商哈斯同意出版凯伦的部分作品,其与凯伦约定出版七篇凯伦的作品,经商议,凯伦选定书名为《七个哥特式的故事》,且凯伦坚持以其男性笔名伊萨克·丁尼森的笔名发表。后由于凯伦的《七个哥特式的故事》尚未出版便入选“本月书选”,哈斯决定加大印刷数量,1934年4月9日,凯伦的《七个哥特式的故事》正式出版。同年4月22日,曾经拒绝过凯伦的英国伦敦的普特曼出版社购入凯伦的《七个哥特式的故事》的版权。

1935年凯伦使用丹麦语重写《七个哥特式的故事》并且以《七个奇幻的故事》为书名进行额发表。同年9-10月凯伦赴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会议,凯伦听到联合内部对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事件,决定以自己在非洲的经历写作书籍。1936年凯伦以英文写作了《非洲农庄》。次年凯伦完成了《非洲农庄》农庄的丹麦文版,凯伦拟定丹麦文版的书名为《走出非洲》。1938年,《走出非洲》被美国的蓝登书屋出版,并且被美国选入“本月书选”。1939年,凯伦的母亲去世,她将遗留下的家族庄园主要由凯伦看管。1940年伦敦《政治报》邀约海伦对于伦敦、巴黎柏林进行访问并且撰写三篇文章,凯伦先行到访柏林,但是由于战争的原因海伦访问伦敦与巴黎的计划受阻,其到访柏林的文章在1948年战争胜利后发表。

创作的成熟

1942年,凯伦的新作《冬天的故事》的英文版本与丹麦文版本分别在英国与丹麦出版。1943年由于战争带来的压抑,凯伦开始写作《报复之路》,《报复之路》不仅仅是一部与犯罪相关的历史小说,亦是影射了在法西斯主义治下的丹麦的政治上的困窘的状况。次年,《报复之路》由金谷出版社出版。

1945年克拉拉·斯文森开始担任凯伦·白列森的秘书一职,克拉拉依照凯伦的口述为其整理了《报复之路》的英文版本。次年《报复之路》的英文版本在英国以《天使式的复仇者》为书名出版。同年,凯伦的疾病症状加剧,凯伦进行了医学手术,且开始邀约一些年轻有才华的作家到隆斯特仑德集会。同年《复仇之路》在凯伦的反对之下入选“本月书选”并且在美国出版。

1950年凯伦受邀参加丹麦国家广播电视台的讲话,并且受邀对于相关的非洲生活进行讲解。1952年凯伦·布里克森的作品《大主教的第三篇故事》的精装版印行,同时平装版印行五万册,这五万册平装本的印刷开导了“前进人民丛书”的诞生。

晚年创作历程

1955年凯伦七十岁,年岁已高的凯伦病痛加剧,在进行了多次手术之后,凯伦的健康情况开始出现问题,她的体重下降到三十五公斤以下,但是凯伦依旧坚持写作。1957年11月凯伦的《最后的故事》开始出版,1958年,凯伦的决定与好友共同建立“隆斯特仑基金会”掌管隆斯特仑全部的房产,并且对于凯伦的全部著作权进行管理。1959年,凯伦对于美国进行访问,并且于1月28日以贵宾的身份参加了全国艺术文学研究所的年会,并在会上进行了题为《我的生活的座右铭》的演讲。1960年凯伦的《真实的报复》由埃尔陵·施罗德导演在丹麦国家电视台演出。

1962年9月7日在经过了一昼夜的昏迷之后,凯伦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足在家中然长逝,终年七十七岁。同年9月11日,在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之后凯伦的灵柩在亲友的陪同之下由马车拉着被安葬在山丘脚下的一颗橡树前。

人物关系

直系亲属

父亲:魏尔赫尔姆·丁尼森

母亲:英娥堡·本尼迪克特·丁尼森

姐姐:英娥·本尼迪克特·丁尼森

妹妹:艾伦·阿尔魏尔德

大弟:托马斯·法提·丁尼森

二弟:安德尔斯·隆斯提·丁尼森

朋友:德赛·格利文柯普·卡斯腾斯克约尔德

丈夫:布罗尔·冯·布里克森·芬尼克(离异)

爱人:丹尼斯·芬奇·哈顿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元小说叙事策略

凯伦·白烈森在对于小说的创作之中表达了她作为作者对于小说叙事策略的关心。作为较早的使用元小说进行创作的作家之一,凯伦·白烈森的作品《走出非洲》是其使用元小说创作手法最为知名的作品。元小说顾名思义就是与小说相关的小说创作,亦可以理解为其为“小说的小说”。凯伦·白烈森在《走出非洲》中多次提到故事的叙述者山鲁佐德,可见其中山鲁佐德这一故事的讲述者的重要性。从叙事结构上看,《走出非洲》更像是杂文本,作为一部小说,其融合了多种文学体裁,但是又显示出小说对于各种题材的兼容性。而《走出非洲》的轶事性叙述方式亦是可以让作者添加更多的因素进入小说,使得小说更加丰满。

生态书写

在凯伦·白烈森的作品尤其是《走出非洲》或其它与非洲相关的作品以及她的的笔触之中,都展现出凯伦·白烈森对于当地生态描写的痴迷。除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之外,凯伦·白烈森可以说是一位完全的环保主义者,1929年凯伦对于芬奇·哈顿的对于阻止权力机关对于屠戮动物的行为的支持足以见得。《走出非洲》实际上写作于欧洲,但其中是对于凯伦非洲生活的总结,凯伦在书中展现的非洲的生态景观表达了凯伦对于此人与自然共生之地的喜爱以及其对于欧洲中心主义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感。

“讲故事”母题

凯伦·白列森自己以古代时候的说书人自诩。其写作的内容之中很少有说教内容,往往是通过基于自身经历的事件对于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一定叙述,并且以吸引人的细节来对于事件进行铺叙。凯伦布里克森的作品之中许多都都受到《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鲁佐德式的“讲故事”形式的传统的影响。布里克森在文本之中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而小说文体上的兼容性亦为其提供了作为讲故事的人或者是“说书人”的写作空间。

荣誉与成就

凯伦白列森作为丹麦家喻户晓的作家,其作品多次被丹麦国家广播电视台播出。并且凯伦·白烈森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其中最为知名的是《走出非洲》。《走出非洲》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反响以及公众对于凯伦·白列森的再一次关注。影片《走出非洲》获得年度奥斯卡金奖。在影片获奖之后隆斯特仑德协会的地位也大大增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