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
太平鼓,又称为单鼓、羊皮鼓、扇鼓,主要流行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蒙古族、汉族等人民群众之中,是中原地区民间的舞蹈形式之一。
太平鼓起源于中原地区,产生于唐朝以前,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民间固定其名称为“太平鼓”,清代盛行于北京、东北等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同地区的太平鼓各有其特点,满族的鼓呈椭圆形,汉族的鼓呈圆形、桃形和扁圆形,而内蒙古的鼓只有扁圆形。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且击且摇,鼓和铁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伴舞。一般打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击边、手磕鼓、上下颠左右摇铁环等。太平鼓的舞蹈动作有斗公玛、夹篱、穿胡同等。表演形式有单人舞、双人舞和集体舞多种。“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岁时民俗活动中,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是正月农闲时期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同时藉此祈愿“求太平、追太平”,象征“太平安乐”,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
200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甘肃省兰州市的京西太平鼓、兰州太平鼓相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的石景山太平鼓、怪村太平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鼓舞(辽西太平鼓)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历史沿革
起源
太平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汉族很早就有此乐器,大约在唐代武则天时,太平鼓已具雏形,《燕京今古琐闻录》一书中记载了类似的传说;人们也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种鼓,样式类似今天的太平鼓。至宋代,太平鼓被称为“打断”,明代民间则称为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说源于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猎民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后成为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的单鼓,鼓呈椭圆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
发展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代,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区地区。历史上门头沟很多村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击打太平鼓,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很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地区的太平鼓活动较为活跃,太平鼓队不仅在村头庭院作为娱乐,还走上街头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民间艺人还编排成舞台节目参加各种文艺汇演,深受群众欢迎。
舞蹈特点
表演道具
太平鼓为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同芭蕉扇,用铁为框,蒙以兽皮,柄下缀有数枚小铁环。有的鼓面上画有人物、花草,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生穗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者羊皮。鼓柄长有20厘米左右,柄下端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小铁环。鼓鞭用竹制成,鞭长有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流传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圆形,鼓面宽有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细木棍制作,鞭尾系彩绸。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和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至32厘米、鼓框高1厘米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被。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者红绸巾。太平鼓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者绘有花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服装
“太平鼓”的服装基本上是生活服装,由于它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舞蹈,一般即穿节日服装。据说,在清代时青年妇女穿中式上衣,绣花短裤,头扎一条长辨。老年人则头戴毛巾,着青鞋白袜,青色或蓝色衣裤,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汉族彩色服装。
音乐特点
《太平鼓》音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鼓点”,二是“唱曲”。太平鼓的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多以四分之二拍出现,分单鼓点和双鼓点。单鼓点以四分音符为主,如圆鼓点、摇头跪等,节奏平稳,力度对比鲜明;双鼓点则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间有八分休止符出现。这种密集型的节奏组合,多以表现舞者刚劲有力,热烈而洒脱的舞姿,明快而跳跃多变的节奏,使太平鼓音乐充满朝气和妙趣。
“唱曲”又称“唱绳歌”或“唱神歌”,各地叫法不同,演唱方法均大同小异。可间打间唱,也可独立演唱。音乐以地方民间小调为主,瑞安鼓词一般以历史传说、典故,时令花草,叙事为主。一曲可配多词,词曲朴实易于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较受人民喜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音乐有《神歌鼓》《接神歌鼓》《疙瘩汤》等。
动作特点
表演时,太平鼓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舞者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拿一鼓鞭,敲击鼓面,边舞边打。可击鼓心和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和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者小铜作响。击鼓的节奏复杂多变,鼓点短促清晰,骤如“爆豆”。随着律动,舞者腰间的响铃、鼓鞭上的铁环铿锵作响,清脆悦耳。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打鼓边、敲手柄、手敲鼓、左右摇铁环和上下颠铁环等等。鼓在舞者手上或旋转、或抛起,有时两手各耍一鼓,花样繁多,变化无穷。
这些演员们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真是“人随鼓,鼓缠人”,其动律特点则是“扇劲”和“艮劲”;姑娘们的动作柔韧轻巧,很有点俏劲。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方面均体现出了中原地区传统审美理念,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作为这一舞蹈品种的标志性舞具—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
种类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至今保留了多种套路、打法和流派,流传下来的动作套路有十二套之多。京西太平鼓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鼓和舞有机配合。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的好坏,要看鼓的动态和身体的姿势。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男子的动律特点则是“扇劲”和“艮劲”。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方面均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十分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甘肃兰州、永登县、酒泉市、张掖市、靖远县等地,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太平鼓是兰州地区城乡民众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活动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民众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太平鼓的击鼓动作融进了民间武术成分,幅度大,力量强,忽而擎鼓至头,忽而抡鼓落地,骑鼓腾跃,前打后击,表演时鞭槌飞舞,动作刚劲潇洒。鼓队一般以牙旗作指挥,锣跋击节,鼓身飞舞,三者起落有序,场面十分壮观。在震天动地的鼓声中,上百名鼓手忙而不乱,队形不断变化,排出种种阵法,令人目不暇接。
辽西太平鼓
辽西太平鼓广泛流传在东起黑山县,经阜新市、北镇市、锦县、义县、朝阳市、北票市、建平县、建昌、凌源市、锦西、兴城市,西至长城脚下的绥中县这一广阔地区的汉、满、锡伯、蒙古、回等各族妇女中,基本上是一种女性的自娱舞蹈,以舞者手持太平鼓边击边舞为主要特征。
辽西太平鼓在表演时击打的节奏(即鼓点)有300多种,右手击鼓的手法有打、拙、扣、按、挑、撩边等22种,左手持鼓手法有摇、颠、翻、卷、抖、、弹等10余种手法j艺人们“脚步均匀头稳平,左拜右拜腰眼灵。四而八方团团转,翻滚扑踢一溜风”。舞蹈动作有表现劳动生活的“摊煎饼、捞十饭”“挑面条”“烙饼”等,表现日常生活的“拉大锯、弹棉花”以及过春节的情景,表现动物形态的“牛顶架”,表现民间传说的“猪八戒看媳妇”“耍龙灯”。妇女们聚集在一起敲击的时候,只要一人用力敲一个新鼓点,大家就跟着变换。太平鼓表演自如,人数不限。两人打鼓叫“拜鼓”,也称“滚元宵”;三人打叫“三向日葵属”;四人打叫“四面斗”;八人打叫“八面风”;多人表演叫“刮旋风”。
文化内涵
石景山太平鼓是京西太平鼓的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地域色彩浓厚,带有很强的自娱性,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较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是京西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和村民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
兰州太平鼓是在兰州地域特定的自然、人文历史背景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数百年的演变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个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完整、准确把握它的文化内涵,对我们保护和传承兰州太平鼓具有一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兰州太平鼓是“古代军屯遗俗”的文化记忆,它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观念;二是具有社会聚合功能,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美德;三是能够凸显兰州地域人民坚韧、顽强、乐观的人文精神;四是太平鼓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与保护
传承
京西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在舞蹈中发挥的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作用,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成为门头沟区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作为北京地区典型的传统民间舞蹈,对太平鼓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北京地区民间舞蹈的弘扬,对丰富和完善北京民间文化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1948年冬,为了庆祝门头沟区解放,京西太平鼓走出庭院,加入游行队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门头沟区太平鼓队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的欢庆表;1983年,太平鼓被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国民间歌曲集·北京卷》中;1984年,门头沟区组织了300余人的太平鼓队伍,参加了国庆35周年的天安门游行表演;1990年,太平鼓以800人的阵容亮相于北京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引起更大的关注。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及周边县、区的一种集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广场性传统民间舞蹈,因有鼓乐太平之意所以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也赢得了“天下第一鼓”的美誉,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1952年,兰州太平鼓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进行表演;1959年,再次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活动;1990年皋兰县太平鼓队参加1990年北京亚运会,获得极大成功和各界高度赞扬;1992年,在七里河区彭家坪乡建立了兰州第一支100人的女子太平鼓队。打破了太平鼓由男子独占天下的世俗观念,展示了新一代妇女的飒爽英姿,促进和推动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此后相继参加全国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特别是199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文艺表演;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演出,标志着兰州太平鼓走向了鼎盛时期,美国休斯顿芭蕾舞团的著名导演本·史蒂文森赞叹为“天下第一鼓”。纵观兰州太平鼓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民间社火、广场文化、舞台演出实践三个阶段的历史过程。
保护
200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甘肃省兰州市的京西太平鼓、兰州太平鼓相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的石景山太平鼓、怪村太平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鼓舞(辽西太平鼓)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高洪伟、魏永宏、缪正发、吕翠琴被指定为国家级相关传承人;有皋兰县太平鼓协会、北京市门头沟区公共文化中心(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怪村村民委员会、绥中县文化旅游事务服务中心等多个保护单位,以推动太平鼓的发展和保护。
参考资料
京西太平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兰州太平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京西太平鼓(石景山太平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京西太平鼓(怪村太平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鼓舞(辽西太平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26
京西太平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