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省传统的汉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据考证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史发展中,安塞腰鼓融合了舞蹈、武术、打击乐、吹奏乐、民俗音乐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安塞腰鼓表演时间多在节庆和丰收时节,特别是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表演人数可以由几人乃至几千人同时进行,气势磅礴。表演时,动作刚劲奔放、豪迈粗犷,但又自然流畅、刚柔并济,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的彪悍威猛、憨厚朴实的个性特征。安塞腰鼓的功能是“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形式内容丰富,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传说

关于安塞腰鼓的起源,迄今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记载,民间主要流传三种说法,一是军事起源说,二是宗教起源说,三是耕作劳动说。

传说一:军事起源说

据说,古时安塞县地处陕北高原的腹部,紧邻北方的少数民族。自秦朝设立高奴县以来,一直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战乱频繁,有“上郡咽喉”“塞北锁钥” 的称号。“安塞区”之称,即“安定边塞”的意思。据传最早秦汉,守卫长城的将士除了刀枪之外,也会在腰里别着腰鼓。打仗的时候可以击鼓为号,传递信息。两军对阵的时候,打鼓也可以用来鼓舞士气。战争结束,腰鼓表演也可以庆祝胜利。此后代代流传,在和平年代变成了人们庆祝丰收、休闲娱乐的活动。

传说二:宗教起源说

古时,安塞地区是个气候灾害严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尤其旱灾频繁发生,尤其明朝时期,人们由于战乱经常吃草和树皮,乃至人吃人的悲剧。由于该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思想比较落后,在遭遇天灾人祸的时候,人们以击鼓的方式祈求神灵的庇护,寻求心里安慰。民间“开春鸣锣鼓,一年四季驻太平”的说法,闹秧歌、打腰鼓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神。腰鼓队在村子里的庙前面表演之前,伞头还会代表大家唱一段专门的“拜庙歌”,祈求风调雨顺,驱邪避灾。

传说三:耕作劳动说

安塞区的节庆习俗常有打腰鼓、闹元宵的活动,这是反映群众思想情感和生活风俗的印象。当地以耕种方式谋生,每天勤恳地耕地、施肥、收割,这些生产方式的动作逐渐演化成安塞腰鼓中的跨步、弓步、缠腰、俯身等艺术性动作。在长期的劳作之后,休闲之余用打腰鼓的方式暂时忘记礼教和戒律的束缚,同时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历史渊源

在远古黄帝时期,就已有击鼓作舞的形式。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煞以其皮为鼓。”说明当时已有鼓形成。据说黄帝后裔,由于对黄帝的朝圣和图腾信仰,模仿鼓的结构,将树枝截断、挖空,蒙上牛或羊的皮,制成鼓,常携于身边敲击作舞,成为鼓舞士气的辅助工具,这是有关鼓和鼓舞的最早遗迹。安塞腰鼓起源于中原地区两千多年前,是原始鼓舞遗存的分支之一。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一种民间击鼓舞蹈。安塞县是延安毗邻的小县,地形形式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土地贫瘠,有四条大川横向贯穿,延河蜿蜒而过,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安塞县地理位置相对封闭而紧密,南北和东西走向均在一公里的黄土地,处于渭河平原晋中市、草原、河套平原几个地区的架构中心,却又独立存在,属于“四不沾”的穷乡僻壤。古时,安塞县是各朝代的军事要塞,史上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安塞腰鼓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当地处于军事要地的结果。

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秦将董为翟王,首都设于高奴县安塞区县域时为高奴县辖地),镇守此地。同时期记载:“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作为作战部队的装备,一遭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战争失利,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克敌制胜,以鼓为乐,以示庆贺。”当时安塞地区就已形成腰鼓这一艺术形式。

汉代时期,安塞县西北方向九十里处,有一要塞芦子关李广于此做郡太守时,多次驰骋关内外,驱逐匈奴,巩固边陲。天宝时期,遂有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出长安,回敷州时,写下《塞芦子》“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歧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芦关扼西寇,深意实在此。”此诗句写下了镇守芦子关的意义,表明安塞区地属军事要塞。

宋朝时期,范仲淹在延洲上任知府时,曾在这里大破西夏入侵者,名扬天下。亦有《乐书》记载:“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用于武威郡龟兹、勒、高丽、高昌诸乐,奏时挂在腰间,用手掌拍击。1981年,与安塞县毗邻的梁村乡王庄村墓陵塌山坡出土的宋代两块腰鼓画像砖,该砖各有两个人物造形,其中一块右侧一人腰间系腰鼓,左脚着地、右脚跨出,侧身、仰头,双手一高一低作击鼓状;一人腰间系鼓,双脚跳起,左吸腿,右脚紧绷,眼睛左视,双手胸前作打鼓状。据专家鉴定,这是中原地区最早有关腰鼓的历史文物。而腰鼓画像砖的造型与现今流传的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造型和路鼓中“前进步”第二拍的造型相似。

清朝时期,吴锡麒在《新年杂咏抄》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打花鼓(即腰鼓)、拉花姨(秧歌队中的男扮女装)、田公(即村夫)、渔夫、装态货郎、樵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此句表明清朝时期已有腰鼓作为秧歌的伴奏。为后续安塞腰鼓与秧歌的融合打下基础。

随着时代变迁,安塞腰鼓从战争辅助工具逐渐演变成民间娱乐项目,逐渐将武术、舞蹈、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俗音乐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黄土文化中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

艺术特色

种类特点

安塞区腰鼓从打法上可以分为文鼓和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秧歌风格,轻打;武鼓以打踢为主,武术风格,轻扭,且动作难度大,运动剧烈。“武腰鼓”是衡量一个人腰鼓技术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安塞腰鼓艺术性的体现。随着发展,文鼓和武鼓两派融合,形成腰鼓、秧歌、武术的融合形式,称为“式子(舞姿)慷概,码子(鼓功)硬”。

安塞腰鼓从表演形式上可以分为路鼓、场地鼓和舞台鼓三种。路鼓也称为“行进鼓”“过街鼓”,即行进走路表演。其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常用“一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动作,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场地鼓即在广场或指定场地表演的安塞腰鼓,这种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队形整齐、动作一致,但灵活多变,动作潇洒,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舞台鼓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安塞腰鼓,通常人数在8至12人不等,时间短,内容精炼,对表演者的技术要求高。

表演特点

表演形式

安塞腰鼓表演时间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庙会或丰收等喜庆日子,人们走乡串户拜年、庆祝丰收、祭祀神灵,以求风调雨顺,寄予美好生活追求。安塞腰鼓的表演人数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多为20岁至40岁的男性表演者,表演人物有伞头、鼓手、拉花、蛮婆、蛮汉等角色,有时还伴有“跑驴”“水船”等其他民间艺术。

常见的安塞腰鼓形式是春节期间闹社火、闹秧歌活动,秧歌队伍最前面是伞头,然后是腰鼓手,最后是秧歌队,秧歌队中还有拉花、丑角、大头娃娃等角色。表演时除了打腰鼓,还有扭秧歌、搬水船、跑驴、等节目。其次,安塞腰鼓还有沿门子表演形式,即通常在正月初二到二月二“龙抬头”期间,腰鼓队挨家挨户进行的表演活动,目的是驱除邪气、除旧迎新。本村没有腰鼓队,可请别的村子帮助。如果村中有寺庙,腰鼓队的首要任务是“庙(拜庙敬神)”,腰鼓队在庙前三参三拜后,伞头唱拜庙歌,腰鼓队紧跟再唱一遍伞头的最后一句,这叫“接下音”。歌曲完毕后,腰鼓队进行表演,并继续挨家挨户的“沿门子”。此外,安塞腰鼓表演队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转九曲”时,也参与其中。“转九曲”也叫“观灯”,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消灾保平安。其表演形式是人们围绕九曲阵烧香作拜,过程是祭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进场、点五方、出场、再围场、祭孤魂等,由伞头带领秧歌队入场、观灯人紧随其后。各步骤表演完毕后,腰鼓队在制定的空地进行表演,称为“闹夜场”。

传统的腰鼓表演,先根据表演场地的大小,绕场踢打一圈,将非表演者赶退,空出场地,此环节叫做“踢场子”。场地空出之后,腰鼓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朝拜,然后从四个方向进行“路鼓”表演。由两名伞头领队,其后跟随着头路鼓子和拉花列队,队伍后边还跟着蛮婆、蛮汉等角色,自由扭动、逗乐。随即进行“场地鼓”表演,锣鼓齐鸣,开始踩大场、走队形,走成圆形大圈。这时伞头站在场地中央唱“秋歌调”,站在圆圈上的演员慢转圈,并帮腔(重复每段的最后一句)。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挎鼓子和拉花表演,这段表演队形变化多样,不受时间限制,表演人数有单人表演也有集体表演,各显其能。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击鼓狂舞,彩绸飞舞,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这一段结束后,穿插表演“跑驴”“水船”“高跷”等节目,再接着表演腰鼓

动作特点

安塞腰鼓的基本步伐有四个:小踮步、马步横移、十字步以及小跳步。整体上动作既有模拟动物性动作,也有拳击、骑马、格斗等动作,主要有“野马分鬃”“金鸡独立”“凤凰展翅”“马步缠腰”“白虎甩尾”“搓鼓边”“丰收步”“跳龙门”“连环击”等。其中,“路鼓”表演中的动作较为简单,舞动幅度小,基本步伐有“十字步”“跳跃步”“交叉步”“马步缠腰”等。这种动作常常采用“单过街”“双过街”“龙摆尾”“小蝴蝶”等队形表演,表演时要求步调一致,动作刚劲豪迈,鼓声铿锵有力;“场地鼓”表演中的动作主要是“一人单打”“二人对打”“四人对打”“群打”等。常常采用“方正图”“长城”“五马挖城”等队形表演,表演时要求队形变化对样,动作幅度大,气氛热烈。

安塞腰鼓的动作精髓是“五劲”,指“能劲”“虎劲”“蛮劲”“狠劲”“猛劲”。“能劲”主要是腰鼓手的头部动作,摇头晃脑,展现心情的愉悦;“虎劲”是指要像猛虎下山一样,虎虎生威;“蛮劲”表现在踢腿、跨越等动作,直爽泼辣;“狠劲”指的是鼓槌打的一定要狠,不能轻飘飘;“猛劲”指整体气势,腰鼓手要有横扫一切的气概,越打越带劲。

场图特点

安塞腰鼓的场图变化在反映古代作战方案进军路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变化多样,表演场面极具艺术性。传统腰鼓的场图方阵编排图案有“十字梅花”“双排灯”“九连环”“拜四方”等。现今的场图方阵分为三类,一是线路图,有“走四方”“跑五角”“单过街”“长城”“双过街”等;二是阵势图,有“皇冠”“官帽”“宝塔山”“万里长城”等;三是作战图,有“黑虎掏心”“出征”“五马挖城”“炮打金鸡豹”“拳王乱点兵”“盘肠大战”“里四外八”等。安塞腰鼓的场图方阵,充分展现了黄土地民众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特点

安塞腰鼓音乐伴奏主要有打击乐和吹奏乐两种。打击乐有大鼓小锣小钹各一件或多件。大鼓音质浑厚,音量大,穿透力强,是主要的伴奏乐器;小锣、小镲属于辅助乐器,增强音乐效果,使得音乐更加欢快和谐。吹奏乐主要是唢呐,所吹奏的曲牌可根据情绪选择较,常见的有《搜山令》,一首曲牌可反复演奏,也可几首曲牌穿插,使其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烘托表演氛围。表演时,大鼓是总指挥,打大鼓者节奏感要强,腰鼓队员必须跟着大鼓的鼓点表演,即大鼓快、腰鼓快;大鼓慢、腰鼓也慢。现在的舞台表演,基本用音乐伴奏为主,没有现场伴奏。

安塞腰鼓表演的鼓点是大鼓和腰鼓鼓点的总称,两者击打的音乐基本一致。最常见的鼓点是“路鼓”,节奏是四二拍:“咚吧 咚吧 | 咚咚吧 咚吧”。其次,也有“二流水”,称为“万能鼓点”,秧歌表演队也使用该节奏,即“咚吧 咚吧 | 咚咚吧 咚吧 | 咚咚咚 吧 咚吧 咚吧 | ”,每一个鼓点节奏都有相对应的腰鼓动作,如“马步横移”动作,对应的是鼓点中的大换点,该鼓点一响,腰鼓手准备换动作。

安塞腰鼓表演中,还有一角色专门进行唱曲,即伞头。伞头所唱内容可分为固定和即兴两类,内容多为祈祷祝福、财迷逗笑、民俗谚语等。常见的固定歌词内容为“转九曲”时所唱的“瑶池歌舞落人间,火树银花不夜天。九曲黄河十八湾,风调雨顺是丰年。”即兴编唱多见于“沿门子”表演形式中。因此,这就要求伞头表演者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服装道具

服装

安塞腰鼓表演者的服装,以前为统一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穿白色对襟上衣,中式白色长裤和黑色布鞋。随着时代发展,表演者服饰逐渐多样化,增加了黑色、黄色等服饰。鼓手服装特点是右肩斜挎鼓带,鼓紧贴左胯前,双手各捏一根鼓槌,边击鼓边做踢、踩、跳、转等动作。挎鼓子手,也称头路鼓子。其服装样式和颜色调配与其他人不同,特点是头戴花纹头巾、头盔或反折带黄麦穗的草帽,身穿紧袖口上衣,脚穿镶金边的长靴。拉花是女角,身穿秧歌服,腰系一根近两米长的彩绸,手握彩绸两端,做秧歌步。

道具

安塞腰鼓的道具主要有腰鼓、鼓槌、花伞、彩绸四种。腰鼓为高约40cm,直径约为20cm,腰鼓用红绸带帮于表演者的腰间。鼓槌长约30cm,手持一端系有一块红绸布,用以击打腰间腰鼓。花伞由一人位于方针前执拿。彩绸颜色丰富,用以渲染气氛。

风格特征

安塞腰鼓的风格特点是粗犷豪迈,强劲有力,一招一式均展现出陕北地区民众的彪悍威猛、憨厚朴实,透露出将士征战沙场的豪迈身姿。其风格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一是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摇头晃脑,有股摇劲,眼睛有神,情绪充满激情,达到形神兼备。二是击鼓时有股狠劲,无论是上打还是下打或缠腰打,双手都要甩开,浑厚有力。三是做踢腿、跳跃等动作时,无论是小踢腿还是大踢腿或踏腿动作,都要有股蛮劲,使尽全力,代表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四是击鼓转身,这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凡是表演中有蹲、踢等动作后,必有转身,转身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后,边转身、边起步,在一定节拍中做连贯一套动作,并迅速猛劲连接。五是表演随着节奏加快,脚步逐渐变为复杂的踢踏跳跃,身体随之大幅度摆动。动律中带股昂劲、节奏坚韧,展现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流派特点

安塞腰鼓有南北派、东西川之分。南派主要由西河口乡、砖窑湾乡、高桥乡、楼坪乡等南四乡组成;北派由沿河湾、真武洞、建华等北部乡镇组成。东西川主要从艺术体系进行划分,安塞腰鼓又主要分为两种流派,西川流派以西河口山王河为代表,东川区流派以真武洞、谭家营为代表。

通常以东西川进行划分,本地人常说“谭家营的胳膊,西河口的腿,沿河湾上来些晃脑鬼,真武洞的鼓手赛土匪”,以此概括安塞腰鼓流派的风格特点。“谭家营的胳膊”是指腰鼓队表演者打起腰鼓来,胳膊甩的开,幅度大。“西河口的腿”是指舞者注重腿部动作,打腰鼓跳跃时,腿像弹簧一样,是向上弹起来的,而不是往开跨。沿河湾和真武洞地理位置在一条线上,打法基本相似,“晃脑鬼”就是说头部动作多,摇头晃脑,欢快风趣。

在服装上,各流派所用头巾均为白色,但谭家营、沿河湾、真武洞的头巾犄角上都有三道红。谭家营的服饰为红肚兜、羊毛背心;西河口的腰鼓服饰为红马甲,绣有龙形图案,腰束战裙,好似古代将士装扮;沿河湾为红马甲,带有圆形刺绣;真武洞为黑色棉袄棉裤。

在节奏上,谭家营、西河口、真武洞的节奏较快,拍节为 2/4,而沿河湾所的节奏快慢相间,由 2/4 、 4/4组合而成。

在动作上,谭家营在表演时动作由肘部带动,扭动时力度较大,前后倾的幅度也大,有“缠腰鼓”“下岔鼓”等动作,表演者通常为 40 名男性,风格粗犷、刚健遒劲;西河口由20 位男性和 20 位女性鼓子手组成,表演时以打马步缠腰鼓和过裆鼓为主,上肘击打力度较大,腰部发力带动上肢击打鼓槌,演员胯下击鼓时,踢腿很高且排面整齐,平岔落地开度大,鼓手的手部动作、腿部动作与鼓点统一吻合,具有古朴大方、圆滑细腻的特点;沿河湾由 20 名鼓子手和 20 名拉花表演者组成,表演时动作主要集中在下肢,平岔落地时双腿分开度大;真武洞由 40 名男性鼓子手,打法较为复杂,常有一些难度较高的翻腾动作,整体风格热烈狂欢、潇洒飘逸。

文化价值

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集舞蹈、武术、民俗音乐、打击乐、吹奏乐于一体,形成了粗犷豪迈、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刚劲威武、舞姿优美、潇洒大方等风格特点,展现了陕北民众的憨厚忠实、乐观开朗的精神品质。安塞腰鼓因自身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又因动作简单且易学,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首选活动。安塞腰鼓充分以自身特性,成为本土群众性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其次,安塞腰鼓是节日期间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活动中能吸引广大群众走出家门,侧面对社会矛盾起到缓解。可见,安塞腰鼓即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又具有愉悦民众心情、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同时,这一艺术形式,又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现,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的瑰宝。

传承发展

传承困境

安塞腰鼓虽然现今已然成为广为流行的传统文化活动,但是其发展与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商业化加剧,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安塞腰鼓的发展更加偏向商业化,表演者往往更加注重表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腰鼓动作技术的学习与创新,使得功能与文化价值未能完全展现,阻碍了安塞腰鼓的发展空间。二是传承人断层,随着时间的流逝,掌握更为原生态艺术形式的老一辈艺人老龄化严重,而年轻人面对现代社会的诱惑,不愿学习与掌握腰鼓技艺,导致传承出现危机。三是部分技艺失传,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出现了腰鼓热潮,一部分人出于热爱、一部分人出于经济诱惑,刺激了大量群众加入到腰鼓表演的行列中,但随着人员的增加,队员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表演动作多样化,失去了原始风格,这样容易使得古朴的安塞腰鼓失传的可能,不利于其传承与发展。

传承现状

安塞区流传一句俗语:“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会打腰鼓。”这句话道出了安塞腰鼓在当地的普及性。全县15万人口中,约有一半人会打腰鼓,形成了“青年腰鼓”“少儿腰鼓”“老年腰鼓”“女子腰鼓”等。为了弘扬这一艺术文化,安塞县成立了“安塞腰鼓艺术协会”,分布在各个乡镇,现有会员1000多人,主要承接对外交流和艺术展演的任务。在全区的中小学普及腰鼓文化,如进课堂、研发“腰鼓校本教材”,并在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中纳入了散文家刘成章所作的《安塞腰鼓》一文;安塞城南的冯家营村建设“腰鼓专业村”,现有专业鼓手246名,年龄最大的有87岁,最小的仅有6岁,并利用当地的腰鼓人才资源和文化,着手打造“千人腰鼓文化村”。此外,在各种展演活动中,安塞腰鼓从自编自演逐步发展到参加乡、县、市(区)、省和全国调演、比赛、会演、庆典等。如1942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安塞腰鼓参与其中并得到极大发展,被誉为“胜利腰鼓”;1951年,在天安门广场前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大典的汇演;1952年,参与“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比赛”展演,荣获特别嘉奖;1984年5月,入选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张子良编剧的电影《黄土地》;1986年,参与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民俗音乐舞蹈艺术大赛”表演,荣获最高奖;1997年,参与香港回归庆典的表演;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安塞腰鼓的演出范围不断扩大,获奖层次逐年提高,不断走出陕西、走出中国,名扬海外。时至今日,安塞腰鼓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前进。

非遗传承人

曹怀荣,男,汉族,1939年12月生,延安市安塞区人。先后应邀在北京、杭州市西安市等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中表演腰鼓。其表演风格而刚劲激昂、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具有一种阳刚之美。2007年,曹怀荣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与王二妮合作进行腰鼓表演;2009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7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中进行了腰鼓表演。曹怀荣现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刘延河,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人。1979年,刘延河以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安塞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中的腰鼓表演,节目获甲等奖。1982年,因为腰鼓表演、教学方面的特长,刘延河被调到了安塞县总工会,成为专职教练。1984年,刘延河担任了电影《黄土地》的腰鼓总教练。2019年,已经年届60的他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七十周年演出,并且第二次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早在2010年,刘延河被评为了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被列为安塞腰鼓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参考资料

安塞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23

安塞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02

汉族民俗舞蹈——安塞腰鼓.今日头条.2023-03-02

安塞腰鼓:鼓舞新时代.今日头条.2023-03-02

安塞腰鼓【国家级 编号:第四批Ⅲ-13 省级 编号:第一批Ⅲ-15】.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04

今昔“天下第一鼓”.光明网.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