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凤尾菇

凤尾菇

凤尾菇(学名:Lentinus sajor-caju),因其菇形似凤尾而得名,别名环柄斗菇、环柄侧耳、印度鲍鱼菇,隶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木菇属(Lentinus)。凤尾菇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栽培。1980年前后,凤尾菇经印度和澳大利亚引入中国,现广泛分布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原生长于喜马拉雅山脉丘陵地,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凤尾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白色,由许多分枝的菌丝组成。菌丝体是凤尾菇的营养器官,生长在基质(培养基或培养料)内,吸收水分和养分。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菌丝体取得足够的养分后,就形成子实体(菇体),它是凤尾菇的繁殖器官。子实体单生或丛生,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

凤尾菇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食用菌,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中的“新秀”,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鲜凤尾菇维生素c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含有维生素B、尼克酸、多种矿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诱发干扰素的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同时凤尾菇含脂肪、淀粉很少,是糖尿病人和中度肥胖患者的理想食品,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分类地位

凤尾菇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林区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又称印度鲍鱼菇环柄侧耳、肺型侧耳、肺型平菇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凤尾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门蘑菇目,自蘑科、侧耳属,其中文名字是由张树庭教授最先提出的,凤尾菇拉丁语的原义是“不死的吸蜜蜂鸟”,中国的神鸟只有传说中的不死鸟,且这种菇体菌盖为灰白色扇形,常呈波浪弯曲状,因形似民间传说的凤尾而得名。

凤尾菇(Lentinus sajor-caju)其拉丁学名及分类地位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争议。在不少有关食用菌研究的文章或书籍中,常将凤尾菇与平菇(Pleurotus spp.)归为侧耳属(Pleurotus),命其拉丁名为P. sajor-caju,偶见有将其归为木菇属(Lentinus),认为其拉丁名为Lentinus sajor-caju。佩格勒和姚一建通过传统的形态特征比较,认为凤尾菇应归为香菇属而不是侧耳属,因为香菇属和凤尾菇形成担子果的菌丝系统为双系菌丝型,而侧耳属形成担子果的菌丝系统为单系菌丝型。此外更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凤尾菇是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的俗称。

但在中国权威的生物物种名录中将凤尾菇归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木菇属(Lentinus)。

引种历史

凤尾菇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陵地区,1974年在印度首次驯化栽培成功,1980年前后,张树庭、刘中柱和费孝通等先后将印度凤尾菇经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引入中国内陆。因为它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成本低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中国的华东、华北,甚至在中国的西北东北地区和某些高寒地区都有栽培。自凤尾菇引种以来,仅短短几年的时间,它已在中国国内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安家落户”,成为全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

形态特征

凤尾菇由菌丝体(营养器官)和子实体(生殖器官)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

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多分枝,生长在各种基物中。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孢子萌发时先吸水膨大,然后长出芽管,芽管不断伸长,呈无色的微细管状,后多分枝。菌丝由分隔的多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无数菌丝结合往一起成为菌丝体。菌丝体在基物中分解有机质,吸收养分和水分,为本身的生长发育积累养料,又为子实体的发育提供养分。

子实体

子实体又称担子果,是菌丝体进一步长发育的结果。肉质柔软,是风尾菇的生殖器官,是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它主要由菌盖、菌柄和菌褶组成。

菌盖

菌盖又称伞盖或盖。星漏斗形或扇形,直径8~15厘米,最大达20厘米以上。菌盖由皮层、菌肉和菌褶三大部分组成。菌盖表面幼时为褐色,后逐渐变为淡灰色,成熟后呈深灰色。菌盖边缘初期内卷,后平展,边缘成波纹状卷曲,老化后上翘至反卷。

菌褶

着生在菌盖的下方,呈片状,菌褶稀疏而至柄端密集,不等长,长者直抵菌柄顶端,短者只着生在菌盖边缘,形似扇骨,色白而质脆,易断裂成碎片。在菌褶两侧着生无数担子和担抱子,每个担子上生有4枚担抱子。

菌柄

多为偏生或侧生,偶有中生,等粗或向下渐细。长4~6厘米,粗1.5~2厘米,白色,表面光滑,圆柱形,内充实无空心。高温而通风不良时,菌柄细长;较老时,有时柄中空,有弹性。温度低而湿度大时,菌柄粗而短,肉质肥厚而脆嫩。

孢子

在菌褶的两侧,着生担子和担孢子,简称孢子。孢子无色、平滑,一端有棘突,呈肾形或椭圆形,成熟后弹射出来,孢子印白色。担子长柱形,顶端比基部略宽些。在担子上着生大量孢子,大小为 4.7~7.6微米x1.7~4.7微米。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凤尾菇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栽培。在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吉林省等省先后引种成功,现广泛分布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

生境分布

凤尾菇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自生于罗伊尔大戟的木头上,具有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在各种土壤情况下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的pH为5.5~6.5。

生长习性

凤尾菇喜温带气候,菌丝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27°C,原基形成和菇蕾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20°C。较为耐旱,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的相对湿度要求不严,一般以 7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5%~95%。凤尾菇在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线,而在子实体阶段需要光线,散射光可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和分化;子实体在200~2000勒光照下生长良好,但在60勒以下易形成畸形菇。同时凤尾菇要求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则极易形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

生活史

凤尾菇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概括为:担孢子一单核菌丝一双核菌丝一子实体一担孢子。

凤尾菇的一生是从孢子萌发开始,到形成新的孢子。凤尾菇的孢子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萌发,长出芽管,由芽管发育成初生菌丝。初生菌丝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称单核菌丝。单核菌丝经过接合配对形成含有两个细胞核的菌丝,称为次生菌丝,又称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再进一步扭结分化最后发育成子实体。形成初期的子实体称小菇蕾,呈白色,菌盖不明显,菌柄短而粗。数天后,菌柄不断伸长变粗,在顶端形成青灰色原始菌盖。原始菌盖不断增大,菌柄也随着伸长变粗,逐渐形成成熟的子实体。成熟的子实体又弹射出担孢子,重新开始新的一代。

物种繁殖

凤尾菇的繁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其“种子”——孢子来繁殖,称为有性繁殖;一种是通过它的“枝条”——菇体或茵丝体来繁殖,称无性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凤尾菇进行有性繁殖,即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孢子萌发后形成与孢子性别相同的单核菌丝,同性菌丝无论怎样生长,都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不同性别的菌丝经过异宗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后才能发育成子实体,这就完成了凤尾菇的有性繁殖。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凤尾菇较耐高温,春季栽培不受初夏气温高的影响,适于春夏气温高的地区栽培。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寒冷地区可以夏季栽培。春栽以3—4月份、秋栽以8—9月份为宜。

栽培繁殖

凤尾菇的菌体和子实体组织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能繁殖菌丝,具有无性繁殖的性能。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室内人工分离菌丝体或经优选的子实体,取其一部分组织在培养基上使它回复到菌丝发育阶段,变成没有组织化的菌丝来制取母种。这种方法叫做无性分离法或叫组织分离法。

出菇管理

凤尾菇发菌的最适温度是24~27°C,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20°C,发育阶段空气的相对湿度以80 ~90°C为宜。平时应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在子实体形成与发育阶段,应增加散射光及通风,并适当喷水,保持料面有一定温度,以后随子实体的长大,增加喷水次数。菌丝阶段发现料上有绿色霉菌要及时挟除,并加大通风出现鬼伞要及时拔掉。凤尾菇对敌敌畏敏感,菇房灭蝇不用敌敌畏。

采收方法

凤尾菇出菇后5~7天,伞盖完全张开,就可适时采收。采收时沿基部切下,切忌弄伤菌盖及菌柄上部影响品质。采收的子实体要迅速移至预处理室进行分级和保鲜储存。菇潮时间极短,一般只有6天左右,一个生产周期收4~7次菇,产量以第一、二次最多。

物种用途

食用营养

凤尾菇肉质肥厚、嫩滑爽口、甘甜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食品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种类高达18种,且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并含有钙、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麦角甾醇、尼克酸等,可以清蒸、素炒以及搭配其他食材。

医学药用

凤尾菇可作为中药治疗腰酸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等。

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凤尾菇含有多糖类、氨基酸、蛋白质、三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

参考资料

凤尾菇.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6-09

Lentinus sajor-caju (Fr.) Fr..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