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鹞
草原鹞(黑枕黄鹂马来亚种:Circus macrourus),是鹰科鹞属猛禽。体长40-52厘米,翼展95-120厘米,雄鸟体重311-374克,雌鸟为402-550克。雄鸟上体灰白色,尾灰色呈方形,第2-6枚初级飞羽翼尖黑色。颈部、上胸部珠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比雄鸟体型更大,翅膀更宽,上体棕色,下体浅黄色,有深色条纹。
草原鹞主要繁殖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一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等),越冬于非洲南部(赞比亚、津巴布韦、安哥拉等)和亚洲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其繁殖栖息地主要为半沙漠、草原和森林草原、森林冻原、干旱平原等,越冬栖息地主要为草原、河谷、农田地带、半沙漠、灌木丛的山谷等。主要以小型哺乳纲、鸟类、昆虫等为食。
2020年,草原鹞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II。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同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近危(NT),全球种群数量预计下降。2023年,草原鹞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
命名与分类历史
草原鹞,属于鹰形目鹰科鹞属猛禽,为单型种。1770年,德国探险家塞缪尔·戈特利布·格梅林(Samuel Gottlieb Gmelin)描述了它。
草原鹞食虫类Circus macrourus,来源于古希腊语。属名Circus来自“kirkos”,指的是一种以盘旋飞行命名的福特猛禽。种名macrourus,来自“makros”与和“-ouros”,"makros”是长的意思,“-ouros”是尾巴的意思,macrourus指长尾𫛭。
形态特征
草原鹞体长40-52厘米,翼展95-120厘米,雄鸟体重311-374克,雌鸟为402-550克。虹膜黄色,嘴黑色或铅灰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深黄色,爪黑色。
雄鸟头部多为白色,有少许黑色刚毛,耳覆羽灰色。上体灰白色,尾灰色,窄而长,呈方形,有浅显的灰白色横斑。翼长且窄,第一枚初级飞羽银灰色,第2-6枚翼尖黑色,所有飞羽内有白色斑纹。颈部、上胸部珠灰色,其余下体白色。
雌鸟比雄鸟体型更大,翅膀更宽,颜色较深且翼尖羽色不同。其前额和眉纹皮黄白色或棕色,头顶至后颈部淡棕黄色或淡棕色,有暗色横斑。上体棕色,尾部白色,有棕色或暗褐色斑点与横带,最外侧一对尾羽有白色微红或棕褐色的横带;翅上覆羽具淡棕色羽缘,翅飞羽褐色,具窄的暗色横斑,翅下覆羽白色或淡棕色。下体浅黄色,有深色条纹,腹部颜色较浅,腋羽白色或淡棕色,覆腿羽白色。
幼鸟似雌鸟,但虹膜褐色,颈部白色较窄,皱无斑。上体羽缘淡棕色,尾上覆羽白色。下体锈棕色或皮黄色,胸部与腹部两侧有暗棕色羽轴纹。与乌灰鹞(Circus pygargus)幼鸟极为相似。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草原鹞主要繁殖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一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等),越冬于非洲南部(赞比亚、津巴布韦、安哥拉等)和亚洲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草原鹞在中国繁殖于西北例如新疆西北部,在中国其它地区例如天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偶见旅鸟或冬候鸟。
栖息环境
草原鹞栖息地海拔0-4000米,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繁殖区域海拔可达3000米,在非洲地区海拔很少超过4000米。繁殖栖息地主要为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沙漠、草原和森林草原、森林冻原、干旱平原等,越冬栖息地主要为草原、河谷、农田地带、半沙漠、灌木丛的山谷。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草原鹞主要以小型哺乳纲、鸟类、昆虫等为食,尤其在冬季多捕食大型昆虫。鸟类包括百灵科、、山鹑早成雏等;昆虫包括蚱蜢、甲虫、蟋蟀科、差翅亚目等;哺乳动物包括耗子、老鼠、沙鼠、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等啮齿动物以及草兔等。在繁殖期,哈萨克斯坦北部种群主要捕食鸟类,其次是小型哺乳动物和蜥蜴。
草原鹞觅食时通常低空飞行,高出地面约1-9米,发现猎物后,它会突然快速降下,两翼张开,尾呈扇形散开、脚向前伸,使其能准确而平稳的降落将猎物捕捉。有时也站在地面等待猎物,待其出现后突然猛扑过去捕猎。
节律行为
草原鹞为候鸟,从8月-9月飞往越冬地,哈萨克斯坦中北部与西部种群沿着里海和中东前往非洲东部,而后沿着萨赫勒地带扩散至苏丹,埃塞俄比亚,尼日尔或布基纳法索。于10月至11月到达,在越冬地,可能会为寻找食物而进行游牧运动。非洲越冬种群向西移动的距离比秋季远,其中一些种群会穿过马格里布和地中海中部。通常3-4月返回繁殖地。秋季迁徙路线总体相似,但春季迁徙路线差异较大,比秋季迁徙路线更短。由于草原鹞的稀有性、实地识别的困难以及广泛的迁徙路径,其迁徙路线难以精准确定。雌鸟和幼鸟在迁徙时会集10-15只小群飞行,飞行高度较高,但往往会保持在离地1-15米的高度。
社群行为
草原鹞通常单独、成对或集小群活动。在越冬与迁徙期间,可多达100只鸟聚集,有时与乌灰鹞、白尾鹞(Circus cyaneus)混群。在繁殖期间,通常单独或以3-5对的松散小群形式存在,有时高达30对,偶尔与乌灰鹞混群。
鸣唱行为
草原鹞通常无声,偶尔会发出刺耳的“tyir rr”声。
生长繁殖
筑巢行为
草原鹞繁殖期为4-6月,已记录的最长寿命13岁,求偶常发出叫声。它在覆盖植被的地面上筑巢,这些植物通常高大密集,例如干燥的草地、低灌丛沼泽、土堆、麦田等开放区域中,最喜欢的筑巢地点是靠近河流湖泊的湿草地与沼泽地,哈萨克斯坦北部种群多在犬蔷薇灌木丛筑巢。巢穴较简陋,是一堆草,外径约50厘米,内径15-20厘米
产卵育雏
草原鹞窝卵数通常3—5枚,偶尔多至6枚,卵为白色或淡蓝色、有暗褐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4.4厘米×3.5厘米。如果卵损失了,通常还下补偿性的一窝。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化,孵育工作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9-30天。育雏期35-45天,育雏工作由双方亲鸟承担,早成雏晚成雏,绒毛棕黄色,第一天由雄鸟喂养,雌鸟在巢中暖雏,之后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羽化后雏鸟有时在亲鸟身边多呆2-3周。性成熟可能在2-3岁,但有时也在换成羽之前性成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3年,全球种群数量预估为9000-15000对,相当于18000-30000个成熟个体。1970年至1990年间,欧洲种群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约30%的草原鹞消失了,且在1990年至2000年继续下降。1997年至2004年,哈萨克斯坦北部种群数量为1500-2000。2005年,哈萨克斯坦南部草原鹞普遍存在。1985年至2015年,印度鹞越冬地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5-2019年印度南部数量发现雄性苍白鹞数量下降明显。此外阿塞拜疆、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乌克兰曾有少数种群繁殖,但2020年,这些种群几乎消失。2021年,欧洲种群估计有1000-2200对繁殖对,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将草原鹞欧洲种群数量趋势评估为稳定,这与北欧繁殖种群不断增加有关。但欧洲约占该物种全球繁殖范围的40%,剩余种群大部分集中在中亚,由于印度越冬地点种群数量可能会显着下降,因此草原鹞种群数量预计趋于下降。
致危因素
在繁殖栖息地,草原鹞主要受到草原转为耕地、栖息地植被燃烧、潮湿牧场密集放牧、火灾以及灌木和高大禾本科杂草被清除导致的栖息地破坏与退化的威胁。
在越冬栖息地,由于农业、燃烧、砍伐、过度放牧、牧区活动变化导致的灌木侵入等,使栖息地损失和退化,威胁草原鹞生存,有害杀虫剂和其他有毒化学品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越冬种群的分布与气候变量尤其是降雨量有关,因此气候变化也可能威胁其生存。
在草原鹞迁徙途中,非法狩猎是威胁因素之一。在北欧、中欧以及高加索地区,超过10%的欧洲种群可能被非法猎杀,占全球种群数量的1%以上。例如,在黑海沿岸的巴统和土耳其东部的南部,大量草原鹞被捕杀。
保护级别
2015年,草原鹞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为近危(NT)。
2016年,草原鹞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近危(NT)。
自1979年开始,截止2023年统计时,草原鹞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
2020年,草原鹞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II。
2021年,草原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近危(NT)。
2021年,草原鹞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2003年,国际鸟盟在《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与荷兰政府的支持下,制定了保护草原鹞的国际计划。2021年,有研究将卫星追踪数据和环境生态位模型引入草原鹞迁徙路线和越冬区的研究,为非洲越冬种群的保护规划提供信息支持。萨赫勒(Sahel)地区最适宜草原鹞栖息的越冬地受到良好的保护。
近种鉴别
草原鹞与白尾鹞同属鹰科鹞属,形态极为相似。
参考资料
Circus macrourus S. G. Gmelin, 1770.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05
Pallid Harrier.iucnredlist.2023-05-22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05-21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3 February 2023.cites.2023-05-30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 Report.itis.2023-05-22
Appendices I and II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cms.2023-05-2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3-05-22
Checklist of CITES species.cites.2023-05-22
Pallid Harrier breeds in Spain for first time.birdguides.2023-05-22
Inter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the Pallid Harrier.researchgate.2023-05-22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mee.gov.2023-05-22
16.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biodiversity-science.2023-05-22
Circus cyaneus Linnaeus, 1766.sp2000.2023-05-22
Hen Harrier.iucnredlist.2023-05-22