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Hohhot Minzu College)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院校。是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校建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2000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本更名为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校舍面积265981平方米,纸质图书107.46万册,电子图书120.27万册,固定资产总值6.6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37亿元。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9915人,有教职工690人,其中等专业学校任教师5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25.15%、硕士及以上占84.72%,副高及以上职称占44.71%。设有17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在2024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为14+。
历史沿革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1953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成立。
1955年,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和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合署办公。
1955年,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创建。
1957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分校办学。
1958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中专部,原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改建为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
1960年,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更名为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
1961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合并,仍称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
1962年,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并入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
1981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中专部,原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1981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再次分立,师范类专业独立建校,称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
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09年,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12年9月,教育部决定由中央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13年,经自治区教育厅学位办审核,学校被批准为新增学士授予单位。
2022年8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设有蒙古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媒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行政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与民俗学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开设有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新闻学、翻译等9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3门课程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内实践教学平台9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27处。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
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设有教育学、数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翻译)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3月,全校有教职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25.15%、硕士及以上占84.72%,副高及以上职称占44.71%。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8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5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12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5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和骨干人才2人。有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阿拉坦仓
草原英才工程:阿拉坦仓
自治区教学团队:汉蒙翻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新闻学教学团队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学教学科研蒙汉双语教师团队
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包赛吉拉夫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教师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沙地野生蔬菜开发、农业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向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以及农业企业合作,取得系列成果。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蒙古国、白俄罗斯、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教育部“蒙古国研究中心”和国家民委“‘一带一路’沿线‘汉译学’研究中心”等2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与呼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方位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有“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专家工作站。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7个。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107.46万册,电子图书120.27万册;截至2023年6月,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6072.60平方米,购买中国知网(CNKI)、维普知识资源服务平台、乐学个人素养提升平台、软件通、笔杆论文写作辅导数据库、起点考研网、维普论文检测系统、环球微课、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和新学术外文高影响力期刊整合服务平台等文献资源数据库。
学术期刊
学报《蒙古学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级学术期刊,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名单。“蒙古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立项为自治区高校“名栏建设”项目,“民俗学研究”、“蒙古思想史研究”2个栏目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与“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栏”奖。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学校新增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81项,科研经费达到1.5亿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论文1078篇,出版著作125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8项。研究制定了《信息处理用传统蒙古文排序》《信息处理用蒙古文词语标记》等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技术规范2项,研发的“蒙汉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获全国机器翻译评测第一名。
学校排名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2024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为14+。
学校荣誉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首批平安校园”“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校园文化
校徽
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校徽logo图案和蒙、汉、英三种文字组成的校名以及建校年数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徽标图案的造型以英文字母“H”和“M”为主要造型结构(分别代表呼和浩特和民族学院),并借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蒙古包”“苏力丁”“火炉”“马”的造型和代表学校教育的“书”“笔”等象征物造型元素,用现代设计抽象语言,以简约、夸张、寓意、构成等手法,进行艺术处理,把民族文化元素和现代寓意巧妙融入在徽标整体造型当中,凸显学院族院校特色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表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充满生机的生命力和力量,也象征着和平和永久。
校训
崇正、尚智、务本、传承
崇正:就崇的字形而言,从山,宗声,山表示意义,宗表示声音,意思是指山高,成语有崇山峻岭。由此引申指高尚的人,被推崇的人。崇的另外一层意思是重视、尊敬。推崇。正的意思为正直、正当、改正。崇正即为崇尚正义,讲诚信,修身明德。
尚智:"尚智"源于孔子的"尚智"思想。出自其《论语·阳货》,意为"崇尚聪智"。孔子的"重教重学"提倡通过外在教化和内在学习让人获得科学知识,改变愚昧思想,达到"聪智"境界。这种"尚智"也就是尊重知识、崇尚科学。
务本:即致力于根本。有脚踏实地之意。《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 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务本一词也曾出现在《成吉思汗圣言》:"修德尚智,务本崇真"一句中。民族教育就是要传承民族精神之根本。
传承:传,传递,有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这里有继承的意思。传承,指某某学问、技艺、教义在师徒 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传承"包含目标、使命、特色、优势、创新等涵义,符合我校历史、现今及未来不变的宗旨。
校园环境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6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05-24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天眼查.2023-06-06
现任领导.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05-24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软科.2024-05-29
校 训.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3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延安大学等6所高等学校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31
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31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最终计划以各省区招办发布为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05-24
关于公布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年度一流本科课程的通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05-24
图书馆概况.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05-24
《蒙古学研究》学刊征集“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稿件的通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6-06
校 徽.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31
学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调研活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23
韩伟新副校长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23
党委副书记、校长格日乐图深入思政课堂听课.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23
校党委书记刘九万赴京开展访企拓岗.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23
历任领导.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