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
李广(?—公元前119年),陇西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是民族英雄,以良家子身份从军,以善射闻名。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刘恒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因斩获敌人首级众多,被封为汉中郎。刘启即位后,任李广为陇西县都尉,又改任为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声名大显。之后,李广转任七郡太守,每一任上都以力战出名。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李广被调任为未央宫卫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李广出雁门关进攻匈奴,战败被俘,后假死逃脱。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任李广为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李广被任命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征伐匈奴,但没有战功。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李广与张骞共同出征匈奴,但张骞行军迟缓,李广几乎全军覆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自刎而死。
司马迁用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评价李广的人格;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李广军队管理松散,效仿他的人,很少有不灭亡的;但南宋政论家叶适认为,李广用兵,人所不及;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认为李广材气超绝,他的悲剧命运是因为“治军不用纪律”。 李适时,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李广名列其中;宋徽宗时,追封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后世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追认李广及其子李敢为先祖。
人物生平
英勇受封
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先祖秦朝将军李信曾追获燕太子丹。
刘恒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参军,因善于骑术和射箭,斩获敌人首级众多,被封为汉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被任为中郎。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石。
李广随汉文帝出行狩猎时,格杀食肉目,英勇无敌。汉文帝认为,如果他生活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转任七郡
汉文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李广为陇西县都尉,后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市城下,李广夺取敌人军旗,立功扬名。可是,由于刘武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朝廷没有对李广进行封赏。
之后,李广被调任为上谷郡太守,屡次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向汉景帝哭诉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但他仗着自己有本领,不停和匈奴作战,恐怕他会死在战场上。于是,汉景帝调李广任上郡太守。之后,李广转任陇西、北地郡、雁门、代郡、云中、上郡等郡太守,每一任上,都以力战闻名。
巧对匈奴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刘启派遣一名内官跟随李广学习。一次,内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时,遇到三名匈奴人。交战中,三名匈奴人不但射伤了内官,还几乎杀光了他带领的骑兵。内官逃回到李广身边后讲明了情况,李广认为这三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
于是,李广带领一百名骑兵去追击。追上三名匈奴人后,李广命令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最终两人被射死,一人被活捉,如李广所料,他们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
这时,远处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来,他们以为李广是诱敌之骑兵,便到山上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很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却认为,他们离大军几十里,按照眼前的情形,如果骑马逃跑,匈奴一旦追击射杀,他们立刻就会被杀光。但如果他们停留不走,匈奴人就会以为他们是大军派来的诱敌之兵,必定不敢攻击他们。于是,李广下令骑兵向前,直到离匈奴阵地大约二里的地方才停下来,并命令所有人下马解鞍。
骑兵们担心敌人数量多,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李广反而认为此举会让敌人更加坚定地相信他们是诱敌之兵。果然,匈奴骑兵不敢攻击他们。
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监护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趁机将其射死,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伍里,像之前一样解下马鞍,并让士兵们放开马,随意躺卧。当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看到李广及其骑兵的表现,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在附近有伏兵,想趁夜偷袭他们,便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大军营中,原来,大军因为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接应。
出任卫尉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刘启驾崩,汉武帝刘彻即位,因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汉武帝将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卫尉。
李广出任未央宫卫尉时,程不识出任长乐宫卫尉。程不识曾和李广都出任过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但是二人治军风格各异。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的军队没有严格的队列、阵势,而且会在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不过,李广在远处布置了哨兵,军队不曾遭遇危险。程不识则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严格要求,不但夜里打更,而且军吏要通宵达旦地处理公文簿册,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认为,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自己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无法进犯。当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被俘得脱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刘彻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城(今山西朔州市)两旁的山谷中埋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李广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节制。但因匈奴发觉了汉军的计谋,大军无功而返。
公元前130年(公元前130年),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李广战败,被匈奴生擒。当时,李广受伤很重,匈奴骑兵就把他放在两匹马的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十多里路后,李广假装死去。他斜眼看到身旁的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于是突然纵身一跃,跳上了匈奴少年的马,并趁势夺了他的弓,之后,李广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遇残部,并带领残部进入关塞。
回到京城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官吏认为李广损失重大,又被敌人活捉,应当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得名“飞将军”
赎为庶民后,李广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兰田,常到南山中打猎。一天夜里,他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与人在田野间饮酒。回程走到霸陵亭时,霸陵尉喝醉了,对李广大声喝斥,并禁止其通行。李广的随从说他是前任李将军。亭尉则言,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随后扣留了李广,让他夜宿霸陵亭下。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匈奴入侵杀死了辽西地区知府,韩安国将军战败,被迁调到右北平市(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数月后病死。因此,刘彻又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郡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杀了霸陵尉。匈奴听说李广驻守右北平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数年不敢侵犯。
苦战无功
石建去世后,汉武帝召见李广,让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李广被任命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战功被封侯,但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分行两路。行军约几百里后,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士兵们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李敢独自和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敌兵很容易对付,士兵们这才安心。
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汉兵阵亡过半,箭也用光了。李广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然后亲自用大黄弩射匈奴的副将,射死几人后,匈奴的军队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李广却神态自然,并且更加注意整顿军队。军中从此皆佩服李广的英勇。
第二天,李广继续奋力作战,张骞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军解围退去。这时,李广的军队几乎已经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朝。按汉朝法律,张骞行军迟缓,延误限期,应处死刑,但张骞用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难以封侯
李广的堂弟李蔡曾和李广一起侍奉刘恒。刘启时,李蔡因已有军功,赐二千石禄;刘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李蔡任轻车将军,后因随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李蔡任丞相。李蔡的声名不如李广,却被封为列侯,官至三公。
李广曾和王朔私下闲谈,回忆起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他没有一次不参战,各部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不及中等,但凭借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他自觉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军功可以获得封地,落得如此境地,他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封侯的骨像,还是说命该如此。
王朔让李广想一想,自己是否做过令人悔恨的事情。李广说,自己做陇西县太守的时候,有一次羌族反叛,他诱降了八百多人,但最终却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杀了。王朔认为,这就是李广不被封侯的原因。
迷道自刎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请求随行。初时,刘彻认为他年事已高,没有答应,但经不住李广多次请求,汉武帝最终让他出任前将军。
李广随卫青出塞以后,卫青活捉到一名匈奴兵,得知了单于住的地方。于是,卫青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并从东路出击。东路迂回绕远,缺少水草,大军势必不能并队行进。
李广请求说,自己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阵的机会,他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但是,卫青曾暗中受到汉武帝的警告,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以免俘获单于的目标落空。
当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侯爵,随卫青出征,任中将军,卫青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起对阵单于,所以,故意把李广调开。李广知道内情,因此坚决要求卫青收回调令。但是,卫青不仅没有答应,还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幕府,让他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
李广心中恼怒,没有向卫青辞行就领兵起程,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结果,因为军队没有向导以致迷失道路,李广落在卫青之后。而匈奴单于在战中逃跑,卫青也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卫青向南行渡过沙漠时,遇到了李广和赵食其。李广见卫青之后,回到了自己军中。
卫青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因为卫青要给刘彻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但是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又派长史责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认为校尉们没有罪,是他自己迷失道路,愿意亲自到卫青的幕府去受审对质。到了卫青幕府后,李广对其部下说,他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他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了道路,这或许是天意。况且他已六十多岁了,不愿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之后,李广拔刀自刎。
李广去世后,李广军中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为李广落泪。右将军赵食其单独被交给执法官吏,本应判死罪,但赵食其用财物赎罪,降为平民。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当户、李椒、李敢,三人都任郎官。李当户和李椒都比李广先去世。李敢曾以校尉官的职位随霍去病出击匈奴左贤王,因军功被封关内侯,并接替李广任郎中令,后因打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死。李敢之子李禹受太子宠爱,但李禹贪财好利,李氏家族日渐衰微。李当户遗腹子李陵,曾任骑都尉,攻打匈奴时被诱降,后娶匈奴单于之女,刘彻因此杀其母亲及妻儿全家。从此,李家的名声败落,陇西县一带曾为李姓门客的人士,都以此为耻。
历史评价
关于李广的个人评价
司马迁认为李广不善言辞,老实厚道得像个乡下人,并用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评价李广的品格。史学家班固也认为李广谨慎小心的样子,像乡野之人,也不善言辞。“他死的时候,天下知道他的,不知道他的,都为他哭泣,他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但三代为将,是道家的忌讳,从李广到李陵恰好三代,所以导致宗族灭亡。”与李广同时代的公孙昆邪认为,李广的才能,天下无双。
北宋宰相吕蒙正认为,李广有射虎的威仪,但是到老没有被封侯。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认为李广解下马鞍就让敌人退却,用圆阵摧毁敌人的锋芒,屡次戍守边郡,多次跟随大军出征匈奴,但因为迷路而被斥责,又因为命运不好而不被封侯,令人惋惜。
台湾学者吕世浩先生在《从《史记>到<汉书>:转折过程与历史意义》一书中认为,李广终生不得封侯,是因为刘彻重用将领,首先考虑的不是才能卓越,而是亲近爱幸。
台湾史学家逯耀东先生在《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一书中认为,卫青、霍去病所有的功绩,都是由以李广为代表的“六郡良家子”冲锋陷阵的血泪凝成,“司马迁似有意以李广一生的际遇,说明以六郡良家子从军形成的军人,虽然他们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过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敬”;“武帝虽有讨伐匈奴雪耻复仇的决心,然其择将帅,凭一已之偏,自恩幸柔媚之中,是故(李广)‘建功不深’”。
关于李广军事才能的评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李广带兵,军队管理松散,效仿李广的人,很少不灭亡的。但南宋政论家叶适认为,李广用兵,人所不及,有的人以寻常标准评价他,所以才会否定他。
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认为李广材气超绝,汉朝的边将没有能超过他的,他的悲剧命运是因为“治军不用纪律”。又认为李广和李陵都才能出众,善于打仗,能得士兵死力,但是“轻暴易敌,可以属人,难以专将”,如果皇帝能够根据他们自身的才能而任用他们,则功业可期,但汉武帝对他们的任用与他们的才能相违背,以致二人功业不成,身辱名败,令人惋惜。
明末黄淳耀则认为:李广不是大将之才,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人人自由行动,用这样的方法利用便捷追逐小利可以,遇到大规模敌人就会覆灭;并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李广,是因为自己内心孤愤的缘故。
轶事典故
射石搏虎
李广外出打猎的时候,草丛中有一块石头,他以为是一头老虎,就张弓而射,箭头都没入了石头中。之后,李广再次尝试,却始终无法再将箭射进石内。
李广驻守各郡,听说哪里有老虎,就亲自去射杀。驻守右北平郡时,有一次射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但李广最终还是带伤将老虎射死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作战勇猛,爱护士兵,声名威震匈奴。《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评价李广说:“《论语·子路篇》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就是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得像个乡下人,也不善言辞,可他去世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哀悼悲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为桃树中国李虽然不会讲话,树下却被人踩出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
爱护士兵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饮食也总与士兵一起。李广一生到死,有四十年的时间俸禄高达二千石,但他的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也始终不谈置办家产的事情。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在地上画军阵,或者比射箭。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他就不会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他一口饭也不会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设庙享奠
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包括“前将军北平知府李广”。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朝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广,并追封其为怀柔伯。
入书纪念
李广村
李广村位于雄安新区州镇,白洋淀东岸的千里堤穿村而过。李广村建于西汉,因名将李广曾驻兵于此,得村名。1962年1月,李广村分为李广一、二、三、四村。李广村内有李广戎装塑像和李广广场。
李广墓
李广墓位于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山麓,为衣冠冢,李广墓大门为三重檐、殿顶建筑,单檐歇山顶饰以兽头,青砖红柱。大门宽八尺,上书斗字“李广墓”,两旁有对联:“生不侯死不葬佳城半亩壮桑梓万姓豪情,勇无敌忠无双列传一篇为英雄千古绝唱。”墓冢高约2米,周长26米,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间,均为三十年代初建造,垣墙大门额题“飞将佳城”。墓地中央是一高约10米、周长25米左右的半球形坟堆,四周砌以青砖,青草盖顶,庄严肃穆。墓前竖立清乾隆已未年间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介石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但现已磨损残缺,略具形式了,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
研究书目
《史记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汉书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长城简史》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诗文中,李广的形象如下:
一、对李广身形威猛、骑射高超、骁勇善战、威镇边塞的“飞将军”形象的描述。比如,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崔道融的“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崔道融《题李将军传》)常建的“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常建《吊王将军墓》)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了一个善射的武将名叫花荣,人称“小李广”。
二、借李广的形象抒发对李广式将领出现的期待,希望有能将平定边塞,结束战乱之苦。比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杜甫的“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高适的“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高适《塞上》)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并序》)
三、对李广的数奇不封、迷道自刎的悲剧命运的同情,并借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比如,虞世南的“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虞世南《从军行二首》其一)陈子昂的“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感遇诗》其三十四)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维《老将行》)王勃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四、客观指出李广因宿嫌诛杀霸陵尉的人格污点。如李邴的“短衣自猎南山虎,正好渔樵不乱群。妄以宿嫌诛醉尉,令人翻恨李将军”。(李邴《行田同安题康店铺》)刘克庄的“醉尉怒呵故侯猎,亭长豪夺征君牛。射虎将军余怒在,卖药先生一笑休”。(刘克庄《杂兴四首·其一》)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清风典历】一剑曾当百万师.甘肃纪检监察网.2024-04-11
李广.秦安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古诗词推荐 | 高适《燕歌行并序》 .微信公众平台.2024-04-14
大汉天子 (2002).豆瓣电影.2023-06-19
汉武大帝(2005).豆瓣电影.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