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戒台寺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京昆路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戒台寺坐西朝东,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戒台寺拥有中国最大的佛教戒坛,并有戒台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牡丹园等建筑。戒台寺是中原地区北方目前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寺内共有丁香1103株,花龄在200年以上的古丁香有20余株,其数量之多,花龄之久,在北京地区首屈一指。

戒台寺创始于武德五年(622年),原名慧聚寺,明代英宗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台寺有授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的权限,自辽代戒坛初建到明代知幻大师开坛传戒,一直是北方律宗的中心,在中国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戒台寺历史悠久,据寺内现存碑记,寺前身为创建于李渊武德五年(622年)的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辽代耶律洪基清宁为本寺诏授御制戒本,高僧法均和尚来隐慈善,创建了一座菩萨戒坛,广度四众,法均精通律宗戒律并且众生皆可受戒,契丹、宋朝、西夏百姓在戒台寺法均处接受菩萨戒,辽代道宗和皇太后接见法均接受了其菩萨戒,此后辽代道宗又赐以崇禄大夫守司空官衔及法均法号。法均圆寂后,裕窥、悟敏等大师先后为戒台寺住持,经几代人传戒,戒台寺成为佛教律宗的中心寺院。

辽金之后,戒台寺逐渐衰落。元代此寺高僧是月泉长老,有碑记《大都马鞍山慧聚寺月泉新公长老塔并序》,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 立,文中记载了月泉长老修寺庙的情况。

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毅宗崇祯七十年(1644年)明代宣德九年(1434年),戒台寺一直处于朝廷直接控制下。朱瞻基宣德年间司礼太监阮简筹集善款欲重修戒台寺。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怂下亲征瓦剌大败被俘,即土木堡之变,后经历于谦北京保卫战、李豫临危登基、英宗复辟等事件,在司礼太监王振促成下戒台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修建,明英宗朱祁镇钦命知幻大师主掌重修工程,修建了正殿、左伽蓝殿、右祖师殿、斋堂、僧舍等,于正统五年(1440年)完工,英宗皇帝赐额万寿禅寺。以“万寿禅寺”为标志,戒台寺由律宗转变为禅宗。

清代继承明代佛教政策,清初戒台寺依旧由知幻大师的法裔主持事务。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钦命戒台寺得道高僧成哲为住持,并多次前往戒台寺金相并下旨修缮。康熙御为大雄宝殿笔亲提“莲界香林”,爱新觉罗·弘历也多次游幸并留下咏松诗作,如《初至戒台六韵》等,乾隆十八年,皇帝从畅春园内御赐戒台寺古丁香二十株。光绪十年(1884年)奕訢为避纷争养疾于戒台寺,并对罗汉堂、千佛阁、牡丹园等进行修建。与明代以前不同,清代明间会老也来戒台寺烧香拜佛,戒台寺开始于民间盛行。

民国时期,戒台寺及其周边道路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戒台寺辟为公园,1996年12月戒台寺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僧团进驻,恢复宗教活动。

建筑布局

现存戒台寺的建筑布局形成于明代,寺院坐西向东,有南北两条轴线,南侧为佛寺主要建筑,北侧为戒坛院落。明代寺院按东西向轴线布局,明正统五年(1440年) 重建后寺院主要建筑包括山门(三门),天王殿,供奉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等佛殿,以及东西庑房、法堂、僧舍、斋堂、厨房、库房等生活辅助用房。清代加建院落及生活用房多南北向布局,清代增加坐北朝南的两进牡丹院院落等。寺院布局既有南北向轴线,又有东西向轴线,寺院所处地形自东向西逐渐抬高,南北向的院落坐落在相对平缓的平台上,轴线的交叉与地形高差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变的院落空间。

主要建筑

戒台寺主要建筑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分为南北两条轴线。南轴线由三门殿,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千佛阁,观音殿,九仙殿组成;北轴线由明王殿,戒坛殿,罗汉堂,大悲殿组成。清代进一步完善了戒台寺的平面格局,增建了牡丹院,地藏院,财神殿,关公殿,真武殿等建筑。,寺院不仅在建筑布局和园林景观方面具有特色,还是周围自然风景区的核心。建寺以来历代都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明代以后更是成为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场所。

山门殿

山门殿为南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堂,两侧与院墙相连,左右各有一个旁门。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并立有清爱新觉罗·玄烨皇帝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三门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四角挂有风铃,门额上挂“山门殿” 斗子金匾。殿内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两侧各立有一尊泥质彩绘的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

天王殿

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斗子金匾。殿内正中供奉漆金弥勒佛坐像。与其相背为汉白玉护法韦驮立像。两侧为泥质彩绘的四大天王立像。天王殿前有钟鼓二楼。

大雄宝殿

在天王殿后面,座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门额上高悬清爱新觉罗·弘历手书“莲界香林”雕龙横匾。殿内屋顶上有三个木雕藻井,上圆下方,井内各雕有一条团龙。下方汉白玉石雕的须弥座上供有明代铸造的铜质横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接引佛。北侧为药师佛。每尊佛像高3.2米,重5000公斤。大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三间配殿,左侧为伽蓝殿,右侧为祖师殿。

千佛阁

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是戒台寺的中心建筑。建于辽代咸雍年间,是中原地区古建最高等级的建筑,大五脊重檐庑殿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各有十个大佛,每个大佛龛里有28个小佛龛,每个小佛龛里有三尊佛,共计1680尊佛,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明嘉靖二十五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一年进行了一次大修。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千佛阁年久失修,东北侧基础下沉,屋面漏雨严重,1965年决定大修。后经历文化大革命,修建计划落空,所拆构件及1000余尊明代木质佛像遗失。2007年,奥运会前夕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千佛阁进行复建。

戒台大殿

戒台大殿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位于戒坛院内,总面积670余平方米。各朝代均有维修,现在看到的是明正统六年(1441年)在辽代旧址上重建的,保持辽代建筑风格。大殿顶部四面呈坡形,正中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平台。台上安放有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僧人德秀捐赠的铜质鎏金宝顶,中间一个高约5米,四周四个较小按金刚宝座分布于四角。殿顶的上下檐两层檐角均挂有风铃,上层为圆铃下层为方铃。大殿正面门额上挂有“选佛场”匾额。

戒台大殿面阔、进深均5间,殿内的横枋上挂有清爱新觉罗·弘历帝手书匾额“树精进幢”。横枋内侧挂有清康熙帝手书匾额“清戒”。四周围廊,廊深约1.5米,进深29米,面阔26米,明间面阔7.2米,两次间面阔5.0米,两梢间面阔3.4米,前出月台,高1.1米。殿内天花板金漆彩画正中部分为“斗八藻井”,井内分为上下两层,上为穹窿形下为方形,内壁四周雕有小佛龛,龛内均有木雕漆金小佛像。藻井正中穹顶上倒挂一条木雕团龙,俯视下方,团龙四周的穹壁上雕有八条升龙,合为九龙护顶。

 戒台位于大殿正中由大青石砌筑而成。戒台高约20米,平面呈正方形,通高3.25米。台分三层,下大上小。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龛内均有一尊泥塑彩绘的戒神像。上层台每面有佛龛7个,四面合计28个。中层台每面有佛龛9个,合计36个,尺寸比上层略大;下层台正面有佛龛13个。其余三面各12个,合计49个,尺寸又比中层稍大。佛龛共计放置戒神113尊,戒台上原有高3米的莲台,其上供奉一尊明正统年间铸造的高2米的释迦牟尼铜像,结坐,与其相背原有一尊三头六臂的佛母像,已于1973年调往浙江圆清寺。现今台上为一尊高3.35米的泥质漆金释迦牟尼坐像。

真武殿

真武大帝殿供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天下第一坛

戒坛是佛教受戒传律的专门场所,是随佛教戒律发展而形成的产物,也是律宗寺院所必备的建筑形式,戒坛是高僧讲经,考察僧人学识、僧人受戒之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戒坛是昙摩迦罗与昙帝二僧于三国时期在洛阳市设立,二人善律学,昙摩迦罗更是被奉 为律宗始祖。律宗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戒坛由所谓 的律宗先祖推动修建也是合乎其宗。北京戒台寺戒坛位于大雄宝殿西北的戒坛殿中,该戒坛为辽代律宗高僧法均大师所建,与福建泉州开元寺戒坛、浙江杭州江寺戒坛并称为“全国三大戒坛”,其中北京戒台寺戒坛规模居三座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

戒坛的戒台是一座用青石砌筑的高台,平面呈正方形,台分三层,下大上小,呈品字形。戒台全高3.25米,底层台各边长11.3米,高1.4米;中间台高0.95米,各边长9.6米;上层台高0.9米,各边长8.1米。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型,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每个佛龛内均有泥塑戒神。上层台面每面各有7个佛龛,四面计28个,佛龛高度0.34米;中层台面各有9个佛龛,四面计36个,尺寸比上层略大;下层台面正面有佛龛13个,其余三面各有12个,四面合计49个,尺寸比中层稍大。整座戒台共有佛龛113个,安放着113座泥塑彩绘的戒神。戒坛四周原有24尊身高1米的戒神立像,但今已不存。

其他看点

丁香古树

戒台寺公园现有丁香1103 棵,最高的达6米以上,最大的遮荫面积达70平 方米,最粗的树干直径达70厘米。戒台寺的古丁香据说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皇帝的御赐,来自于畅春园。其树龄之古、数量之大,在北京地区是首屈一指的。

戒台寺的丁香花期一般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有紫色和白色,密集呈圆锥状花序,有浓郁的芳香。戒台寺的丁香遍布全园,其中二百年以上的古丁香主要分布在钟亭院、地藏王院、牡丹院、南宫院外、天王殿、千佛阁左右、大雄宝殿前后、观音殿前等处。

戒台五松

戒台寺内外满山清翠,古树成林,国家一二级保护树木就有88棵,其树种有油松、白皮松、侧柏、国银杏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松树,最为著名的当属古松。戒台寺的松不仅好看且特点明显,布局得当,还都有各自的俗名。最著名的有“抱塔松”“卧龙松”“九龙松”“活动松”和“自在松”,合称为戒台五松。

“抱塔松”这株古松五米多长的粗大躯干扭转着“爬过”山门矮墙,直向石阶下的辽代僧人法均和尚的墓塔扑抱过去,两条枝杈架在僧塔的两侧,真好像一条巨龙伸出前爪在“护卫”着古塔。

“卧龙松”顾名思义卧龙者侧卧之龙也,此松颇有卧龙的气魄,那鳞片斑驳、硕大粗壮的“龙躯”枕卧在一块刻有“卧龙松”三字的石碑上,犹如一条老态龙钟的神龙在倚石歇息。卧龙松下石碑上的三个楷体大字为清代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所书。

“九龙松”气势磅礴,是一体形硕大的白皮松,它屹立在戒坛院的山门前,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十八米,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岁。此松九条硕大枝干犹如九条银龙腾空飞舞,因此而得名。

“活动松”是爱新觉罗·弘历皇帝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题名的。这株古松树冠呈伞形,数不清的枝杈相互牵连,上下交错。乾隆皇帝多次来戒台寺看此松并题字留诗。

“自在松”与“卧龙松”对称而生,植根于大雄宝殿后石阶南侧的一棵古松,枝叶婆娑,郁郁葱葱,自在松枝叶舒展有致,仪态大方,颇有“逍遥自在”的风度,也因此而得名。

牡丹院

晚清时期爱新觉罗·旻宁皇帝第六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因朝廷内部的权势倾轧,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到戒台寺“养疾避难”。此间,奕訢出资改建了自己在寺内所住的北宫院,因院内广种牡丹,俗称“牡丹院”。

牡丹院位于千佛阁北侧,坐北朝南,分内外两重院落,中间以垂花门相连。其建筑风格是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与江南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古朴又有南方园林的秀美。迎门是一座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花坛影壁,院内东、南两侧有房,前有回廊相连,西侧为靠山花坛,两院之间以木质垂花门相连,门额上挂有奕訢所题“慧聚堂”的匾额。

牡丹院分前后两进,有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前院东、南两侧有房,以回廊相连,西侧为靠山花坛。后院东、西、北三面有房,正房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硬山式,青砖灰瓦。

古洞

戒台寺后山为石灰岩构造,长期雨水侵蚀下形成了天然溶洞,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构成了千奇百怪、美不胜收的造型,这里的部分山洞曾经过人工修整而建成石窟寺,是当年寺内高僧静修的地方。

石刻

戒台寺石碑、石刻有上百种,七十多处。戒台寺石刻记载了从唐武德五年至今近1000年历史,戒台寺石刻首起于一代宗师法均,戒台寺石刻记载了涉及的主要人物、寺庙修缮及民间组织等信息。如历代皇帝:耶律洪基皇帝、完颜璟皇帝、朱祁镇皇帝、朱见深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等;明代大太监捐赠如王振;历朝名人如辽代王鼎、金代韩昉、元代皇太子、明代胡滢、清代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民国徐世昌袁世凯张作霖等;历朝名僧如辽代法均、金代悟敏、元代月全新公长老,明代

文物遗迹

寺院塔林

戒台寺因历史悠久而高僧辈出,许多僧人圆寂后会建墓塔,千百年来有过僧人墓塔无数,但留存至今的只有32座古塔。这些古塔分布在戒台寺及寺院周围山坡树丛中,大体可以分三部分:其一,戒台寺内法均大师舍利塔和法均大师衣钵塔;其二,戒台寺南山坡南塔院25座塔;其三,戒台寺以西千灵山阳坡的5座塔。

古碑

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法均大师遗行碑坐落于后花园内,汉白玉石质,位于法均衣钵塔与灵塔之间,坐北朝南,碑首雕刻精美,碑黄沙岩,龟形极为罕见,为北京地区最早的龟趺之一。此碑为寺内僧人为纪念法钧大师在后花园西侧建立墓塔及衣钵塔,并立碑铭文,以颂法钧大师无量功德。 

敇赐万寿禅寺碑坐落在天王殿门前南侧(鼓楼北),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初八日建。碑文记述明代初期,王振携阮简、陈卫平等人集资对戒台寺进行修建,落成之时,朱祁镇敕赐额“万寿禅寺”。

该碑建于爱新觉罗·载湉十七年(公元1891年),坐落于千佛阁遗址前北侧。 奕訢斥资立下此碑,前述太祖仁皇帝(康熙)之圣谕,称之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后书其佛心禅意之尔尔现已不存)。

经幡

戒台寺经幡立于辽大康元年(1075年),为纪念法钧大师而立。经幡为八面柱体,上刻尊胜陀罗尼经,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经幡。

石刻

千佛阁地基中出土的石经属于辽代石刻,经板高33厘米,宽61厘米,厚7.5厘米,双面刻字,每面残存数百字经文,是密宗《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的一部分。

护国宝塔

护国宝塔坐落于戒台寺后山化阳洞旁,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青石质地、实心密檐式塔,宝塔高约7.1米,底座7层2.8米,塔身11级高4米,宝顶约0.3米。其中1~4层每层8块青石,5层以上每层2块青石,高处每层1块青石,塔身共雕刻各种佛像156尊。

汉白玉供桌

戒台寺存有明代珍品汉白玉供桌,共有5尊,1大4小,桌子为圆面弧腿,饰有游龙流云图,桌边各3条游龙,4条腿各1条游龙。

开发与保护

1957年,戒台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12月,正式对游客开放。1996年12月,戒台寺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初,经有关部门批准,僧团进驻,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2013年5月,在门头沟区政府倡导下,以政府主导带动社会捐助的形式,筹集资金抢救性修复塔院残塔,共修缮保留了古塔25座,并且铺装了道路和夜间照明。2019年10月开始修缮戒台殿,2021年9月修缮完成,修缮面积约792平方米。

相关文化

法均

法均辽代著名高僧,戒台寺开山第一代传戒宗师,耶律洪基赐佛号法均。江西牛头虎溪人,姓氏不详。生于辽太平元年(1021年),逝于大康元年(1075年),曾在戒台寺住持多年。戒台寺现存法均经幡两通,石碑一通,灵塔、衣钵塔各一座。法均虔诚礼佛、佛理研究透彻,在京城宫殿和戒台寺登台讲经,由浅入深,气贯长虹,条理清晰,成为当时京城一代著名的律宗大师。

月泉新公长老

月泉长老是元代戒台寺高僧,有碑记《大都马鞍山慧聚寺月泉新公长老塔并序》,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立,文中对月泉重新修葺该寺的情况有这样记载“因兹云山改色,钟鼓楼新音,内外雍容,遐迩善末,三五载增修产业,开拓山林,破垣颓屋,无非济楚”。元末,寺内殿堂及戒坛毁于兵。

知幻大师

明代宣德年间知幻大师主掌戒台寺大修工程,修缮完成后朱祁镇皇帝赐额“万寿禅寺”。知幻大师慧琳,名道孚县,字信奄,很受明英宗器重。英宗召见他时,见他额头凸出,戏呼他为“凤头和尚” ,他则表示不敢攀龙附凤,自称“鹅头和尚”。他被封为“僧录司左讲经万寿戒坛坛主”。

成哲公

清代此寺著名高僧是成哲公,康熙五十六年,钦命戒台寺得道高僧成哲为住持,从康熙年起住此寺四十余年。僧众共有四百余人,香火极旺。

民间老会

清代民间老会也到戒台寺烧香拜佛,与佛教宗派融合,戒台既是烧香礼佛、参禅悟道的地方,又是游山赏景游玩的好去处。民间老会如“地藏会”“ 三元大悲会”“ 大悲随心经会”“ 广益米会”“ 五显财神圣会” 等等,纷纷在寺内空地建一些小殿,如财神殿、娘娘殿、老爷殿、地藏殿等,使得这座佛寺中出现一些非佛教之殿。

相关事件

2023年12月12日,戒台寺景区发布公告:受寒潮、大雪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景区于12月13日起临时闭园。开园时间另行通知。

参考资料

寺院景观.北京戒台寺官方网站.2023-04-22

..2023-04-21

戒台寺丁香旅游、禅茶文化节开幕.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3-09-30

..2023-04-22

200年京城古老丁香树 近一个月来这里能看到.今日头条.2023-09-30

北京戒台寺五大名松.中国新闻网.2023-04-22

牡丹院.戒台寺.2023-05-06

..2023-05-12

京西千年古塔:历经沧桑 却依旧风华正茂!.古建家园.2023-05-06

戒台寺发现辽代石经板 专家:北京三处藏石经处全部定位.今日头条.2023-06-06

北京戒台寺戒坛殿36年来首次大修.京报网.2023-06-06

戒台寺.北京市佛教协会.2023-06-06

京西古塔.首都文明网.2023-06-06

北京戒台寺戒台殿今起开放,“天下第一坛”重装亮相.京报网.2023-06-06

第八条:一树金黄品秋冬.中国日报.2023-05-07

北京戒台寺(组图).新浪佛学.2023-05-07

别跑空!北京这些公园、景区临时闭园.今日头条.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