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神曲

神曲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于14世纪初(1307年)开始创作,历时十四年最终完成的长诗。十五世纪以来,《神曲》作为世界各地读者的重要阅读对象,是欧洲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中国,不同出版社也相继出版《神曲》译本。

作为叙事长诗,《神曲》采用自叙体的方式,叙述了但丁在向导普布留斯·马罗和情人贝雅特丽的带领下,在梦中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地狱篇主要叙述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在九层地狱游历,见证了不同罪人灵魂依照生前所犯罪孽的轻重程度,在不同的地狱层,接受不同程度的酷刑。炼狱篇主要叙述但丁·阿利吉耶里跟随维吉尔游历九层炼狱,并得知生活在炼狱里的罪人灵魂希望通过接受惩戒的途径,改过自新,求得雅威的宽恕。天堂篇主要叙述但丁在情人贝雅特丽的带领下,认识了不同的精灵和天使,他们有着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世人学习。作品中,诗人通过表现不同的罪恶灵魂和天使形象,警戒世人要克制欲望,完善自我。

作为世界文学史的瑰宝,《神曲》对当时及后世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丹麦学者琼尼·G·喀许丹称赞《神曲》是“百科全书”,也是“研究中世纪文明的一把钥匙”。黑格尔直言,《神曲》为基督教中世纪的史诗”。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神曲》的产生与但丁·阿利吉耶里生活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时,意大利并非统一国家,而是四分五裂的地域统称。罗马教皇是主宰意大利的重要势力,为了加强对意大利的控制,教皇通过武力迫害等手段,坚决打击反对自己的人。意大利的资产阶级对此非常不满,开始频繁展开各种政治活动,想要摆脱教皇及其属下教会的统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中(13世纪和14世纪),包括但丁在内的意大利人民加入反抗者行列,投身于不同资产阶级政治活动。

个人背景

为了反对罗马教皇用武力压迫人民,以达到对意大利的统治,但丁·阿利吉耶里于1289年开始支持意大利资产阶级,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但是,当教皇势力胜出后,但丁作为失败的反抗者,被没收全部家产,并逐出城邦。1302年,但丁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涯。流放期间,但丁游历祖国各地,亲眼目睹民间疾苦,这些都为他创作《神曲》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了寻找意大利民族出路,希望祖国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但丁于1307年开始创作《神曲》,历时十四年后,最终完成。

出版历史

《神曲》的第一部印刷版于1472年出版,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印刷页数相对较少。到了十六世纪,印刷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神曲》得以出现更多印刷版。十九世纪初期,在意大利的拉文纳伯爵所领导的藏书家们的努力下,一份完整的手稿被发现,其中包括了《神曲》的全部作品。此后,不同译本的《神曲》开始出版。总体来说,十五世纪以来,《神曲》始终是世界各地读者的重要阅读对象,是欧洲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之一。

在中国,意大利文学的最早译作是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1921年9月,钱稻孙在《小说月报》第12卷9号上用汉语和意大利语对照的形式,刊载了《神曲·地狱篇》的前三章。 华罗庚的老师王维克也曾历时四年翻译《神曲》,并被不同出版社出版。200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由王维克翻译的《神曲》。

内容结构

章节结构

《神曲》涵盖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每篇共有33歌,加上序曲,有100歌,共计14233行。全诗采用5-15世纪的中世纪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以自叙体的方式,叙述了但丁·阿利吉耶里在向导普布留斯·马罗和情人贝雅特丽的带领下,在梦中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三界各层安排井然有序,其中,地狱共有九层,七层平台加山脚和山顶组成九层炼狱,天堂则分九重天。

主要内容

地狱篇

35岁这年,但丁发现自己在一个黑暗森林迷失,正当他一步步寻找出路时,三只食肉目拦住他的去路。但丁惊惧交加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带领他逃离险境,并陪同他进入地狱。地狱形似漏斗,共分九层,越到下面越窄小,直达在地球中心。此处,依照罪人生前所犯罪孽的轻重程度,罪人灵魂在不同的地狱层,接受不同程度的酷刑。

地狱第一层是“候判所”,如诗人荷马、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家柏拉图等古希腊人,由于诞生于基督教产生前,没有接受基督教洗礼,他们在此处等候雅威审判。地狱第二层是真正的地狱,生前屈服肉欲忘却理性的罪人灵魂,在此接受惩戒,如罪人弗兰齐斯嘉和丈夫的弟弟保罗相爱,被丈夫发现后,丈夫将他们杀死了。来到此处,他们永不停息地飘荡在狂风中,碰撞断崖绝壁,悲惨哭嚎。地狱第三层惩戒的是生前纵情享受,重视口腹之欲的灵魂,他们躺在泥地里,任由风雨希冀,恶魔不断撕扯他们的灵魂,让他们四分五裂。

地狱第四层惩戒的是生前贪得无厌、挥霍无度的灵魂,尤其是贪婪的教皇、教士等人,他们抱着重物,永无休止地相互辱骂和攻打。地狱第五层惩戒的是生前容易生气发怒的灵魂,他们赤身在黑水污泥中,相互啃咬对方,直到皮破肉烂。地狱第六层惩戒的是各种邪教首领及他们的门徒,他们关在棺材里,根据罪恶程度,被不同高低热度的大火焚烧。

地狱第七层被分成三环,第一环是惩戒迫害人民的暴君和杀人劫财的暴徒,他们在血湖里受焚煮之刑;第二环是惩戒没有坚定信仰而选择自杀的灵魂,他们变成了一颗长满毒瘤的树;第三环是惩戒亵渎雅威和剥削者的灵魂,他们在火雨和热沙中挣扎。地狱第八层被分为10条小沟,不同欺诈者在这10条小沟上接受不同刑法,比如第3条小沟惩戒的是买卖圣旨的教皇,他们倒栽在石头缝中,只露出小腿和脚,脚底着火。地狱第九层惩戒的是叛国卖主的罪人灵魂,他们沉浸在冰湖中,恶魔坐落在冰湖中心,不断啃咬这些灵魂。

炼狱篇

地狱尽头处就是第九层冰湖,普布留斯·马罗引导但丁·阿利吉耶里,越过地心,来到炼狱山脚下。

炼狱也称净界,虽然在此处接受惩戒的灵魂,同样犯了罪恶,但是,和地狱里的罪人相比,炼狱里的灵魂所犯罪恶的程度比较轻。这些灵魂已经悔过,想要得到雅威宽恕,所以选择在此处修炼,忏悔自省。炼狱包括净界山脚、7层净界山和山顶地上乐园,共有九层。

炼狱第一层是净界山脚,来到此处的是曾经被逐出教会的教士,以及临终才知道悔过的灵魂。前者需要等待20倍的被逐岁月,才可以前往净界山;后者需要等待和人间相同寿命的时间,才可以登上净界山。

净界山的第一层,净化的是生前傲慢无礼的灵魂,他们背负着巨大石头一边忏悔,一边在山路上前进。第二层,净化的是生前喜爱嫉妒他人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被铁丝缝合起来。第三层,净化的是生前喜爱生气暴怒的灵魂,他们被密布的乌云包围。第四层,净化的是懒惰的灵魂,他们在不停地快速奔跑。第五层,净化的是贪婪和浪费资源的灵魂,他们躺在地上,面孔朝下,一面哭泣,一面念着《圣经》。第六层,净化的是贪吃的灵魂,他们要忍受饥渴,即使眼前树上长满果子,也不能伸手去摘取。第七层,净化的是好色的灵魂,他们要一边唱着赞美诗,一边在烈火中前行。

净界山顶是人间乐园,维吉尔带领但丁·阿利吉耶里来到此处后,就离开了。这时,但丁在这里见到了耶稣,也见到了年轻时爱慕的情人贝雅特丽。贝雅特丽要带领但丁游历天堂,在此之前,她让但丁观看揭示教会腐败的幻境,也让但丁喝下遗忘过去的忘川水。

天堂篇

天堂分为九重天,此处是幸福灵魂的最终归宿。在九重天上,每一重都安排了天使守护,等级越高,灵魂的幸福指数就越高。

第一重是月亮天,在此居住的,是曾经起誓要对基督教忠贞不屈,但被迫违反誓言的灵魂。第二重是水星天,但丁·阿利吉耶里在此见到了重建罗马帝国,下令制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查士丁尼一世,《民法大全》对后世各国立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三重是金星天,但丁和居住在此处的精灵进行了谈话,了解他们的美德。第四重是太阳天,但丁和贝雅特丽被精灵包围,并从他们口中得知如何获得幸福。第五重是火星天,但丁认识了殉道者、勇士和十字军战士的灵魂。第六重是木星天,但丁见到了在人世间公正执法的正义灵魂。第七重是土星天,但丁发现了隐世者的灵魂,他们严格遵守教规。第八重是恒星天,但丁·阿利吉耶里见到了基督圣母玛利亚等,在此,但丁也接受了关于信心、希望和爱的考试。第九重是水晶天,但丁考试及格后,来到此处,见到了天使们,并且得知在九重天上,还有唤作“无名”的中心,这是雅威所在的天。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人文主义

《神曲》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但丁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社会作用,强调人类要追求和探索知识,排除万难,开创自己的未来。

比如,奥德修说:“人不能像走兽一般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此处,是但丁·阿利吉耶里借助奥德修之口,表明人要追求才能和智慧。作品中,但丁通过描写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放弃安乐生活,到天涯海角历险的事迹,体现了以人为本、重视追求人生价值的观点。

禁欲主义

《神曲》的基本思想是基督教的禁欲主义。通常来说,禁欲主义者强调克制个体欲望和享乐,甚至放弃全部欲望,进而完善自我的道德。

作品中,但丁认为,人类的精神道德正陷于罪恶,唯有通过神学和信仰的净化,放弃一切欲望,才能达到至善境地,进而根除人间的纠纷、倾轧和仇视,达到国家集中统一的目的。比如但丁·阿利吉耶里将全部有情欲的灵魂都安排进入地狱,一切脱离肉体情欲的灵魂都可以进入天堂,这都体现了禁欲主义思想。

创作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

《神曲》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在三界的所见所闻,这些见闻都以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作为根据。作品中,主人公在普布留斯·马罗的带领下,遇到历史上著名人物的灵魂,并通过与这些灵魂的对话,揭露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坚决反对教皇掌握世俗权力,猛烈抨击了教会及僧侣们的无耻勾当,严厉批判了统治阶级残酷压榨人民的无耻行径。

比如,当时现实社会中,在世的教皇尼古拉斯八世是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的元凶。那么,在《神曲·地狱篇》中,但丁·阿利吉耶里将教皇尼古拉斯三世和八世都安排在地狱并接受酷刑,并通过主人公和尼古拉斯三世的谈话,“难道你那么快地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夺去美丽的‘圣女’,然后蹂躏她。”揭露了该教皇及其后继者的罪行,表达了他对这群人的强烈愤慨。

象征手法

《神曲》运用了象征手法,赋予文字神秘的寓言意义和哲学意义。比如作品中的维吉尔是理性和哲学的象征,他带领主人公游历地狱、炼狱,象征着人类要善于保持理性和运用哲学,即在哲学的指导下,借助理性认识到罪恶带来的后果,进而改过自新,收获现实幸福的过程。贝雅特丽是信仰和神学的象征,主人公结束地狱和炼狱的游历后,她带领他游历天堂,象征着人类借助神学的启发,通过信仰的途径,认识最高真理,进而达到至善的过程。

比喻手法

《神曲》通过运用丰富的比喻修辞,展现了地狱、炼狱及天堂里的神奇景象。比如作品中,当地狱里的幽灵看见陌生的来客时,好像眼睛老化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注视着他们,两眼深陷无神,活像一堆宝石脱落的戒指。此处,不仅将幽灵比作眼睛老化的裁缝,还将他的眼睛比作脱落宝石的戒指,恍若老者般枯瘦、双眼无神的幽灵形象跃然纸上。

作品影响

《神曲》被后人誉为“中世纪的史诗”,开辟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发展道路,对当时及后世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曲》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已知知识。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摒弃中世纪文学惯用的拉丁语,大胆吸收当时南部意大利人的生活用语,开创性地运用意大利语创作作品,推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二是继承了克罗狄斯·托勒密地球中心论(该学说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地球转动),比如作品中九重天的构想正是源于地球中心论,月亮天、水星天、金星天等等的每一重天都围绕着中心原点转动。三是继承发扬了中世纪文学技巧,比如作品中大量运用象征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四是作为起到传授知识作用的百科全书,作品总结了中世纪的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学以及绘画等领域的知识,有利于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不同领域的状况。

《神曲》通过推崇历史上的伟大英雄,唤醒人民心中的理性与独立意识,认为人民要学会独立思考,冲破旧知识对自己的蒙蔽,不断挑战命运,这种超前思想和当时教会宣扬的来世观念截然不同,为日后人类反思当下、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方法。

《神曲》在欧洲文学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都受到此作品的影响。在中国,有部分研究鲁迅的学者在对比《野草》《故事新编》等作品后,发现这些作品也受到《神曲》的影响,比如《野草》中,鲁迅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

作品评价

德国诗人歌德评价但丁·阿利吉耶里是“具有造型感的天才”,在《神曲》中,“运用想像力的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样清晰,从而能用鲜明的轮廓把它构画出来,即使是最隐晦、最离奇的事物,他描绘起来,都仿佛是对着眼前现实中的事物一样。”

丹麦学者琼尼·G·喀许丹认为《神曲》就像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内容。对此,他评价说:“正是其内容的百科全书性质,使得《神曲》成为研究中世纪文明的一把钥匙。”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直言,《神曲》为基督教中世纪的史诗”。

作为世界文学史的瑰宝,但丁·阿利吉耶里因为《神曲》收获诸多赞誉。因为《神曲》,恩格斯称赞但丁,说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

中国作家梁鸿认为《神曲》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超越了民族和时代。作家阿乙认为《神曲》像“文学里的长城或者是神庙”。

传播价值

影视传播

在产生电影行业的年代里,《神曲》就是重要的创作题材。由吉奥赛普执导的电影《地狱》于1911年问世,这是第一部根据《神曲》改编的影视作品。由亨利·奥托执导的电影《但丁的地狱》于1924年上映,十一年后,哈里·拉契曼执导的同名电影《但丁的地狱》上映。

在电影广为普及的当代,《神曲》仍然是创作者的重要源泉。瑞典丹尼尔逊执导的电影《戒烟的人》正是受到《神曲》的影响,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但丁·阿利吉耶里前往天堂游历的故事。美国阿柯斯塔多年来坚持对《神曲》进行影视改编,目前已经完成多部根据《神曲》改编的电影或动画电影,比如《但丁地狱记录》讲述了但丁在维吉尔带领下,游历地狱各个区域的故事。2010年,由美国、日本韩国联合制作完成,维克多·库克等7位导演共同执导的动画电影《但丁的地狱——动画史诗》,围绕原著《神曲》游历三界的主线,将100分钟的影片分为七部分,每一部分代表游历的不同阶段。

绘画传播

(1)插图。《神曲》于十四世纪诞生,并以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时,部分艺术家或出于喜爱或受命他人,为《神曲》进行插图创作。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古列尔莫·吉拉尔迪、博蒂切利、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十八世纪的意大利画家萨巴泰利、皮内利,十九世纪的德国画家科赫、瑞士画家富利斯、法国画家多雷,20世纪的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英国画家巴腾等人,都曾为《神曲》插图。其中,法国画家多雷沉迷于《神曲》的插图创作,并引发法国文坛对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兴趣,使《神曲》出现多种法文译本。

(2)绘画。《神曲》为诸多画家提供创作灵感。在油画作品方面,英国画家亨利·霍利兑受《神曲》影响,创作的油画作品《但丁与贝阿特丽丝》被利物浦沃尔克艺术博物馆收藏在馆。英国画家但丁·罗赛蒂创作诸多和《神曲》相关的油画作品,如《但丁之梦》《受赐福的贝雅特丽》等。在壁画作品方面,但丁的好友乔托·邦多纳于十四世纪初创作壁画《末日审判》,该作品根据《神曲》,描绘了地狱中的恐怖景象。十九世纪,德国画家科赫创作壁画作品《地狱》、德国画家魏特创作壁画作品《天堂》,进一步扩大了《神曲》壁画题材的影响力。

雕塑传播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受《神曲》的影响,以《神曲地狱篇》创作了雕塑作品《地狱之门》《保罗与佛兰采斯加》《吻》《思想者》,在雕塑领域受到广泛赞誉。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但丁逝世七百年,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神曲》?.山东热搜.2023-05-18

但丁的地狱.豆瓣电影.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