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铸剑

铸剑

《铸剑》是鲁迅所著复仇主题短篇小说,原名《眉间尺》。1926年,鲁迅于厦门市开始着笔创作,1927年4月写成于广州。原载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8、9两期,题名为《眉间尺》。1932年选入《自选集》并改名《铸剑》。1936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收入《故事新编》。

小说取材于“三王冢”这个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用春秋时名铸工干将为楚王铸剑,剑成被楚王所杀,干将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古代传说,“铺排”而成。作者将短短几百字的历史材料“新编”成万余字的小说,虚构了主要人物性格、行为、形象描写,人物对话和三首歌等大量情节,细节的丰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与奇异的魅力,显示出鲁迅作为文学大家的手笔。

《铸剑》取材于古代典籍,同时写作紧贴时代背景,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斗争精神,是古为今用的典型范例。后辈作家如霍达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曾直接引用,莫言在《姑妈的宝刀》里发挥引用,余华在《鲜血梅花》中改造使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铸剑》的影响。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25年,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五惨案”,同年,作者又经历了轰动一时的北京“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引起了思想上的极大震动,他明确认识到“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华盖集续编·“死地”》)。1926年10月,鲁迅从北京到厦门市,此时南方正在兴起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风潮,作者亲眼目睹了南北政治和社会局势的巨大差异,认真回顾北京时期斗争经历,小说《铸剑》便是此时开始着手创作。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节节胜利使他感觉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于是他又离开了厦门,到革命中心广州市,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在广州继续写成小说的后半部分。在《铸剑》完成第九天,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了密切配合现实斗争的需要,鲁迅立即将小说《铸剑》分两期在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和五月十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发表。。

个人背景

小说的创作以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爱情为背景,两人跨越重重障碍最终走到一起,《铸剑》则是鲁迅与许广平相互表白之后时日里的文学凝结。鲁迅许广平表白:“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日本学者丸尾常喜在他的《鲁迅传》里也指出,“《铸剑》的世界宣示了鲁迅凭借与许广平的爱情,走出单方面为了年轻一代的‘自我牺牲’……步入一条与他们相互联结的崭新道路。可以认为,这部作品的问世意味着鲁迅的‘彷徨’已基本终结”。

作者的现实人际关系使《铸剑》创作成为情绪的发泄渠道,“宴之敖”的意思是“我是被家中的日本女人放逐出来的。”兄弟失和以后,鲁迅有过一段借酒消愁的经历,作品中一个“人我所加的伤”到极致的“宴之敖者”的形象,便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此外,顾颉刚曾说鲁迅的《中国小时史略》抄袭日本盐谷温,遭到鲁迅撰文反驳,研究者邵建认为鲁迅在《铸剑》中写了“他近来很有点不大喜欢红鼻子的人。”鲁迅把眉间尺戏弄的“老鼠”塑造成一个“红鼻子”形象,也是一种映射。《眉间尺》发表后,当局在中山大学逮捕进步学生事件,鲁迅奋起反抗未果,愤然辞职,这也是《铸剑》精神的现实写照。

内容素材

小说取材于相传为魏曹丕所著的《列异传》和晋代干宝的《搜神记》里“三王墓”的传说。春秋时名铸工干将为楚王铸剑,铸剑成功后被楚王所杀,干将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古代传说“铺排”而成。故事框架基本忠实于原文略有改动,如将“赤比”改为“眉间尺”,塑造了一个年满十六岁优柔寡断的少年形象,随着个人经历性格也随之不断发展、升华。将“客”改成了勇敢、正义、乐于牺牲且心思缜密“黑色人宴之敖者”,将“楚王”改成蛮横残暴、极端愚蠢且更为泛指的“王”,增添了“干瘪脸少年”、王后、妃子、太监、老臣等人物,设计了三头战和四段《哈哈爱兮歌》等情节,丰富了内涵也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

内容情节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开篇打破传统叙事惯用的时间顺序,以眉间尺“月下捕鼠”场景开篇,渲染了复仇者犹豫不决的性格。母亲将其父因铸剑被杀的真相告诉眉间尺后,他辗转一夜决心为父报仇;第二部分,眉间尺来到王城,看见王的队列想要报仇,但因经验和身手不足杀人不成反被通缉。黑色人宴之敖者多次出手相助,他虽言语怪诞却获得眉间尺的充分信任,眉间尺将自己的宝剑、头颅和复仇使命一并托付给了黑色人;第三部分,黑色人以为王表演异术解闷为由进宫,用“金鼎煮头”的手段吸引国王注意,后眉间尺与王头搏斗失利,被大王咬住后颈窝,危机时刻黑色人毅然割下自己的头,与眉间尺合力对王头展开厮杀,最终大获全胜,“三头鏖战”也成为故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一部分,三个头烂到一起,分不清彼此,经过老臣、妃嫔、太监彻夜讨论仍难以分辨,最后合葬在一起。

角色介绍

眉间尺

眉间尺是一个从连老鼠都不敢杀的优柔寡断少年成长为一个挺身复仇的英雄人物形象。小说从眉间尺与水缸里的老鼠搏斗起笔,他对淹在水缸里的老鼠先是同情怜悯,有恻隐之心;后来觉得老鼠可憎,把它踩死;事后又可怜它,“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有着致命的人格缺陷,同情快要淹死的老鼠,走在集市上又怕身上的青剑伤害别人,这样的同情心和爱心使他的性格带着犹豫和迟疑色彩,直到黑衣人宴之敖者出现,答应帮他复仇,这种优柔才在果断的自中烟消云散。母亲对眉间尺的性格感到焦虑,把父亲铸剑的故事讲给他听,在听了母亲的倾诉之后,眉间尺知道自己背负的血海深仇,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失眠的夜中思忖着复仇大业,并决议为父报仇。但复仇单靠勇气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黑色人宴之敖者获得了眉间尺的信任,在与黑色人深入交谈后,他毫不迟疑地抽剑取下了自己的头,连同宝剑一同交付给黑色人;这颗不屈的头最后在金鼎的沸水中欢快的跳着“最神奇的团圆舞”,引得大王来观看。当大王的头被黑色人割下也掉入鼎中后,这颗不屈的头又与大王的头在金鼎中大战一番,终于在黑色人的头的协助下,实现了复仇的愿望。

宴之敖者

宴之敖者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古代义士的形象,也是鲁迅心灵的投射。他是黑色人“黑须黑眼睛,痊得如铁”,象一道黑色的闪电。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帮助眉间尺摆脱了干瘪少年的无理欺扰,又及时告诉眉间尺因刺杀国王而面临被捕拿的危险。他勇敢坚定,老练沉着,又富于斗争谋略和经验。他告诉眉间尺因刺杀国王被四处通缉,并主动提出要为其父报仇。他反感被称为“义士”,说:“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痛斥某些无耻之尤把“仗义,同情”之类当成“放鬼债的资本”。面对眉间尺“你为什么给我去报仇的呢?你认识我的父亲么?”的疑问,他回答:“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僧恶了我自己!”这充分说明他所以要去报仇,是因为在他的身上熔铸着千万人民的痛苦和仇恨。这样也就得到了眉间尺的以死相托的信赖。他带着眉间尺的剑和头,机智地骗取了国王的信任,斩下国王的首级,并在危机时刻勇于捐躯,最终和敌人同归于尽。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在宴之敖者的血管里流布着广大人民向暴君复仇的血液。

国王

国王是作为眉间尺、宴之敖者相对立的统治阶级最高代表出现,作者以讽刺的笔调刻画了一个“向来善于猜疑,又极残忍的”封建暴君的丑恶形象。眉间尺的父亲费时三年为国王炼成一柄世间稀有的宝剑,国王为了免使铸剑者再给别人铸剑,“来和他匹敌,或者超过他”,便以铸剑者的血来“饲”了他的剑;他不仅蛮横残暴,而且殡妃成群,荒淫无耻。“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浑”,不足以释其闷,“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不足以悦其目,唯有第九个妃子“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别扭了七十多回”,才使他的愁眉渐渐地舒展。正是因为他要看一种可以“解愁释闷”的奇异的把戏,宴之敖者才得以斩下他的头,这又表现出他的极端愚蠢。

主题思想

《铸剑》最鲜明的主题是复仇,与一般的复仇不同,《铸剑》从个人复仇升华到为被侮辱、受迫害的群众向反动统治阶级反抗斗争的重大主题,小说是鲁迅复仇样式作品的集大成者,也是文本表现得最突出者。作品不仅是重述一个复仇故事,更突出的表现了一种复仇精神。从两个复仇者的视角出发,眉间尺是“为父报仇”的复仇,是弱者向强者,受害者向迫害者进行的抗争与报复,是原始的、出自本能的复仇;宴之敖是“向自身复仇”的复仇,在内外交困的焦虑中,产生一种主体无从改变现状,拯救民众的焦虑与自责,是灵魂层面、更深层的复仇。此外,文章进一步升华复仇主题,其中黑色人与眉间尺向王的复仇,是民众向统治者、压迫者报复的基本模式;黑色人的果敢无畏、悲壮崇高的与庸众的滑稽、出殡的喜剧形成的强度反差,表现的是秉持先进理念,以赤子之心奔走呼号的启蒙知识分子,面对麻木愚昧、自私冷漠的民众陷入无从甚至无法启蒙的境遇,在孤独彷徨中形成的指向民众的“精神复仇”。

小说中荒淫、残暴的国王实际上是当时现实中的反动军阀统治者的生动写照,眉间尺父亲的悲惨遭遇,可以说是当时现实中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共同命运的典型概括。在黑色人身上凝聚着作者自己的爱憎,体现了作者誓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强烈愿望和战斗实践。小说中严肃崇高的叙事语调终止于复仇成功,但故事并没有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转而以戏谑的笔调描述了辨认三个头颅及出殡的滑稽场景,消解了复仇的意义。

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现代社会斗争给予《铸剑》这一作品思想力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残暴凶狠的军阀统治阶级,残酷地镇压人民的反抗,制造了一起又一起严重的流血惨案,“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五卅”惨案的流血冲破了徒手请愿、“公车上书”的泡影。鲁迅清醒地意识到:面对腐朽的社会,“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也殷切期望中原地区有更多更好的“真的猛士”来执舞这利剑,他们能像黑色人那样思想崇高、胆略过人,集英勇、智慧、顽强于一身,完美、高大、挺拔。

作者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豺狼的贪婪、狠毒和残忍,衬托出险恶的社会环境和残酷的斗争现实,从而表现了行将在国王头上试剑的黑色人不畏艰难、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英雄性格。黑色人所唱的使人半懂不懂的奇异的歌曲,同整个作品的神奇基调和谐一致,同黑色人的心情和即将迎接的战斗也紧紧地揉合在一起,有力地烘托了黑色人的艺术形象。《铸剑》的浪漫主义手法,还突出表现在作者对金鼎鏖战的惊心动魄场面的描写上。在《列异传》中记载的:“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可在《铸剑》中,鲁迅却虚构了曲折的细节,以及三颗人头在金鼎中互相追逐、咬啮、搏斗的扣人心弦的场面,形象地表达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鲁迅对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了小说的创作之中,既传达了现实感受,又写出了古人身上的精魂。

“油滑”笔法

所谓“油滑”是在历史的画面里融入现代生活的某些细节,或对现实中的某人某事有所影射。以“油滑”的叙事技巧,有效讽刺现实中那些专事倒行逆施的“今人今事”,《铸剑》结合革命现实表现了更为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批判意义。如文章中通过“鼠乱”场面来表现眉间尺优柔寡断的性格,暗示了他仅靠个人之力无法复仇成功的事实,这种与史实没有丝毫关联的虚构要素是一种油滑技巧;又如,国王形象是对当时现实中段祺瑞等军阀的生动写照;干瘪脸少年讽刺的“五四”以后出现的愚昧自私的人物;围观者正是鲁迅最憎恶和最感哀痛的麻木于惨淡现实的民众;“宴之敖者”曾是鲁迅的笔名,因此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暗示着作者独有的心理体验。

作品影响

小说《铸剑》以古代典籍中的故事为蓝本,结合时代背景联通古今,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学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一直不乏对《铸剑》的关注,但就整体研究状况来说,分析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家对《铸剑》的复仇情节和复仇精神情有独钟,批评角度不断发生转化。开始从社会历史学角度研究,认为鲁迅分析现实阶级斗争中的问题。也有从精神分析角度开始对作品中人物给予深层的心理分析。还有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作家对复仇意义的“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不同层次展现,从而深刻显示他“激昂一绝望-绝望的反抗”的人生哲学

后辈作家受《铸剑》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精气神,莫言曾多次谈到鲁迅的作品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他先后多次谈到阅读《铸剑》的感受,并认为《铸剑》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作品《左镰》《月光斩》《姑妈的宝刀》中凸显了《铸剑》的印记。霍达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直接把《铸剑》引入到文本,成为情节的“生长点”。余华作品《鲜血梅花》中的阮海阔与《铸剑》中的眉间尺有诸多相似之处。

衍生作品

1991年,凌妤编导了动画短片《眉间尺》。1994年,导演徐克张华勋带领“香港电影工作室”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对鲁迅先生的小说原著进行改编,拍摄了一部武侠类彩色电影《铸剑》。2011年范冬雨执导,北京天禾兄弟影视公司出品的数字电影《铸剑》也脱胎于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同名作。2018年波兰戏剧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将《铸剑》搬上了话剧舞台,并在中国进行了世界首演,这部跨越古今中外的合作戏剧,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诠释与拓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品评价

作家莫言先后多次谈到阅读《铸剑》的感受,并认为《铸剑》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日本鲁迅研究作家丸尾常喜评价:“鲁迅的‘复仇的文学’,在1925年起便将鲁迅自身卷入中国现代史的激流中,从而结晶成《铸剑》”。作家残雪在《艺术与复仇——读\u003c铸剑\u003e》中评价,从外在的,与整个黑暗道德体系的对抗、厮杀,转向内在的灵魂的撕裂,从而在自己体内将这一场残酷的战争在纯艺术层次上进行下去,是鲁迅先生的一些文学作品(例如《野草》)的突破,而这篇《铸剑》,将这种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杜一白评论:“(《铸剑》)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战斗精神,是古为今用的光辉范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