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鱼鳞病

鱼鳞病

鱼鳞病(Ichthyosis)是一组以皮肤干燥并伴有鱼鳞样鳞屑为特征的角化障碍性遗传性皮炎。临床上可分为寻常型鱼鳞病、性连锁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和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多种类型。

根据出生后不久发病,有鱼鳞状或蛇皮状外观伴有脱屑(以小腿伸侧最为明显),为冬重夏轻周而复始的发病情况,分布部位诊断易确定,其诊断依据为遗传性疾病;四型的皮损表现;组织病理改变。

因为鱼鳞病是先天性疾病,故治疗效果不太满意,主要以减轻症状为目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以温和、保湿、轻度剥脱为原则。如10%~20%尿素霜,α-羟基酸或40%~60%丙二醇溶液可增加皮肤水合程度。维A酸外用制剂或钙泊三醇软膏等可改善角化、减少鳞屑,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加疗效。

寻常型鱼鳞病是遗传性鱼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人群中发病率为1:300~1:1000。X-性连锁鱼鳞病发病在男性,女性仅为携带者,人群中发病率为1:6000。火棉胶婴儿较罕见,人群中发病率为1:100 000~1:300 000。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较罕见,人群中发病率为1:300 000,其中约50%患者为无家族史的散发突变病例。

分型

寻常型鱼鳞病

本型最常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性连锁鱼鳞病

较少见,系性连锁隐性遗传。

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又称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不同临床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部分至今尚不明确。

寻常型鱼鳞病

发病与表皮中丝聚合蛋白减少甚至缺乏以及丝聚合蛋白原合成转录后调控异常有关。其致病基因定位于1q21.3。

性连锁鱼鳞病

发病与类固醇硫酸酯酶的基因缺失或突变有关,导致角质层类固醇硫酸增多,影响角质层细胞正常脱落而形成鳞屑。

板层状鱼鳞病

发病与谷氨胺转移酶1突变、缺失、插入有关。ALOXE5和ALOX12B基因突变也可引起同样的外观。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发病与角蛋白1和角蛋白10基因突变有关,影响角蛋白中间丝即张力细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导致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由多个基因如TGM1基因、12-R脂氧合酶基因、脂氧合酶3基因和鳞蛋白基因突变引起。

病理学

寻常型鱼鳞病

表现为轻至中度板层状角化过度,透明角质颗粒减少,伴颗粒层减少或消失,皮脂腺和汗腺缩小并减少。

性连锁鱼鳞病

表现为致密的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增厚,表皮突显著,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板层状鱼鳞病

明显的角化过度,轻度棘层肥厚,颗粒层正常或轻度增厚,表皮可呈乳头瘤状增生伴银屑病样表现。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表现为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颗粒层内含有粗大颗粒,颗粒层及棘层上部有网状空泡化,表皮内可见水疱,真皮浅层少许炎症细胞浸润。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表现为角化过度,伴有轻度角化不全和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寻常型鱼鳞病

幼年起病,皮损冬重夏轻。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屈侧及褶皱处甚少累及。通常无自觉症状。典型皮损是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鳞屑中央固着,周边微翘起,如鱼鳞状。常伴有掌角化和毛周角化,可伴随特异性体质及哮喘。轻者仅表现为冬季皮肤干燥,表面有细碎的糠样鳞屑。

性连锁鱼鳞病

一般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发病。皮损可泛发或局限,面部两侧、颈、头皮受累最严重,躯干腹侧亦可累及。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但病情较重,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黑棕色鳞屑,不随年龄而改善。一般无掌跖角化过度,可伴有角膜点状浑浊、隐睾等。

板层状鱼鳞病

出生后即全身覆有一层广泛的火棉胶样膜,2周后该膜脱落,代之棕灰色四方形鳞屑(板层状),遍及整个体表,伴或不伴红皮病,犹如甲,以肢体屈侧、皱褶部位和女性外生殖器为重。1/3患者可有眼睑、唇外翻,面部皮肤外观紧绷,出汗过少及热耐受不良,脱发,常伴掌跖角化、裂。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大疱,随后全身可见角化性、疣状或嵴状的厚层鳞屑,主要累及屈侧,皮肤皱褶处更明显,呈“豪猪”样外观,常继发感染,严重时可伴发败血症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出生时全身皮肤紧张、潮红,覆有细碎鳞屑。面部可累及,可见睑外翻,皮损大多数在青春期后趋于好转。常伴有掌跖角化,部分可伴有斑秃甲营养不良

诊断

根据出生后不久发病,有鱼鳞状或蛇皮状外观伴有脱屑(以小腿伸侧最为明显),为冬重夏轻周而复始的发病情况,分布部位诊断易确定,其诊断依据为遗传性疾病;四型的皮损表现;组织病理改变。

鉴别诊断

由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麻风病甲状腺等疾病引起的获得性鱼鳞病,后者一般发病较晚,在其他表现出现数周或数个月后才表现出来,常累及躯干和四肢,屈侧很少受累,原发病治疗后皮损可改善。

治疗

因为鱼鳞病是先天性疾病,故治疗效果不太满意,主要以减轻症状为目的。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鱼鳞病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被报道,这些基因编码不同的酶和蛋白,大部分通过影响表皮角化细胞的形成,最终导致皮肤分化异常。至少已经有15个基因(TGM1, ALOX12B, ALOXE3, ABCA12, CYP4F22, NIPAL4,LIPN,CERS3,PNPLA1,ST14,CASP14,SDR9C7,SULT2B1,ABHD5,SLC27A4)被报道。

参考资料

Ichthyosis.ICD-10 version: 2010.2023-06-03

鱼鳞病.用于死因与疾病统计的ICD-11.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