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黄檀
交趾黄檀(学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ex Laness)为豆科(Fabaceae)黄檀属 (Dalbergia)的树种,又名大红酸枝。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北纬10°~22°的地区,遍布泰国各地(除最南部和西北部外)和柬埔寨的大多数地区;在中国没有天然分布,主要在海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等省区有引种栽培,常见于海拔100~500m的半落叶季风雨林或河边常绿林中。
交趾黄檀属半落叶大乔木,在泰国和越南部分地区为常绿乔木,胸径可达1.2m,树高达30m。树皮光滑,浅黄色至灰褐色,鳞片状纵向开裂,后期脱离;羽状复叶,多为7片小叶,叶序互生或半对生;花白色,复总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成熟时暗褐色,不开裂。花期通常为5—7月,果实成熟期在9—10月。
交趾黄檀作为天然林濒临灭绝的另一种珍贵树种,其木材材质优良;尤其是心材质地坚硬,耐腐蚀性强,带状木纹细腻美观,伴有怡人清香,在2017年的《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中被划分为红酸枝木类,主要用作高档红木家具、乐器、雕刻等用材,同时研究发现交趾黄檀还具有药用价值,其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骨质疏松、抗过敏、消炎、抗雄性激素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交趾黄檀因天然分布区域狭窄且多处于散生状态,自然更新能力差,长期的过度利用和乱采滥伐等原因已导致资源严重枯竭。2013年,为了保障该树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交趾黄檀被列入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附录Ⅱ,严格限制该树种天然林的采伐与原木出口。
分类历史
交趾黄檀由法国人让·巴普蒂斯路易·皮埃尔和让·马里·安托万德一兰尼桑在1886年命名。恩格勒系统分类于豆科(Leguminosae),哈钦松系统分类于蝶型花亚科(Fabaceae或Papilionoideae),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系统分类于豆目(Fabales)、豆科(Fabaceae)。
名称由来
交州,又名交耻,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古代越南北部交趾郡盛产红酸枝木,且品质上乘,所以此地产的红酸枝木以“交趾”冠名,又因红酸枝木归黄檀属,故称为“交趾黄檀”。进人21世纪后越南北部就基本无交趾黄檀采伐,现在的交趾黄檀主要产自老挝与越南交界的凯山丰威汉市和柬埔寨与越南交界的占巴塞等地。
交趾黄檀的国际通用商品名称:罗红木Siam Rosewood;泰国红木Thal Rosewood;交趾红木Cochin Rose-wood;老挝红木Laos Rosewood。在中国俗称为“大红酸枝”的交趾黄檀,拉丁学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ex Laness,另一拉丁学名:柬埔寨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引种历史
中国是交趾黄檀的主要消费国之一,长期以来花费大量外汇进口。中国于21世纪才开始引种交趾黄檀,2005年底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从泰国引进,先后在海南尖峰岭、广东江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漳州市进行了试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早期速生性。如福建漳州约8年生交趾黄檀平均胸径14.5cm,树高8.5m。此后,交趾黄檀在海南省、云南省等省区逐步扩大种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也更为系统地从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引进交趾黄檀种质资源,对其研究分析。使得交趾黄檀在中国热区发展潜力大。
形态特征
交趾黄檀为半落叶大乔木(在越南和泰国的有些地区也为常绿乔木)。
茎
高度一般在8~30m,主干直径可达60~120cm,在其自然生长下主干通直度一般,有时有几个主干和分枝;树皮光滑而坚硬,浅黄至灰褐色,为鳞片状,有纵向裂纹,有时剥落为碎片。
叶
叶的形态为不均等的羽状复叶,小叶5~7片,多数8片,叶序互生或半对生,当年生新枝条表皮青灰色,与降香极相似。
花
花白色,顶生、半顶生或腋生,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冠蝶形,花瓣为标准的直角型,花萼五片凹进顶端,合生。
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扁平的线状闭果,属于荚果类型,每荚1~2粒种籽,籽粒外皮蜡质坚硬。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交趾黄檀主要天然分布于中南半岛区域,即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主产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交趾黄檀在中国没有天然分布,主要在海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等省区有引种栽培。
生境分布
交趾黄檀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北纬22°-10°的地区,原产地的分布海拔一般为100~500m的半落叶季雨林或河边常绿林中,在老挝海拔1000m的天然林中仍有零星分布,是目前发现野生交趾黄檀的最高海拔,通常与大果紫檀等阔叶树种伴生。适生区域的年降雨量为1200~1700mm,个别迎风山坡可达3000mm;年平均气温20~32℃。
生长习性
交趾黄檀喜温热气候,适生于年平均气温20~32℃的条件下,适应的极端最低气温10℃以上;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诸如砂质土壤、黏土和石灰钙质土等多种类型土壤,亦较耐干旱瘠薄(产地每年有3-6个月的旱季),但干旱和土壤瘠薄生长缓慢;幼树有耐荫性,随着生长逐渐变为喜光;天然萌芽更新能力强,砍伐后可再生为矮灌木。在越南,每年的5-7月为花期,9-10月果实成熟期,豆荚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最终变为暗褐色,荚果成熟时不炸裂。
栽培技术
育苗方式
播种
交趾黄檀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选择树龄在10年生以上的优良母树进行采种。采收后筛选出长度、厚度、饱满度大的种子,以确保发芽率。种子晒干处理干净后随即播种,采用苗床育苗,苗床上密集撤播;播种后要定时观察苗床内温度、湿度;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以后,就可移入容器进行下一步培育。培育至平均苗高可达25cm以上,即可种植采穗圃。
嫁接
交趾黄檀嫁接本的接穗选用砧木自身芽眼饱满的枝条,目前可采用5种不同方式进行嫁接,即:在砧木主干高度0.15~0.2m切断做单芽切接、单芽枝条切接、双芽枝条切接。嫁接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芽、适时剪掉腹接留下主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若秋接,则嫁接后次年春季苗高可达40cm以上,可以出圃造林。
林地准备
交趾黄檀造林地宜选择土壤疏松透气、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无地下害虫和病菌的地块。由于其早期生长主干不明显,易出现多主干和低位分杈现象,提倡适当密植。通过适当密植早日形成林木间自然竞争效应,有利于培育主干、抑制侧枝徒长。
栽培管理
追肥拔草:在幼苗期,若底肥不足要追肥,要求勤施薄施,追肥后要及时淋水,以防烧伤幼苗。在速生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在苗木硬化期要停止追肥,以利于苗木在入冬前充分木质化。同时在日常做好拔除杂草工作,减少杂草的竞争,保障苗木能正常生长。
修剪整形:交趾黄檀萌芽能力强,种植后又易倒伏,所以根际处及主干上萌芽枝条多,宜适时修剪整形才能培育出较好用材林干型。修剪宜采用轻剪、多年修剪方法,视情况再确定如何修剪。修剪季节以冬季为佳。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苗期幼苗病害主要是苗木猝倒病,发病期一般为多雨季节,可用瑞毒霉液喷洒进行预防,多种杀菌农药如爱苗等交替使用,期间配合使用叶面肥,确保苗木营养充足。
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是地老虎、蛴螬、蚜虫等地下害虫,3—4月间其幼虫专吃叶和芽,并切断幼苗的根状茎部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用化学药剂辛硫磷乳油或氰戊菊酯乳油等进行防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交趾黄檀木材十分稀缺珍贵,中国所需原料全部依赖进口,从2015年起,在中国漳州市林业局组织市林科所和部分国有林场,与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合作,开展了交趾黄檀一系列试验研究,引进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26个种源(家系)种子在林下林场育苗,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但还是不能满足其供求关系,现存资源呈下滑趋势。
致危原因
交趾黄檀属于红酸枝木类,红木类作为珍稀资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重视。由于前期红木产地无节制的肆意开发,导致原产地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一些树种濒临灭绝。其中的交趾黄檀因天然分布区域狭窄且多处于散生状态,自然更新能力差,长期的过度利用和乱采滥伐等原因已导致资源严重枯竭。
保护等级
2013年,为了保障该树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交趾黄檀被列入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附录Ⅱ,严格限制该树种天然林的采伐与原木出口。同时交趾黄檀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无危物种(CR)。
保护措施
法律保护
2013年3月第16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会议形成最新CITES管制物种附录共247个树种,其中受管制红木有7种,严格限制该树种天然林的采伐与原木出口。已知宣布限制红木出口的国家如下:马达加斯加、加蓬、加纳、缅甸禁止红木木材出口;泰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四国明令禁止采伐和出口野生来源的交趾黄檀;越南从2013年5月起对红木出口加收200%的关税。
政策保护
为保护珍贵用材林,中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2013年5月提出了建设“全国珍贵用材林储备基地”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为交趾黄檀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保障
为保障交趾黄檀等珍贵树种种植业的健康高效发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以及云南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在西双版纳开展合作,引进种质资源与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时培育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为广大营林企业、林农组织、农民种植户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如从2015年起,在中国漳州市开展交趾黄檀优良种源(家系)引种试验,引进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26个种源种子在林下林场育苗,同时开展交趾黄檀无性繁殖研究,希望选育出优良无性系。
主要用途
木材价值
交趾黄檀木材俗称“大红酸枝”,又称“红酸枝”。中国明清时期将檀香紫檀、降香黄檀和交趾黄檀并称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其木材为散孔材,质地坚硬,气干密度高,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强劲。同时其木材具光泽,纹理通直,结构细腻,加工性能好;锯解时有酸臭气味,耐腐蚀性和抗虫性强。在《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中属于红酸枝木类,主要用作高档红木家具、装饰单板、乐器、雕刻等用材。
医学药用
交趾黄檀心材富含名贵中药材—降香,在泰国、印度以及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重要的医药资源。其心材通常用于治疗风湿病、消化不良、腹疼痛、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等病症,尤其在泰国主要用于治疗血等。
相关研究
化学分析研究表明,交趾黄檀主要医药成分为新黄酮、异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查尔类、苯并呋喃及其他衍生物。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压等功效,新多酚类化合物成分在抗骨质疏松症、抗过敏、消炎、抗雄性激素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在食品工业和医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交趾黄檀 (jiāo zhǐ huáng tán).植物智.2023-04-26
交趾黄檀 .Catalogue of Life.2023-04-26
交趾黄檀.IUNC.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