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范文程

范文程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沈阳人,祖籍江西, 家世显赫, 宋代名臣范仲淹第十七世孙,是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和清圣祖康熙四朝的开国元勋。

范氏一族自范仲淹以下,多出官宦,范文程六世祖、曾祖、祖父皆为明朝官员。蒙先祖之余荫,范文程少年好学,聪颖敏捷,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仅十八岁便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后于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城时,与兄长范文一同投效,被编入镶红旗。天聪三年(1629),范文程进入刚成立的文馆,开始崭露头角,不仅作战英勇,而且谋划出色,在其的建议下,皇太极千里奔袭明朝蓟镇防区的薄弱地区,有力震慑了明朝,此役范文程还参与了谋划反间计,除去了明朝大将袁崇焕。接着范文程又在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取得了皇太极的信任,于崇德元年(1636)被任命为内秘书院承政,世职二等甲喇章京,几乎参与到了此后的所有机密和决策。

顺治元年(1644),在范文程极力主张下,多尔衮率军入关,而后范文程制定各项政策,安抚民心。不过,随着多尔衮掌握朝政大权,渐渐二人在政见上发生了分歧,加之多尔衮对阉党冯铨的过度宠信,范文程只得称病,远离朝政。顺治八年(1650),顺治开始清算多尔衮,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因谄媚多尔衮而妄改《清太祖实录》遭到诛杀,波及到曾经参与编撰的范文程,顺治下谕为其开脱,以革职留任论处,不久又官复原职,顺治九年(1652)遇恩诏,复进世职为一等子爵,并授予议政大臣,任《太宗实录》总裁官。于是,范文程继续在政务上发挥作用,如提出了兴屯田,招抚流民;举人才,不分满汉;不拘资格、不避亲疏等建议,均被顺治采纳。顺治十一年(1654),范文程因病多次上疏乞休,谢政隐退,安度余年。康熙五年(1666),范文程病逝,享年70岁。康熙御制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并赐谥“文肃”。

人物生平

投入后金

范文程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至明初,六世祖范岳曾为湖广云梦县县丞,后获罪贬至辽东充军戍边,自此全家已从江西乐平迁至辽东,入了沈阳籍;曾祖父范高中明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因逆严嵩而去职;祖父范沈,曾任明朝沈阳卫指挥同知。蒙先祖之余荫,范文程聪颖敏慧,自幼好读书,稍长有文采,性沉毅且有大谋略,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当时的辽东地区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中,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与明朝公开决裂,建立“大金”政权,接着在天命三年(1618)打响了征明的第一枪,率部攻克抚顺城。范文程与兄长范文寀一起求见努尔哈赤,一番面谈,加之得知为名臣之后,努尔哈赤留用了范文程兄弟俩,编入满洲镶红旗。

崭露头角

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逝世,为极力扭转因屠戮汉人而引发社会严重动荡的局面,继位的皇太极化敌对为友,着力争取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支持,壮大己方力量。天聪三年(1629),范文程从皇太极组织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刚成立的文馆,成为了皇太极身边的参谋。此前接连进攻宁远、锦州受挫的皇太极,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同年绕道蒙古地区,千里奔袭明朝蓟镇防区的薄弱地区。范文程不仅参与整个作战的谋划,对进军路线、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而且也亲自参与了作战,其先是招抚了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等五城的官兵,接着亲率枪炮手,击退了围攻大安口城的明军,紧接着又奉命随同参将英俄尔岱等留守遵化,策应大部队的进攻;面对明军的疯狂反扑,范文程靠着机智英勇,所部得以全身而退,回师后,被授予了游击的世职。

此役后金还巧施反间计,使得明崇祯皇帝自毁长城,碟杀了大将袁崇焕。根据康熙朝弘文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李霨为范文程所撰写的《内书院大学士范文肃公墓志铭》中提及“公进秘谋,纵反间,总督获罪去”,总制即总督,指的是袁崇焕。说的是范文程参与了谋划反间计,导致了袁崇焕获罪。

正是皇太极执政时期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受到信任的范文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范文程一改后金在战争中,大多采取杀伐屠戮的方式,转而频繁使用“攻心”战术。天聪五年(1631),后金围困明朝大凌河时,城内的五百余名蒙古降兵暗中叛逃,获悉后皇太极大怒,打算下令追捕后全部处死,范文程则劝说由其前往游说,结果降兵悉数归降;彼时西山的明军据险而守,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范文程请命单骑前往劝降,分析利弊,使得明军开门迎降。皇太极大喜过望,将归降之人都赐给范文程。天聪七年(1633),遭到明军追击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尽管遣使表明了渡海来投之意,但心里并没有底。为此,范文程奉命与亲王、贝勒一同前往,向三人宣示皇太极恩信,真诚以见,彻底打消了三人的疑虑,归降的三人被破例分别封为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史称“三顺王”。

肱股之臣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元崇德,建国号大清,将天聪三年设立的文馆扩建为内三院:内国史院负责记注皇帝起居、诏令,将各类文书编为史册;内秘书院负责撰写皇帝各种敕谕,撰拟与各国往来文书;内弘文院为皇帝、皇子等讲经史,制定和颁布国家各种法令、制度等,三者合之的职能类似于明朝的内阁。

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一把手,任内秘书院承政,官阶虽仅为二等甲喇章京,并不在议政大臣之列,不过,逐渐成为了皇太极肱股之臣的范文程几乎参与到了所有机密和决策,诸如对清政府内外方针、政策的制定,国家机构的改革和完善等。皇太极就一些国家重要政务都会将范文程召入宫问计,很晚才能出宫,有时范文程还未来得及吃饭,又被召入宫中议事。每次商议国家大政前,皇太极必问:“范章京知否”;得到否定答案后,皇太极又常反问:“何不与范章京议之。”遇到范文程病了,无法处理的,则要一直等其病愈后处理;抚谕各国敕书,都是范文程来写,最初,皇太极还要审阅,后来干脆不再看了,认为不会出现谬误。

献策入关

才能得以施展,但并没有改变范文程政治地位低下的局面,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逝世后,其接连经历了两次变故。先是由于不甘心看到皇位旁落,多罗郡王阿达礼、贝子硕托私下撺掇,意图拥立爱新觉罗·多尔衮为帝,结果二人以祸乱朝政的罪名被处死。受此波及,范文程只得改主拨属至镶黄旗下,接着因谋夺范文程妻一事,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被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

范文程并没有纠结于此,而是将精力专注于天下的动向。顺治元年(1644),清军再次征明,范文程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了分析,认为表面上是与明朝争夺天下,实际上真正的对手是西北的流寇,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上疏辅政王济尔哈朗和摄政王多尔衮应尽早入关,并主张入关后,一则需请出贤士以安抚民众;其次保证严肃军纪。

不久,爱新觉罗·多尔衮得知大顺军攻克北京,大明王朝随之覆灭之时,紧急召回了盖州温泉养病的范文程,商议对策。火速回归的范文程提出了《入关论》,对清代的战略做出了两处重要调整,一是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将过去对明王朝的掠夺性战争,转变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其次是改变了战争对象,由过去对决的明王朝,转为李自成大顺。同时指出了大顺军的“逼殒其主”“刑辱绅,拷劫财货”“掠民资,火人庐舍”等行径,不得民心,影响极坏,强调一定要趁大顺政权立足未稳,尽快入关。此外,范文程还亲自起草檄文且在文末属上自己的姓氏、官阶。

称病居家

同年,多尔衮以明将吴三桂归降为契机,击溃大顺军,定都北京,继而继续追剿起义军以及明朝残余势力,一切政务主要由范文程处理。期间,范文程襄助多尔衮制定了多种政策和措施,如厚葬崇祯帝、安抚子遗,举用废官,征考文献,更定律令,广开言路,废除加派的农业税,税收政策等。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百姓,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大清政权站稳脚跟的同时,显然不利于明朝,明旧臣史可法曾在扬州市失守前给弘光帝的上过疏,疏中言清代实行的仁政渐渐收获了民心,这样一来,收复失地恐怕将遥遥无期,偏安一隅估计也难以确保。有鉴于范文程的突出贡献,顺治二年(1645)顺治特地花了一万两黄金帮助其从镶黄旗脱籍。

不过,随着清军陆续平定明朝残余势力和起义军后,擅权的爱新觉罗·多尔衮将注意力转到了政务之上,两人渐渐在一些政策上发生了分歧,如多尔衮强力推行的剃发令,再次激化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使得范文程苦心经营取得的初稳政局毁于一旦,加之多尔衮对阉党冯铨的过度宠信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如此,若忠于幼君,难免遭到迫害;依附多尔衮,亦非所愿。两难之际,范文程选择了称病居家,多尔衮曾挽回,在顺治六年(1649),命其参与编纂《清太祖实录》,以示笼络。

不过,范文程始终与多尔衮保持距离。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病逝后的第二年,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因谄媚多尔衮而妄改《清太祖实录》,结果遭到诛杀,范文程受此牵连,刑部拟定罪,顺治下谕为其开脱,一则范文程曾皇太极时期的重臣,其次其并非多尔衮的党羽,最终以革职留任论处,不久又官复原职。顺治九年(1652),范文程遇恩诏,复进世职为一等子爵,并授予议政大臣,任《太宗实录》总裁官。

受到优待

顺治十年(1653),顺治商讨如何治理国家时,范文程直言认为国家、君、臣三者的关系,只有君王英明,臣子才能贤良;君臣皆以公心,王朝才能长治久安。随着交流的深入,范文程的理念也在影响着顺治,继而清朝一些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强调了“文德绥怀” 而一改多尔衮时期的烧杀抢掠的政策、通过办学,考试制度来培养选拔人才、举荐人才等。顺治十一年(1654),范文程因病多次上疏乞休,顺治只得下旨令其暂时解任,待其病愈再召用。

同年,为表彰其功绩,顺治两次加封范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以及太傅兼太子太师,此后又派遣画师去范文程家中专门为其画像,放在宫内不时观看,甚至亲自为其调制药。康熙五年(1666),范文程病逝,享年70岁。康熙御制祭文,赐葬于怀柔区红螺山,并赐谥“文肃”;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亲自手书祠额“元辅高风”。

施政举措

政治

经济

清入关后,由于连年战乱,明朝的诸册籍多毁于战火,只有万历时的田亩、户口册常尚存。这时,有人建议于地方搜寻明季新册,范文程则不同意,在其力主之下,清朝按照万历年间旧额征收赋税,废除了崇祯、天启以来的诸多加派,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同时在范文程建议下,仿明制实行兴屯四法,即设官屯、给牛种、劝积储、议转输,以解决清军供需不足的问题。

文化

顺治二年(1645),范文程在上疏中提及““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建议清朝统治者尽快恢复科举制度,旋而各省很快组织并举行了乡试,而且录取名额从宽,为清代选拔了大量人才。

民族

面对出现众多百姓恐慌逃匿的现象,范文程张贴告示,以此宣扬清军入关是“为尔等复君父仇”,针对的是“惟闯贼”,不是百姓。进京之后,为安抚民心,范文程建议由清政府主持为崇祯发丧,同时争取汉族文人的归顺与合作,大力起用大批明朝降臣,派至各部院同满官一 起处理政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人物评价

纵观范文程一生,以汉人身份投身满族政权,势必有些争议。清史专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之《开国勋臣·概说》中认为,诸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等人,以汉人投效满清,气节上是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又充分肯定了历经四朝的范文程所作出的功绩,评价其“诏敕谕檄,皆出其手,经营草昧,弼成丕业,盖亦清之厚幸也。”事实上,范文程的才华也得到清代数代君主的认可。其中面对建立八旗汉军,王公大臣推举范文程担任固山额真之时,皇太极断然拒绝,认为这是大材小用,转而任命范文程为内秘书院承政。当时清人认为范文程较之“汉之留从效,唐之房杜,宋之赵中令,元之耶律文正,明之诚意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代学者金成基《范文程简论》一文中,也认为范文程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提出和坚持了“统一区夏,乂安百姓”的方针,为清代的统一做出了其力所能及的贡献。对此,《清史稿》中提及“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认为范文程在满清入关以及入关后的站稳脚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族成员

墓葬传说

范文程死后,被康熙皇帝赐葬于怀柔县的红螺山,但墓地的具体位置却犯了难。为此,范文程的次子范承谟亲自前往红螺山,实地勘察,找寻了许久都不满意,便在红螺寺佛前祈祷,不久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位仙人告诉他:拿一块石头从山上扔下,扔到哪儿,哪儿便是墓穴所在之处。于是范承谟按照梦中指引去做,果然寻得一块非常好的土地,将范文程安葬于此。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努尔哈赤 (1986).豆瓣电影.2023-05-13

袁崇焕 (1987).豆瓣电影.2023-05-13

一代皇后大玉儿 (1992).豆瓣电影.2023-05-13

格格要出嫁 (2002).豆瓣电影.2023-05-13

帝女花 (2003).豆瓣电影.2023-05-13

明末风云 (2004).豆瓣电影.2023-05-13

碧血剑 (2006).豆瓣电影.2023-05-13

美人无泪 (2012).豆瓣电影.2023-05-13

大玉儿传奇 (2015).豆瓣电影.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