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洗
朱洗(1899年8月20日—1962年7月24日),男,原名朱玉文,出生于浙江临海,细胞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洗1925年,应考录取到法国蒙贝利埃大学。1931年获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博士学位。1933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动物界教授。1935年初,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任上海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43年,创办琳山农业学校,任校长兼教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2年7月24日在上海去世。
朱洗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两栖纲、鱼类、家蚕等动物卵子成熟、受精等研究。创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发现了不同品种的逾数精子能影响子代的遗传性状;解决了鲢、等池养家鱼的人工催产以及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等问题。出版了《霍尔蒙与人类之生存》《生物的进化》《麻蚕文集-第二集》等著作。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成果三等奖。曾获评全国先进生产者。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899年8月20日,朱洗出生于浙江临海。早年进入乡间高等小学学习,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1919年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发动同学罢课,响应北京市学生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因而被学校开除。于是,他借债离家到上海市,进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工。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决心勤奋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先后在六个工厂做过铸工学徒、车床技工等,历时五年半。在工余期间,刻苦自学,钻研生物进化论,期间阅读了拉马克、查尔斯·达尔文、恩斯特·海克尔和阿道司·赫胥黎等科学家的著作。1925年,应考录取到法国蒙贝利埃大学,在巴德伦教授指导下从事显微镜绘图等工作,深得巴德伦的赏识。1926年,朱洗作为巴氏的合作者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单独用高压液引起棘皮动物生殖的激动和调整现象》,后两人联名陆续发表十四篇论文。1931年,朱洗以研究论文《无尾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通过答辩考试,获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32年回国后,朱洗怀着教育救国的愿望,在家乡先后办起了农民识字夜校和初级小学,中学,半农半读农业职业学校。1933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动物界教授。1935年初,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中法大学动物学教授,又与罗宗洛发起组织中国生物科学学会。1936年,任上海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并协助罗宗洛创办《中国实验生物学杂志》(共出三期)。1937年7月,抗战军兴;11月,上海市沦陷,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1940年12月月,将家眷送回家乡,仍留上海,任中学法文教员。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起,日军开入租界,旋离沪返浙。1943年,创办琳山农业学校,任校长兼教员。他用自己写书得到的报酬为学校建校舍,买仪器、图书,提供日常用的经费。1946年,任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同年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恢复,并改设于上海福开森路(后改为武康路)“世界社”内,任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中国解放后,他将琳山农业学校移交给了国家。
1949年后,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0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室主任兼研究员。1952年,提出将蓖麻蚕由印度引进中国繁殖。1953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团员;同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12月,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二届理事会理事。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并出版《怎样饲养蓖麻蚕》《梅契尼科夫的生平及其科学活动》。1956年到青岛市出席“遗传学座谈会”,后又到北京市出席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同年决定研究链鱼、鱼之人工繁殖法。1957年,经五年研究,引种驯化原产印度之蓖麻蚕获得成功,获颁“科学成果”三等奖;同年有人提出将朱洗定为右派分子,得到陈毅和聂荣臻的保护。1959年任“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撰《十年来胚胎学的发展》。
1961年9月,在筹划牛蛙之繁殖工作时,因病进入医院医治。1962年3月,与罗宗洛联名批评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不重视人才及对大学生分配近似“乱点鸳鸯谱”等现象,呼吁:“要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真正做到学术民主,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报喜不报忧。”
人物逝世
1962年7月24日,朱洗在上海去世。安葬于上海郊区“吉安公墓”,墓前立“朱洗碑”。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因为朱洗为麻雀求生逆过龙麟,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漏网右派”和“无政府主义者”。1968年,被人刨坟批斗,“朱洗碑”被毁。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捕。1978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为朱洗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并重立碑石。
主要成果
朱洗一生从事实验发生学的研究近四十年,主要研究了动物生殖细胞的成熟、受精和细胞分裂等发育演变过程中细胞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阐明了卵细胞成熟程度、受精与胚胎发育动向的密切关系。朱洗曾表示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的。在四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他还努力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引种驯化了蓖麻蚕,解决了青、草、链、缔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问题。
两栖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
朱洗用细胞学上的观察,来分析各种杂交卵子的发育,发现不同种间的交配,有的种类,精虫不能进入卵子,仅能与卵面接触,激动卵子;有的,精虫能进入卵子,但精核不能与卵核合作;有的,精核能与卵核合作,但与卵质有矛盾,不能继续发育;有的,精核与卵核、卵质都能合作,进行正常发育。通过和胞学上这样精细的观察,弄清了杂交中受精的基本现象,同时说明了卵子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所以他这方面的工作,为生物学界所重舰,并常被人们所引证。
多精受精卵子中剩余精虫的命运研究
多精受精在许多动物中是正常现象,但只有一个精核能与卵核结合,其余都停止发育,消灭在卵质中。朱洗在蚕和天蛾科的材料中仔细研究剩余精虫退化的原因,并以缺氧的实验来证明,认为剩余精虫的核不能继续发展是窒息的关系。因剩余精虫周围细胞质少,核与质的比例小,所以不能得到足够的氧。
家蚕的混精杂交研究
朱洗以家蚕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混精杂交工作,他的结果不仅在理论方面很有意义,在生产方面也很有价值。他发现蚕的受精率、孵化率、死亡率、结茧率、茧层率和生活力等等,纯系一次交配的后代,不如钝系多次交配的后代;而纯品种的自交,不如异品种的杂交;多种异品种精虫的混精杂交,都比任何单杂交好。例如纯系多次交尾比一次交尾结茧量有时可增加54%;异种多次交尾比一次交尾结茧量可增加10%;异种混精杂交卵子的孵化率可增加10%,结茧量可增加35%。在混精杂交的子代中,他发现各种等级的变异。他靓为这是逾数精虫的作用,精虫质的不间和量的多寡都会影响遗传的复杂变异。
蛙类卵子的成熟研究
朱洗对于蛙类卵子的成熟问题,完成了蟾蜍卵巢在离体条件下排卵的武验,开辟了他研究卵子成熟和发育的新途径。他证明单纯的渗透压(用蒸馏水和高压盐水轮流处理)也能使蟾蜍卵子在离体的情况下成熟。体外成熟的卵子和体内成熟的卵子一样,经适当刺激后。不但可以发育为成体,而且还能繁殖,产生“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两栖类卵子的受精机制研究
在两栖类领域,朱洗证明了除卵子和精虫本身外,由输卵管分泌附在卵外的胶质对精虫与卵子的结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胶质的卵子不能受精,加上胶质后,精虫即能穿入,因此他提出了受精“三元论”,认为受精取决于:(1)卵子的成熟程度;(2)精子的成熟程度和活动能力;(3)精、卵两者所处的环境(包括它们中间的媒介物)。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朱洗发表论文6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朱洗出版了专著6种、科普读物19种、名著翻译4种,共约450万字。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代表性学生有浙江省回浦中学老校长邵全建。
影响与后世纪念
朱洗铜像
朱洗铜像位于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落成于1985年12月。
朱洗纪念馆
朱洗纪念馆位于临海市双港镇琳山农技校校园内,始建于1991年,1992年1月11日正式开馆,建筑面积106平方米。馆内陈列着朱洗博士半身塑像,展出他的生平图片、科技成果以及部分著作和手稿,从中映照出了朱洗为科学而奋斗的一生。1995年被命名为临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拍成的科教片,记录了朱洗一生科学活动的形象。
《蛤蟆博士》
《蛤蟆博士》是1984年林岚执导的电影,讲述了朱洗先生毕其一生。
人物评价
后人为朱洗写的墓志铭:“朱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在实验胚胎学及细胞学的理论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对蓖麻蚕及家鱼人工养殖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概览》编委会表示:“朱洗的精神,将不断激励广大有志青年献身祖国、献身科学。”
朱洗被人称为“蛤蟆博士”。
2017年7月1日,《中国科学报》发表题为:“朱洗:他是一位被忽视的大科学家。”的文章。
2022年9月22日,“保定市文化旅游”刊文,称朱洗为“中国克隆技术的先驱”。
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台大第一任校长罗宗洛:
参考资料
朱洗.中国科学院.2023-05-13
朱洗.国家图书馆.2023-05-13
“蛤蟆博士”——记临海籍生物学家朱洗先生.中国台州网.2023-05-13
学部概况.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4-30
纪念朱洗.今日临海.2023-05-13
朱冼: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光明科技.2023-05-13
朱洗.中国知网.2023-05-13
『临海•名人』两院十院士. 临海文化和旅游.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