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蘑
白香蘑(Lepista caespitosa),气味浓香,鲜美可口,与香杏丽蘑相媲美。但产量较口蘑少,是一种优良食菌。子实体白色。菌盖直径4-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白色,边缘平滑近波状或具环带。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稍带粉色,稍密,直生或近延生,老后变离生。菌柄柱形,长3-5cm,粗0.5-1.2cm,白色,基部稍膨大。孢子印浅粉红色。孢子无色,粗糙具小麻点,卵圆形至宽椭圆形,5-6.2×3-4μm。夏秋季在山坡草丛中及草原上丛生或群生。并表成蘑菇带或蘑菇圈。分布地区吉林省、山西省、新疆等地区。目前未能人工培养成功。
栽培
白香蘑是亚热带草原、山坡上的一种土生美味食用菌,从生态环境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生理发育同样需要营养,温度、水分、湿度、空气、光照和酸碱度。人工栽培必须掌握野生生态的生物学特性,仿野生栽培才能获得速生高产。香白蘑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碳源、氮源,微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这些养分多从培养基中吸取。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的能力很强。碳源主要来源于木屑、棉籽壳、稻草、野草和农作物秸秆、蔗糖和葡萄糖等。氮源来源于鼓皮、米糠、玉米粉、黄豆粉等,无机氮主要来源于尿素和其他氮素微肥,碳氮比(C/N)为23.4。
白香蘑的培养料配方原料应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香白蘑菌丝生长力很强,转化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也强,需要含氮较高的培养基才能获得高产量。混合装袋灭菌按比例把玉米芯、棉籽壳、稻草、谷壳等先预湿10-12小时,然后加入麦麸等辅料混合,调节含水量60-65%,选择合适尺寸的塑料袋装料、灭菌按常规。接种发菌培养料温度28℃以下方可接种,严格执行物理灭菌,采取紫外线、臭氧等方法;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接种后菌袋或菌床进人发菌培养,培养室应避光。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控温养菌必须掌握23℃~26℃,防止烧菌;定期勤翻袋检查,发现污染及时隔离处理。一般培养4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满袋后经后熟培养10天左右,袋面开始形成密密麻麻的原基。此时期菇房应提前清理打扫卫生、杀虫脒灭菌消毒,做好排场出菇准备。
香白蘑菌袋菌丝走透,积累充足养分后,就可以运到菇房出菇,菇房要求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保温、保湿,通风。菌袋排场方法有以下几种,包括菌墙堆垛式、双向出菇堆垛式、立袋开口排式、脱袋覆土栽培和长袋床排放式等。不管用何种栽培方式,在排放上应便于集约化管理和占地面积的考虑。
白香蘑的生产季节应根据出菇温度和当地不同的海拔地域气温安排生产。高海拔地区安排2-3月份制袋,4-6月份出菇;秋季8-9月份制袋,10-12月份出菇。低海拔地区安排1-2月份制袋,3-5月份出菇,秋季9-10月份制袋10月份至翌年2月出菇。高海拔山区雨季7月上旬,仍可出菇,低海拔地区采取日光温室栽培,1-2月份仍可出菇,高海拔地区采取日光保温12月份仍可出菇,高海拔地区采取日光温室栽培,1-2月份也可出菇。香白蘑形态像平菇、泡囊侧耳。平菇可以生料栽培,但香白蘑不能用生料栽培,应采用熟料袋栽方法,这是香白蘑与平菇的又一种鉴别方法,两者不可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