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
《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于1935年出版于上海容光书局。
这部小说把故事背景放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北地区农村。小说的前十章主要描述了三户人家的故事:跛脚农民二里半和妻子麻面婆日复一日地过着麻木的劳动生活;不满足现状的农民赵三想要进城发展,却被地主加租的要求打乱了计划,抗争不成反而遭受了牢狱之灾,从此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他富有抗争精神的妻子王婆对他很失望,而王婆自己也因受到儿子的死讯而深受打击,自杀未遂;少女金枝被诱骗导致未婚先孕,糊涂地结了婚,却遭到丈夫残暴的对待。这些农村人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深重苦难和悲哀的日常生活,揭示了百姓“忙着生,忙着死”的动物性的生存状态。第十一章起,描写了日寇的入侵后的农村。日军在村中烧杀淫掠,激起了农民求生意志,王婆鼓励女儿参与到抗战当中,为哥哥报仇;李青山和赵三商议带领村民们起义;本来只在乎自己生活的二里半也在妻儿丧生后投入到了革命军队当中,他们身上体现了人民民族意识的苏醒。而从成为寡妇,到城市谋生,却惨遭强暴的金枝的身上,则可以窥见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迫害。
该作呈现出散文性、绘画性、悲剧性的艺术特点及多重性的主题,是20世纪30年代抗日文学的奠基作品之一,并被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同名话剧《生死场》斩获多项奖项并推出韩国版。
创作背景
萧红一生坎坷,她在完成《生死场》时只有24岁,却有超乎常人的生命经验。她出生于东北地区乡村的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父亲有着浓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儿萧红非常残暴,在家中唯有祖父张维祯关怀萧红,情感的缺失和亲情的创伤使萧红有着超越她年龄的敏感洞察力。在祖父的支持下,萧红走上了求学之路,完成了小学学业后于1927年来到哈尔滨市,在东北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思潮影响,她在中学中一边学习绘画,一边阅读西方和中国新文学作品,这也让她的作品中独具绘画性的特点。1930年,萧红回到家乡,却被父亲安排了包办婚姻,为了躲避包办婚姻,萧红选择逃婚,与封建家族决裂,并与李姓青年同居,却又遭到了背叛。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市,以武力侵占东北,在此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上下抗日热情高昂。但此时萧红自顾不暇,后又结识了恋人萧军,两人一同颠沛流离,一路从哈尔滨市到了上海市。由此,萧红在创作中以自己生活过的东北农村为背景,以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抗日为题材,并融入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情绪,在流亡过程中完成了对《生死场》的写作。
出版历史
《生死场》创作于1934年,当年的4月20日至5月17日《生死场》曾以《麦场》为题在哈尔滨的《国际协报》副刊发表了前两章,后来萧红、萧军两人从大连市逃到青岛市,在青岛完成了作品,并将原稿寄给了远在上海的鲁迅。同年11月,他们两个人也到了上海,生活没有着落,作品也发表不出去,只好求助于鲁迅。通过一些关系,鲁迅将该小说的原稿送往中央宣传部“文艺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时一直注意此书的出版印刷进展,但因为内容都与抗日有关,在国民党图书审查委员会那里通不过,出版一再拖延,鲁迅只好将稿子收回。
同年五六月,鲁迅自费于上海容光书局“非法”出版发行名为“奴隶丛书”的一系列书籍,萧红的《生死场》被定为该丛书的第三集。11月14日,鲁迅校阅完稿件,为《生死场》作序,并把稿子寄给胡风作读后记。12月,《生死场》出版了,这是萧红第一部以“萧红”为笔名发表的作品。
情节梗概
小说共17章,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界线,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章“麦场”至第9章“传染病”,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市附近一个农村中闭塞朴野的社会风气,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深重苦难和悲哀的日常生活,揭示了百姓“忙着生,忙着死”的动物性的生存状态。
该部分主要描写了二里半,王婆和金枝等三户劳动人家的生活:跛脚农民二里半因寻找自家丢失的羊和邻居起了冲突,妻子麻面婆则因叫儿子偷拿别人家的瓜遭到了笑话,夫妻俩只在乎自己的生活状况,如动物般日复一日地过着麻木的劳动生活,后来瘟疫流行,二里半刚生不久的孩子也死在了流行病中。单纯的少女金枝被青年成业诱骗与之恋爱,其母劝阻不成,金枝未婚先孕,只能糊涂地嫁给成业,婚后成业态度残暴,不仅常常与金枝争吵,还把孕期的金枝当作泄欲的工具,致使金枝早产。因无钱过节,成业和金枝大吵一场后一怒之下摔死了他们的女儿。王婆因无法忍受前夫的家暴选择改嫁,二婚的丈夫却又早逝,她第二次改嫁,最后和赵三生活在一起,两人生活窘迫,把家里唯一的一匹马卖给了屠宰场,赵三生出了进城发展的想法,又因东家刘二爷的加租导致中断。之后赵三同李青山组织镰刀会以对抗加租,王婆对丈夫表示支持,并给他弄来只老洋炮,教他如何用枪,但赵三没有打断刘二爷的腿却打断了小偷的腿,因此被抓入监狱。出狱后,他过着忍气吞声、不思进取的生活,使王婆极其失望。之后王婆与前夫生下的儿子因当了红胡子而被捉去枪毙,这让王婆伤心得服了毒药,但正要入殓时,她又活了过来;康复后她十分颓废,直到她唯一的女儿回来。除了王婆等三家人的生活外,小说还写到了月英、五姑姑的姐姐等几个女人的悲惨遭遇。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为第10章“十年”至第17章“不健全的腿”,描写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沦陷,日本军队入侵村庄后这些农民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从麻木状态中震醒过来,奋起斗争的情况。
十年过去了,日本鬼子入侵东北,王婆的女儿也在抗战中丧生了。日本人在村子中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这样残暴的侵略激起了村民们的求生意志和抗争斗志。一天晚上,在赵三家,李青山提议将屯里的小伙子召集起来成立革命军队,加入到抗战当中,赵三很赞同,于是决定找一天用以宣誓。宣誓出发那天,因找不到一只公鸡来祭旗,李青山决定拿二里半的老山羊代替,寡妇们和亡家的独身汉们在李青山呼过口号后屈膝宣誓,二里半没有宣誓,只关注自己羊的死活,捉了一只公鸡来就领着自己的那只老山羊回家去了。金枝在战乱中成为了寡妇,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奸污,她进城替人缝补衣袜,却过得凄苦寒酸,并惨遭主顾的强暴,最后只得回到村里,愤恨地发出了“恨男人”“恨中国人”的呐喊,走投无路的她想去当尼姑,可尼姑庵早已人去楼空。日本鬼子杀害了二里半的老婆和儿子,还在追捕赵三的儿子平儿。李青山所率领的队伍遭受到重大挫折,这让村民们十分失望,责骂李青山让人白白丧命,只有赵三斗志昂扬。小说最后,因妻儿死亡,从麻木中苏醒的二里半找到李青山,要他带着去找“人民革命军”,临行前,他把老山羊托付给赵三,然后追赶上已经走到前面的李青山,去投奔“人民革命军”。
主要人物
王婆
王婆是一个接生婆,蔑视“三从四德”和“妇女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敢于改嫁,在第一段婚姻中,她的其中一个女儿也因摔在铁犁上不幸去世,丈夫则经常打骂她,她带着一双儿女改嫁给一个冯姓男子,在他早逝后又嫁给赵三。王婆还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她积极支持丈夫赵三反抗地主的加租,在儿子死于抗战后,她鼓励女儿也投身革命中,为哥哥报仇,表现民族的义愤和爱国的热情。同时,王婆心地善良、勤劳顽强,并对事物看得很通透,在卖马的过程中,王婆同可怜的老马共情,并看到了生命在生死轮回中的脆弱;在听到月英、金枝等女人的悲惨遭遇时,王婆会给予她们关怀,也在其中又一次感悟女子在当下社会的不幸。
赵三
赵三是王婆的丈夫,是个性格比较复杂的北方农民。他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反抗精神。他想要进城,渴望好的生活,仇恨地主阶级,曾和李青山一起勇敢地组织“镰刀会”,反对地主增加地租,却阴差阳错地承受了牢狱之灾。但由于自身的弱点,他也曾一度被地主管家的“恩惠”所蒙蔽,决定忍气吞声,不再反抗。在日军入侵以后,他对自己的过错有所认识,感到“羞耻和愤恨”,并在抗日盟誓大会上,悲壮地喊出了“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钢铁誓言。
二里半
二里半是一个典型的从愚昧到觉醒的农民形象。他只在乎自己的生活状况,对其他的一切都不关心,过着平凡而麻木的劳动生活。开始“对于亡国,他似乎没有什么伤心”,面对李青山“革命军”的召集,他没有任何兴趣,只顾牵着自己的羊回家,直到老婆孩子都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他家破人亡,回忆起家庭的温暖,才决定投入抗战当中了,才毅然投身抗日队伍。
金枝
金枝是个美丽柔弱的少女,由于被成业诱骗而未婚先孕,与其结婚,婚后丈夫冷漠残忍,把金枝当作泄欲的工具,还因无力挣钱总和金枝置气,甚至摔死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在战乱中金枝成为寡妇,进城谋生却又遭到了主顾的强暴,只得回村,她愤恨地发出了“恨男人”“恨中国人”的呐喊,并萌生出想做尼姑的心愿,体现了女子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力。
主题思想
抗战主题
《生死场》的抗战主题解读主要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鲁迅在为小说作序时认为该作反映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死的挣扎”,胡风在后记中提到该作“写出了蓝空下的血迹模糊的大地和流在那模糊的血土上的铁一样重的战斗意志”,两位作家的评论虽未直接指出小说的抗战主题,但突出了小说的民族主义内涵。而周扬更是直接明确指出《生死场》是一部国防文学题材小说。由于三人在文坛的重要地位,使得《生死场》的民族抗战主题深入人心,80年代初期,受前人影响,学界认为该作反映出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的黑暗和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错综复杂,揭露与批判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控诉与鞭笞了蒋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所犯下的暴行,展现了农民们觉醒反抗的过程和不可征服的力量。
启蒙主题
80年代启蒙主义话语盛行时期,孙树勋、钱理群等学者强调了萧红小说和鲁迅小说改造国民灵魂的精神性继承关系。基于此,杨泉良、席永杰等学者提出该作将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人物通过中国人生的变化建立内在联系,展现了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摩罗等学者则从人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阐释,认为该作展现出的在“生死场”上的畸形人生和人民病态心理体现了对民族愚昧文化心态的反思,反映了对国民性的批判。这些学说都在启蒙主义的文化语境中展开。
生存意义的关怀主题
同样在80年代初期,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深化了作品对“生”“死”内涵的反映,认为贯穿全书的最有力主题是“生”与“死”的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而国内很多研究者也从生命价值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解读,关注到了书中乡村百姓生命价值动物性、虚无化的呈现,认为该作展现了萧红对于东北地区乡村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反映了人的异化,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对生存意义的不断追寻,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了小说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意识。
女性主义解读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许多学者将其运用到了对《生死场》的解读中,指出该作写出了农村妇女对于生育、疾病、性、衰老与死亡的体验,展现了底层女性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对于女性独立人格的践踏。通过女性视角阐释了对历史的思索,对国民灵魂的批判,并揭示了在礼俗社会妇女亚文化圈里,妇女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她们对压迫的集体无意识,使她们将被奴役的状态内在化,批判了父权社会对女人的迫害。
艺术特色
散文化的笔法
《生死场》写了四时的流转,却没有借时间推动情节,而是采取场面推移的描写法把数户人家的悲欢与生死通过共同的文化氛围错杂交织在一起,组成了蒙太奇式的篇章结构,淡化了情节的连续性,加大了作品的图像张力和意蕴的丰富性。作品不注重塑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也没有强烈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和贯穿全篇的叙事主线,打破了以情节和人物个性刻画为中心的传统小说结构模式,以散文为参照系建立起自由灵活的结构体系,凸显出挣扎在生死泥沼间的人物群像的整体性,更自然地表现了生活和生命。
鲜明的绘画性
《生死场》鲜明的绘画性体现在写景技法和场景描写上,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以画家的眼光摄取自己的创作对象,然后进行细腻的描摹和加工润色,将诗情和主观意念融入到了小说的创作中,如“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一种绘画式的写景方式呈现出一幅情调凄凉、色彩惨淡的素描,展现出了景物的立体性和可视性,从而让作品具有真实而形象的艺术表现力。
悲剧性的氛围营造
《生死场》具有沉郁凝重的特色,充满了悲剧氛围和凄凉的美感。作品中的东北地区广大农村,是荒凉的、衰败的、贫困的,再加上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榨,日本侵略者的杀人、淫掠和疫病的流行,使整个农村变成了一个恐怖之地穷苦的农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像“蚊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这种氛围同人们的反抗结合在一起,凸显出催人向上的力量,深化了作者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民族现状的反思。
陌生化的语言
在《生死场》的叙事语言中,作者讲求散文式语言的整齐性,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形成了一个回环,以诗的韵味渲染环境氛围,抒发情感。同时,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生活,使她的语言新鲜而超常规,有时甚至被人称为“病句”。这些手法使《生死场》的叙事语言具有节奏感而不加雕饰,从而呈现出陌生化的特征,给人以新鲜、自然的审美体验,如“高空的蓝天,遮覆住菜田上跳跃着的太阳”一句,作者没有赘述太阳本在蓝天中,却因太过炙热,仿佛在旁边烧灼一般,而是直接让蓝天成为太阳和菜田外的背景,并精准运用“跳跃”一次,以“陌生”的手法展现出了天气的炎热。“山羊的午睡醒转过来”一句则变换了主语,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诗意。
作品影响
国内影响
《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地区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出版后立即引起当时文坛的关注,是20世纪30年代抗日文学的奠基作品之一,因为这部作品的广泛影响,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由此确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进入新时代以后,由于《生死场》的主题呈现多重性特征,引发众多学者从启蒙主义、生命意识、女性意识等多个角度对该作的主题进行不同的解读,使得《生死场》的主题研究成为文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际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葛浩文于1979年翻译出版英文版《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使萧红在海外赢得巨大声誉,同时,中国大陆的萧红研究热推动了《生死场》走向世界。1982年4月,平石淑子发表论文《萧红〈生死场〉论》。韩国的《现代文学》杂志1992年第5期刊载了甲振浩的《萧红的〈生死场〉小考》,对萧红及《生死场》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因为《生死场》所描述的东北地区乡村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惨象与当年朝鲜的境况有某种相似性,很能引起韩国读者的共鸣。德文版《生死场》由德国法兰克福岛屿出版社1990年出版。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陈思和:“《生死场》写得很残酷,都是带血带毛的东西,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为撞、在呼喊。我觉得这样的东西才真是珍品!她的生命力是在一种压不住的情况下迸发出来的,就像尼采说的“血写的文学”。这样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这不能用一般的美学观念去讨论,要用生命的观念去讨论。这部《生死场》是一部生命之书。”
负面评价
现代文艺理论家胡风:“第一,对于题材的组织力不够,全篇现得是一些散漫的素描,感不到向着中心的发展,不能使读者得到应该能够得到的紧张的迫力。第二,在人物底描写里面,综合的想象的加工非常不够,个别地看来,她底人物都是活的,但每个人物底性格都不凸出,不大普遍,不能够明确地跳跃在读者的前面。第三,语法句法太特别了,有的是由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新鲜的意境,有的是由于被采用的方言,但多数却只是因为对于修辞的锤炼不够。”
衍生作品
连环画
1985 年由赵欣野改编、阴衍江绘画的复线式线描连环画《生死场》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绘画二等奖。
话剧
1999年,由田沁鑫导演,韩童生、李琳、赵娟娟、倪大宏、任程伟、谢琳、马书良等出演主要角色的话剧《生死场》于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次搬上舞台,并于2004年在北京二度上演。该剧应邀参加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澳门第三届华文艺术节,均引发轰动,包揽国家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文华奖文华大奖在内的多项戏剧大奖,不仅是国家话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之一,也已被载入中国话剧史。
2005年,田沁鑫参加了韩国演出家协会举办的“亚洲戏剧导演交流活动”,执导了韩国版的《生死场》。韩国版《生死场》由韩国导演协会推出,演员来自韩国最大的私立剧团“美丑剧团”。
2015年,话剧《生死场》在阔别舞台多年后,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以原班阵容在国家话剧院再次上演。
评剧
2006年,由郭涛导演,宋丽出演女主角的评剧《生死场》于2月开机。
参考资料
萧红——“超越时间与空间存在于世”.新浪.2023-06-01
连环画赏析:萧红同名小说《生死场》(上),阴衍江 绘.新浪看点.2023-06-01
全国第三届(1981至1985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网易.2023-06-01
《生死场》重登国家话剧院舞台 世纪末经典超越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5-22
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将改编成评剧.搜狐娱乐.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